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疆風雨無阻
-
2 # 43826
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念早已被西方人洗腦了!透支看應有的承受能力,背離了客觀現實,必然會造成社會家庭的不穩定因素。把傳統幾千年總結出來的;【晴天備好雨天柴】真理忘的乾乾淨淨了!可怕的必然是一地雞毛。
-
3 # 小波談管理論經濟
當代大部分的年青人的消費觀是有問題的,我例舉一些,如下:
1.過度的超前消費,比如信用卡,花唄,還有一些借貸,網借等。問題不是超前消費本身,是有些年輕人過度的超前消費,沒有長還能力。
2.攀比消費,特別一些年輕人愛慕虛榮,買一動輒上萬的包,收機,名牌的衣服,鞋,買車要買好車等等,如果家庭本身富裕,或自己能掙很多,想提升下生活水平的消費,
那無可厚非,但有很多小年輕本來家庭就不富裕,買一包可能要花一兩個月工資,有的是花一年工資付首付貸個款買個車,真不敢苟同這種消費觀。
3.不理性的衝動消費,特備在有些網路平臺搞促銷時,本來家裡就有,或還蠻新的東西,你急著換。還有什麼搞促銷,把兩年的衛生紙都買了。這種都是不理性的消費。
最後,我想說,不止是年青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個理性的消費觀,這個理性的消費觀需要我們從自己的購買能力,購買慾,理性的需求等多方面的綜合考慮,慢慢的培養成,這對我們教育後代也是一筆財富。
-
4 # 老毛在異鄉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消費觀念的不斷變化,時尚潮流也同時在不斷轉變,時尚的主體從70代過度到80代,緊隨其後的則是90代。當今的青少年生活在一個資訊高速傳遞的時代,在這時代變遷的大潮當中,必然會受到很多的影響,在思想、觀念、行為、審美等各個方面都呈現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面貌。那麼,對於各種時尚的觀念和觀點,少年、青年還有中年人究竟持有何種看法?他們的差異之處在哪裡?
新秦研究諮詢近期進行了一項針對年輕人時尚觀的調查,旨在瞭解現今青少年對時尚究竟持有何種態度。
一、是否講究和追求時尚與流行
在所調查的2000個樣本中,表示對時尚和流行“非常講究”的人佔了16.8%,而表示“比較講究”的人佔53.5%。可以看出,19歲以下和20-24歲的人群對時尚的關注會多些。而30歲以上的人群雖然多數人還是講究或者比較講究時尚和流行的,但是總體比例較24歲以下的人而言有所降低。25-29歲的人則處於一箇中間的狀態。可見,24歲以下的人是時尚與流行的主流,一旦年齡超過了30歲,那麼其對時尚的關注會有所降低。25-29歲的年齡段則是一個過度時期。
時尚的最主要的代表就是服裝,有56.5%的被訪者認為服裝是時尚的最好標誌。從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即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否是個時尚的人。24歲以下的人尤其看重服裝這一點。該年齡階段下的青少年,受到影視明星和體育明星的穿著與打扮影響最大。除了穿著,他們對什麼髮型時髦,什麼顏色流行,什麼化妝品有檔次,拿什麼手機才夠酷,都很在意。而在一些小飾品的裝配上,也是以這些年輕人為消費主體。30歲以上的人群對箱包、小包等物品則關注程度更深些。
不同年齡段的人對時尚物品的挑選也是不一樣的,那麼他們到底看重的是時尚物品的哪些方面呢?
三、對於時尚品,你關注什麼?
從調查的結果看,不同年齡的人在選擇各種時尚物品的時候,會看重一些不同的東西。
總體而言,在挑選一件時尚物品的時候,首先得看是否適合自己。即使對於同一年齡段的人在個人氣質、習慣、愛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購買各種服裝、飾品等,得符合自己“氣質”,因此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20-24歲的人對時尚物品是否能區別於他人比較看重。處於這個年齡段的人,一方面脫離了父母的約束,逐漸有了自己養活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越來越重視,他們會透過各種方法來吸引他人的目光,尤其是異性的目光,而時尚的裝扮正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對時尚物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年齡較高的人,不再追求外表的時尚,而講究的是生活品味的時尚。一個人外表的時尚可以修飾、裝扮,但是一個人生活品味不夠時尚,那麼在人與人交流的時候就容易被看穿。
-
5 # 黃剛
90後、95後、00後都是個性化消費時代.....
現在的年輕人買的是不同,買的是個性;買的是可以社交分享;買的是90後文化....
-
6 # 心的菩提8
不同時代,不同環境,造就了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消費觀念。有人說現代的年輕人“窮且奢侈著”,我是不大認同的。
家有90後,先說說90後的消費觀吧。
這是一群獨生子女,他們大多過早的經歷了孤獨。他們聰明,獨立,自信,勤奮而且高知。
他們追夢於網際網路,他們狂熱,願意嘗試新的事物,他們對新一代的科技產品情有獨鍾。
他們對品牌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超過94%的90後對品牌的內涵要求是要符合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他們不會向上一代人那樣對市場盲目的附和。
據資料統計,90後對健康運動器材和體育產品越來越感興趣。這些反油膩青年更注意用專業的運動來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這是注重身材形象的一代,他們越來越關心自己身心的健康,他們比上一代人越來越在乎美。
這也是比較有智慧的一代人,他們嚮往自由,嚮往簡約,想做回真正的自己。他們對知識的渴求是強烈的,他們的文化消費逐年增加。
這是突破了傳統思維的一代人,幾年後,他們將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他們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將引領消費潮流,他們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消費市場。
我欣賞他們的價值觀和消費觀。
-
7 # 輕舟疾發
我也不知道年輕人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狀況。僅就我知道的胡說一點吧,能用則用,不能用就當看了個讓人不笑的笑話吧。
前幾年在網上看到調侃年人的消費狀況說什麼“月光族”。這應是年輕人花錢無節制。也就是說,生活中沒有計劃,如此下去,你的生話永遠拮据。凡事,都要有計劃,制定了計劃,貴在堅持。不會讓你一天富起來,只要你堅持了,肯定會讓你的生活豐富多彩。
一個人一個家庭不會天生就富有,掙錢有數,花錢也要有數。掙拾塊,花拾二或拾塊你永遠不會富有。
在這裡就按普通人來說,每月到手的工資三千元,先列一張表,把生活中必需品列一張清單,按一千五吧。生活必需品,是必須用的,必須買的象吃喝類。再就是消費了(我是除了生活必需買的外,其他花銷為消費)。再把一些自己充實生活的東西列出來,象女孩的化妝品零食了,列出來再加一千。其他五百存起來。存五年死期。如此迴圈往復,五年後繼續如此,這些錢以備不時之用,買樓買車了,起不大作用,也管點事。
錢,花了的不是自己的錢,無休止的買零食化妝品,你是在給別人湊錢。別看廣告說的如何好,又是打折了。好多東西不是你需要的,是商家象客戶要利潤。
涉世之初,苦點算什麼,若連這點毛病都管不住自己,就別奢談什麼偉大的理想了,創業了。在花錢上,可買不可買的東西最好不買,你今天享受了,明天還是沒有。若能剋制住自己,今天苦點,明天幸福會向你招手。你是要今天的任縱揮霍,還是明天的美好,不言而喻。
也許我開列的花銷計劃,與實際有出入,可以多點更可以少點,最多也要給自己剩下二百元,這才是真正你自己的錢。
想讓這些錢升值,多找有這方面專業知次的人探討。別相信網路上一些理財廣告,當然也有好的。總之,投資要慎重,沒把握的事別做。能管住自己最好。
-
8 # 祈福惜金
現代年輕人的消費觀念不能用“窮且奢侈”來一概而論,大多取決於地理位置和環境影響,而且呈現出多樣化。下面我舉兩例子,先說第一種,年輕人經過十幾年寒窗苦讀,大學畢業後在城市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工資四五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但必須要有房有車,買套房動轍一二百萬,還要配部車,家庭好的靠父母,無所謂,靠不到家庭的,房貸、車貸所剩無幾,這還不算完,同事之間隔三差五約你上個館子、歌廳、舞廳,和女朋友看電影等等,如你老拒絕又怕別人笑話,丟面子,只好硬著頭皮去應酬,你說他能不窮嗎?你說他是奢侈嗎?應該是環境所逼、身不由己沒的辦法的辦法。這些大多是現代年輕人上班族的苦衷!
農村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決對不會和城市一樣,有的在家創業,租田搞種植、養殖,有的出門打工,他們吃苦耐勞,不講排埸,不圖享受,在外打工只管掙錢養家,到縣城買房決不貨款,買部車就象買玩具,什麼房貸、車貸與他無關,生活過得無憂無慮,豈不快哉!
-
9 # 智聯校園
當代年輕人有如下消費觀:1、高顏值、娛樂至上
現在的網紅產品越來越多,從髒髒包、喜茶、一點點等等,其實產品本質並沒有什麼創新,然而被賦予了一些新潮的概念,成為一種可以向別人炫耀的工具。一件商品,除了本身用於吃穿之外,還要有可以被拍照分享到朋友圈、社交媒體的顏值。
我認為這是一種依託於社交媒體的發展而出現的正常現象,其實其他國家也有這樣的現象。
2、透支未來、超過自己的經濟水平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網易白條,還有臭名昭著的校園貸等等逐漸興起,都暴露了當今大學生、年輕人在透支自己未來財富,只為滿足當下的慾望。也說明了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價格的敏感度不高,尤其是服裝、電子產品等,喜歡從某寶、某東上面下單。自己的零花錢都是父母給的,欠的錢自己也沒有能力償還。
我認為透支未來並不是不可取,只不過要用之有度。比如你在餘額寶裡有一萬塊,每天收益一塊錢,一個月就是三十塊,你使用螞蟻花唄用來付錢,不超出一萬塊,一個月後你還完螞蟻花唄卻有30塊的收益。所以要合理的運用這些工具。
3、對租賃、二手感興趣鹹魚、轉轉之類的二手交易APP,都說明了了二手市場一直存在也滿足了人們的需求。
現在共享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了,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甚至還有共享女友,在支付寶一些入口較深的功能中,還會看到一些手機租賃、服裝租賃、電子產品租賃、共享汽車、共享包包等,本質都是租賃,這些功能、玩法走進了大眾的實現,在年輕人中並不排斥。
我覺得這個很好的現象,共享是對資源的合理運用,很多國家都有跳蚤市場來買賣二手物品,二手物品得到了更有價值的發揮空間,而且一些短期租賃、二手的物品也給一些沒有經濟能力買一手正品的人們一個使用的機會,總比買假貨山寨好。
回覆列表
1.唯品質,唯己欲。
2.花的趕不上掙的。
3.衣食住行,數量細化消費很多。
4.多次月光後,逐漸開始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