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釣友星辰

    釣魚是一件綜合因素比較多的活動,例如:魚情、天氣、釣位、餌料、釣技釣法、等等。

    這些因數在垂釣中都非常重要,如果其中一環沒有解決好,很容易空軍或者釣貨量少。

    冰釣自然是釣魚運動的一個形態,所以根據這個問題分析應該是天氣的原因:氣壓低和日照

    夏天垂釣中我們經常發現,魚不開口或者上浮,特別中午停口是常有的事,神仙難釣中午魚麼。

    冰釣雖然氣溫很低,魚的活動範圍較小,但水面有冰層加之氣壓低。魚兒一樣會游到淺一點的地方。

    另外一個因素應該和日照有關係,魚兒有趨溫性,天氣晴朗淺水升溫快,魚兒自然喜歡,這也是釣友們冬天常選一些向陽背風的原因。

  • 2 # 阿良的魚與娛

    這有啥稀奇的!冬季釣魚的基礎知識找魚層!冬季釣魚隨著氣溫!水流的變化!魚基本上活動範圍不會太大!不過對水層的變化活動就非常明顯了!而東北冰釣因為冰層的封閉氧氣的缺乏!因為一些釣魚的冰洞給水的溶氧量基本上也在水面附近!所以別說本身就是上層的白鰱、而導致下層的鯽魚鯉魚也跟著上浮了!所以找對魚層冬季釣魚還是有收穫的!

  • 3 # 鄉民小羅

    你好!冰釣很快樂哦!河面結冰時,正出大太陽,可能深水區的水溫比較低,而1米深度水溫比較高,魚往濺水區活動找東西吃,也只有濺水及河邊邊才有東西能吃。而河中間深水是沒有東西吃的。所以冰釣不一定釣深水區,濺水區同樣有收穫!!

  • 4 # 垂釣緣

    釣魚一般是綜合考慮溫度,溶氧量,食物以及安全隱蔽性。就您的情況來看,我覺得可能是以下的原因:

    深水處溫度低,淺水處溫度高。

    我們都知道,魚是趨溫的動物。冬天由於氣溫較低,在Sunny充足的情況下,深水處的水溫看可能比冰眼處淺水的水溫低,所以鯉魚上浮,所以你在一米深的地方釣到了鯉魚和鰱魚。

    深水處溶氧量低,魚上浮

    冬天由於結冰,水下的溶氧量dou比較偏低。尤其是深水處,溶氧量更是如此。所以,當與外界連通(比如打了個冰眼),淺水處的溶氧量高,魚上浮。

    淺水處食物較多

    冬天釣魚,尤其是在北方,一般用紅蟲等活餌垂釣。餌料由上向下擴散的很少。餌料大部分集中在淺水處。在南方也是如此,淺水處的樹葉,雜物提供了大量的微生物,使得食物豐富。所以,淺水處更容易釣到魚。

  • 5 # 紅色男爵釣魚俱樂部

    你好,釣兩米沒口,一米卻釣到魚的原因應該是天氣比較暖和。

    冬天動物都會趨暖避寒,如果是陰天的話,因為沒有光照,水淺的地方溫度會比水深的地方低,這種情況下魚類都會聚集在深水區;如果天氣比較好有Sunny的話,淺水區水溫會高過深水區,因為Sunny照不到深水區,這種情況下魚類就會往淺水區跑,所以在一米深的水域也能釣到魚。

    除了溫度以外,還有溶氧量、食物等因素的影響,水深的地方溶氧量肯定不如靠近氣孔的淺水區。河裡結冰的話,整體溶氧量都會降低,魚類也會往有氣孔的水域聚集,甚至在冰孔的水面上呼吸。

  • 6 # 釣魚人老高

    如釣友描述,第一天冰釣2米,沒有魚口;第二天冰釣1米,不僅斬獲一條鯉魚,還收穫一條鰱魚,客觀地講,冷冬天氣下,能夠釣到鰱魚實屬難得。那麼筆者根據釣友的描述,結合冰釣實踐,討論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同時分享一下冬釣應注意的幾個細節。

    冰釣時魚上浮的兩個重要因素

    回到釣友的問題,第一天釣深,沒有魚口,第二天釣淺卻有魚收穫,說明魚已經上浮,通常而言影響眾多包括水溫、水質、光線、食物、溶氧量等等,而在冬季尤其是冰釣情況下,水溫與溶氧量是兩個最為重要的兩個因素,結合釣友的描述,像餌料食物等因素可忽略不計。那麼這兩個因素在冰釣時是如何變化的呢?

    先說水溫,據研究冰層下,接近下冰層的水錶層溫度是0.5—0.8℃,冰下0.6米的水溫是2.3℃—3.5℃,冰下1米的水溫是2.8℃—3.8℃,冰下1.4米的水深是3.6℃—3.9℃,冰下2米—4米水溫是6℃—10℃。冰下3米以下的水體受Sunny輻射的影響明顯減弱,加之上層水起到良好的保溫效果,水溫逐漸穩定,深水越大,水溫提升越明顯。再說溶氧量,冬季氣壓高,如果沒有冰層的影響,湖泊、河流的溶氧量很高,活躍在水底的魚很少有缺氧的情況,但正是因冰層的覆蓋,水體無法與外界進行氧氣交換,冰層覆蓋的時間越長,水體的溶氧量越少,魚在低氧環境中,活性受到抑制,所以冰釣時,鑿開冰眼後,空氣分子迅速與水錶接觸,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會滲透至水體下層,即提高了水體的溶氧量。

    那麼回到釣友的問題,第二天的冰釣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冰釣較淺、溶氧量較高:第一天與第二天的氣溫大致,並沒有明顯差距,甚至可能氣溫略微低一些。冰釣的冰眼開鑿後,大氣與水錶直接接觸,大氣依靠“壓力”將空氣滲透到水體深處,越往深處受到到阻力越大,所以水體越接近大氣,溶氧量較高。如前文所講,冰層常時間覆蓋,冰下往往缺氧不足,魚有趨氧的特性,上層水氧氣充沛,就往那裡聚集。所以此時釣1米,即釣淺正好碰到魚群,同時魚在溶氧量高的水域,活性、覓食慾望都相對高些,自然容易垂釣。

    2、Sunny充足、氣溫高:與第一天冰釣時的氣溫相比,第二天可能Sunny充足、輻射能力強,熱量讓透過開鑿的冰眼,快速傳遞到水下。1米深處接受熱程度明顯高於2米水深,並且溫度高的水體上浮,溫度低的水溫下沉。鯉魚有趨溫的特點,對水溫的感知敏銳,感知到上層水溫明顯升高,並且上層1米的水體溶氧量也2米的水深。所以1米水深的位置,水溫高、溶氧量又充沛,自然魚群容易聚集,冰釣難度也就低一些。

    例如:釣友的這個問題,筆者也曾遇到。前年和朋友一起在聊城冰釣,釣了3米深,守了1上午,就偶爾來兩個細微的小口,還上魚來。到了下午1點作用,又在同一個釣點,不過這次沒再釣深,釣得比較淺,大約也就1米左右。半斤的大鯽魚接連上了好幾條,有幾個還是連竿。筆者分析就是水溫和溶氧量都提高了,魚群聚集的原因。

    那麼冰釣的幾個細節

    結合釣友的問題,那麼冰釣有哪些細節問題,值得注意呢。

    選擇氣溫高的天氣、時間冰釣:越是平常氣溫低,一旦遇到氣溫高的天氣,魚群越容易上浮,尤其是冰釣環境。一天氣溫回升的時間段,一般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氣溫較高適合冰釣,尤其是下午1點左右,氣溫達到峰值。冰釣時,應更具氣溫變化,釣深釣底、釣淺釣浮及時轉換。

    連續多日陰冷天氣:與許多釣友的認識不同,連續多日的陰冷天氣,也適合冰釣的,但注意多日的氣溫不要有太大的波動,氣溫越穩定越好。魚是冷血、變溫動物,它會調節體溫最大程度的與水溫接近水溫,以適應水體環境,而魚最不適應大的溫差,據研究,當水溫極短時間溫度變化超過5℃時,魚就有強烈的不適感。因此連續陰冷,水溫、魚情較為穩定。此時將冰眼開鑿大一些,起初先釣深水,魚躲在深水避寒,中間時間可嘗試釣淺,主要考慮魚可能會向溶氧量高的上層水遊動。

    選擇有水草的水域:冰下有水草的地方常有魚群聚集。水草在水體起到保溫的作用,魚會聚集到這裡,另外水草也為魚群提供了相對豐富額食物,有利於魚長時間的逗留、棲息。但在有水草的地方鑿冰眼後,應先用拔草刀具清理一下水底的草,避免冰釣時掛底、纏線。

    選擇水底複雜的水域:冬季魚群在水底分佈並不是均勻分佈,都是有選擇、有偏好的。魚喜歡環境複雜、溝壑叢生的水底,討厭平整光滑的水底。複雜的水底不僅給魚提供了了逗玩的場所,同時有障礙物的存在,有利於魚躲藏,另外有些水底殘存的浮游生物附著在表面,為魚提供了一定的食物。所以這樣的水域也常用魚群聚集,同樣在這裡冰釣最好事先了解水底情況,避免鉤掛的發生。

    寫在後面

    本文從釣友的問題如上,介紹了水溫、溶氧量對魚情的影響,同時分享了哪些情況、條件下冰釣會有好魚情。儘管如此,釣友還應注意餌料的選擇、線組的搭配,冰釣的每一個細節都會影響最終的漁獲,所以釣魚人更應從微小的細節入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現在的姚明恢復訓練,能否在cba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