-
1 # 北體冉冉運動康復研究
-
2 # 銳博運動康復陳老師
跟腱是人體最為粗壯的肌腱。對人體跳越、行走、站立等運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跟腱斷裂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診斷及治療,會產生跟腱攣縮,下蹲障礙、跛行等後遺症。
如果能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其實恢復還是很好的。 一般情況下跟腱斷裂後都要接受手術治療,進行跟腱重建。
接下來我們來說一下跟腱的術後治療。
跟腱斷裂的術後康復訓練:
康復訓練中必須遵循跟腱癒合的病理生理機制,既要防止對未癒合的組織施加過度負荷,又要預防制動、廢用對已癒合組織的負面影響。
第一階段:1至2周
戴夾板或穿帶鎖的鉸鏈式行走靴;
使用柺杖,完全不負重;抬高患肢,活動足趾;鎮痛,術後首次複診時拆除縫線和夾板;切口完全癒合之前不得碰水。第二階段:2至4周
使用行走靴或者“拆除石膏”;
使用柺杖,部分負重;抬高患肢,主動或輔助下主動活動足趾和踝關節;鎮痛,開始使用阻力小的彈力帶進行對抗蹠屈活動;3-4周開始水中慢跑,腳不觸地。第三階段:5至8周
脫離柺杖;
繼續穿行走靴,並過度為帶有足跟墊的鞋子,夜間可使用夾板支具;穿彈力襪,繼續主動或輔助下主動活動,知道恢復至正常;停用鎮痛藥,增加彈力帶阻力繼續對抗訓練,BAPS和本體感覺訓練;水中慢跑,在齊胸深的水中走路游泳,開始固定的腳踏車訓練。第四階段:8至12周
過渡至完全負重行走;
穿彈力襪,訓練背屈活動直至正常,必要時可進行輕柔的被動拉伸;水中行走,游泳,繼續練習腳踏車並增加阻力,步行。好了,跟腱術後的恢復過程非常嚴格,建議去專業機構進行康復治療,以免錯失恢復的最佳時機。希望對您有用,祝假期愉快。 -
3 # 骨科張還添醫生
什麼是跟腱?跟腱的英文是Achilles(阿基里斯),就是希臘神話裡那個刀槍不入的戰神,只有傷害跟腱才能殺死他,所以在特洛伊之戰中,被特洛伊王子Paris殺害了。這是否預示著,跟腱是如此的脆弱嘛~
跟腱是人體最粗大的肌腱之一,長約15cm,在比目魚肌,腓腸肌下端遊走的肌腱結構,止於股骨結。臨床上,體表測量和影像測量的演算法不一樣,因為跟腱起始端位於肌肉之下,影像測量會更精準一些;一般認為肌腱影響彈跳能力,所以很多人說NBA球星跟腱長度,長於普通人。
對解剖結構不太瞭解的朋友,大體可以理解為,跟腱是小腿肚子底部到腳踝的這個範圍。
跟腱斷裂有哪些原因?1.肌肉緊張
人在運動中,急停急轉彈跳,踝關節背伸20%-30%,發力蹠屈(腳背向小腿前靠攏,勾腳狀發力彈跳),此時跟腱處於緊張狀態,成為主要受力點,易發生斷裂。
2.血運不足
跟腱的血運分佈不均勻,中段血運明顯少於上下段,容易發生跟腱結構性缺血退變,進而發生撕裂,斷裂;這也是跟腱斷裂,多發生於跟腱止點上方2 ~6cm 的原因。
3.炎症誘因
急性跟腱斷裂患者很多合併跟腱炎及跟骨結節滑囊炎。在平時的運動中,因為過度磨損,會使跟腱產生輕微退變或區域性小撕裂,在受力大的時候,就會容易產生完全的斷裂。就好像劉翔,一直有炎症舊傷,突然爆發用力時,跟腱就斷了。
總結:跟腱斷裂易發生於踝背伸位,急轉急停時,且多發於跟腱止點上方2 ~ 6 cm,有跟腱炎等病症的患者,要注意防範。
跟腱斷裂的治療方案有哪些?非手術保守治療:主要是打石膏固定
適應患者:區域性凹陷斷端不清晰,跟腱仍有連結可以採用保守治療;斷裂時間大於14天,瘢痕組織脆弱的患者或合併糖尿病,毛囊炎等病症的患者,不太好進行手術處理,可以考慮保守治療。
手術治療:透過手術將跟腱縫合
適宜患者:比較年輕患者,對運動功能要求比較高,特別是運動員;或是跟腱斷裂位置低,或是長期跟腱炎有區域性注射史的病人,建議手術縫合。
跟腱斷裂術後早期康復方案CAOS(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循證指南顯示,跟腱斷裂的病人,早期負重對功能指標改善有明顯提升作用,可以讓患者儘早恢復到工作、運動、行走中。根據臨床研究表明,早期負重的病人比不負重的病人,在術後6周及6個月後,日常活動受限更少,功能指標恢復的更快。但12個月後,已經沒有明顯差異。
一般來說,術後2周內的患者,可以藉助支具或是石膏,限制背伸活動,進行保護性負重。當然要遵循醫囑,個性化診療,每個人能夠承受的訓練程度不同,不要盲目負重,造成再次斷裂。
而且,每個人的恢復結果因人而異,日後是否能恢復到沒斷裂前的彈跳能力,不能定論。所以這種傷病對運動員的傷害,還是很大的。
#清風計劃#
回覆列表
跟腱斷裂對於一個運動員來說確實影響很大。完全恢復競技的狀態需要的時間會更長。很多體育運動員都遭受跟腱斷裂的困擾,甚至耽誤了自己整個運動生涯。
所以跟腱斷裂是很多職業運動員的噩夢,比如說劉翔,長時間遭受跟腱損傷的困擾,可以說把活生生的把他從職業巔峰拉下來,最終退役。還有杜蘭特,科比(在此懷念科比和Gigi)等人,那麼跟腱斷裂到底為何那麼可怕?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這條肌腱。
跟腱,又稱之為阿基里斯腱,位於我們小腿的後方,是我們小腿後側肌肉向下延伸的肌腱匯聚而成,止於我們的足跟部,是我們身體最長,最粗壯的肌腱,幫助我們小腿肌肉進行收縮,我們在站立,走路,跑步的時候跟腱都承受不同程度的壓力,有時需要承受我們身體12倍的壓力,並且對小腿的爆發力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都知道跟腱長的人,彈跳力都比較好。跟腱也是很容易損傷的,一方面是由於其平時用的比較多,容易勞損,或者在不經意間發力時候,承受的拉力非常大,由於其特殊的生理原因,其跟其他肌腱相比沒有腱鞘,也可以說是少了一層保護,還有就是血液供應比較少,所以所接受的營養物質也比較少。特別是靠近足跟的地方,血供更少,這也是跟腱斷裂最容易出現的地方。
然後我們來說一下跟腱斷裂後的處理方法。
主要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種,其一般根據個人情況,損傷的程度,年齡,活動水平去選擇,但主要還是遵循醫囑,像運動員的話一般都選擇手術治療。就是透過手術,將斷裂的跟腱兩端對位縫合,然後使其慢慢長在一起。然後按階段進行相關的術後康復,然後慢慢恢復到之前的水平。恢復的過程就很重要了,也可以理解為您說的恢復前景,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1.損傷的位置及程度,如果損傷位置高一點也就是更靠近膝蓋一些,血供相對來說會好一些,所以修復長合的也會快一些。
2.康復的醫療水平,相對來說,專業的醫療團隊,合理安排並有序實施各個階段的訓練,相比於,不太專業或者沒有之後的一個康復過程的話,會造成術後的肌肉萎縮,肌肉黏連,恢復起來可能就會更慢
3.患者的配合程度。說實話在康復的過程中有些還是比較痛苦的,比如說恢復關節活動度,可能需要透過外力,忍受一些疼痛,有些人可以忍,有些人承受力差一些,不願意去做,也會影響整個恢復。
4.運動專案。像籃球,足球過程中,都要有快速的起跑,起跳的動作,一瞬間跟腱需要承受的重量是特別特別大的,所以其要恢復到其之前的水平,需要的時間就會更長。
以上是關於跟腱斷裂的一些內容,希望您對其有一定了解。然後結合一些實際情況能有一些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