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世界教育

    其實可以很簡單的解釋一下原因:

    1、蒙古國本來就沒打算攻打拜占庭帝國,他們之間沒仇沒怨的。(當然本來很有可能順手打一打的《第二次東征》,只是老大死了大家急著權利鬥爭就放棄了)2、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離蒙古大本營實在太遠了,對蒙古沒有威脅。3、蒙古國國力有限,不支援再次進攻一次歐洲了。

    下面讓我們先看看蒙古國三次西征分別打的哪?

    蒙古第一次西征,(1219—1224年)成吉思汗率軍進攻花剌子模國(西亞)。

    蒙古第二次西征(長子西征),1235—1242年)窩闊臺汗遣拔都等諸王率軍征服伏爾加河以西諸國(東歐/北歐)。

    蒙古第三次西征(旭烈兀西征),(1252年一1260年)蒙哥汗派其弟旭烈兀率領10萬大軍攻波斯(西亞)。

    先看看花剌子模位於哪裡,請看下圖:

    這個國家是中亞地區的大國,長期控制著中西貿易。在宋代一大段時間內,將亞歐絲綢之路貿易的利潤收入囊中。從地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來,花剌子模位於西亞,在蒙古國滅了西遼以後,實際上是緊挨著蒙古國本部的,

    其實蒙古國第一次西征完全是花剌子模自己作死導致的:

    蒙古國正在集中精力進攻金國,成吉思汗派使節到花剌子模王國,締結通商貿易協定。成吉思汗按協定派出使臣與商隊450人,500頭駱駝,攜帶大批金銀珠寶與商品前往通商。結果總督亦難出見財起意,誣指商隊為間諜,上報皇帝后把蒙古國的商隊全部殺掉,趁機侵吞商隊的商品與駱駝。成吉思汗為集全力攻金,避免中斷貿易,爭取和平解決,派出使臣,致書摩訶末責其背信棄義,要求交出兇手。摩訶末拒絕要求並殺死正使,剃光兩位副使鬍鬚,押送出境 。

    叔可忍嬸嬸也不能忍啊,成吉思汗反正忍不了,就把進攻金國的事情交給木華黎,帶著小弟們去打花剌子模。成吉思汗親統大軍出征的結果大家也知道的,把花剌子模打成了叫花子國,整個打殘廢了,後來到1231年的時候,窩闊臺驅逐扎拉丁,宣告花剌子模滅亡。

    其實蒙古三次西征只有第二次西征是與歐洲有關的,這次西征的原因也很簡單:實力膨脹在無敵手後掃除潛在威脅。

    窩闊臺統治的時期正是蒙古國蓬勃發展的上升時期。蒙古國的領土擴張到中原、中亞、西亞等地,經濟、軍事實力大增,蒙古貴族的征服野心急劇膨脹。花剌子模、金國等國的滅亡使窩闊臺解除了西征歐洲的後顧之憂,而南宋也被蒙古軍隊侵擾,處在守勢。所以1236-1241年的蒙古帝國第二次西征是蒙古帝國史上三次著名西征中的第二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窩闊臺繼承汗位後在成吉思汗的基礎上大大加快擴張的步伐,先後擊敗斯拉夫各族,一路挺進羅斯、波蘭,打敗匈牙利,征服保加爾,掃蕩了半個歐洲,把蒙古帝國的對外征服推向高潮,蒙古帝國開始進入鼎盛時期,在蒙古帝國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對中西方世界也產生重要影響。

    1235 年,窩闊臺召集諸王大會,決定征討欽察、斡羅思等國,命各支宗室均以長子統率出征軍,萬戶以下各級那顏也派長子率軍從徵。諸王以朮赤子拔都為首,以老將速不臺為主帥。1236 年秋,滅不裡阿耳。

    1237 年春,滅欽察;秋,進兵斡羅思,攻取也烈贊(梁贊)城。

    次年,分兵四出,連破莫斯科、羅斯托夫等十餘城,合兵圍攻弗拉基米爾大公國首府,陷之。

    1239年滅高加索山北麓之阿速國,攻入斡羅思南境;遣使至乞瓦(基輔)招降,使者被殺。

    1240 年,拔都親統大軍圍困乞瓦,四周架炮猛攻。其王米海依畏敵,先已逃入孛烈兒(波蘭),名將德米特爾領導乞瓦軍民進行了英勇抵抗,城破,德米特爾受傷被捕,拔都認為其忠勇,赦之不殺,但乞瓦軍民則遭到殘酷屠掠。蒙古軍攻陷乞瓦後,繼續西進,攻佔伽裡赤,其王逃入馬札兒(匈牙利)。

    1241年12月,多瑙河結冰,蒙軍向西掃清奧地利等周邊殘餘勢力,拔都派合丹追擊貝拉四世,貝拉逃到海島上才躲過一劫,

    1241年12月11日,蒙古大汗窩闊臺病死,1242年3月,拔都率軍向東返回伏爾加河下游封地。至此,拔都在其父親朮赤的封地上建立了更加穩固強大的欽察汗國。

    蒙古軍在征服歐洲諸國的戰爭中,軍力削弱,已無力繼續維持歐洲戰事;窩闊臺死後,成吉思汗諸子孫關注汗位繼承人;蒙、宋戰爭還在繼續。因上述諸原因,使蒙古統治集團無暇顧及歐洲戰爭。

    第三次西征主要有兩個原因:

    1、遵循成吉思汗遺願開番建國,

    2、當時位於伊朗的木剌夷國不肯對蒙古稱臣和朝貢,因此蒙古藉此發起第三次西征。

    蒙古第三次西征除了屠城、滅族,減少了世界人口外,亦有助伊斯蘭世界、天主教世界及中國交流,這時的波斯天文學、西域醫藥便在此時傳入中國;而中國的印刷術、火藥,也經蒙古西征而傳入歐洲。第三次西征也象徵了蒙古擴張的停止。

    篇幅太長了,在此就不詳細介紹了

  • 2 # 飛哥說史

    從公元1219年至1258年的近半個世紀中,蒙古帝國透過三次西征,征服了中亞至東歐的大片土地,包括今天俄羅斯在內的很多國家都臣服在了他們的腳下。蒙古大軍所到之處,大量城池望風而降,一旦遇到拒不投降者,破城之後都是片甲不留,因此當時亞歐大陸上的很多城池都遭到了徹底的毀滅。不過有座重要城市卻沒有遭到入侵。

    這座城市就是君士坦丁堡,現指伊斯坦布林金角灣與土耳其海峽之間的地區。按理說,蒙古西征,不應該放過這座城市,它至少有三個優勢,值得蒙古大軍去攻克。第一,君士坦丁堡不同於其他的西歐城市,它位於歐洲的東部,完全處在蒙古大軍的兵鋒之下。

    第二,君士坦丁堡位於亞歐大陸交通要衝,扼守黑海門戶,往西可以深入歐洲腹地,往東就是小亞細亞半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第三,君士坦丁堡是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公元4世紀中期到公元13世紀初期,是全歐洲規模最大且最繁華的城市,歷史地位和經濟價值都非常重要。所以綜合這三點理由,君士坦丁堡對蒙古大軍肯定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現實卻是,不僅蒙古西征沒有攻打君士坦丁堡,後來統治西亞和東歐地區的蒙古汗國也沒有攻打君士坦丁堡。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具體有三個原因,第一,君士坦丁堡城池堅固。作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歷經幾百年的建設,到了13世紀,各種城防設施已經非常成熟。君士坦丁堡的城防系統被設計得複雜無比。從外向內依次為外護牆、護城河、護城河內牆、陡坡護壁、外城臺、外城牆、內城臺、內城牆。其中外城牆高約8米,內城牆高約12至20米,護城河寬約18米。內城牆和外城牆均為花崗岩巨石砌成,城牆之上還建有96座塔樓,三百多座角樓和碉堡,其中塔樓凸出城牆約5米,平均間距60多米,各種設施互相策應,形成強大的武力支援系統。有了如此嚴密的城防設施,可以說在1453年土耳其人用上火炮之前,能威脅到君士坦丁堡的唯一危險就是地震。

    第二,蒙古大軍不擅長攻城。蒙古大軍以騎兵為主,擅長野戰,攻城是最令他們頭疼的一件事。蒙古大軍攻城一般依靠三種方式,第一種,威懾敵人,遇到抵抗的城池,城破之後,片甲不留,目的是給其他城市造成恐慌,迫使其不戰而降。第二種,佯裝進攻,把敵人引出城池,予以殲滅。第三種,當前兩種方式無法奏效的時候,只能使用拋石機等工程裝置,硬著頭皮攻城。這三種方式對於攻打中小型城池,效果非常好,但對於君士坦丁堡這種大城,拋石機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蒙古大軍沒有海軍,無法渡過海峽,也無法完全包圍城池,可以說只要君堡不出叛徒,以蒙古大軍當時的力量,是很難攻克君堡的。

    第三,君士坦丁堡有很多屏障。以拔都為首的蒙古第二次西征大軍,橫掃東歐時,已經打到了巴爾幹半島北部,但巴爾幹北部存在很多難纏的小國,導致拔都並沒有繼續南下,而是回師羅斯,以薩萊城為都,建立了金帳汗國。後來窩闊臺去世,拔都東歸,從而失去了從西進攻君士坦丁堡的機會。後來,東羅馬又採取主動交好的方針,和金帳汗國結成了友好關係,從而使君士坦丁堡獲得了安全。所以綜合這三點原因,君士坦丁堡沒有遭到蒙古大軍入侵,直到1453年,才被土耳其人攻克。

  • 3 # 溫潤1如鈺

    蒙古帝國被高估了,嚴格來說,蒙古的戰績還不如古希臘亞歷山大帝國和阿拉伯帝國。

    除了蒙古人本身所在的蒙古大草原,蒙古真正征服的土地分別是:

    1、在亞洲,征服了中華地區,滅了金國、南宋國、西夏,征服了中亞和西亞一部分。但在亞洲西邊,蒙古人先後敗給了馬木路克蘇丹國和拜占庭帝國;在亞洲東邊,敗給了日本;在東南亞,蒙古人先後在越南、緬甸、印尼敗退;在南亞,蒙古帝國被印度擊退。

    2、在歐洲,蒙古人征服了羅斯草原,但沒有徵服除俄羅斯之外的任何一個歐洲國家!蒙古人只在波蘭、匈牙利、奧地利的邊緣劫掠一番,但沒有攻下任何一個歐洲大城市!更沒能進入歐洲腹地與當時歐洲最強的法蘭克帝國、神聖羅馬帝國交手!最終蒙古人被波蘭擊敗,只能止步於俄羅斯草原。

    3、蒙古並沒有戰勝什麼真正拿得出手的對手。蒙古崛起之時,正好處於世界各大帝國衰落的好時機,當時阿拉伯帝國、拜占庭帝國和金帝國正處於四分五裂最衰落的時候,南宋帝國更是一直戰鬥力弱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立春當天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