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楓夜刷劇

    由於長達兩千多年的外族統治,埃及完全失去原有的古埃及文明,古埃及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歷史記錄、政府和風俗等都被徹底遺棄,以至於後來的人們在看到古埃及文明遺蹟(如金字塔)時不知道當時的古埃及人為什麼要建造,現代人也讀不懂用古埃及文字寫成的碑文,崴峨的建築在流傳千年後人去樓空的景象,可以說引起了後世百代人們的感慨與同情,古埃及文明便成為人類被遺忘的文化中最出名者。由於好奇心的驅使,人們希望瞭解失落的古代埃及文明和歷史,於是一門專門研究古埃及的學科逐漸形成,這就是“埃及學”。

    古埃及文字創於公元前3500年,是一種稱為聖書體的象形文字。這種文字是人類最古老的書寫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紀念碑、廟宇的牆壁或石塊上,所以被稱為“聖書體”。如果能夠破譯這些圖畫的意思,就能知道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到底發生了什麼。

    自從發現這些聖書體以後,就不斷有人嘗試破譯,不過當時的破譯純靠想象,所以始終沒什麼進展,轉折就發生在18世紀末。

     

    1799年7月15日,拿破崙侵略埃及的軍隊一名上尉皮埃爾·弗朗索瓦·札維耶·布夏賀在埃及港口城市羅塞塔附近發現該石碑。石碑是公元前196年托勒密王朝時代刻制的,上面有希臘字母、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埃及通俗文字三種對照雕成的。石碑運到埃及的亞歷山大,法國科學家開始進行研究。1801年,法國戰敗投降,英國軍隊要將全部研究成果沒收,法國科學家威脅要全部燒掉,最後達成妥協,允許法國科學家保留研究成果和石碑拓片,但石碑被英國軍隊運往大英博物館保藏。

    商博良從1822年到1824年完全投入到對羅塞塔石碑的研究,發表多篇研究論文,成功地譯解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結構,這些符號有些是字母,有些是音節文字,有些則是義符,一個符號代表一整個事物,終於在1822年完成羅塞特碑碑文的全文翻譯。他編制出完整的埃及文字元號和希臘字母的對照表,為後來解讀大量的古埃及遺留下的紙草文書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工具。他還發現了一份記載著從拉美西斯二世以來所有埃及法老名錄的紙草書的重要性。

    羅塞塔石碑是由一群生活於埃及托勒密王朝時代的祭司所製作,作為當時的國王、年僅13歲的托勒密五世加冕一週年時的紀念,其上的內容主要是在敘述托勒密五世自父親托勒密四世處襲得的王位之正統性,與托勒密五世所貢獻的許多善行,例如減稅、在神廟中豎立雕像等對神廟與祭司們大力支援的舉動。

    特別的是在當時的公元前古人們看來,埃及文明就已經是遠古文明瞭,因此在托勒密王朝之前、法老時代的埃及,像這般的詔書原本都是由法老親自撰寫頒授,等同於聖旨,但到了托勒密時代埃及文化已經式微,當代的法老早就流行講外語,不懂這些傳統文字的寫法,唯一還知道埃及象形文撰寫方式的祭司們卻成為詔書的頒寫者,是一個很不一樣的特點。以至於在西元以後的羅馬時代,這些未來的“古代學者”也無法閱讀這些古代文字。

    羅塞塔石碑由上至下共刻有同一段詔書的三種語言版本,最上面是14行古埃及象形文(又稱為聖書體,代表獻給神明的文字)句首和句尾都已缺失,中間是32行埃及草書(又稱為世俗體,是當時埃及平民使用的文字)是一種埃及的紙莎草文書,再下面是54行古希臘文(代表統治者的語言,這是因為當時的埃及已臣服於希臘的亞歷山大帝國之下,來自希臘的統治者要求統治領地內所有的此類文書都需要新增希臘文的譯版)其中有一半行尾殘缺。在公元4世紀結束後不久,尼羅河文明式微、不再使用的古代埃及象形文之讀法與寫法徹底失傳,雖然之後有許多古代的考古與歷史學家極盡所能,這些古人卻一直解讀不了這些古代神秘文字的結構與用法。直到時隔1400年之後羅塞塔石碑出土,它獨特的三語對照寫法,意外成為解碼的關鍵,因為三種語言中的古希臘文是近代人類可以閱讀的,利用這關鍵來比對分析碑上其他兩種語言的內容,就可以瞭解這些失傳語言的文字與文法結構。

    在許多嘗試解讀羅塞塔石碑的學者中,19世紀初期的英國物理學家托馬斯·楊是第一個證明碑文中曾多次提及“托勒密”這人名的發音者。至於法國學者尚-佛罕索瓦·商博良則是第一個理解到,一直被認為是用形表義的埃及象形文,原來也是具有表音作用的,這重大發現之後成為解讀所有埃及象形文的關鍵線索。也正是因為這緣故,羅塞塔石碑會被稱為了解古埃及語言與文化的關鍵基礎。

  • 2 # 棒槌襖襖

    古埃及的歷史並不全是哪部史書上記載下來的,而是後世的歷史學家根據考古發現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以及壁畫等文物文獻破譯出來的。在古埃及歷史研究領域,有兩個人功不可沒。一個是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另一個是法國學者商博良。

    早在公元前3600年,在肥沃的尼羅河流域就誕生了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包括巨大的石砌金字塔和神殿建築,還有象形文字和大量壁畫的出現,青銅器製造技術的發明,以及太陽曆和測量術的成型。這些古代文明遺蹟隨著時間的流逝並沒有湮滅,這就為後人研究古埃及歷史提供了大量的物證。

    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生於小亞細亞的哈利卡納蘇斯。大約生活在公元前484年到公元前425年之間。他曾長期遊歷埃及、巴比倫、黑海北岸等地,廣泛研究了這些地區的古文明遺蹟,寫出了名著《歷史》一書。該書共有九卷,前四卷追述了埃及、巴比倫、波斯、呂底亞、西徐亞及希臘本土的歷史,後五卷則記述了希臘與波斯的戰爭史。書中關於古埃及歷史的敘述,成為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以前全世界公認的古埃及信史。希羅多德也被譽為“歷史之父”。

    商博良(1790年—1832年),法華人,是著名的埃及學家和語言學家。1822年,他依據從開羅地區出土的羅塞達碑,譯解埃及象形文字,獲得成功。從而奠定了埃及學的基礎。此後,世界各國的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採用商博良的研究成果,對埃及出土的大量象形文字碑版和壁畫做了解讀,揭開了古埃及歷史的神秘面紗。

    所以,古埃及歷史的輪廓是在研究大量出土文物的基礎上漸漸清晰的。並不完全是哪部史書記載傳承下來的。

  • 3 # 寒蕭99

    古埃及的歷史不是哪一部史書記載的,而是由上千年來周邊各個民族和國家的記載以及後來的考古發現而確立的。而埃及自身的史書,最完整的有一部埃及史,可堪比中國的24史,但可惜毀於戰亂。但零星的史料記載也在考古過程中不斷被發現。

    從古希臘到古羅馬,就一直可見對古埃及的記載和描述,到公元640年以後,埃及被阿拉伯人佔領,古埃及的很多記載逐漸被淡忘,但對於金字塔和一些古埃及建築的記載和描述依然在阿拉伯人的記載中可以見到。

    1517年,埃及被土耳其人統治,一些學者開始對古埃及產生興趣。這個時期,兩部古典文獻被發現,一部是4世紀的《象形文字》,推斷古埃及語言的。另一部是《赫爾墨斯文集》,記載了古埃及的一些哲學文獻。

    在文藝復興時期,大概有200多篇對古埃及的描述介紹的文獻被保留下來,包括1621年英華人寫的《桑茲之旅:始於1610年旅行的記述》,其中描寫了吉薩金字塔和對其內部的考察。

    1646年一位英國天文學家出版了《金字塔描述,或埃及金字塔解說》一書,書中描述了首次對金字塔進行了科學系統的勘測。

    1743年波科特的《東方及一些其他國家記述》中,對帝王谷進行了介紹。

    其他還有義大利、法國等各華人寫的記載。

    在1822年商博良破譯古埃及文字之前,已經可以找到數百的文字記載,對古埃及的各種研究和描述,時間跨度1000多年。

    在18世紀到19世紀,是對古埃及考古和發現最主要的時期,在考古發現中,人們已經初步瞭解了古埃及的大致文化脈絡,而最終對古埃及文字的破譯,使得整個古埃及的歷史最終出現在世人面前。

    所以說,古埃及的歷史不是記錄在某部史書中的,而是依靠考古發現和近2000年不斷的各種記錄最終得出的結論。

  • 4 # 墨塵話古今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埃及人儘管在很早以前就有了文字,但是他們自己卻沒有詳細的史書記載。他們的歷史寫在壁畫上、浮雕中或者墓壁上,散碎零星。雖說古埃及人是第一個書寫歷史的民族,但是他們的歷史是由古希臘歷史學家西方文學奠基人希羅多德的《歷史》一書中記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滿電下繼續充電玩手機,這時候用電是由電池供應還是電源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