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幹才
-
2 # 抖音31285402
我家男孩還小,不知道大了該怎麼教育,現在還在學走路,一般摔跤我了看他沒哭摔得不痛會讓他自己起來,摔痛了哭了就去抱他起來,雖然小,但他也是知道的,摔了自己爬,不喜歡爺爺奶奶帶,孩子摔跤了比孩子還叫得大聲,本來孩子不哭的都被你嚇哭了,所以一直是自己帶。現在孩子一歲四個月,會讓他拿自己的奶瓶,鞋子,尿布,他也是懂的,還會讓他自己丟垃圾,要吃東西會拿著東西對我點頭,要拉粑粑會抱著垃圾桶找我讓我抱他拉粑粑,永遠不要小看孩子的智商,很聰明的,讓他多動手,多教!沒那麼秀氣
-
3 # 販賣吃喝的老八
寫在前面。
在中國很流行一句叫做格言,那就是男孩窮著養女孩富著養。之所以根深蒂固,一定有它的道理,那麼問題又來了,男孩為什麼要窮養呢?對這種傳統的教育理念,我們該如何理解?窮養男孩又有什麼樣的道理或者是內涵?這無疑是每個男孩父母應該仔細思量的事。當然在現在這個忙碌的社會不可否認,男人比女人承擔著更大的壓力和責任,因此,培養男孩就要著重於,堅強意志等品質,那怎樣才能培養男孩的這些品質呢?所謂的窮養就是最為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在這裡,我們要讓男孩從小經歷一些磨練和苦難,體驗到生活的艱辛和不易,學會了獨立和堅強,將來他們才能更好的處理自己的事情,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清楚,現在孩子小孩子能吃苦,長大後,才能會成為一個富有的人,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所謂的窮養,不是說讓孩子和我們以前一樣吃糠咽菜,我們也沒必要讓孩子接受這些非人的折磨和痛苦,而是從最根本上減少父母對孩子的嬌生慣養,什麼都代替,要讓孩子從小多經歷多一些鍛鍊,培養他們堅韌頑強的性格。現在,富裕的生活讓孩子有大量的金錢,是斷送孩子的第一殺手,有人稱擁有大量的錢財,除了會享受,攀比之外,還能給他帶來的是牢房。家長在孩子用錢上,可以給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是絕不能給他們太多的物質享受,要不然就把錢存起來,等孩子長大了,有了正常的金錢觀後,再給他也不遲。溫室裡的花朵是承受不了狂風暴雨的侵襲的,現在的孩子姥姥疼,爺爺愛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疼了。讓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稍微有點不順心,或者是拖著就會走極端。所以要教會男孩體驗挫折感。因為挫折會激發男孩勇敢無畏的精神,會積極的去面對困難,作為我們父母,就必須讓兒子遭受挫折,鼓勵並且克服它,戰勝它。
我記得以前看到我一條新聞,就是說有一個男孩直到上大學的時候,所有的衣服,全部是媽媽來洗。孩子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你覺得這樣的男人能在社會上接受各種挑戰嗎?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從男孩小時起,就會讓他們獨立承擔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說生活自理,比如說會做家務,會做飯。對這一點來說,我覺得我家孩子做的還是比較好的,因為我從小對他,管教比較嚴格,我總覺得雖然是男孩子,但是這些生活上的習慣,他必須都得會。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自己洗臉刷牙,穿衣。再大一點的時候,我就會讓他跟著我一塊做家務,比如說他自己的衣服,襪子能自己洗的全部是自己洗。打掃衛生,整理房間,這都是他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
男人還要學會承擔責任,不能推卸責任,所以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進行這一方面的說教,因為在未來他們是要自己承擔家庭和社會的雙重責任,要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所以這個責任他是必須要學會的。還有一點是我會讓我家的孩子有著樂觀的心態和善良的愛心,成為一個樂觀開朗善良誠實的人更要讓孩子學會吃苦。
每個父母都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愛有小愛和大愛之分,那種一味的寵愛兒子的做法就是小愛,而那種窮養兒子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大愛,大愛無疆,男孩只有在這種教育下,才能成長得健康快樂。
-
4 # 信子花開
很多人會覺得男孩比較淘氣,成長的道路上有很多煩惱,對教育男孩有些無所適從。我想之所以會遇到一些問題,很有可能是因為身為父母的我們不知道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存在三個階段,也沒有在適當地時候為他們提供正確的人生指導。所以我們為了更好的教育男孩,很有必要了解男孩成長的三個階段:
1、 第一階段:從出生到6歲。
這個年齡段的男孩是屬於母親的,雖然父親在其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母親的作用更大。這一階段,父母的任務是讓孩子在愛的包圍下安全地成長,讓這一階段成為男孩成長過程中溫馨的一站。
2、 第二階段:6-13歲。
在這個階段,男孩感受到來自內心世界的召喚,開始嘗試著成為男人,這時候,男孩在感興趣和偏愛的活動方面越來越像父親。在這一階段,父母的主要任務是,讓孩子在嬉笑玩鬧的過程中形成善良的品行,同時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並教給他們這方面的技能,使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在這個年齡段,男孩會為了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男人而感到高興。
3、 第三階段:從14歲到成人。
在這個階段,男孩如果要完成從幼稚到成熟的轉變,需要成熟男人的引導。這時候,父母在男孩的生活中不再佔據主導地位,但是必須為兒子挑選好的引導者,否則兒子就會在同樣無知的同伴身上尋找自我。在這一階段,男孩參加成人社團活動的機會更多,這個時候要幫助他們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讓他們成為有責任感、自尊自愛的人。
男孩的成長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所發生的變化,以及他們在不同時期所表現出的狀態和活力都會令我們吃驚。只有當作為家長的我們知道了男孩成長的三個階段及其特點,才會知道該怎麼做,該如何去教育男孩。
-
5 # 時尚育兒圈子
寄語1
教男孩學會駕馭自己的攻擊性
男孩的好動、冒險、叛逆以及對競爭的偏好,其實也包含了他的主動性、創造性,這正是人類生生不息的進取精神的源泉。我們應該教男孩學會駕馭自己的攻擊性,而不是消滅它。
寄語2
運動是提高男孩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
對男孩來說,特別需要充足的運動,而運動也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學習壓力大的孩子更加需要運動來平衡,運動會激發孩子的熱情和潛能。當然,也需要豐富多彩的生活。
寄語3
要寬容男孩學業的“暫時落後”
養育男孩必須盡力幫助他們提高學業表現,要讓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充滿信心。我們要寬容男孩學業的“暫時落後”,不放棄對男孩的希望。只要男孩不喪失信心,他的學業落後就只是暫時的。寬容,表示我們對男孩有信心,我們還要把這種信心透過各種途徑傳遞給男孩,讓男孩產生改變的期望。
寄語4
男孩更需要父母特別的關愛
男孩不擅長用語言來表達情緒,男孩更不願意,也不知道該如何向他人袒露自己的情感,尤其是消極情感,即使男孩長大成男人以後依然如此。在早期發育過程中,男孩似乎面臨著更多的情緒、情感困擾,更加難以控制情緒,他們更需要父母特別的關愛。但是,現實情況卻與此相反,男孩的情緒問題、情感需求往往被父母所忽視。
-
6 # 閣樓上的陽光
一、尊重男孩
對於男孩來說,在生活、學習中對他們表示尊重非常重要。
和女孩相比,男孩對傷自尊的言行有更強烈的私人感受。
對男孩來說,他們又不那麼善於公開表達和迴應尊重。
所以,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正確地對男孩表達尊重十分必要。
表達真誠,在交流中,不是編造與尊重有關的謊言,始終以真誠而尊重的方式說話。
不過度使用“我尊重你”這句話。如果說得太多,孩子會覺得你不真誠。
如果表達的方式不恰當,表露出了輕視,反而會傷害孩子的自尊。
二、培養男孩的獨立性
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
美國教育家羅伯特博士也提出,現代孩子教育有十大目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獨立性。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長大之後有所成就,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就顯得十分重要。
當一個孩子具備了獨立性,就擁有獨立思考、選擇、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應對各種生活的挑戰,在未來的生活中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讓男孩們參與制定規則,讓他們有掌控感,執行時也會更配合。
當孩子有獨立的需要時,比如自己吃飯、穿衣服、打掃衛生。
他們需要表現的機會與合理的引導。
所以,父母捨得放手,不包辦一切,是十分必要的。
理解、放手,鼓勵、讚許是對男孩獨立的最好支援。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需要從小、從日常生活開始。 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自立能力的培養,能促進孩子學習上的獨立自主。
三、培養男孩承受挫折的能力
承受挫折的能力,對男孩的心理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承受挫折能力較弱的孩子,更容易依賴別人,難以獨立,也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
所以,讓男孩成長,家長不要事事包辦,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
家長要根據孩子面對挫折的表現,對其進行引導。
家長以身作則,讓孩子明白,人人都會遇到挫折,重要的是遇到挫折後,如何去解決問題,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回覆列表
第一、從愛好出發為自己喜歡的事物工作就可以忘記時空、忘記時間。家長可以積極發掘寶寶愛好,鼓勵寶寶專心投入到愛好當中。一種有益的興趣會陪伴孩子的一生,帶給他無窮的樂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文化研究小組負責人米哈里提到,如果人從小就體會過為興趣而忘我的滋味,就會感到快樂,並一直主動尋找這種樂趣。因此,讓孩子從愛好出發,如讓喜歡解數學題的孩子多做有挑戰性的問題,能激發他們的忘我精神和征服欲。久而久之,他們便會主動去體味這種感覺了。 珍視孩子的每一次嘗試。
第二、鼓勵孩子嘗試對於寶寶的每一次嘗試,每一次努力家長都要注意多鼓勵,不論嘗試的結果如何。鼓勵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有助於孩子專心投入某項活動中。例如,兒子嚷著買玩具飛機,我說,不如爸爸教你折個紙飛機吧?兒子欣然同意。我邊折邊給他講解,摺好後兒子非常高興,自己也想嘗試摺紙飛機。第一次折出的根本不像飛機,但我還是鼓勵他,說:“比爸爸第一次折的好多了。”聽到我的表揚,他的興趣更濃了,一連折了好幾個飛機,慢慢地越折越好。
第三、多鼓勵,少懲罰正面強化教育總比做錯事後批評懲罰效果要好。不少資料證明,鼓勵可以促進寶寶專心學習、保持良好習慣的最有效的措施。孩子的言語和行為受到成人的讚揚,便會成為一種動力,成為他們今後自覺的行動。處罰孩子會帶來不少消極情緒,也會使孩子和父母對立,並且大大地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進心,阻礙他們求知慾的發展。
第四、親子閱讀四歲孩子年齡還小,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不喜歡埋頭到書本當中。這個時候如果有家長陪同閱讀,生動描繪童話書以及歷史故事,就會讓寶寶對閱讀產生興趣。兒子原本也不愛看書,每次買了新書給他,他都只看幾眼就扔到旁邊。後來我改變了策略,和他一起閱讀,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動作描繪書中故事,有時還編一些琅琅上口的兒歌來複述。堅持一段時間後,兒子慢慢地對書本閱讀有了興趣,喜歡找我一起看書,勁頭也越來越大。
第五、創造多角度的學習途徑幼兒園並非只是預先學習古詩宋詞數學英語這麼簡單,還是寶寶學習社會規則、學習如何與人相處、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場所。寶寶的不同性格與行為、思維角度、習慣等等方面,都是以後孩子學習、生活與工作的基本條件,這些因素決定了孩子以後發展的可塑性和永續性。家長不妨多帶孩子接觸自然,接觸社會,為孩子創造更多學習的空間。譬如,到外面碰到熟人時,學習使用禮貌用語;到別人家做客時,學習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在超市購物後,可讓孩子自己排隊付錢,學習遵守公共秩序等等。從日常身邊的小事開始,多角度、多層面地拓展孩子學習的寬度與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