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憂草2775
-
2 # 羅蕭弋
1、晉朝葛洪《肘後備急方》認為“傷寒、時行、溫疫,三名同一種。……其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為溫病。”並立“治瘴氣疫癘溫毒諸方”一章,記載了闢瘟疫藥幹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闢溫病散等治療、預防溫疫的方劑。
2、唐朝孫思邈《千金要方·卷九·傷寒》立“闢溫”一章,記載治療溫疫的方劑。
3、宋代醫家張從正《儒門事親·卷一·立諸時氣解利禁忌式三》:指出“又如正二三月,人氣在上,瘟疫大作,必先頭痛或骨節疼,與傷寒、時氣、冒暑、風溼及中酒之人其狀皆相類。慎勿便用巴豆大毒之藥治之。……夫瘟疫在表不可下,況巴豆之丸乎。”對瘟疫的臨床表現、治療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4、元朝醫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溫疫五》:“瘟疫眾一般病者是,又謂天行時疫。治有三法:宜補,宜散,宜降。”總結了溫疫的治療方法。
5、明朝醫家吳又可目睹當時疫病流行的慘狀,在前人有關論述的基礎上,對溫疫進行深入細緻的觀察、探討。其所著的《溫疫論》是中國論述溫疫的專著,對溫疫進行了詳細的論述。認為“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溼,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指出溫疫的致病因子是“異氣”,又稱“疫氣”、“癘氣”“戾氣”等,是對溫疫病因的創見。
6、吳又可在《溫疫論》中,還創制了不少獨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疫方劑。《溫疫論》是中國醫學文獻中論述急性傳染病的一部劃時代著作,至今仍可用來指導臨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
清朝餘師愚,著有《疫疹一得》。其在吳又可《溫疫論》的基礎上,認為疫疹的病因是癘氣,指出“一人得病,傳染一家,輕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內,大率如斯。”並根據暑熱疫的病證特點,創立“清瘟敗毒飲”一方,以重用石膏為主,為溫疫病的辨證論治開拓了新的境地。
-
3 # 戶外榴芒教授
中國古代歷史大災過後,“必定會有大瘟疫”的認識,但中國古代歷史,由於科技比較落後,通常是疫情爆發了以後才進行預防措施
中國古代對於屍體的腐敗,會傳播瘟疫的認識很早,對於屍體的掩埋,也有嚴格的程式,比如屍體下面鋪石灰,不吃病死的動物,用溼布捂著口鼻,在中國古代歷史《瘟疫論》,是中國歷史上,醫學論述急性傳染病的一部時代書籍,到我們現代人,仍然可以用來指導臨床,據有著非常重大歷史意義
在明朝的《瘟疫論》的基礎上,清朝學者又指出“一人得病傳染一家,輕者十升八九,重者十存一二”,以用為瘟疫病的辯論證展開了創新
那麼中國古代是如何來防控和救治傳染病的呢?
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隔離
作為患者的隔離房集中治療,以防擴散,切斷傳染源
第二點,改善衛生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朝廷是不允許亂扔垃圾,否則會罰款,甚至還會則令他服苦役,在古代中國歷史上,在個人衛生上,古人認為勤換洗衣服,臥房要大,且開闊,窗戶要經常開,疫情自然會相對減少
第三點就是藥物治療法
中國歷史上用焚燒蒼朮,木香等藥物健脾化溼
第四點就是對感染人群實施救助
瘟疫的傳染導致了古代歷史上國家的動盪和人民的不安生,政府會撥款,一些錢給予安葬,安撫家屬,對於無人掩埋的屍體,志願者會埋葬這些屍首,朝廷會給予志願者一些獎勵和補償
綜上所述,中國歷史上防治瘟疫的辦法有很多,非常具目的性,主要就是為了維護當時的封建帝王統治,卻很難對感染的老百姓有實質性的幫助。
-
4 # 哈大叔3
本不想回答“溫病”的問題,原因也:太醫以“天道”理論為準,天地統一、天道以六六為節……而論,並沒有像地方中醫的分門分派,溫病學說,包括其它學說,例如火神、圓周……是以地方中醫“以人為本”的的結果,不能說錯,是秦火之後,太醫與中醫擂臺比武的根源所在,神仙也判不了這個家務事!我個人認為:溫病是六經天文中的“子午之歲,上見少陰”的司天之病,是否病?還要根據《運氣(病理)學》理論,對應五運的太過或不及之“年”,理論極為複雜:“歲金不及,炎火乃行,……陰厥且格,陽反上行……”。歲金不及包括了少陰君火託土生金的功能失效。黃元御:少陰病熱盛,歸屬傷寒論……太醫是以天、天道、歷學、運氣而論,故沒有溫病這種學說(本人孤陋寡聞是這些認為的)。至於溫病,我個人認為病不是從傷寒病當中分出來的一派,而是傷寒六經天文中的一個“階段”,如果從太醫的世界觀看人不是人,是渾天太極,人之三焦是玄學上中下之文,而溫病是以三焦辯證為基礎,這就與天道太醫的理論衝突了,上中下形成天地人之文,在象形科學理論中形成的是“洛書九宮”,洛書九宮生成的是象數陰陽兩儀……先天之太極,故是人之元體,也就是傷寒之寒,寒為太陽包括了三焦之無極之本,治病務求於本就是太醫沒有溫病之說,而地方中醫以人為本而辯證,太醫的理論落實在中醫治療理論中,兩者本應該是“統一的中醫”,溫病這個事怎麼說才合適?
-
5 # 緣豆中醫
吳又可認為瘟疫之因,為無形之“戾氣”,從口鼻侵入人體。戾氣有多種,各有“特適”性和“偏中”性,即不同戾氣具有侵犯一定臟器的特異性,人或動物對某種戾氣也具有不同感受性。提出“能知以物制氣,一病只有一藥之到病已”的原則。把戾氣侵入途徑分為“自天受”(空氣傳染)和“傳染受”(接觸傳染),既可形成流行之疫,也可出現散發之疫。提出“達原”、“三消”等治法。
-
6 # 馬力斯
瘟病,自古至今皆有之。溫熱學派則明末之後是基於對瘟疫病的研究而逐漸形成的學派,其中吳有性的《瘟疫論》可稱得上始祖,後人對溫熱病的研究受其影響頗深,如著名的葉天士、吳鞠通等等。
據《吳江縣誌》記載,明朝末年,政府腐敗不止,加上清兵入侵,不計其數的傷亡導致瘟疫盛行,“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倖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口僅存”。看到如此情形,身為醫者的吳有性痛心憂慮,不顧自身安危,親自深入疫區進行觀察和比較,得出該種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溼、實為瘟疫的結論。
晚年時期,吳有性將所有經驗與心得都著於《瘟疫論》一書中,這也是最初中醫傳染病學的起源。《瘟疫論》認為與傳統的六氣致病不同,“疫病”是感天地之疫氣而致病;又透過總結得出“疫氣”傳染途徑是透過空氣與接觸,由口鼻進入,停在半表半里之處,無法用單純治表或裡的方法治癒,對此,吳有性提出九種傳變方式,提出在疫氣盛時因勢利導來治癒疫病。
明白了病原體,自然就有應對的方法。吳有性創立了達原飲一方以治療瘟疫—以檳榔疏氣除伏、以厚朴破氣、以草果除伏邪蟠踞,這三味藥同時使用,可使疫氣潰散;又用知母滋陰、芍藥和血、黃芩清燥熱之餘,最後甘草加以調味。又針對瘟疫之邪入體後的不同症狀,吳有性還創立白虎湯、瓜蒂散等良方。
除此之外,《瘟疫論》十分重視機體抵抗力的重要性,認為只有自身抵抗能力夠強,即使接觸了,發病的可能性也很低。《瘟疫論》提出的種種方法都為後世傳染病的治療奠定了基礎,直到今天,仍然造福於廣大人民。
回覆列表
東漢未,張仲景建立(傷寒論)。以六經病理轉化理論,以四診八綱為法,閘述外邪入侵及診治方法,以外感風寒,風熱,風溼,風溫,等臨床表現,辨證施治,制定方劑藥。以後代醫家大都以此理論為準則行醫。
在明未清初,吳鞠通,王孟英,葉天士,等醫學家協同,(溫熱病)醫學理論建立成熟。以衛,氣,營,血,四階段病理轉化為理論,還是以四診八綱,辨證施治為準則。對瘟病治療,臨床症狀,還是以風為症,以外感風寒,風熱,風溫,風溼。也細分其中各細則,如寒熱,寒溼等,與(傷寒論)基本同樣思路。施藥診治也是大同小異。
所不同處,(傷寒論)以六經先後為風邪傳入轉化路徑,(溫熱病)以衛,氣,營,血,先後為風邪傳入轉化路徑。三焦理論以上,中,下,為傳入轉化路徑。其餘盡同。
醫學理論,對快速傳染,快速至病的病症,以外感風邪形容。
這種治療方法是對的,但是單以藥物性味功用配方,還欠精準治療。這是古代對疫病,還缺泛科學認識有關,現代中醫應參加於醫藥化學有効成分,作正確的選擇對症藥品,才能精準治療疫病。特別提醒,治療傳染疫病有効中藥,大部分歸類於:清熱解毒系列,其性味大都是:偏苦,偏寒,但對身體傷害不大!!
見識淺薄,只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