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島快訊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永珍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徵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佈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永珍更新的景象。

  • 2 # 繁花錦海

    此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元日”是陰曆正月初一.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於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逢年遇節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到今天.屠蘇,指古代春節時喝的用屠蘇草或幾種草藥泡的酒.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後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這兩句是說:在爆竹的響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人們喝著過節的屠蘇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經來臨.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轉明的朝陽.結尾一句描述轉發議論.桃符:指畫有神荼、鬱壘兩個神像或寫有這兩個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掛在門上,以求“避邪”.這也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習俗.“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個壓縮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交替運用,這是因為七絕每句字數限制的緣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換了舊桃符.以桃符的更換揭示出“除舊佈新”的主題.其實,這首詩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徵意義,它是以除舊迎新來比喻和歌頌新法的勝利推行.這首詩正是讚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律.

  • 3 # 左國曹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古詩,描寫了爆竹聲聲、入屠蘇、曈曈日、桃符等四個畫面,表達了千家萬戶期盼新年吉祥的美好願望。

    1、爆竹聲聲: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出的響聲。用來驅鬼避邪,後來演變成放鞭炮。

    2、入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3、曈曈日: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4、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曆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鬱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

    這首詩用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同時又透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託自己的思想。

  • 4 # A啊Q

    這首詩,寫得熱鬧生動,有新年的歡樂氣息,也有清新的涵義,因此在民間廣為傳頌,歷經數代而難被人遺忘。王安石這首詩中,出現三個和春節有關的具體意象:爆竹、屠蘇和桃符,這是華人過年的習俗。爆竹,是發明了火藥的華人的一個創造,過年放爆竹的習俗,千百年來延續至今,是華人除舊迎新的特殊方式

  • 5 # 豫東哥哥

    《元日》這首詩出自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之手,王安石也是唐宋八大家的成員之一。

    元日即農曆正月初一,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這一天有很多傳統民俗活動,比如貼春聯、除夕守歲、爆竹辭舊歲等。

    讓我們先來學習一下這首詩:

    《元日》 北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學一首詩,先要了解這首詩的背景。

    背景:為擺脫王朝面臨的內憂外患危機,北宋神宗皇帝趙頊於1068年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提出新政變法策略。1069年,王安石任參政知事(相當於副宰相),開始主持變法事宜。同年,時至春節,看到萬家張燈結綵、喜迎春節,聯想到新法推行發能帶來的國泰民安、百姓祥和,王安石有感而作此詩。新法最後由於層層阻撓宣告失敗,這裡暫不做延伸閱讀。

    詩的內容,也即詩中所描繪的畫面,列次如下:

    (1)第一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描寫的畫面為隨著聲聲爆竹,人們辭舊迎新,在歡聲笑語中告別過去的一年,在陣陣鞭炮中迎接新的一年。過年放鞭炮,古已有之,一直延續至今。除夕之夜,家中遍燃蠟燭,通宵不滅,閤家歡聚,其樂融融,一起守歲,以其來年財富充實。而後新年到來,燃放爆竹,滿心歡喜,象徵把一切瘟疫趕走,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2)第二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的畫面為春風和煦溫暖,讓人在喜慶的日子裡精神抖擻,不僅拿起酒杯,開懷暢飲屠蘇酒,春風暖、酒暖、人心暖。如果說酒暖腸胃,那麼春風就暖了人心。讓人不禁心胸開闊,充滿生機鬥志,意欲在新的一年大有作為。飲屠蘇酒在古代是一種過年習俗,適量飲罷屠蘇酒可以驅邪避瘟疫,讓生命更健康。

    (3)第三句: 千門萬戶曈曈日。描寫的畫面為日出時,天雖寒,但初春的Sunny明媚,空氣中傳遞著溫暖的氣息。千家萬戶的人們開啟門,一起喜迎新年春節,相互道賀,相互寒暄。曈曈是日出時光線明亮而溫暖的意思,家家戶戶推開門在新的一年裡沐浴在和煦的春風中,好一派祥和、永珍更新的氣象。詩人這裡借用瞳瞳來代指新法,彷彿看到新法實施後,帶給人民的一片光明而又生機勃勃的氣象。

    (4)第四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寫的是按照民間習俗,人們把繪有神像、掛在門上辟邪的舊桃木板符取下,換上新的桃木符。古時春節掛桃符的習俗現已被貼對聯、門畫代替。本詩最後一句與首句相呼應,意為革舊迎新,舊的事物終究要被新的事物所淘汰,這也正和詩人推行新政,意欲革除舊有弊制、施行新法的心情一樣,表現出詩人對新政充滿了期待和信心。

    整首詩,詩人雖在極力渲染元日的節日氛圍,但也烘托出對新政帶來的物阜民豐、國家繁榮昌盛的期待和嚮往。

  • 6 # 閒雲草堂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永珍更新的動人景象。

    取材於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 7 # 絳珠草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此詩描繪了四幅喜慶歡樂的畫面:燃爆竹,飲屠蘇酒,旭日普照下的千門萬戶,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這首詩是詩人任宰相期間實施新法所作。這首詩讚美新生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曈曈日”普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尋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舊事物的這一規律。

    這首詩雖然用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同時又透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佈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懷,但是表現得含而不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的戰爭形態,更多的表現為經濟戰爭,如何應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