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哈爾濱道里的
-
2 # 科研界的小學生
在中國內地,校名對一個學校的發展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生源。
拿我個人來說,2010年參加高考,河南考生,比一本線低4分,基本所有的二本都可以報。所以當初,選擇學校時,首先排除的就是那些學院的,再次就是排除某個地級市開頭的學校的,一般重點選擇省份為名的學校。
再者,看一下改名以後的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就可知,拿鄭州輕工業大學來說,改名前為鄭州輕工業學院,改為大學後,就獲得了博士學位授權點,錄取分數線也是年年升高。之前一本專業只要壓線就能上,現在就要高十幾分,再過幾年可能就要高二三十分了,畢竟還有地理位置的優勢。
-
3 # 躍至教育
會有很大程度上的影響,比如長安大學和東華大學(減分因素)。有助力的如華東交通大學、西南醫科大學(原瀘州醫學院)。
-
4 # 吉祥如意
中國文化由於長期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人們往往更關注的是名字的響亮,儒家有言:必須正名乎,名不正則言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大學改名,已經有了一段時間。較早的是部分大學為了恢復原來就有的校名,由於歷史的原因所造成的校名混亂。最典型的大學改名就是現在的河南大學。
河南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大學,新中國成立以前,可以說和山大、武大齊名。解放後國家實行所謂的院校調整計劃,將河大拆分得只剩下一個名叫“開封師範學院”的高等學校。
隨著改革開放程序的發展,河大的老校友們從國外開始回到國內省親訪友,順便到母校參觀訪問。看到當時河南大學的各種試驗儀器陳舊老化,這幫從河大走出的學子回到所在國以後,紛紛購買儀器裝置捐贈給母校。
東西寄到河南以後,根本就沒有“河南大學”這個校名。不少東西只好給了鄭州大學。原因就是當時的河南全省叫大學的學校只剩一棵獨苗,即鄭州大學。
由於學校名稱的混亂,使得河南大學先由開封師範學院改為河南師範大學,再改回河南大學已經是上世紀的九十年代了。這就是大學改名的原始由來。從嚴格意義上講,河大的改名應該是恢復原來的名稱。
至於後來眾多大學改換名稱,既有急功近利的考慮,也不乏拉大旗作虎皮,裝裝樣子,欺騙他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競爭現象,已經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所二本院校,外強中乾,沒有較強的師資力量,再不起一個如雷貫耳的好校名,哪裡還有優勢可言?
不過確實有一些辦學較久的專科學校升格為大學以後,取得成功的例子也不在少數。問題的關鍵還是物以稀為貴,那些以獨門獨戶所創立的專科學校升格後不久,每年錄取新生的分數線可以說是直線攀升。
大學改名這種問題還是要區別看待。既然是中國的文化就有正名這一說,為什麼不可以由學校的當局者來具體操作?(2020/05/30)
-
5 # 熊貓高考工作室
志願規劃只說實話:
名正言順,聽說過吧?
一所大學的名稱對於學校的發展不起決定性作用,但是,一個大氣的校名會影響學生和家長的報考熱情。試想,如果網紅“薇婭”,叫“翠花”能火嗎?
瀘州醫學院改名為西南醫科大學,可以說是經典案例!堪稱“網紅”!
-
6 # 高考第一志願
現在好“學院”,都想更改為“大學”,這是一個潮流。同時也感覺好多“學院”是被潮流綁架了,不得不去把“學院”更名為“大學”。
校名確實會影響學校的發展。一個響亮的大學校名,更有利於招生和招聘,有利於提高生源質量和教師師質量,長期來看更有利於學校的發展。特別是在當前環境下,中國很多考生和家長對大學的瞭解不多,很多人僅憑大學校名,就確定了自己的高考志願。這種情況下,把學校的名稱搞的高大上一些,自然在招生和招聘時,獲得更多好處。
我們國家很多高校的發展過程,也是改名的歷程。好多學校建校時只是中專“學校”,後來升格為大專校名也變成“高等專科學校”,再後來升格為本科校名變更為“學院”,再發展規模水平都提高之後,校名變更為大學。比如上海電力大學,最早建校是1951年的上海電業學校,1979年更名為上海電力專科學校,1985年更名為上海電力學院,2018年更名為上海電力大學。上海電力大學就是伴隨著學校的升格,多次更改校名,也標誌著學科的進步。這樣的更名還是中規中矩的。
也有許多學校,校名更改並不是實力的攀升,但是更名後高考錄取分數上升生源質量提高。比如西南醫科大學,在2015年之前校名是瀘州醫學院,2015年4月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受到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強烈反對,在2015年12月又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在一年之內兩次變更校名,近期也只有西南醫科大學了吧。但是改名後,西南醫科大學在外省的錄取分數確實提高好多。2014年,西南醫科大學在山東省理科錄取線,約在10萬名左右;在改名後,2016年、2017年、2018年在山東省理科的錄取位次在5萬名左右,比改名前的10萬名躍升了很多。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出現這樣的情況,在學校在校名上譁眾取寵的原因,更多是家長與考生對高考志願填報的研究不深不細,僅看校名就選了高考志願,看校名高富帥,論實力矮窮醜。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有心的朋友也可以關注一下其他院校改名前後在高考招生中的變化。看到校名變更後在高考招生中的形勢變化,現在還有更多的“學院”要改為“大學”。對於大多數學校來說,這個潮流不得不追趕。因為大家都在“學院”變“大學”,你要是不變,就是說明你這個學校實力不強水平不高。所有的“學院”,實際上已經被改名潮流綁架了,他們必須要想辦法去更名。
-
7 # 念念不忘芸芸眾生
大學的校名就是一張無形的資產,也是一個品牌。更多的時候就是一張名片。俗話說得好,名不正,言不順。名字不響亮、不上口,沒有豐富的內涵就讓大家望而卻步。有的學校從名字看,你不知道他在哪裡,公辦還是民辦,學校的特色是什麼?這樣就會影響學校的生源質量和教學發展。
回覆列表
當然會有影響,比如現在的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最前身是華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爾濱人都簡稱“哈軍工”,當時的哈軍工可是全中國最頂尖的大學,其地位甚至超過清華北大,哈軍工被拆分以後改名叫哈爾濱船舶學院,其實力還在,但在國內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船舶學院又改名叫“哈爾濱工程大學”,也不知道當時改名是怎麼論證的,當時的哈爾濱有個學院叫“黑龍江工程學院”,後來又冒出個“哈爾濱理工大學”,本地人都知道這三個學校是咋回事,但外地的考生卻經常傻傻的分不清。
再比如現在的東華大學,對於不太瞭解高校的人來說,乍一聽名字以為是野雞大學呢,其實東華大學這個名字是後改的,以前叫“中國紡織大學”,可別小看中國這兩字,這可是金字招牌,不是隨便哪個學校可以冠以“中國”
這兩個字的,不知道校方是怎麼想的硬將“中國”兩個字改沒了,就叫“東華大學”了,前面甚至連“上海”兩個字都沒有,屬於名字沒改好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