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日經濟新聞
-
2 # 孟軍醫醫者仁心
藥價如同北上廣的房價一樣垂直上升的過山車一樣,如治療痔瘡的一種進口藥,去年60元,今年120元等等,一是用工太貴。二是原料上漲。三是不斷的炒作虛高不下,致成目前的局面。好多不掙錢的傳統藥藥企不生產了,國家應嚴控。
-
3 # 鮑中伍
生命誠可貴,藥物價更高。藥再漲價,有病也得治。藥販子,瞅準這一點,該漲就漲,反正有人生病,有人買,政府也干涉不了,就像房價一樣,這才是經濟利益根本。
-
4 # 閒看秋風999
兩個原因:
一,資本趨利。資本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利潤最大化”。就原先廉價藥來說,或者不生產了,或者換個名稱,改個包裝堂而皇之的出售;美其名曰,新特藥。
二,缺乏監管。和高企不下的房價一樣,某一種藥物成本多少,利潤多少,中間流通環節賺多少,監管部門為什麼就不能介入督察,而聽之任之。到藥店買藥,同類藥物,銷售人員要麼推薦最貴的,要麼將利潤少的主動下架,監管缺位也是藥價上漲助推器。
-
5 # 仁術V渡人
取消政府集中招標採購;價格管理部門科學合理核准藥品生產成本.流通成本.稅收成本等;藥品生產企業按照國家藥典標準和統一的規格劑量生產;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同藥同劑同量同價;將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核定的藥品價格印在藥品包裝上,新聞載體向社會公開公示藥品價格,告知全民。看這藥價還虛不虛高!
-
6 # 華東居士6337024875
教育幼托、藥品醫療、國民養老、本應屬於國家所承擔的責任!就應該控制在全體國民平均收入值的承載能力,所有工資人員月薪均應略高於國民全體工資值以上『不包涵特殊工種』單論藥品從藥廠成品價格規範管理,各種醫藥都有監碼入檔包括在允許範圍內合理伸縮價位,徹底杜絕中間環節、全程直達服務區、醫院、各個藥售點……國家的專職部門負責網路全覆蓋跟蹤服務!保證國民在正常的監控下看好病、用好藥。以上這三大項作為一個國家應該肩負起的重任……如在把這三大項推向市場全面開放,價格自由氾濫,家國國家的親和力將會怎樣?意義如何應發人深醒!一個國家的凝聚力也不外乎這三大項。個人觀點不帶任何色彩請諸位指正!
-
7 # 一江春水杏花紅
這很簡單,就是要將患者的錢儘可能的收入囊中——在他死前讓他為祖國的醫療事業盡最後一點微薄之力。而事業,它總會跟經濟掛鉤的;如果沒有各種道貌岸然的服務環節,談何"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更別說富得冒油的事了。死而後已——富含深意!
-
8 # 南紅講堂
藥涉及到我們日常的生活,藥價的起伏自然也深深牽動著大眾的心空空自然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藥價的上漲原因涉及方方面面:
首先,一方面,政府頒佈各種醫改方案降低藥價,包括醫藥分開、兩票制等等,另一方面,在實際操作中藥價卻在不斷上漲,原因何在?原料藥價格上漲肯定是導致藥價上漲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還有:
一、2016年5月1日,中國全面推進“營改增”。從長遠看,“營改增”似乎可以降低醫藥企業成本,但中國的現實是,“營改增”必然帶來稅收嚴查。這意味著,醫藥流通企業將增加成本,這一差價有可能體現在終端藥品定價中;
二、越發嚴格的質量監管,也將推高藥企成本。去年12月國家食藥監總局評審中心釋出《關於對已上市藥品生產工藝資訊登記模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規定,對生產工藝與申報不一致又不能完成充分研究驗證的產品,立即停產。而在此之前,很多藥企為節約成本私自簡化生產流程、篡改生產工藝;
三、去年7月,新修改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文中簡稱“新版GSP”) 正式實施,“按照新版GSP的要求,無論是藥品倉庫還是辦公場所,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企業來說,投入成本有的需要高達幾千萬元。”上述藥企負責人表示,比如,以前相對便宜的煤炭能源要求被天然氣取代,企業若要合規持續經營,這部分成本必須支出,而對比2015年,公司2016年的成本至少上漲了20%;
四、正在推進中的藥品一致性評價,導致企業也需支付大量管理費用,也成為推高藥企成本的因素;
五、環保令和排汙許可制的出臺很有可能會提升藥企的生產成本,為了使生產流程符合環保要求,企業就需要改進工藝或是購買先進的環保裝置, 企業生產成本提高,藥價必然會上漲。
“2017年將成為普藥的漲價年”、“2017藥品將漲價20%~35%”、“藥品漲價已成定局”……類似說法在業內流傳了幾個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說法都被一一證實。目前,政府對於藥價的管控也在日趨嚴格,但是管控藥價之路必定很長,短期之內不會下降。
除此之外,壟斷所帶來的影響也是無法忽視的,下游製劑企業無疑是原料藥壟斷的直接受害者,其正常的生產行為受到影響。而在特定製劑中,原料藥往往無可替代,一旦價格上漲,製劑成本就會增加。但原料藥下游製劑往往因招標採購等,售價調整的空間有限,製劑企業很難透過漲價消化新增成本,面對壟斷時只好減產甚至停產。在壟斷中,原料藥企業與下游製劑企業的溝通減少,對使用者的需求變化敏感度降低,易造成生產與需求脫節,長此以往,藥價的上漲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
9 # 梧桐夜雨191972386
新農合卡里的錢到年終作廢,導致很多農民用新農合劃回很多有用無用的藥放在家裡,多數過期丟棄。這樣造成藥物大量浪費,藥物銷量數倍增加,野生藥資源幾近耗竭,原料價格上漲。這些藥放家裡也是個不小的安全隱患,常有兒童過量誤服事件發生。
-
10 # 王哲140981937
這是市場決定的,一層層取利,一層層盤剝。國有企業的藥廠,對國有企業的醫院,為什麼不能以計劃經濟的形勢,透過國家醫藥管理局直接報批貢給。剩去中間傳遞的經營環節,減少無良藥商的盤剝加價。把藥商應交納的稅,直接加在藥價中,剩去藥商的利潤,以降低藥品價格。從而堵住假,殘,次的不合格醫藥產品,讓百姓用上平價藥,高質藥。
黃金有價,藥無價。食品和藥品安全直接關係到民族的健康和社會穩定,應收緊市場經營的開放度,對人民生活質關重要的醫藥食品的經營權,應該選擇性的收歸國有經營,國家藥食局計劃貢給國有醫院。不要讓民企經營,讓百姓吃上放心食品,用上高質低價的醫藥產品。
食品安全,和醫藥安全。關係著全民的健康。比黃金,比石油,比電力,比軍事高科技還重要。因為這一切都需要人來完成,一個民族沒有一個健康身體,一切都是空談!
-
11 # 美中嘉和談腫瘤
很奇怪嗎?現在除了收廢品,有不漲價的東西嗎?
不要說中間商,各行各業都需要商人,大家都要生活,外行總是不知道每個工作實際付出了多少,暗中有多少成本,在充分競爭的時代,真正暴利的只有個別壟斷行業了吧,而且還主要被國家壟斷。
藥價上漲是必然的,持續的,咱們就自己想想該怎麼看病吧。
省錢大作戰,現在開始。第一步:掛號
看病時我們幾乎沒有選擇,有切膚之痛催促著必須處理,壓力山大中病急亂投醫,難免會忙中出錯。提醒一下沒有就醫經驗的朋友,出發去醫院前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儘量選擇醫保定點醫院,以北京為例,每年會宣佈醫保A類醫院,這些是不用選擇就可以直接報銷的,今年有19家;此外,自己還可以選擇四家定點醫保醫院,建議挑選就診方便的,比如離家近或離單位近,口碑好的。專科醫院(包括腫瘤專科醫院、中醫院等)不用選擇就可以直接報銷。
二是要積極配合分級診療。以北京為例,改革後各醫院掛號費差距更大了,三甲醫院普通主治醫師50元,副主任醫師60元,主任醫師80元,知名專家100元,甚至特需號有1000元的了。相對於醫生的知識積累,價格並不高,只是對於我等吃酸奶習慣舔乾淨瓶口的節約型人才,平時看病還有更物美價廉的選擇,比如社群醫院可以開具大部分常用藥品,普通號最低才1元,醫保還能報銷1元……
選好醫院後,就要去掛號了。平時對醫院熟悉的還好,對於大多數見到醫院繞著走,小病全靠咬牙扛的普通人,很容易出現進了醫院都不知道掛什麼號的尷尬。據資料顯示,中國患者平均看一個病會掛2.5個號,也就是說大部分是錯了又改的,極大的浪費了患者時間和醫療資源。
掛號選科室有兩個竅門,一是直奔諮詢臺,那裡有護士答疑解惑,我發現即使是人潮湧動的全國知名大醫院,諮詢臺這裡也沒見有排大隊的,可見大家利用不多,這個竅門中的竅門是,優先找年紀最大的護士諮詢,因為她們能更深刻的理解醫院各科室能解決哪些問題,這個時候漂亮真的不重要,你懂的。第二個竅門是如果實在不知道,諮詢臺也沒問到怎麼掛號,就給一個靠譜的醫生護士朋友打電話求助,學醫不易,他們都經歷過科室輪轉,總會告訴你該掛哪個科,即使有出入也總比自己猜想的準。
選好科室後,就是選醫生了。很多人都想我大老遠跑一趟,就得找最好的最貴的,感覺上似乎最貴就是最好,其實還是要看具體情況。比如是在老家就診斷了,病比較重,治療也複雜,這次帶病人也帶齊了資料來找權威意見,那麼就要去權威醫院找權威專家。這時能掛到專家號最理想,可以透過網上或者電話預約,預約困難的可以選擇特需門診,或者醫院的國際中心或會診中心,會比門診專家號貴,但通常能更快捷的解決。
還有很多時候是自己有點不舒服,還沒做什麼檢查,這時其實最好去掛普通號,因為第一次看病,需要身體檢查、開各種檢查單,等拿到結果往往已經是下一次看診了。普通號能更快的解決問題,如果醫生髮現病情重,會帶你去找更有經驗的醫生,相當於走了內部快捷通道,甚至直接安排住院,總之,靠譜的醫院會有流程保證不耽誤病情。
第二步:檢查中的經驗
檢查是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更清楚的瞭解病情,對於腫瘤來說,需要抽血的檢查有血常規,血生化(包括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等),凝血機能等,其中血液生化最好空腹,所以不清楚的情況下早上最好空腹去,以避免為這個檢查第二天再跑一趟。
如果同時開了幾項檢查,可以統籌安排,一個檢查約好後,如果需要等,就先去約好下一個檢查,一般來說抽血不用等待很久,可以稍晚一點預約,建議先去約CT、核磁共振、超聲檢查等,這些檢查有時晚去五分鐘,就會晚安排一天,因為上午門診會有各科室的大量病人集中去預約,所以,儘量拿到申請單,交費後就先去約好。
從這個階段開始,就已經有了最佳省錢利器的用武之地:臨床試驗。
對於已經明確診斷的患者來說,如果能參加合適的臨床試驗,是最幸運的。這裡有最權威的醫生把控病程,有嚴格流程管理試驗期間的治療,有完善的試驗設計包辦了各種檢查,有機會用到最新的藥物,而且,大部分的檢查和治療都是免費的!我們已經沒有比免費更省錢的途徑了。
臨床試驗的另一個無可比擬的優勢,就是可以提前接受最新的診療專案,所有的新藥,新療法在正式批准應用前,都要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檢驗,通常比普遍應用可以早2~5年,對於病人來說是寶貴的機會。
病情診斷後,您就可以問醫生,有沒有合適的臨床試驗推薦參加。
第三步:手術相關
腫瘤病人最主要的治癒手段就是手術。這個階段可以省錢的最重要辦法就是不給紅包。如果遇到不給紅包就不安排手術的醫生,趕緊換一個吧,小命就一條,交在這樣的人手裡,麻醉都不敢閉眼啊。大部分醫生都是有良好醫德的,普遍給紅包的陋習會腐蝕原本純潔的醫患關係,單純的手術因為錢的介入,會患得患失,畏首畏尾,不利於醫生專心把手術做好。確實有些地方有送紅包的習俗,我們多方驗證的結果是,絕大多數醫生都不認可這個陋俗,對於沒有給紅包的病人,一樣會盡職盡責,因為醫生更看重聲譽,周圍有那麼多醫生護士看著手術的過程,決不會馬虎敷衍的。
其次,就是聽話(遵醫囑),術前、術後讓不吃東西就不吃,讓翻身拍背就忍著疼翻身拍背,讓下地活動就堅持活動,這樣可以避免大部分術後併發症,就不會多花冤枉錢了。
第四步:放療、化療相關
放射治療現在有太多不同裝置,不同治療專案,多數都已經進入醫保,這部分就非常的物美價廉,包括很好的技術比如三維適形,調強放療等,報銷比例常常在80%以上。而各種放療裝置多數情況下沒有本質差別,有些各種“刀”,名字上有賣相,其實治療效果基本類似,如果醫保還不能報銷,就不用特意去選擇了(詳情請參考《寶刀藏造化,幾種放療裝置的因緣際會》)。其他一些特殊政策要因地制宜,比如北京的伽馬刀只有在天壇醫院做才給報銷,我等小民也只好排隊選這個能報銷的。
化療藥品在不同醫院報銷比例略有差別,只好自己選擇。其實最明顯的差別是進口藥和中國產藥。這個顯示了中國的製藥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確有差異。我們看到的主要差距是副作用,主要的治療作用是一致的,也就是說中國產藥同樣能達到治療效果,只是有些進口藥確實能顯示出比較輕的不良反應。從經濟性考慮,可以先嚐試中國產藥,如果有效,不良反應也不明顯,那麼就堅持使用;如果反應很重,那麼下個療程再換進口藥試試,這個就要結合具體情況量力而行了。
此階段價效比最高的方法,還是加入臨床試驗。
臨床中各種藥物試驗是最多的,放療也會有一些,病人可以放心,能進入到醫院請病人參與的臨床試驗都是已經經歷過基礎試驗、藥理試驗、毒理試驗、有效性試驗等,通過了倫理委員會充分論證可以為參加試驗的病人帶來益處的,對治療有效,也就是說不論是分入試驗組還是對照組,都會有利於控制病情的臨床安排,不會耽誤治療的,而其中的必要檢查和用藥都是免費,一定別錯過機會。
第五步:康復期
這個時期最長,面臨的各種靠譜和不靠譜的訊息最多,原則用一句話形容就是:遵醫囑堅持治療和複查,增強體質。以下是幾個要點:
1、避免保健品;
2、避免不必要的營養補充劑,包括補鈣、維生素啊,如果很擔心營養不良就先到醫院檢查,如果不缺就不補;
3、如果醫生說病情穩定,不用持續治療,就不要非去不斷的治療,不必要的治療有害無益,堅持定期複查即可;
4、繼續爭取參加臨床試驗的機會。
在這個階段,治療迫切性降低,病情穩定了,提醒那些參加臨床試驗的朋友們,要堅持完成專案,對病人恢復有利,也給辛苦陪伴的醫生、護士一個守約的交代,不要過河拆橋,病好了就不配合做檢查,不提供資訊了。因為病人中途退出或不配合而造成試驗資料不完整會給醫學發展造成很不好的影響,甚至直接影響到其他病人及時獲得最新的治療方法。
我們講了這麼多省錢的辦法,不是摳門,而是現實壓力。2017年,“價值醫療變局——中國腫瘤患者服務升級”課題成果顯示,經過醫保報銷之後,腫瘤患者接受診斷、治療的平均總自付金額仍高達14萬元,若是接受靶向治療,平均總花費約為22萬元;分別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75倍、2.7倍。這顯示出,癌症患者的診療費用實際遠超出家庭支付能力。我們不能以慷慨的藉口去揮霍,我們需要把有限的積蓄高效的投入到最合理的治療中,而且,我們也希望不要給家人造成負擔。
總結一下
1、至少與一個靠譜的醫生或護士做朋友
2、選擇嚴謹規範的醫療
3、最佳省錢利器:臨床試驗
4、謹慎保健品和營養補充劑
5、提前計劃好保險,堅持參加社會醫療保險
6、最省錢的方法是做好預防、不得病
要減輕腫瘤患者的醫療負擔,還是要依靠國家政策。國務院決定,2018年5月1日起,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至零,使中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國務院還提出將大幅降低增值稅,採取政府集中採購、將進口創新藥特別是急需的抗癌藥及時納入醫保報銷目錄等方式,並研究利用跨境電商渠道,多措並舉消除流通環節各種不合理加價。
人社部與相關企業進行了國家醫保價格談判,並將談判後的藥品納入醫保,這其中就有不少進口抗癌藥。有業內人士指出,將進口抗癌藥納入醫保藥品目錄,可以透過“以量換價”的方式倒逼企業降低價格,這也是政府談判過程的重要“籌碼”。
願國家富強,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
12 # 白衣奶爸
首先毫無疑問的,做一名臨床醫生,我自然而然非常非常的希望我們的藥價是非常非常低的,低到每一個病人都能用得起的程度,甚至我更加希望我們所有的診療費用也是低的,低到所有的病人都能夠應用的這種程度。
但是有時候這種所謂的非常低價,廉價的一些診療和藥物費用,有時候又攔不住,一些人隨意的濫用。
比如說半夜三更,有的人會因為一點點的流鼻涕咳嗽,就跑來醫院看急診,比如說急診已經夠忙了,有的人會因為要來測一個血壓就跑過來,要求急診的護士幫忙測,像這麼一種行為的話,無疑是在浪費我們的醫療資源,但是在目前的醫療制度下,我們又不能夠拒絕病人的這種要求,不給服務,喊打喊殺,實在可怕。醫生在這個時代這個背景,淪為服務員。
所以如何設定我們的急診門檻,是我們目前醫療制度需要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有時候半夜三更遇到小朋友,只是一點感冒,然後就過來看急診,而且家長還喝醉酒,醉醺醺的,我們只能夠像伺候爺一樣的伺候著這樣子的家長以及小朋友,哪怕小朋友真的一點事都沒有,我們依然得好聲好氣的勸著。
再次回到這樣子一個問題之中,藥價的上升,可能跟我們的社會發展有一定的關係,比如說我們的房價也在上升,我們的車價也在上升,那麼我們藥物只不過是屬於我們市場商品的一部分,可能也會上升,這一點也很好理解了
-
13 # 使用者97559033401
可笑可恥到極點了!前幾年去買藥還有袋裝五毛的銀翹片,牛黃解毒片,感冒通,現在找了幾個藥房既然都是盒裝的,發光的包裝盒一搭配我靠十塊,翻了20倍。還讓不讓窮人活啊!都死了誰給你們抬轎,誰體現你們的地位!誰給你們蓋樓!沒奴隸你做誰的主子去!好好想想
-
14 # 星之寬2
是醫院長黑心醫生加價幾十倍上百倍藥賣給老百姓害的老百姓看不起病醫院長醫生吃喝嫖賭玩女人那管老百姓死活這些生口
-
15 # 鄭重其事
定價制度問題,該徹底的改革,。現在是國家控制藥品零售最高限價,和最低價。國家每次下令降低最高限價不降最低價,而零售企業每次都提高最低價。所以百姓得不到實惠,老是感到藥價實際上上漲了。
-
16 # 鄭雪16
是誰在論藥品價格?藥品價格上漲在公務員線上是正常現象,在商人位置上是去勢的漲價,在農民眼裡是突飛猛漲,因為他們的果實沒得到真正的價值,價值反差太大!如果大米提升至二十多元一斤,如今的藥價農民也會說是正常!
-
17 # 夜冷清有誰共鳴
藥它不是必須品卻是急須品,一病起來不管價格多少你都要買,如此,一旦形成壟斷其價格只有越來越高甚至更高,所以為什麼有些藥貴到你吃到破產,這就是壟斷的結果!它之所以會成為壟斷是因為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要有資格的人才可以做的,它不是壟斷卻成為壟斷,壟斷的結果就是以賺錢為目的,所以藥只有越來越貴了!
-
18 # 蒼茫大地顧煒斌
藥價為什麼高?主要要看推銷商的成本。
記得我兒子正在用尿不溼時,一晃有二十年了,帶他去老婆同學家做客。同學的老公就是藥廠經銷員,他看到我兒子在吃的鈣片,對我說:這種藥賣給你們一塊錢一粒,我們生產成品一分錢一粒。我問:為什麼賣這麼貴?他嘿嘿一笑,答道:我們也想賣便宜點,無奈中間環節太多。
這就是中國藥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一級級分銷商要加價,賣到醫院裡,院長室、醫劑科、各科室主任、臨床醫生層層都要剝皮,披露出來的、甚至抓起來的醫蛀只不過是冰山一角,全國不知有多少個還沒被發現的醫蛀!加之,一些藥廠價格不菲的廣告費用,房價、物價漲了之後的藥廠勞動力成品的增加、原材料的價格上漲,這些雞零狗碎的支出最終都會由患者買單,價格能小得下來嗎?
-
19 # 黃花樹下我等著你
只有在這行乾的才知道其中的暴力,在中國銷售的商品,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層層翻倍的暴力,到了消費者手裡,價格已經翻倍10倍了!藥這種東西,要是按出廠算翻倍100倍也不奇怪!換句話說,要想徹底摸清醫藥流通環節的價格變化,必須要有臥底摸查!
-
20 # 浮華身後
藥的利潤至少在十幾倍以上,俺在藥廠上過班。俺知道藥是多麼暴利。越是暴利的行業,就越多的人都來吃這塊蛋糕,涉及人員太廣泛,藥品降價會牽動好多有錢有勢人得利益,所以降價是不可能的,就像是房價一樣。
現在很多人動不動就把責任推給市場,藥價同房價一樣上漲,我做過很多工作其中一個恰好是在醫藥系統,我來談談藥價貴的原因吧,把責任讓市場背是不對的,什麼原材料上漲啊人工上漲啊租金上漲啊。就算上漲但也絕對不會上漲幾十倍的,我曾經在醫藥系統,負責把廠家生產的藥品賣給藥店,藥店根據銷售量來進貨,我做的是比較大的牌子,具體就不說了,圈子很小的。成本多少呢我們的老大的老大拿貨價是2塊錢,他是負責市代理的,然後他說省代理那裡拿貨的。所以他是第二手經手人。到了縣一級就要5塊多,藥店賣給老闆姓就是25塊多了,最低不低於20。所以利潤最大化是藥店的追求,保健品是最大利潤的。50塊左右賣300到800的去標價,所以去藥店買藥大家只買對的,不買貴的。漲價並不是成本上漲,而是想把利潤無限大化而已。
回覆列表
他認為,醫藥企業擴張,不會造成藥價上漲,而是中間層層環節加價造成的。
藥價首先是受政府部門監督的,在監管之下,藥品流通領域其實已經是市場競爭非常充分的行業。
我們平時在哪裡買藥?一是零售藥店,電商也包括在內;二是醫院的藥房。這是目前主流的藥品銷售渠道。
藥品生產出來之後,經銷商是藥品從藥廠到終端的聯絡渠道。一般來說,經銷商有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省級經銷商、地方經銷商等等。有些實力雄厚的藥企,可以自建銷售渠道,從藥品生產到零售終端打通,“萬事不求人”;不過多數藥企仍是“術業有專攻”,會委託熟悉當地市場的經銷商來經營,與當地醫院、零售藥店打交道。
於是,藥品經過層層分銷,每一層經銷商當然都要加個價,以往七八層分銷商一路加下來,藥價刷刷刷就上去了。
目前,中國的醫改政策是實行“兩票制”,也就是藥品從藥廠賣到一級經銷商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明確減少藥品流通環節的層層加價。中間環節少了,藥價自然就下來了。
此外,在醫改的推動下,目前中國多地均有藥品Sunny採購一類的政策。藥企若想進入地方醫院,先要和同類企業競爭,其中也包括價格上的競爭,擇優者入選。從記者接觸的情況來看,很多藥企連連叫苦的,因為價格競爭也會造成利潤空間壓縮;但從患者的角度,這樣做能降藥價,是實實在在的實惠。
理解了藥價的影響因素,我們就不難看出:藥品生產企業的併購擴張,並不是從藥價出發、讓老百姓埋單的。
相反,藥企合理的併購、擴張,能夠帶來很好的叢集效應,降低藥品生產、流通等環節的成本,一方面降低出廠價、提升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幫助藥企更好的控制成本。
同時,一些藥企透過併購的方式買到了更具研發實力的資產,若能夠強強聯合,對於新藥的研發、技術水平的提升都有幫助,其實是能夠推進整個行業向前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