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腹濱鷸
-
2 # 黃生理財
在許多人眼中月薪很少看不起,甚至連生存下去都有問題,還理財?
錢多錢少理財的方式都是相同的,在這裡交流一下:
一:節流,學會記錄你的每一筆開銷,強制自己存下一小筆資金,把這小筆資金放進收益性較高的理財產品,比如P2P平臺,或者定期定額投資一個基金一段時間
二:開源,利用你的工資流水向一兩家申請信用卡,信用卡一般十五個工作日辦好再用信用卡複製去別的銀行申辦另外一張,兩張到三張幾天,前期不宜太多,然後利用信用卡的還款日期的時間段價值最大化。
三:兼職,合理規劃下班的時間,用這時間做一份不影響你工作或者生活的兼職。
四,學習,去到哪學到哪,這裡指的是休息前半個小時看多一些有關理財或者對自己有幫助的書,提升自己
五,人脈就是錢脈,多瞭解接觸比你更有能力賺錢的圈子
過程是痛苦的,把堅持當成一種習慣,相信自己能行!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3 # 不可錯過的好男人
打工者月薪5000元怎麼理財?人類對財富的貪慾是永無止境的,這出於人性本能。對於打工族來講,雖然每月有著固定收入,但是生活在當下社會,積累財富絕非易事。那麼,打工者月薪5000元怎麼理財?小文給出下面幾條建議:
1、強制定存,穩定資金
我將每月的5000元工資分為4部分,第一部分800元用於日常生活開銷和人際交往;第二部分2 50 0塊用於定期儲蓄,採用12定存法,一年期定存,按照工行現行3.25%的利率算,收益為81.2元,共有12筆存款,總共收益974.4元。
2、多元投資,獲取收益
每月工資的第三部分,我拿來去基金網站投資基金,投資那些低風險的基金,每月投資500元,可以隨時提取變現,靈活性很大,有的基金品種收益率大概在5%左右,大大高於活期存款。雖然有漲有跌,但是基本小賺了一點。我還在網上買了點貴金屬,但是前段時間的黃金大跌,讓我損失不小,錢不多,就先放在那。
3、集中存款,另闢副業
小文認為,老老實實地上班,只能拿死工資,雖然穩定,但是難有發展。在我工作兩年後,我將存款和部分基金變現,拿出4萬元可以投資眼下比較熱門的P2P理財。P2P網貸投資收益比較高,安全的理財收益在13%左右。每月能能的收益400-500元,基本也算一筆不小的收益。關鍵是P2P平臺選擇,我一般都會在口碑比較好的,例如三益寶。
4 強化自我,努力開源
俗話說“開源節流”,開源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沒有源頭,再怎麼節流,也是徒勞無功。在工作中,努力工作才是根本,這樣我們才能得到晉升的機會。我從事技術工種,對專業能力要求很高,所以每天學習十分必要。如果能透過不斷學習,考取國家級認證證書,對我的晉升也很有幫助。我爭取兩年後,可以升到初級管理層,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獲得回報。
對於普通人來說,財富不是完全靠“理”出來的,多開闢財富源頭,才是積累的不二法則。因此,我建議同在理財路上奮鬥的朋友們多嘗試,不去嘗試,就什麼也不可能發生。只有今天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明天才能做別人做不到的事。
-
4 # 詮釋Everyday
一天三餐,每餐五元,一天15元,一個月450元。電話費五十元。 水電物業等費用400元。衣服平均一個月一百元。零食兩百元。交通電動車五十元。加起來一千多一點。唯一興趣就是打遊戲,英雄聯盟,基本就一丟丟的電費。剩下的基本不消費,男人的我從不打扮,夜店不去‘有時間就喜歡打遊戲。其實一月二千元夠了。至於別人怎麼花的真的不理解。花天酒地呵呵,不過唯一就是沒有買房的花銷。
-
5 # 耕叔說錢
月薪5000算是平均水平,想要理財的話,首先要做的就是適當控制開支,因為5000月薪並不算多,如果不節儉一點,估計日常開銷都不夠呢,耕叔以前有一些朋友,剛畢業去上海上班,房租一個月兩千左右,吃飯1500左右,衣服化妝品什麼的一個月也得一千出頭,再加上偶爾和同學聚聚,一個月花掉幾百,加起來差不多五六千了,這還只是一般情況。當然,你所在的城市消費可能低一些,但是不管怎樣,要一個月花掉5000還是很容易的,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控制自己的開支,每個月至少得存下2000元。
當然,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學會開源,自己去找點兼職做做,增加工資外收入,這樣也可以掙到理財的錢。
錢有了,接下來就是怎麼理財了。拿工資的人,手裡的資金量一般不會太大,這樣的話,買銀行理財等低風險的就沒有必要了,首先,資金量可能不夠,而且收益太低,起不到什麼效果。
因為資金比較零散,所以最合適的方式還是買基金,可以選擇混合型基金或者股票基金進行定投,直接定投指數基金是最簡單實用的方法。
如果自己有點投資基礎,又有興趣進一步學習,那麼可以買股票,這個收益更高,風險相應的也會大一些,推薦有興趣和時間的人做,不然還是不要嘗試,會輸得很慘,不專業的散戶註定被收割。
-
6 # 沙與塵
一、職業發展才是個人實現財務自由的主要路徑
人們常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從我個人的觀察和上面的資料可以看到,個人可以做到的最有理財方式是投資自己,讓自己的職業發展更加成功。職業發展的規劃實際上就是兩個核心:學習知識和提高技能。在擁有了知識和技能之後就是如何選擇行業、企業、老闆了。這幾個做好了,職業發展就會很順利,也才可能有更多的錢去進行投資,也才可以實現頂尖10%人所實現的資本收入和工資收入的雙高。
上圖是美國的一個數據,學歷和收入關係是完全正相關的。
二、記住複利,財務自由需要長期積累
如果學過財務的人知道複利的威力。沒學過財務的也都知道利滾利的作用,那些放高利貸的透過利滾利可以讓借貸者傾家蕩產。我們理財是不是也可以利用複利的這一特點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需要時間。
中國經過改革開發40年,我們祖國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是有一個問題也伴隨而來:人們比較浮躁,因為看多了身邊那些一夜暴富的土豪,很多人也在夢想自己能快速發家致富奔小康。可是歷史告訴我們:實現社會階層的跨越是何其艱難,除非在動盪的社會環境下,或者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在一個穩定的社會里,要想實現社會階層的跨越真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行。
還有一個高訊息就是我們的預期壽命是延長了,只要你有耐心,自己在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到子孫的社會階層跨越。一般來說一代人是指30年,我們現在多數人可以活到七八十歲。所以用三代人的時間去驗證複利,你一定會有驚喜。
那麼如何用複利呢?核心是跑贏通脹。看過我前面幾篇的一定有印象:我不建議採取太過激進的理財方式,因為只要我們能跑贏通脹,就算是剔除通脹後個人資產每年有1%的收益,30年也有35%以上的增值,如果每年有1.5%的淨收益,那麼30年就可以實現50%的增幅。
大家也許對這樣的建議嗤之以鼻,認為這樣的收益根本不值得擁有。事實是在西方發達國家。2012年人均的財富英法這樣的國家也只有20-30萬歐元。而這些財富很大一部分還是在自住房屋。很多發達國家的人是租房子住的,並沒有多少積蓄和資產儲備。
我為何特別喜歡“長期的低收益率”呢?因為這樣可以避免風險。任何高收益都暗含了巨大的金融風險和運營風險。實際上這幾年國內很多P2P暴雷,牽連了太多無辜群眾,說這些人無辜,就是因為他們本意只是想自己財富增值。但是天上哪裡能掉下來大餡餅,天上掉下來的往往是大陷阱。
看我這些文章的,雖然人數不多,但目前至少是中產,有房有車,如果能讓自己有限的資產,實現長期穩定的成長。先等我們一起老了,退休之後,我們一定可以驕傲的說:我不僅自己實現了財務自由,而且我的子孫,還可以除了工資薪金之外有一些資本性收入。
三、最重要的是:
不要想一夜暴富,鋌而走險,記住:就算是在西方發達國家,50%的人一生積蓄也不超過10萬美元。只要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逐步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透過提升職業技能來提升工資水平,量入為出,不斷積累財富,你就必然會成為人生贏家!
你認為這些有用嗎?提提自己的觀點。
-
7 # 文森特569
月薪5000現階段還是想想怎麼提高收入吧,理財那是月薪幾萬或以上的人想的事情。一個月5000,房子車子,女朋友或老婆小孩,吃穿玩,夠用就很不錯了。
-
8 # 進步君
月薪五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在保證正常的日常生活開支的情況下,還是會有一部分結餘資金的。把這部分結餘資金用來理財,不說多少,養成一個習慣。理財的習慣養成了,對以後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每個月固定拿出一部分錢,用於學習,社交。學習可以提升專業技能的知識,為以後的晉升大基礎。有目的,有計劃進入一個能幫助到你成長或者能成為你日後人脈的社交圈子。其次,嘗試做一些定期投資,比如基金定投,可以讓你在無節制的時候給自己一點約束力。也是為了將來買房、結婚、生子等花大錢的時候做準備。最後,如果還有剩餘的錢,不妨給自己買一份保險,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其實最好的投資就是自己。最值錢的不是月薪,年薪,而是時間。充分利用時間資源,把時間投注在個人成長和經驗積累上,讓自己變得值錢。我是大索,歡迎評論分享不同觀點。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9 # 歡樂的書蟲
你好,不請自來。類似題主的問題已經答過,今天不妨再換個更貼近實戰的答案。其實月薪五千理財,實在點講就是怎麼把錢攢下來,建議選擇基金定投強制儲蓄,雖然不好說具體哪支基金潛力大(避免廣告嫌疑),但可以從熱門型別上分享一點建議。
1、區塊鏈
目前投資區塊鏈板塊的基金並不多,區塊鏈作為時下最熱門的技術,雖然飽受爭議,但前景毋庸置疑。也許有人擔心,比特幣、萊特幣等數字貨幣價值暴漲暴跌,我們國家更是不允許數字貨幣發行和交易,因此對這片領域望而卻步,但實際上區塊鏈不止是數字貨幣,它的應用十分廣泛,而國家層面也早就投入區塊鏈研究使用,擁抱區塊鏈已成為世界範圍內不可阻擋的潮流。
2、新能源汽車
今年是新能源汽車元年,這個不用多說。
3、消費行業
近兩年投資消費行業的大部分基金都賺得滿盆滿缽,老百姓的消費能力穩定增長,未來繼續看好。不過這塊領域涉及面比較廣泛,個人相對更加看好文化傳媒和旅遊板塊。
關於如何選基,請題主參考我的其它回答,既然選擇定投那就越早越好,不要在意一時得失,學會及時止盈,一般來說定投兩年到三年為最佳(沒有標準答案,要看股市行情)。最後還得友情提醒,千萬別把所有的錢放在一個框子裡,適當投入,謹慎投資。
-
10 # 蘇若尚
其實,大方向籠統來說,收入多少對於理財問題不大,少了理小財,多了理大財嘛。關鍵在於你的支出有多少,你月薪5000,每個月房租三千,那再去掉生活費基本上你就月光族了,怎麼談理財?你說呢?換個方向,如果收入五千,你月支出兩千到三千,那完全可以購買起點比較低的理財專案,每個月追加,以少積多,蒼蠅腿也是肉嘛,聚沙成塔加上利複利,還是很快的。不過由於收入不高,為了預防中間急用錢情況出現,不建議購買定期,最好購買當天贖回就能到賬的。做兩手準備
-
11 # 八零後的悲歡離合
財還是要理的,不過本金少點。方法如下,先把自己要投資的錢算出來,股票、基金、保險各多少,現在多少,存多少,然後用總額減去這些生下來的才是生活開銷,這樣逆向思維才能給自己存下大部分本金,收穫也會更多。
-
12 # 小鹿童鞋
1、請你列出一份每月花銷表格。列出所有可能花銷的專案和每個專案花銷多少錢,列出一張月花銷清單,計算以前自己一個月可以結餘多少錢。
2、省錢再省錢。如果你是月光族根本就不用聊理財了,所以根據上面的表格,刪減不必要花銷,盡力去省錢,理論一個月至少可以存下2000,如果努力的話3500也是可以達到的。
3、學習知識或者開展副業,提高收入。其實這個才是人生的最大理財。時間才是真正財富,如果你可以把工作以外的時間利用起來,多增加一份收入的話,那你的資金積累就更快了。
4、省下的錢,存在餘額寶裡或者定存起來。省下錢就要滾動存下起來,先積累一部分資金,同時也可以賺點小利息。
5、當資金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建議三萬以上),拿至少三分之一的資金投資到股票上,三分之一投資債券型基金,然後每個月定期投。但前期希望你要學習股票知識,還有摒棄一夜致富的思想,做長期投資。
其實說白點,理財就是提高收入,儘量多省下錢,積累資金,購買資產,讓資產產生收入,再購買資產的過程。
-
13 # 高工
不管月薪多少,只要有餘錢,就一定要理財,複利的力量是巨大的理財概念
理財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我們的生存、生活及其他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
理財的必要性人的生活有兩條腿,一條是工作,一條是理財,二者相互促進,生活質量才能芝麻開花節節高。切莫勿以利小而不為,長期堅持,才能實現財務自由,達到人生目標。
如何理財1、要養成良好的記錄財務狀況習慣,每天把支出記錄,收入記錄,並且分類,每月彙總,分析,總結,那些是必須支出的,那些是可以不支出的,那些是緩一緩可以支出的。這樣可以使您明確自己所處的經濟地位。
2、給自己規劃一個年目標,3年目標,5年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努力。人沒有目標,活得會渾渾噩噩,到頭來不知道活了個啥。
3、確定淨資產,每半年確定一下淨資產,這樣不僅可以收穫理財的喜悅,更知道,離自己的目標還有多遠,以後如何去做。
4、制定預算,每半年制定一次預算,綜合考慮這半年的事情,制定所需費用,餘下的錢可以理財,理財時間是半年。
5、合理開支,沒有在預算範圍內,不必要的開支,儘量不要花費,開源節流是好習慣。財富多少,不是您賺了多少,而是您現在剩下多少。
投資渠道1、投資理財
如果月薪5000元,固定支出是2000元,突發支出是500元,那麼每個月可以結餘2500元,年利率為10%,下面我給大家列了一張表,大家可以對比一下。
複利:把上期末的本利和做為下一期的本金,計算公式S=P(I+i)ⁿ,其中I代表利息,P代表本金,n代表期數,i代表利率,S代表本利和。
投資3萬,10年本利和是7萬7821元,實現翻番還多。比如從您24歲大學畢業,到34歲攢了15萬,投資理財後,在44歲的時候就有了38萬9061元。
2、不要把錢存入銀行,這樣會使財富貶值,嚴重縮水,存的越多,虧的越多,銀行利息永遠跟不上通貨膨脹。
3、千萬不要投資股票和基金,從長期來看,十個投資股票的有九個是賠的,剩下一個是運氣。
4、也不要去投資保險,保險是現在只管投資,而且越頭越多,等您需要的時候,不是這事,就是哪個規定,您就沒有那麼好取錢出來。如果不信,您可以到保險公司多瞭解,有多少人去退保險,報保險吃虧的。
5、投資自己,投資自己的回報也是非常高,比如可以繼續教育進修,多考取一些國家證書,上MBA等,這些都是對自己的人生職業投資。
6、投資創業,在上班的同時,可以考慮做副業,就是合夥制創業,這樣對自己就有了雙保險,失業,也有事情做,也有地方去。
規劃人生整理投資的過程也是整理自己人生的過程,做好職業規劃是對自己一生的負責,合理安排好自己工作之外的時間,是贏得同齡人的關鍵。
總之,人的一生都在投資理財,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堅持理財,就會實現人生財務自由。
-
14 # 立馬財經
如果是剛工作的話,除去水電煤還有吃的,剩下大概就是2000-3000元。
零錢的話,建議你投資到貨幣基金裡面,貨幣基金資產主要投資於風險小短期貨幣市場工具,如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等,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等特徵。
-
15 # 原味財評
這個5000塊的月薪,能拿出來理財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首先,你要去掉生活的基本開銷,看生下來閒置的資金是多少。
其次,要預留一部分資金作為應急資金,以免出現其他突發狀況時把自己弄到比較尷尬的地步,這個資金的比例可以自行定義,每月存200-300也行。
最後剩下的這部分資金才是能拿去投資理財的,至於說投資理財用在哪方面,怎樣去操作,這個就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但是前提是一定要投資到自己熟悉的領域,如果不熟悉就要多做做功課,不然投下去的都是真金白銀,看著虧損心理壓力會非常大,甚至會打亂自己的生活與工作節奏,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
16 # 涼城R灬
如果在一個二線城市,剛畢業沒多久月入五千,相對於同屆畢業生你已經算是中偏上了,一般情況下工作2年左右差不多能拿這個工資。但是工作前幾個月根本剩不下錢,到底是為什麼呢。
你剛畢業融入社會,這是一個過程,前幾個月剩不下錢這完全正常,首先租房一般都是季度付款,或者是半年付款,這就是一個很大的花銷,再加上衣食住行,肯定前幾個月存不住錢。慢慢的步入正軌了,每個月的花費也基本上都自己明瞭,大體上算一下月入5000扣去社保,扣去個人所得稅,基本拿到手的有4600吧,按照一個人合租,住房一個月1000,吃飯買衣服充話費水電費其它的費用1100塊吧,所以理想狀態下你每個月可以有2500的存款。
所以這些錢怎麼理財呢。最穩妥的方法就是存在銀行,這是最安全沒有風險的方式,也同樣是利益最低的方式。理財投資風險和回報是成正比的。為了把風險降低,可以把投資理財多放在幾個籃子裡。股票,債券,定投,債券這一部分好多人都不瞭解,看不好會血本無歸,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不適合這樣的投資,不建議;但可以定期存一部分錢,一個月五百塊錢左右的樣子,這個錢就存起來,不要動,一旦有突發情況,這個錢就起了很大的作用,雖說有很少一部分的收益;另一部分可以投資給自己,可以讓自己近一步的提升,這個是穩賺不虧的,可以投資在身體上,也可以投資在學識上。儘可能的買幾份保險,中國對保險的重視不夠,甚至是牴觸,買保險不但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你的家人負責。這幅圖也完美的解釋了我們的錢應該怎麼分配
-
17 # 清湯蘑菇燉小雞
如果題主正值青春,且未成家,在這裡,俺為你介紹一種行之有效的投資方法:“4321定律”。希望可以幫到你
一、每月收入的40%用來投資
(1)用其中的500元來武裝自己,投資自己的大腦。
以前人們常說勤勞致富,但是這句話現在行不通了,現在勤勞只得溫飽,專業知識技能才是你實現人生價值,贏取白富美,走上事業巔峰的強大助力。用這500元購買一些自己從事行業的專業書籍,充實自己的大腦,讓自己變得優秀。
(2)花500元經營你的人脈。
(3)用1000元學著理財。
你不必懂專業的理財知識,基金定投就好。堅持5年下來,按照10%的年收益率計算,收入將會在10萬元左右。這筆錢在你結婚買房的時候會幫你不少忙的。(對普通人來說靠理財是發不了財的,只不過是幫你跑贏通貨膨脹罷了。現階段理財不過是提前培養你的風險意識,規劃意識。)
二、30%用來生活。
衣食住行,全部從這裡面出,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鍛鍊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投資理財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讓生活過得更好嗎?
三、20%存在各種寶寶裡。
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提取出來。這部分錢就屬於萬用金了,隨便你怎麼用了。比如說和小夥伴唱個歌、吃個飯。
四、10%用來購買保險。
保險雖然在中國被玩壞了,但還是建議為買一份保險。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好:“居安思危”,而保險就屬於“未雨綢繆”,為將來做打算。
回覆列表
理財是需要學習的,用餘額寶、銀行理財產品屬於相對安全的理財,可以用很長時間,這個過程中可以學習股票投資理論,不要盲目做出投資決策,那相對於送錢。一個哥們,在上一波牛市3600點左右進入。起初很賺錢,但大盤下跌,股票投資損失大於70%,屬於較為深度套牢。究其根本是沒有研究公司基本面。不看財務報表的投資屬於投機,投機可以賺的很大,但終究是要還給市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