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ing凌555

    是“秦篆”,又稱“小篆”。

    秦統一六國前,諸侯國各自為政,文字的形體極其紊亂。這給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嚴重障礙。

    因此在統一六國後,秦始皇即把統一文字作為當務之急,令丞相李斯、中書府令趙高和太吏令胡毋敬等人,對文字進行整理。

    李斯以秦國文字為基礎,參照六國文字,創造出一種形體勻圓齊整、筆畫簡略的新文字,稱為“秦篆”,又稱“小篆”,作為官方規範文字,同時廢除其他異體字

  • 2 # 正在讀書的男孩

    首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整個帝國所使用的文字是小篆。在這之前,秦國和其他六國之間所使用的文字有很大的差異。

    自漢字被髮明以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發生著變化。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地區的差異和外來文化的融合。

    因為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被命令鎮守西戎。所以秦國建立之後,秦人和戎人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得秦國文字和六國文字差異最大。

    六國文字之中,楚國文字整體上看來,較為飄逸,字型上比較細長。而晉國的文字筆畫細勁有力。齊國的文字則裝飾筆畫較多,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具有藝術性。

    七國文字也並非沒有相似的地方

    三晉的文字就相差不遠,而齊魯的文字也較為相近。

    晉文公曾設立六卿之職,讓六卿掌握軍政大權。但是六卿手中權勢愈大,互相攻打,而晉國王室則越來越形同虛設。到最後,韓、趙、魏三家將晉瓜分殆盡。

    由於韓、趙、魏三國本是同源,因而三國文字大體相同,都結構較為修長,可以互相辨認。

    至於齊地與魯地文字的相似,則是因為兩地相隔較近,交流較多,在文字上差別也就較小。

    而且在民間,往往一個字就會出現多種不同的寫法。

    七國文字雖然略有不同,還是可以互相辨認的。

    首先,七國文字都是由原始的象形文字發展而來,系出同源。雖有變化,卻是萬變不離其宗。有的字形的改變,也只是簡省,大體還保留原來的形體。

    其次,七國之間並非沒有外交聯絡。秦國想要吞併六國時,實行連橫政策,而其餘六國則實行合縱政策。各國之間除了透過使者進行交往外,也會透過書信往來,如果文字差異過大,那麼各國之間也就無法溝通了。

  • 3 # 慕容霸

    1.商朝時叫甲骨文,是目前中國有史可考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商朝以前只有單個的字,還不成熟。

    2.周朝時叫金文,也稱鐘鼎文,是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3.春秋戰國時期叫大篆。

    4.秦朝建立後,丞相李斯把大篆演變成更加容易書寫的小篆。

    這就是先秦到秦朝的文字演變歷程。

  • 4 # 待曉兒

    秦朝建立之後有“書同文”的舉措,舉國上下都使用“小篆”,那麼先秦時期使用的“文字”又是什麼呢?

    從目前的能掌握的材料來說,先秦歷史一直是一個讓人頭疼的研究,因為年代久遠,所以很多問題爭議非常劇烈,文字的問題也是如此。

    古籀文與漆書,眾多字型的夾雜狀態

    秦之後的文字主要是“小篆”和“秦隸”,而文字從“隸變”開始才逐漸成熟,無論是小篆還是之前的字型都沒有固定的形狀。

    有“小篆”,自然就有“大篆”,是先秦時期其他諸國的文字。

    但需要明確,無論是“大篆”還是“小篆”,其實都是同一種文字的變體,並不能看成是多種文字,因為這個時候“字”還沒有定型。

    比如說,我們現在能規定某一個字的筆畫順序,也能數得出來一個字是由多少筆畫構成的,但這在“篆書”當中是無法確定的,因為它們寫法比較圓潤,一些曲線可以分成一筆寫,畫個半弧,也可以分成兩筆寫,組成一個半弧。這樣自然也就無法確定筆畫數和筆順了。

    一個字如果連這些基本規則都沒有,這也就意味著還沒有定型,曲線畫得明顯一點,那就是一個半弧,如果不明顯,畫成了一條直線,人們依舊能認出這是一個什麼字。

    更有甚者,有些字缺一筆、多一筆,或者將橫線寫成了小點、小圈,這些都不影響這個字的辨識。

    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字型的原因。

    《說文解字》雖然主要解的是“小篆”,但其後有時候也會附上一些筆畫特別繁複的文字,這種文字就被稱為“古籀文”。

    “古籀文”不是一個特定的文字類別,而是很多文字的統稱。

    比如說狹義上的“大篆”,類似“石鼓文”這種石刻,或者除了秦國之外其他幾國的文字,甚至包括再之前的時代,商周時期的鐘鼎銘文、金文等等,都屬於此類別。

    這些字比較難認,不像“小篆”基本定型,這些字有時候正著寫、反著寫都是一個字,比如“司”和“後”,在最初就是一個字,“後”又叫做“反司”。

    說到這,“司母戊鼎”和“後母戊鼎”的爭端就很清楚了。

    其實這時候還有一種文字,不能確定是否能成為一種字型,但其形態確實和其他字型不一樣。

    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個叫做“蝌蚪文”的東西,有人說是指小篆或者篆書,其實不是,這種字型指的是一種叫做“漆書”的東西。

    “漆書”,顧名思義是用“漆”寫成的文字。

    “漆”不像墨那樣稀疏,它是一種非常粘稠的膠狀物,就像油漆一樣,用這種東西代替墨水來寫字,那麼寫出來的文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在落筆的時候因為漆很濃,所以形狀就比較圓滑,顏色也比較深;而在抬筆的時候因為漆少,所以比較參差不齊,並且顏色較淡。

    所以這樣的文字不可能像“篆書”那樣筆畫曲折,多是直來直去的,有點像後來的隸書,每一筆都有這樣的形態特徵,像“蝌蚪”一樣,所以稱之為“蝌蚪文”。

    形態特徵和正常的“籀文”不一樣,所以將之看做是另外的一種字型也是合理的。

    甲骨文及之前可能存在的文字

    “甲骨文”是近代發現的一種文字,在商周之際應該出現過文化斷層,就像漢代很多人不認識篆書一樣,當時的人也不知道甲骨文的存在。

    《說文解字》當中也沒有提及過這樣一種古老的文字,就是明證。

    這種文字的發現據說是晚清時期的金石學家王懿榮在一味叫做“龍骨”的中藥上發現的,後來在河南安陽大量出土。但這種東西在之前肯定被發現過,畢竟安陽在宋代就經常能挖出來青銅器,只不過當時人們沒有認識到這是一種古老的文字而已。

    “甲骨文”明顯是一種成熟的文字,不是早期的文字。

    它大規模地、成批次地集中儲存,後人推測這可能是儲存國家檔案的場所。而其內容也往往是戰爭、占卜、祭祀等等國之大事。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文字不是單獨在某一地發掘出來,而是多處地方都有出土。

    這就說明,“甲骨文”在當時是一種通用文字,不是某一地特有的。

    據此可以認定,“甲骨文”是一種成熟的文字。

    而文字的成熟需要時間,尤其是早期交流較為匱乏,其所需要的時間必然更為久遠。所以“甲骨文”一定不是最早期的文字,還有比它更早的文字或者文字雛形,只不過現在出土的文物當中,沒有發現或者沒有辨識出來而已。

    順便一說,現在破解出來的“甲骨文”並不能代表“甲骨文”真正的行文規則。

    一來是因為載體刻字非常艱難,能省則省,這中情況在金文的字形上也有體現。二來是因為內容過於單調,除了戰爭、祭祀、占卜等內容之外,其他記載很少,證據不足。

    先秦時期的史料研究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很多內容現在只能是選取一些較為合理的說法,並不是定論。

    隨著科技進步和研究方法的改進,未來還會有新的判斷出現,即使是推翻現有結論也未必沒有可能。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刻意討好身邊人,得到的只有利用和鄙視,距離感最重要,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