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沙沙墨跡
-
2 # IT我喝酸奶不舔蓋
吉利應該是最好的,目標明確,產品過硬,還擁有沃爾沃品牌,前途光明。奇瑞的質量就不說了,路虎的牌子都玩砸了。比亞迪一直掛著科研的名頭,除了街上電動公交車多一點,現在開比亞迪的還不是很多。
-
3 # 唐東方一戰略專家
我在2010年出版《戰略對決》一書中就詳細對中國民族品牌汽車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過闡述。在企業發展戰略方面,中國民族品牌汽車選擇了兩條不同的道路。一種是以吉利為代表選擇了一條逐步改良,追趕跨國汽車巨頭的戰略,另一個是比亞迪為代表的,選擇了一條透過產業創新,顛覆跨國巨頭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
2014年以來,吉利發展得很好,汽車銷量節節攀升,從2014年的41.8萬輛攀升至2018年的150萬輛。與之相反的是比亞迪傳統汽車銷量慘不忍睹,從2014年的41.7萬輛下降至2018年的27.3萬輛。比亞迪也喪失了曾經的自主品牌第一的位置,而吉利登上了自主第一的寶座。
相反,比亞迪這些專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新能源汽車2009年的銷量僅有48輛,2018年銷量上升到24.8萬輛,增速非常快。目前銷量已經具有一定規模,這使得高額的研發成本可以透過銷量規模實現較好的平攤,比亞迪最初開創新產業最艱難的日子過去了。
兩種不同的戰略代表兩種不同的方向。
到底吉利發展更具前景,還是比亞迪更具前景?
你看好吉利的戰略發展模式,還是比亞迪的發展模式?
不過說吉利遇到瓶頸還過早,說比亞迪充滿希望還尚早。吉利和比亞迪未來的發展之路還不平坦,它們的發展之路還任重道遠。
隨著中國進入90後、00後為汽車消費主體的年代,汽車消費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汽車本身是一種形象的象徵,反映車主的自身價值和身份地位,消費者購買汽車的心理需求也表現更為重要,原來以價效比來吸引消費者產品戰略已經越來越不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變動趨勢和社會發展趨勢。
吉利在努力提高品質,以求實現品質上的追趕,比亞迪在努力鑽研新技術,以求實現技術上的超越。
然而,未來汽車產業的競爭的核心,不是在高品質,也不是在高技術,而是滿足消費者心理需求的戰略高地。德國汽車企業、日本汽車佔領了汽車戰略高地,而中國自主汽車企業處於戰略低地。從戰略高地往戰略低地打容易,而從戰略低地往戰略高地進攻非常艱難。
汽車產業的戰略高地不是品質,也不是技術,而是滿足消費者心理因素的自身價格和身份地位。如果從自身價格和身份地位來考慮,中國自主品牌原來本身具有價格方面的優勢,未來可能會成為競爭方面的劣勢。
中國自主汽車企業該好好考慮高階汽車、高階品牌的發展。吉利已經做了這方面戰略的考慮,收購了沃爾沃、寶騰路特斯、美國的飛行汽車公司,也成為了賓士的母公司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併合資市立了中高階品牌凌克。比亞迪也在努力改變自己的低檔形象,聘請了原奧迪設計總監來幫公司設計了秦、宋、唐、元系列車型,力求形象上大改觀。然而,這一切都不夠,還沒有直指戰略高地的核心,高階品牌、高階產品。在競爭的關鍵時刻,還是表現為自己的本性,價格競爭是殺手鐧。在未來戰略高地爭奪上,外來物種法拉第、尉來考慮得要好很多,但缺乏產業基礎。
當然,高階汽車、高階品牌的發展不是一兩年鑄就,而且需要以高品質、高技術為基礎。但高品質、高技術不是目的,只是基礎,我們的目的一定是高階汽車、高階品牌。我們需要以高階汽車和高階品牌為目的,透過高品質、高技術為基礎,高階汽車研發與發展,高階品牌塑造等為戰略手段,最終實現高階汽車和高階品牌的目的。
兩軍對壘,首佔高地,從高往低打容易,從低往高打難,我們一定要搶佔未來的戰略高地。
奇瑞、吉利、比亞迪,當然還有長安、長城,幾大民族品牌汽車,你最看好誰呢?
每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答案。
-
4 # 車瘋狂
各有千秋,奇瑞功力在研發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都有建樹,吉利設計十分出色,營銷能力強,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很多過氣的車在設計師手裡重獲新生,比亞迪在電動車上造詣很高,大巴出口世界,還有比亞迪新式公交電車很多城市在用,
-
5 # i被風吹過的夏天
各有千秋吧,奇瑞發動機確實還行,但銷量慘不忍睹,吉利這幾年風生水起買買買,自家車中規中矩高階的費油,低端的沒力……比亞迪新能源可以,但燒油的發動機就不敢恭維了
-
6 # 幕後煮屎者9527KM
肯定奇瑞了,吉利樣子貨賣的是表,奇瑞賣的是內是硬體,新款不錯以前的都是醜尤其艾瑞澤5被噴內飾醜,比亞迪不感冒也不錯但是感覺不耐用
-
7 # A教父a
感謝邀請,你好題主,三款自主品牌汽車,我個人認為吉利會更好一些,更加均衡,但是三款汽車品牌小毛病都有,每個車型上也不一樣,在吉利收購沃爾沃以後,部分技術總在吉利車型上面,當然高階車型較多,奇瑞呢,也是老汽車品牌,和吉利我覺得是自主品牌裡比較不錯的了,比亞迪最擅長的領域是油電混動,做燃油車一般,而且其油電混動車型,如果沒電情況下開起來也會難受,駕駛感受上面差一些,所以儘量要保證有電,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
8 # 凇城小飛俠
三個品牌都行
奇瑞被活活被腦殘粉給捧殺了,讓買奇瑞車的新車主期待值過高,有點問題就去投訴,艾五就是這麼死掉的,投訴現在還是前十。
1、吹油耗,很多奇瑞粉吹自己油耗低到4、5個油,但油耗跟路況駕駛習慣裝載量都有關係,但懂車的有幾個?所以奇瑞的新車主看到自己7、8個油耗就覺得不正常,投訴謾罵,告訴身邊的人不要買奇瑞,天天開奇瑞咬牙切齒,下輛車再也不買奇瑞了,但換輛車說不定還不如奇瑞,但SUV能有7、8個油的油耗已經很逼了好吧。
2、吹車身,奇瑞腦殘粉恨不得說自己的車是清朝祖上留下來的,一點毛病都沒有不生鏽,導致新車主天天圍著自己的奇瑞車轉,生怕被無暇的質量大軍落下,有點鏽漬就投訴,有投訴排氣管生鏽的,還有投訴儀表盤支架生鏽的,尼瑪哪個車不鏽啊,我甚至還看到有投訴剎車盤生鏽的,投訴剎車盤生鏽的是有多不懂車,但他丫就投訴了,我也是服了。
3、吹駕駛感受,腦殘粉說八年的奇瑞一點異響都沒有就是開只會加玻璃水,害的新車主天天支稜耳朵聽,可承載式車怎麼可能沒異響,開起來的時候車身每時每刻都是在不停的扭動,時間長了個別裝飾件之間有點碰撞摩擦是很正常的,但大多數新車主不懂啊,就是投訴,就是告訴身邊的人不要買奇瑞。
5、外觀醜,我感覺奇瑞的造型設計師是不是跟奇瑞有仇啊,早些年奇瑞的外觀都是不溫不火不大氣,但旗雲、QQ都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啊,雖然外觀這種感受都是因人而異,但奇瑞自從推出了QQME、麒麟2、QQ6和最奇葩的優翼後,就幾乎宣佈了奇瑞的死刑,這些醜出天際的車按死了奇瑞的銷量,還有內飾就更不用說,你看艾五剛出道的內飾,看了想打人,你再看19款艾五就順眼多了,好在奇瑞最近推出的車型外觀都還不錯,但口塞球的前臉設計還是有槽點,希望奇瑞能再改改,迎頭趕上。
6、不搞銷售,奇瑞看不上吉利的銷售,我就想罵人了,奇瑞你不傻吧,車也不比人差外觀也上來了,你不搞銷售是湯姆缺心眼吧?縱觀國際大牌哪個是不搞銷售的(除了國企)?華為是搞營銷的高手,但在營銷手段上還幹不過蘋果,有路有豐田是誰天天在喊?簡配入骨B柱都撞斷了的本田扯破嗓子喊:世界品質!一脈相傳!大眾每天在央視上用雄厚男聲洗腦般的呻吟:打死Alto!寶馬二話不說就是玩心跳;奧迪上來就是車燈閃爍搞的人眼睛都要瞎了;馬自達的創馳藍天和魂動設計都要聽吐了;日產天天誇它會思考、會呼吸、會溝通的植物人車;別克天天吹自己是國際知名高檔車,廣告語是心靜、思遠、志行千里,意思是別克車有故障了,你車主要先心靜別衝動,往遠處想你也告不贏,還是開著你的車有多遠滾多遠吧;你奇瑞比上面這些廠家又怎樣,你有好產品,藏在家裡不吆喝,你當老百姓個個都是汽車專家?還要主動去買你產品嗎?不搞營銷就是死路一條啊!人家皮革廠倒閉了還喊廠長跟小姨子跑了呢。你奇瑞是鄉鎮企業嗎!我就日了后羿的。
總的來說,奇瑞死於智商低下的腦殘粉絲。
-
9 # IT我喝酸奶不舔蓋
吉利應該是最好的,目標明確,產品過硬,還擁有沃爾沃品牌,前途光明。奇瑞的質量就不說了,路虎的牌子都玩砸了。比亞迪一直掛著科研的名頭,除了街上電動公交車多一點,現在開比亞迪的還不是很多。
-
10 # 唐東方一戰略專家
我在2010年出版《戰略對決》一書中就詳細對中國民族品牌汽車企業的發展戰略進行過闡述。在企業發展戰略方面,中國民族品牌汽車選擇了兩條不同的道路。一種是以吉利為代表選擇了一條逐步改良,追趕跨國汽車巨頭的戰略,另一個是比亞迪為代表的,選擇了一條透過產業創新,顛覆跨國巨頭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
2014年以來,吉利發展得很好,汽車銷量節節攀升,從2014年的41.8萬輛攀升至2018年的150萬輛。與之相反的是比亞迪傳統汽車銷量慘不忍睹,從2014年的41.7萬輛下降至2018年的27.3萬輛。比亞迪也喪失了曾經的自主品牌第一的位置,而吉利登上了自主第一的寶座。
相反,比亞迪這些專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新能源汽車2009年的銷量僅有48輛,2018年銷量上升到24.8萬輛,增速非常快。目前銷量已經具有一定規模,這使得高額的研發成本可以透過銷量規模實現較好的平攤,比亞迪最初開創新產業最艱難的日子過去了。
兩種不同的戰略代表兩種不同的方向。
到底吉利發展更具前景,還是比亞迪更具前景?
你看好吉利的戰略發展模式,還是比亞迪的發展模式?
不過說吉利遇到瓶頸還過早,說比亞迪充滿希望還尚早。吉利和比亞迪未來的發展之路還不平坦,它們的發展之路還任重道遠。
隨著中國進入90後、00後為汽車消費主體的年代,汽車消費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汽車本身是一種形象的象徵,反映車主的自身價值和身份地位,消費者購買汽車的心理需求也表現更為重要,原來以價效比來吸引消費者產品戰略已經越來越不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變動趨勢和社會發展趨勢。
吉利在努力提高品質,以求實現品質上的追趕,比亞迪在努力鑽研新技術,以求實現技術上的超越。
然而,未來汽車產業的競爭的核心,不是在高品質,也不是在高技術,而是滿足消費者心理需求的戰略高地。德國汽車企業、日本汽車佔領了汽車戰略高地,而中國自主汽車企業處於戰略低地。從戰略高地往戰略低地打容易,而從戰略低地往戰略高地進攻非常艱難。
汽車產業的戰略高地不是品質,也不是技術,而是滿足消費者心理因素的自身價格和身份地位。如果從自身價格和身份地位來考慮,中國自主品牌原來本身具有價格方面的優勢,未來可能會成為競爭方面的劣勢。
中國自主汽車企業該好好考慮高階汽車、高階品牌的發展。吉利已經做了這方面戰略的考慮,收購了沃爾沃、寶騰路特斯、美國的飛行汽車公司,也成為了賓士的母公司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併合資市立了中高階品牌凌克。比亞迪也在努力改變自己的低檔形象,聘請了原奧迪設計總監來幫公司設計了秦、宋、唐、元系列車型,力求形象上大改觀。然而,這一切都不夠,還沒有直指戰略高地的核心,高階品牌、高階產品。在競爭的關鍵時刻,還是表現為自己的本性,價格競爭是殺手鐧。在未來戰略高地爭奪上,外來物種法拉第、尉來考慮得要好很多,但缺乏產業基礎。
當然,高階汽車、高階品牌的發展不是一兩年鑄就,而且需要以高品質、高技術為基礎。但高品質、高技術不是目的,只是基礎,我們的目的一定是高階汽車、高階品牌。我們需要以高階汽車和高階品牌為目的,透過高品質、高技術為基礎,高階汽車研發與發展,高階品牌塑造等為戰略手段,最終實現高階汽車和高階品牌的目的。
兩軍對壘,首佔高地,從高往低打容易,從低往高打難,我們一定要搶佔未來的戰略高地。
奇瑞、吉利、比亞迪,當然還有長安、長城,幾大民族品牌汽車,你最看好誰呢?
每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答案。
-
11 # 車瘋狂
各有千秋,奇瑞功力在研發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都有建樹,吉利設計十分出色,營銷能力強,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很多過氣的車在設計師手裡重獲新生,比亞迪在電動車上造詣很高,大巴出口世界,還有比亞迪新式公交電車很多城市在用,
-
12 # i被風吹過的夏天
各有千秋吧,奇瑞發動機確實還行,但銷量慘不忍睹,吉利這幾年風生水起買買買,自家車中規中矩高階的費油,低端的沒力……比亞迪新能源可以,但燒油的發動機就不敢恭維了
-
13 # 幕後煮屎者9527KM
肯定奇瑞了,吉利樣子貨賣的是表,奇瑞賣的是內是硬體,新款不錯以前的都是醜尤其艾瑞澤5被噴內飾醜,比亞迪不感冒也不錯但是感覺不耐用
-
14 # A教父a
感謝邀請,你好題主,三款自主品牌汽車,我個人認為吉利會更好一些,更加均衡,但是三款汽車品牌小毛病都有,每個車型上也不一樣,在吉利收購沃爾沃以後,部分技術總在吉利車型上面,當然高階車型較多,奇瑞呢,也是老汽車品牌,和吉利我覺得是自主品牌裡比較不錯的了,比亞迪最擅長的領域是油電混動,做燃油車一般,而且其油電混動車型,如果沒電情況下開起來也會難受,駕駛感受上面差一些,所以儘量要保證有電,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
15 # 凇城小飛俠
三個品牌都行
奇瑞被活活被腦殘粉給捧殺了,讓買奇瑞車的新車主期待值過高,有點問題就去投訴,艾五就是這麼死掉的,投訴現在還是前十。
1、吹油耗,很多奇瑞粉吹自己油耗低到4、5個油,但油耗跟路況駕駛習慣裝載量都有關係,但懂車的有幾個?所以奇瑞的新車主看到自己7、8個油耗就覺得不正常,投訴謾罵,告訴身邊的人不要買奇瑞,天天開奇瑞咬牙切齒,下輛車再也不買奇瑞了,但換輛車說不定還不如奇瑞,但SUV能有7、8個油的油耗已經很逼了好吧。
2、吹車身,奇瑞腦殘粉恨不得說自己的車是清朝祖上留下來的,一點毛病都沒有不生鏽,導致新車主天天圍著自己的奇瑞車轉,生怕被無暇的質量大軍落下,有點鏽漬就投訴,有投訴排氣管生鏽的,還有投訴儀表盤支架生鏽的,尼瑪哪個車不鏽啊,我甚至還看到有投訴剎車盤生鏽的,投訴剎車盤生鏽的是有多不懂車,但他丫就投訴了,我也是服了。
3、吹駕駛感受,腦殘粉說八年的奇瑞一點異響都沒有就是開只會加玻璃水,害的新車主天天支稜耳朵聽,可承載式車怎麼可能沒異響,開起來的時候車身每時每刻都是在不停的扭動,時間長了個別裝飾件之間有點碰撞摩擦是很正常的,但大多數新車主不懂啊,就是投訴,就是告訴身邊的人不要買奇瑞。
5、外觀醜,我感覺奇瑞的造型設計師是不是跟奇瑞有仇啊,早些年奇瑞的外觀都是不溫不火不大氣,但旗雲、QQ都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啊,雖然外觀這種感受都是因人而異,但奇瑞自從推出了QQME、麒麟2、QQ6和最奇葩的優翼後,就幾乎宣佈了奇瑞的死刑,這些醜出天際的車按死了奇瑞的銷量,還有內飾就更不用說,你看艾五剛出道的內飾,看了想打人,你再看19款艾五就順眼多了,好在奇瑞最近推出的車型外觀都還不錯,但口塞球的前臉設計還是有槽點,希望奇瑞能再改改,迎頭趕上。
6、不搞銷售,奇瑞看不上吉利的銷售,我就想罵人了,奇瑞你不傻吧,車也不比人差外觀也上來了,你不搞銷售是湯姆缺心眼吧?縱觀國際大牌哪個是不搞銷售的(除了國企)?華為是搞營銷的高手,但在營銷手段上還幹不過蘋果,有路有豐田是誰天天在喊?簡配入骨B柱都撞斷了的本田扯破嗓子喊:世界品質!一脈相傳!大眾每天在央視上用雄厚男聲洗腦般的呻吟:打死Alto!寶馬二話不說就是玩心跳;奧迪上來就是車燈閃爍搞的人眼睛都要瞎了;馬自達的創馳藍天和魂動設計都要聽吐了;日產天天誇它會思考、會呼吸、會溝通的植物人車;別克天天吹自己是國際知名高檔車,廣告語是心靜、思遠、志行千里,意思是別克車有故障了,你車主要先心靜別衝動,往遠處想你也告不贏,還是開著你的車有多遠滾多遠吧;你奇瑞比上面這些廠家又怎樣,你有好產品,藏在家裡不吆喝,你當老百姓個個都是汽車專家?還要主動去買你產品嗎?不搞營銷就是死路一條啊!人家皮革廠倒閉了還喊廠長跟小姨子跑了呢。你奇瑞是鄉鎮企業嗎!我就日了后羿的。
總的來說,奇瑞死於智商低下的腦殘粉絲。
回覆列表
對於消費者而言,這三個中國產品牌的觀感都差不多,因為自己是比亞迪速銳的車主,對於比亞迪可能更加了解一點,畢竟也買了一點比亞迪的股票。
我是2013年買的比亞迪的車,那時候中國產品牌口碑說實話是一般,不過當時由於資金閒置,只能在中國產品牌裡面選擇,最後是買了比亞迪。
6年多過去了,想想6年前的自己,感覺思想還是太主觀了,只是聽人說中國產品牌一般,在心裡就已經形成了偏見。
實際上,速銳開了6年多之後,發現當時的選擇真的沒錯,至少我的車開得挺好的,沒出過大問題,油耗到現在保持的也不錯,平常7個多油的樣子,高速上會更少一點,消耗件雨刮和蓄電池、輪胎換過,其餘就是正常保養了。
因此,現在自己對於中國產品牌的車子還是比較有好感的,尤其是2013年以後,中國產品牌發展的比較迅速,之前很多人吐槽的外觀,在2016年之後普遍也有很大的改觀。
如果硬要在這三個品牌之中選擇的話,我只能說比亞迪應該是在新能源汽車這一塊做得更好一點。
畢竟買了比亞迪的股票,在新能源汽車板塊,比亞迪也算是新能源的龍頭股,究其原因,就是比亞迪在電動車這一塊的技術儲備比較多,研究的時間長,2014年,大部分的資本才一窩蜂湧入這個市場的時候,比亞迪在那時候已經推出了成熟的量產車型秦,此後幾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也是一直比較領先。
在燃油車這一塊,感覺三個品牌品質估計都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