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寮子

    1.組織紀律性比進駐北京城之前更差;2.有大量的財寶、家眷需要保護,再也不是當時窮苦的農民起義軍了;3.滿清八旗的戰法、單兵素質要優於前明官軍,農民軍還不適應;4.農民軍領袖的素質和人海戰術不再適合滿洲八旗軍!……

  • 2 # 我是光頭披風俠

    中國古代軍隊計算軍隊數量有3種方式,號稱數量、軍隊總人數、軍隊戰鬥人員總人數。號稱人數通常是軍隊總人數的2-5倍,遊牧民族打到哪搶到哪除外,一般來說每3-4個後勤人員能保障一個士兵的正常戰鬥,而農民起義軍隊的特點是一人從軍全家老小跟軍隊走,所以看似龐大的軍隊戰鬥人員卻很少,100萬的總人數最多也就10-20萬戰鬥人員,這就是為什麼總是號稱數十萬的起義軍隊,被不足5000人的關寧鐵騎追著打。

  • 3 # 燕北林叢

    這個沒有為什麼。先敗山海關,再退出北京城,殺了大將李巖,軍師宋獻策降清,軍心已散。再說,除了和清軍作戰,還有50多萬明軍呢!這個時候的大順軍兵敗如山倒,真應了那句話了:“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因為,這個時候的李自成早不是“盼闖王,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時候的李自成了。

    如果說明亡始於孫傳庭、袁崇煥二督師的死,李巖的死,就預示著李自成再無東山再起的可能了。

  • 4 # 一枚明粉

    關於李自成敗於清軍一般有幾個說法:“吳三桂背叛說”、“勝利懈怠說”、“瘟疫說”、“得罪地主階級說”。這些說法都有它的道理,但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條,一支軍隊的作戰能力不可能在一個月發生大的變化,與清軍的失敗根源是軍事問題。這裡我就從戰役法、戰術、裝備等方面來談這個問題

    1、戰役法層面的區別

    李自成麾下的農民軍在碰到清軍之前,基本上只和明朝官軍交戰,其實力亦是在雙方戰鬥中成長起來的。可以說,李自成部的作戰方法就是對明軍的方法。

    其作戰特點不妨概括為:“高機動性、裹挾、劫掠、協同作戰”。

    由於具備“高機動性”,農民軍能在作戰不利的條件下迅速退出戰場,再迂迴、轉移到官軍薄弱的地方,獲取更多物資、人員。而“裹挾”之舉,能讓農民軍壯大己方勢力,起到震懾效果,即便不利,也可以將包袱丟給官軍。官軍作戰途中,經常上報所收回的“良民”,實際就是農民軍丟下的“包袱”。至於“劫掠”,則是增強部隊戰鬥慾望的核心要素,可以吸納更多人加入,並破壞官軍的行軍補給,高效的“劫掠”甚至能起到“兵來如篦,官來如剃”的效果。

    而在農民軍多頭林立的情況下,相擁取暖是常態,這種戰術能使看似脆弱的一支,在短時間集聚很多的作戰人員,衝亂官軍陣型。明季第一良將曹文詔即死於這種戰術。不過這種戰術也有兩種弊端,一是沒法陣地戰,二是遇到協調性很強的統帥時會雪崩,高迎祥當年遇到孫傳庭的那一場大敗,就是吃了這個虧。

    ▲影視劇中的李自成農民軍。

    這樣的戰術使李自成贏得了中原的幾大勝利。。1642年5月,丁啟睿、保定總督楊文嶽偕總兵左良玉、虎大威、楊德政、方國安等率兵18萬(號稱40萬)會師朱仙鎮。李自成以騎兵切斷明軍後勤線。明軍後勤線斷裂之後,李自成趁左良玉移師就食(轉移、退卻)時攻擊,明軍大潰。1643年的郟縣作戰,孫傳庭部也在移兵就食中被攻擊,導致全軍崩潰。

    可以說,農民軍往往利用明軍的後勤弱點,擊敗其諸鎮合營的野戰部隊。兩次大會戰中,農民軍在陣戰中步兵節節敗退,說明這一兵種不佔優勢,其優勢是擅長途奔襲的輕騎。不過,農民軍遇到的對手,並不是明朝最精銳的野戰軍,其精銳在遼東及沿邊,應對清軍。

    而另一方面的清軍,與明朝的邊軍精銳多次野戰,與黑龍江、吉林的山地、漁獵部落作戰,與蒙古騎兵作戰,完全具備攻堅戰、奔襲戰、山地戰的能力。清軍可以做到長途奔襲,也可以做到重甲衝陣。近乎是17世紀東亞的一支全天候全地理的作戰部隊。

    2、戰術、裝備層面的區別

    民軍的作戰習慣更多是騎兵抄襲;但清軍是全天候的。而且清軍可以做到步騎炮協調作戰。

    清軍打仗的策略,脫胎於努爾哈赤時期頻繁的攻寨(小城)作戰與狩獵行動,遇敵以“楯車—弓箭手—重甲步兵”模式攻堅,並輔以強悍的格鬥能力,頻繁的狩獵,亦讓部隊長於奔襲。

    松錦決戰中,洪承疇率九邊精騎加陝西秦兵,合營訓練近半年,然而在作戰中,以格鬥著稱的陝西秦兵格鬥能力遠弱於清軍,幾次接戰均傷亡眾多。至於騎兵突擊能力,明軍更弱,總兵楊國柱即被斬于軍陣。可以說,明軍最精銳的主力兵團在和清軍作戰時處於劣勢。

    關鍵的是,清軍的攻城拔寨能力也很強,1643年9月,濟爾哈朗稱,一日擊破明軍守備嚴密的中左所城。

    而李自成面對的內地官軍,著甲率卻很有限,如1638年京師戒嚴,西兵入衛,其最精銳的曹變蛟部4000餘騎,穿的竟都是棉衣,沒有著甲。孫傳庭向朝廷請示之後,才獲得京營甲冑。清軍遇到的明朝邊軍,其裝備則多有重甲。更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遼東各城都有裝備紅衣大炮,李自成似乎在內地作戰,似乎並沒有遇到(《守汴日誌》與《豫變紀略》沒有提及)紅衣大炮。

    ▲山海關之戰。

    “我兵之強天下無敵”

    在與同一個對手明軍的較量中,農民軍的優勢是高機動性,而這一點,清軍更不在話下,其步騎炮協同能力,更是農民軍所不具有。兩者的差距之大,無疑是明朝內部不同的軍力差異一手造成,投降清軍的洪承疇在山海關戰前說:

    我兵之強天下無敵,將帥同心,步伍整肅,流寇可一戰而除,宇內可計日而定矣。況流寇初起時,遇弱則戰,遇強則遁。今得京城 ,財足志驕,已無固志,一旦聞我軍至,必焚其宮殿府庫,遁而西行⑬。

    投降前的洪承疇與清軍、農民軍都交戰過,他的這一番話並不是吹牛。隨之而來的山海關一役,清軍將農民軍“追殺至四十里”,此後農民軍又在太原、潼關防禦戰中被紅衣大炮一觸即潰。

    參考文獻:

    明史列傳197,流寇傳。

    守汴日誌,不分卷

    清太宗實錄,卷八

    清太宗實錄,卷十

    清世祖實錄,卷二

    邊事小紀,卷一。

    清世祖實錄,卷四

    李湖光《問鼎中原》

  • 5 # 五味社

    因為李自成沒有國君之像,也就是一個軍人,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搶明朝官員,沒有釋出任何一條有用的國策來安定民生。另外李自成身邊的文人集團幾乎沒有,也就一宋獻策,河南算命的,牛金星,沒落舉人,後來還投降了清朝。而歷史上能成事的起義軍,朱元璋身邊有大批得力文人,比如劉伯溫。劉邦身邊的張良蕭何等。

  • 6 # 世界歷史唯物觀

    首先李自成沒有一百萬大軍,而且第一戰他是和吳三桂打的,當時李自成不知道吳三桂背後還有清軍。與其廝殺時,當兩邊都打的差不多了,清軍便從李自成大軍的四面八方席捲而來。第一戰,李自成大敗而歸。其精銳部隊大概二十多萬,悉數被清軍擊潰。而且由於此時李自成還要和明朝各地的軍閥作戰,我們知道李自成對明朝官員的策略就是殺,所以明朝官員將領大都不投降於他。

    而清軍則類似於坐收漁翁之利。利用北方短暫的權利真空期,迅速掌握各處關隘,並且遷都北京城。李自成此時腹背受敵,且精銳已經被消滅。清軍則得到了吳三桂,和其他降將的支援。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北方,並透過剃髮易服的策略對待漢人,並以屠殺震懾。

    最後李自成失蹤,不得已,李自成的遺部投降了南明政府,為了民族大義抵抗清軍。只能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 7 # 優己

    我覺得很多史學家都不懂兵,過分強調兵力的對比。實則很多戰爭的勝負取決於戰場之外的因素,比如糧草,比如武器裝備等,最後才是兵源素質。相對於清朝軍事力量,明朝在沒滅亡前明軍來對抗清軍比李自成的大順軍更有章法。因為明朝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國家,以國家對國家,明朝有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社會秩序,清朝打敗明軍容易縣地則難。但是李自成就不同了,他的軍隊是農民軍,沒有後勤基地,也沒有武器生產中心,所有武器糧餉全靠搶,打敗了對手從對手手裡繳獲,這一點可以對明軍做,對清軍卻不適用,一旦戰場陷入僵局根本無法自己補充,只能被拖垮。所以,明軍對清軍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連連戰敗卻屢敗屢戰不亡,大順軍卻一戰被摧毀。同理,適用於宋江與他的梁山起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西班牙人俱樂部宣佈降薪70%?武磊或面臨暫時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