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易曉禪
-
2 # celia媽媽
關鍵是孩子喜不喜歡,真的很喜歡可以去,我女兒是很喜歡畫畫,已經學了2年多了,每次畫完都會跟我分享今天畫的什麼,手工,水粉,寫生老師都會變換教,至於學到什麼看自己個人理解,我覺得她學到了善於觀察事物發現事物,畫畫她很快樂!跳舞她不怎麼喜歡經常要請假。一個主動一個被動。
-
3 # z不吃肉肉
我家孩子其實也不愛學畫畫,但是他喜歡植物大戰殭屍,然後自己可以坐下來畫一篇各種各樣的,小孩子只有喜歡感興趣才能學的下去,所以不要給孩子盲目報興趣班。
-
4 # 等待244776373
我送孩子去畫畫就為了讓他多個技能什麼的,加上我本人對美術也有興趣,可惜我沒啥美術天賦,我小時候上美術班畫的畫巨醜哈哈,老師怎麼教都教不會我。我就尋思我兒子能學下畫畫,沒想到這小子畫的還挺好,學校美術課上還被他們的美術老師點名表揚了,說他畫的很好想象力豐富。我自己本身工作非常忙的,沒時間接送孩子上下學,所以就沒送他去線下的美術培訓機構,我在線上找了一個叫做美術寶1對1的平臺,我當初可是千挑萬選才選了這家,平臺的美術老師都很負責,事實也說明我當初的選擇沒有錯。我覺得你也可以給你孩子報一個線上的班,多學點東西對孩子沒壞處的。
總有很多人說,孩子教不好都是大人的問題,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曾經我也誠惶誠恐,生怕孩子不好,別人對我指指點點,所以想方設法在孩子身上使勁。
如今的我覺得“育兒先育己”,我只是藉由陪伴孩子重新成長一次,只是將自己畢生所學傳授給孩子,就像把自己的傳家寶留給她一樣。
我盡力就好,孩子有孩子的人生,我不應該將對自己人生的評判標準全放在孩子身上,這對自己太苛刻了。
為什麼學畫畫
幼兒園小班,發現閨女幾乎不畫畫,要麼敷衍幾筆,要麼一個人靠著椅背坐著,雙手下垂無所事事,實在讓我揪心。
我重視她畫畫這事主要在於“培養審美”!毫無藝術細胞的我由於工作原因深深意識到審美的重要性。
天生不愛打扮,一心只讀“聖賢書”,熱衷刷題的我在剛開始工作那幾年,老被員工吐槽各種土氣。連員工都看不過去,帶我買衣服去參加公司年會和品牌活動。
之後工作涉及陳列、做工和用料的精緻講究,品牌活動要做出高大上的感覺......這一切都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我的審美。而審美的提高,又提高了我的生活品味。
所以,我覺得孩子可以畫不好,但審美是必須從小培養的,才讓她學畫畫。但我萬萬沒想到她之後那麼喜歡畫畫並很會畫。
興趣是通往成功的雲梯,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就是找到了隱藏在雲間的那把梯子,找到了那個離成功最近的結點。”這樣的例子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不勝列舉:比如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比如站在鋼琴前就想彈琴的莫扎特……
她們一旦對某件事情有了興趣,會不自覺地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越來越瞭解,越來越熟練,直至成為領域裡面的佼佼者。
對我們的孩子來說,如果能夠認識到她們的興趣、天賦,加以正確培養和引導,激發她們內在的動力,加之後期的勤奮與努力,自然能讓孩子們在其中擁有快樂,直至結出成長的“碩果”。
媽媽們,請繞開這些興趣培養的“彎路”
教育的可貴之處,在於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當我們遵循孩子內在自然的發展秩序時,更能在潛移默化與潤物無聲中,讓孩子的心靈更豐富、人格更完善、個性更彰顯。
可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可能已經走了“彎路”: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用各種興趣班將孩子的時間填的滿滿當當。將成人世界的生存法則強加到孩子身上,甚至強扭孩子上“好”的興趣班。
急功近利的想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小大人”,以為教育投入的資金越多,孩子的收穫就越大。
一位師範院校的女老師給5歲的兒子報了7個興趣班,包括數學、書法、美術等,她認為這都是孩子必須具備的素質。
一位媽媽在網上貼出孩子的暑期清單,寫作班、英語班、游泳班、旅遊等費用總價接近了3萬元。
握住三個“心”,讓興趣成為孩子夢想的翅膀!
所謂興趣,其實是一種做事過程中的快樂體驗,在心理學上又被叫做內驅力,可以激發人們想做的事情的動力,並在這個過程中收穫快樂和幸福。
對孩子來說,不同的年齡階段,興趣當然會有不同的特點和表現形式:
比如在幼兒時期,好奇心比較重,往往對很多事情都充滿興趣,但這種興趣往往是是淺顯的,短暫的,是會很快轉移的;
比如到了小學階段,興趣開始有所定型,此時若能將孩子的興趣同深入的知識相結合,很可能將這種興趣變成一種愛好,甚至一種技能。
再比如到了中學階段,興趣會和理想有重合,有興趣的孩子更容易找準人生方向和目標,並用興趣排解繁重的學習壓力,舒緩情緒。
從媽媽們的角度,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充分發揮興趣的價值,讓孩子終身受益。
1. 走進孩子內心,準確瞭解孩子的興趣與愛好
在小學的班會上,老師問學生:“如果可以給爸爸媽媽報一個興趣班,你會給他們選擇什麼?”孩子們有的說,給爸爸報書法班,把字寫得漂亮一些;有的說,給爸爸報個鍛鍊身體的班,因為他太胖了……
你看!孩子都會在真正瞭解大人的“實際情況”之後,才做出決定,那我們是否在決定培養孩子的興趣時,已經準確瞭解到了孩子內心的“實際情況”呢?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或許可以這樣做:
讓孩子找一張白紙,列出至少5項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越詳細越好。比如喜歡跳舞,尤其喜歡芭蕾舞,喜歡看《冰上天鵝湖》。這樣讓孩子在寫的過程中也有思考,以此瞭解自己。
之後,從孩子列出的幾個事項中挑出2到3個孩子更為喜歡的事情,固定興趣,向愛好和技能發展。
再之後,家長朋友們要鼓勵孩子勇敢去嘗試,看看能否從中獲得快樂,即便孩子發現這不是自己的愛好,也可以藉此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
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孩子自然就真正找到了興趣所在,接下來的培養之路才會更加順暢。
2. 遵從孩子本心,莫將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
老舍曾寫過一篇《藝術與工匠》的文章,裡面有這樣一段話:“我有三個小孩,除非他們自己願意,而且極肯努力,做文藝寫家,我決不鼓勵他們,因為我看他們做木匠、瓦匠,或做寫家,是同樣有意義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別。”
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媽媽會有這樣的想法:自己小時候喜歡畫畫或彈鋼琴,可苦於沒有條件,如今生活好了,就把自己的夢想加到孩子身上。
在這樣的想法下,媽媽們不惜花大價錢將孩子送進自己沒有上過的興趣班裡,以求得“心安”;殊不知,當家長們百無聊賴的在門外玩著手機等孩子時,孩子們同樣在內心承受著巨大的煎熬。
我們應當在瞭解孩子之後,遵從孩子的內心感受,認真傾聽孩子們的夢想,審慎對待他們的精神需求,如此才能給孩子們最想要也最適合的教育。
3. 授之孩子恆心,持續的學習促使長足的進步
當我們的孩子最終確定了興趣所在時,只能說他已經牢牢握住了一塊“敲門磚”。在這之後,他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英國作家狄更斯曾說,“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作為家長,我們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一份“恆心”。
首先,我們要學會傾聽,瞭解孩子面臨的實際情況和遭遇的困難,或者給他們加油鼓勁,或者教他們改變學法。
其次,我們要為孩子的興趣多多提供“輔助”措施,比如孩子喜歡舞蹈,除了正規培訓,我們可以帶孩子看看舞蹈演出,講講一些知名舞蹈演員從小刻苦學習的故事,讓孩子明白榮譽背後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
再者,我們要引導孩子主動堅持自己的興趣。要多給孩子一些自主選擇的權利,尤其是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多多引導自己主動堅持興趣,突破困境,實現蝶變。
孩子最初的熱情,只是一粒興趣的種子;堅持不懈的培育,才能讓興趣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優秀的媽媽們,請一定做孩子夢想的助推師,共同體味成長的美好!
開心快樂!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