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鄧1319
-
2 # 一隻娛樂的地瓜
小時候都看過的膠片電影,聲音是從哪來的?原來發明者設定的那麼巧妙!
數字電影誕生之前,一直都是膠片電影的天下。以前農村經常放映露天電影,估計很多人都近距離接觸過放映機和電影膠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電影膠片看起來就是有圖鑑的資料片,那電影的聲音是從哪來的呢?難道關於放映機裡面另外裝磁帶之類的東西嗎?
其實膠片電影的聲音訊號就儲存在膠片裡,其設計非常巧妙。電影膠片的畫面旁邊都有一條狹窄的黑條,裡面是波浪型的白線,這些其實就是聲音訊號。放放映機右下角有個聚光燈,透過聚焦器可以發射出一道光刃,在聚焦器去對面有個光電感應器,他可以把光訊號轉變為電訊號。
當電影膠片聚焦器和光電感應器之間穿過的時候,聚焦器發出的光刃正好投射在膠片的聲軌,本來強度穩定的光線在透過這些深淺或者寬度不同的白線之後,就變成了強度不斷變化的光線,然後被光電感應器接收之後就變成了不斷變化的電流訊號,這些電流訊號經過放大揚聲器就發出聲音了。
電影膠片的設計非常巧妙,就這麼一條窄窄的膠片可以同時播放影象和聲音,真是不得不佩服發明者的智慧。
而膠片的成像原理是什麼呢?
1、黑白影像形成的原理
在化學元素中,由於氯、溴、碘元素的化學效能相似,因而被歸併在同一族類,該族類稱作鹵族,它們與銀元素的化合物統稱為鹵化銀。
鹵化銀具有感光的效能,在受光照射後,可以形成銀的影像。在膠片的乳劑中使用的主要為溴化銀,它是由溴離子和銀離子化合後形成的結晶體,呈一定大小的顆粒狀分佈。
一個鹵化銀顆粒的感光過程如此,無數個也如此。所以,當由溴化銀顆粒組成的黑白膠片,等到乳劑層被曝光和沖洗後,就會形成由金屬銀組成的黑白影像。
影像的影調與原景物相反,即光照強的地方,生成的金屬銀多,影像的黑度就深;反之,光照弱的地方,生成的金屬銀就少或基本沒有,影像就淺淡或基本無影像。下方兩張圖表示了這一黑白影像的形成過程。
當用此底片印製複製時,光線是透過底片再到達生膠片上的。因此,膠片黑度大的地方透過的光少,而黑度小的地方透過的光多,這樣就將底片成像過程中顛倒過來的景物亮度又還原成與原景物亮度一致的影像。
2、彩色多層片的成像原理
彩色影像與黑白影像在感光機理上是相同的,都是因為乳劑層中的溴化銀顆粒的感光效能而捕捉到景物的光訊號。不同的是,在膠片上最後形成的影像,對黑白片來說影像是由金屬銀構成的,而彩色片的彩色影像則是由染料組成的。
(1)彩色多層片的構造
彩色多層片將感光乳劑分為三層,在其中分別加入不同的增感劑,使三層分別對紅、綠、藍光感光,而對其他兩種光不感光。
同時在三層感光乳劑層中,還加入一種稱作成色劑的化學物質。感紅層加入青成色劑,感綠層加入品紅成色劑,而感藍層加入黃色成色劑。
實際的彩色膠片的層數比三層多,因為三層中間還有隔離層等。不同的片種,其層序也不一樣。一般層數可達五到六層,多至九到十層。每層中的化學物質也比上述的多。
(2)彩色影像形成原理
我們已經知道,在黑白片的成像過程中,是溴化銀經曝光、沖洗後,生成金屬銀的影像。在彩色片的各感光層中。
同樣是溴化銀在起感光作用,只不過感紅層是在受到紅光的光照時,其中的溴化銀顯影中心才形成;感綠層是在受到綠光照射時,其中的溴化銀顯影中心才形成;而感藍層則是在藍光照射下,溴化銀顯影中心才形成。
當形成顯影中心的溴化銀顆粒遇到彩色顯影劑時,在金屬銀析出的同時,所生成的彩色顯影劑氧化物會和該層中的成色劑起化學變化,析出染料。
顯然光照強處,生成的金屬銀多,彩色顯影劑氧化物就多,析出的染料也多。反之,光照弱的地方,生成的金屬銀少,彩色顯影劑氧化物就少,則染料析出的也就少。此時在乳劑層中生成了兩種影像,一個是由金屬銀構成的,另一個是由染料構成的。
彩色膠片在沖洗加工時,還必須經過一道工序,叫做漂白。其作用是將金屬銀還原為溴化銀,使其在定影液中被溶解掉。這樣就只留下染料組成的影像。
-
3 # 影視音樂舞臺
我以前做過電影放映員,對電影膠片接觸很多,對電影膠片的原理有所瞭解。人眼在某個視像消失後,仍可使該物像在視網膜上滯留0.1-0.4秒左右,也就是“視覺暫留”電影膠片以每秒24格畫面勻速轉動,一系列靜態畫面就會因視覺暫留作用而造成一種連續的視覺印象,產生逼真的動感。
電影膠片是將感光乳劑塗在透明柔韌的片基上製成的感光材料,包括電影攝影用的負片、印複製用的正片、複製用的中間片和錄音用的聲帶片等。這些膠片的結構大體相同,都由能感光的鹵化銀明膠乳劑層和支援它的片基層兩大部分組成。
電影膠片中的聲音是與動作一起記錄在影片上的,聲音首先透過話筒變為電訊號,感應出電流訊號來,聲音高低及頻率的變化,會表現為感應電流訊號的變化。微弱的感應電流經過放大器放大,就把聲音訊號經過電訊號轉變成了光訊號了。
用一個聚光透鏡把燈光聚焦後投射到電影底片邊緣的聲音通道上,隨著膠片不斷移動,使膠片能在拍攝演員動作的同時而感光。聲音強,燈光亮,感光也就多;聲音弱,燈光暗,感光就少。 這些電影膠片經顯影定影后,就成為電影的聲帶底片。
再用這底片印成聲帶的正片。還音時,只需在聲帶正片上投射一束強度不變的光線,當光線透過膠片邊緣那深淺不同或寬度不同的白道道(聲帶)時,就變成了強度不斷變化的光線。時明時暗的光線,經過膠片投射在背面的光電管上,就變為時強時弱的電流訊號,電流訊號經過放大後推動音箱就放出聲音了。
-
4 # 九尾靈猴
放映機鏡頭裡發出一束光,把膠片上的影象投射到銀幕上。那束光看著好象是一直在亮著的,其實不然。膠片每秒24張,每張膠片只有執行到鏡頭正前面的時候,鏡頭裡的光才亮,然後就滅掉。在光滅掉以後,下一張膠片再下來。膠片看似勻速運動,實際是一動一靜交替執行。
而鏡頭光看似一直亮著,實際是一亮一滅,在閃。只不過每秒24次滅亮交替進行,太快了,我們的眼睛根本就分辨不出來。也正是因為我們的眼睛“上當”了,我們才能看到“活動影象”
-
5 # 渧迋氣畼
電影的聲音是放在膠片上的,電影膠片不象照相機的膠片,後者除了畫面,基本上沒有什麼空間了;而電影膠片為了連續放映,除了畫面,在畫面的兩邊還有一個個的格子,而格子之間,就被用來存放聲音資訊,通常是以光訊號的形式。雖然經歷了多次變革,這種聲音的基礎承載方式卻是沒有什麼變化。
現在由於越來越多的電影改用數碼攝影機拍攝(當然不同於家用DV),電影的播放也從膠片轉向數碼,聲音也蠻成數字訊號了。當然由於成本的問題,現在大多數影院還是使用的膠片。
回覆列表
一般電影常用的聲音標準是 AC3和DTS
AC3是DOLBY實驗室推出的傳統音響標準,它是專為電影院而設計的。過去的電影伴音都錄在膠片的齒孔之間,AC3也不例外。但那一點地方實在不夠用,所以AC3採取了壓縮的演算法。後來先鋒與DOLBY合作,改進了AC3的標準,使其能支援到5.1聲道。AC3的資料流量(也就是音訊位元速率)標準的是384kbps,它還相容兩聲道的立體聲和單聲道等,AC3兩聲道位元速率只有128kbps,這其實就是MP3的聲音資料位元速率。最高細節的AC3標準,位元速率在448kbps,因其壓縮合理,體積不大,所以被DVD廣泛採用作為電影音訊的存貯標準。
DTS(Digital Theater Systems)是環球電影公司與DTS公司聯合推出的,它巧妙地迴避了用膠片存聲音的問題,改用CD光碟來單獨存放,在播放電影畫面時同步播放聲音,也支援5.1聲道。當然聲音資料也要有一定的壓縮,但畢竟慷慨得多,其位元速率分為全位元速率1509kbps 和半位元速率754kbps兩種,就算是754K的半位元速率,也比AC3的最高標準高出近一倍。這樣使得聲音的失真率更小,更清晰。如果是全位元速率的DTS資料,我們簡單算一下,以90分鐘標準電影為例,它需要1018575也就是1G的資料空間,為避免過多佔用影象的空間,所以DTS在D5中採用率不高,就算是D9也只有部分電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