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孫教授講專業
-
2 # 藤籌勁草論教育
自己的人生自己選擇,關鍵是看這個理工學校你所學專業的總體實力如何?所報考的導師專業研究能力怎樣?以及最關鍵的就是你適不適應在這樣的環境做研究和學習?
只有自己適應了,那才能在學業上有提升而且進步也快,如果導師也給力的話,未來無論是讀博還是就業都會有好的出路,本身又在985高校,有名校加持,肯定未來可期。
所以,還是看自己的適應能力,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就是這個道理,如果能適應,即使不在重點院校也能出成績,關鍵是自己的努力!!
-
3 # 史陌
如果專業不是太過冷門或太不喜歡還能接受的話,一般應該選擇985了!
一是從大學辦學水平來看,傳統的的本科院校按錄取分為一本、二本、三本,一本又分為985、211和普通一本,這種分法雖不盡完全科學,但還是能基本反映大學的辦學水平的。一般而言,報考應考慮大學的辦學水平的層級,同一層級排名略高或略低不是問題,但不同層級差別就很大了,所以,能上二本,不上三本;能上一本,不上二本;能上211不上普通一本,能上985不上211是報考有基本規則。
二是隨著雙一流取代985、211,雙一流建設大學(基本都是原985大學)將得到普遍重視,加之國家對人文學科的重視,其偏理工的大學的人文學科也會得到大幅提升。
三是理工科大學隨著合併醫學院和重建醫學院,已經逐漸向綜合性大學發展,人文學科也會得到相應提升,輔之名校效應,偏理工大學的人文學科未來還是很可觀的!
建議上一個區位、地位、品位都和自己分數能夠匹配的985大學。
-
4 # LaoHuang188
每年高考志願填報中,有不少考生為了能夠上岸985或211大學,不惜填報那些名校的弱勢專業。此舉的確是高考“低分上名校”的一大捷徑,不過在筆者看來,這種做法並非適合所有考生,尤其是那些對報考冷門或弱勢專業不感興趣的考生。最近,有一位高考生向筆者諮詢“電子科技大學的文科專業如何”?筆者很肯定的答覆:電子科技大學的文科專業實力一般,比其優勢專業在高校圈的的地位要低好幾級,並不少是高考讀文科專業的最優選擇。並且分析瞭如下三點原因。1、電子科技大學的行業標籤太過明顯一說起電子科技大學,很多人都知道是電子資訊科學技術領域牛校,“兩電一郵”中唯一的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在教育部第四輪高校學科評估中,該校電子科學與技術、資訊與通訊工程兩個學科獲評為代表最頂尖實力的A+檔。不過,正是由於在電子資訊科學技術學科專業方面的超強實力,容易讓別人忽略掉該校其它學科專業的存在,尤其是與之相隔較遠的文科專業。所以,如果考生就讀的是電子科大文科專業,將來畢業季找工作時反而容易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還可能被誤解是報考優勢專業沒上調劑到文科專業的。2、電子科技大學的文科專業評級一般讀大學如果所學專業實力不強,那麼即便是身處名校,可能也收穫不到太多未來對職業發展有助的知識和技能。那麼,電子科技大學的文科專業到底實力如何?還是以官方認可的學科評估來作說明。電子科大上榜的15個學科中,沒有1個屬於文科大類,這意味著該校的文科一級學科沒有1個排名在高校前30%,此結果能夠很好的說明其文科專業水平。3、上電子科技大學文科的分數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選擇雖說電子科技大學文科專業與電子科學與技術、資訊與通訊工程等王牌專業實力懸殊,但在錄取分數上卻相隔並不遠。以2018年高考為例,電子科大僅在四川、福建、河北、河南等7個省份有文科招生計劃,其中除了四川省外,其餘省份文理的投檔線差均在20分以內。這說明報考電子科大的文科價效比並不高,有這樣的高分可以考慮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湖南大學等綜合性985大學。綜上所述,高考志願填報其實是一個綜合考慮學校、專業、個人興趣及未來職業發展規劃的決定,不能夠為了單純追求上985或211名校,而忽略專業的實力及未來的就業前景。再者,高校圈有很多大學雖然沒有名校光環,但實力已經完全達到985或211級別,比如說深圳大學、上海科技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等。希望廣大高考生能夠選到一個實力不俗、自己也感興趣的專業,哪怕學校相對層次第一點也無妨。當然,以上為筆者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5 #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其實,文史類的考生如果高考的成績相當優秀,但在填報高考志願的過程中,實力不能報考文史類專業比較強大的985工程大學,轉而選擇985工程大學中理工類院校的文史類專業,其實也是一種非常智慧的選擇。因為,985工程大學的相關的文史類專業就業前景非常廣闊,就業和待遇也非常優越。另一方面,考生如果在本科大學畢業以後選擇繼續發展,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也能為自己的人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奠定堅實的基礎。
文史類的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的過程中,由於受到專業的限制,或者院校的招生計劃的限制,選擇的範圍不太廣闊。因此。對於文史類的考生而言,在填報高考志願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考生今後的吃飯問題,生存問題和發展問題。因為,我們上大學畢竟不是拿來給別人聽的,是為了解決考生就業和發展的問題的,為了解決考生的前途問題的。
考生如果選擇985工程大學理工類院校中的相關文史類專業,同樣。,的專業,但是就業和發展的領域不同,就業的前景和待遇也具有比一般的純文史類大學更加強大的優越性。譬如英語專業,在民航類的院校中,則是民航英語。在石油類院校中,則從事的中外相關工程領域的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的研究方向。又如市場營銷專業,在電力類大學則研究的是電價的競價拍賣;在民航類院校,測研究的是民航運輸;在電子資訊院校,則研究的是電子產品的市場經營和管理等專業方向。
所以,選擇985工程大學理工類院校中的文史類專業,要比選擇211工程文史院校中王牌的文科類專業要好。
孩子高三文科,偏理工科的985院校,文科錄取分數線也不低,但文科的專業排名卻比較靠後。應該讀文科專業排名較強211或普通本一呢?還是讀專業排名較後的985大學呢?
回覆列表
應該說後疫情時代,中國高等教育將進一步普及化,全民的教育將以專科(高職教育)作為教育的最低要求,也就是專科文憑不再是稀缺資源,隨著幾年前就開始實施的高職學校的評價招生(不參加高考,沒有分數要求,取決於院校自主組織考試)和高考專科分數的魔幻化(以陝西為例,滿分750,2019年大專分數線為150),高職學校資源供過於求。生源質量也較差。
本科階段不再是精英教育的起點,疫情之後,教育部推出了很多改革舉措,包括研究生擴招、專升本擴招、高職擴招和再次啟動第二學士學位培養,總體特點就是兩個字:擴招。由於專升本擴招和專科的錄取不再有門檻,造成普通本科文憑不再具有含金量,研究生考試競爭加劇。研究生成為精英教育的起點,華人的精英教育培養時間從12+4延申至12+4+3,古人十年寒窗,現在社會競爭激烈,苦讀時間至少為19年。因此在本科階段的名校效應將進一步顯現。
同時根據國家高等教育整體發展戰略,不管是985、211還是雙一流計劃,所有的教育改革計劃都是以錦上添花為主(針對名校),以雪中送炭為輔(針對高職),而針對普通本科院校基本靠地方政府支援,經濟發達地區還好,經濟欠發達地區如陝西普通本科院校其實是僅保證勉強活著而已,發展基本靠自己,地方政府沒有投入能力。因此名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從學科建設也是如此,如西交大,由於投入在加大,同時國家雙一流計劃的加持,其文科類專業在整體氛圍、名校光環下,優秀師資人才的引入和研究平臺的實力迅速提升,如西交大基本上所有的985院校從合併醫學院開始就已經脫離理工科大學走向綜合類大學,因此也不適合繼續用理工科的有色眼鏡看待這些985院校。
綜上所述,建議報考985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