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認為三下鄉對孩子們的意義何在?
26
回覆列表
  • 1 # 嗷大學喵

    三下鄉主要是針對大學生的下鄉實踐活動,喵喵今年暑假就去下鄉實踐了,確實收穫良多。

    喵喵學的是農業方面的專業,所以此次下鄉是去調研一個農業集團的蔬菜基地,雖然時間只有短短五天,但是明顯能感覺到與社會的深入接觸,畢竟在學校裡學到的專業知識都是理論上的,與實踐缺少銜接,與社會現狀脫軌。經歷了此次下鄉活動,我深刻的意識到農業、種地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老人總說,學習不好就要回家種地了,但是種地能種明白也著實不易。

    我們採訪了公司的經理蔡先生,才知道,市場、國家政策、基地建設、人工僱用……樣樣都要慎重考慮,還要面對天災這樣的意外,搞農業是靠天吃飯的。所以,僅僅學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多參加些這樣的實踐去了解真正實際中的農業。

    這就是我此次三下鄉最大的感觸,既開闊眼界,又能提醒自己:你還不夠優秀,你還缺少社會經驗。這樣,以後才能往更高的地方努力。

  • 2 # 青萌公益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當代青年大學生運用知識、施展才華、磨練意志、 實踐成才的大課堂, 是深受人民群眾和青年學生歡迎的品牌教育服務活動。高校的社會實踐活動,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已經形成了制度化、規範化、陣地化的活動體系,呈現出社會實踐活動參與面廣、特色鮮明、機制成熟、成效顯著的特點,取得了服務社會兩個文明建設和青年學生“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的雙豐收。

    經過社會三下鄉的社會實踐活動,走基層、向人民學習,與人民群眾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並且清晰的認識到我們“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有力地推動了國家志願服務政策宣講以及文化科技衛生工作,並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錘鍊服務祖國和人民的真本領,不斷提高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素質和能力,助推廣大青年學生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生力軍。

    1、從高校志願工作方面:組織大學生深入基層,開展實踐調研等切合群眾需求、內容豐富多樣、形式靈活務實的志願服務實踐活動,不僅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充分整合資源,夯實基礎黨組織的建設,同時還提高了高校“三下鄉”活動的服務水準,透過社會實踐,鍛鍊青年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同學的綜合素質,將高校三下鄉活動作為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共青團員以及青年志願者的一個社會實踐的陣地,成為高校黨建工作一個素質教育典範。

    2、從下鄉實踐的學生黨員方面:進一步引導大學生深入基層、融入社會、服務群眾、瞭解國情,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不僅提高了個人組織和團隊配合的能力,增強集體榮譽感和吃苦精神,為當地學生樹立正面的形式,鼓勵農村學生認真學習;讓大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增長見識、鍛鍊成材的有效途徑,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鍛鍊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努力做到“學以致用”。

    3、從實踐基地方面:透過鄉鎮建設發展情況、中學生對志願服務瞭解情況等進行調研活動等的實際調研,關注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與空巢老人,宣傳農村醫療保險知識,宣傳禁毒防艾,服務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等,讓“三下鄉”活動把先進的文化和學術以新的形式送下鄉,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進農村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時,推動當地志願服務事業發展,鍛鍊中學生志願服務精神,培養中學生志願服務習慣和意識,使中學生增長才乾和社會閱歷,提高同學們的綜合素質。

  • 3 # 羽眾不同團隊

    大學生三下鄉是指“文化、科技、衛生”下鄉,是各高校在暑期開展的一項意在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社會實踐活動。

    1996年始,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農業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人口計生委、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和中國科協14部委聯合開展了大學生“三下鄉”活動。由此可見,中央政府對於大學生身心發展是十分重視的

    參加三下鄉活動,對於活動主體還是受助物件,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和意義

    對於受助物件來說,能夠學到參加活動的大學生帶來的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引導自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樣,透過三下鄉,幫助學生養成健康衛生的生活理念,教授一定的防災抗災害知識,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對於活動主體,即參加三下鄉的大學生來說,三下鄉活動能使大學生能夠將自己在校所學的先進科學的生活觀念在廣大農村傳播,緊密結合他們所學專業技術知識,在農村開展多種形式的先進科技文化知識和生活觀念的宣講活動。大學生在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的同時,參與新農村的程序,可以更好的瞭解中國國情,密切了高等教育與新農村建設的關係,提高了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培養了優秀人才。

    廣大的農村需要大學生去發揮聰明才智,大學生也需要到農村去,在服務農民群眾的實踐中接觸社會,瞭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兩者相互發展,密不可分。透過“三下鄉”,大學生可以改造世界觀、價值觀,把農村建設的需要和青年學生的成長很好地結合起來,走正確的成長成才道路。

    因此,開展“三下鄉”活動能夠架起了黨和政府與農民群眾之間的又一座橋樑,透過青年學生的下鄉服務,體現出黨和政府對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關心。

  • 4 # 村支書的那些事兒

    感謝邀請,看到這個問題,腦海中就不自覺蹦出一句話。“世界那麼大,我得去看看”。是的,三下鄉實踐,無非是給學生們多了一個認識世界的視窗,開拓視野的機會。實踐團隊走進鄉村,於鄉村來說,可能他們是熱情昂揚的新生群體或是不太懂事的“巨嬰”。於實踐隊員來說,可能他們更多的是想鍛鍊自己多些生活體驗,或是簡單的體驗生活,遊戲人生。儘管如此,實踐隊員都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和一群陌生的人生活了一段時間。在這期間,彼此都是或深或淺的影響著,或多或少的成長著。“孩子,你們的路還長著哩,多出來實踐實踐對你們好。”喜從心來,這是樸實無華但很受用的話語時老一輩人的智慧。

    三下鄉是讓兩個不同群體的短暫融合。在這樣的緣分下,實踐隊員能透過自己掌握的科學文化知識幫助村民修理電器,幫助孩子補習功課,幫助阿婆打掃庭院……更有優異者,凡不可估量,總之,他們在路上。村民也特別友好,特別包容,只覺被這股新鮮血液包裹的滋味舒坦很多。以三下鄉暑期實踐的名義,我們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見到一群質樸的村民,向他們分享我們眼中的世界,他們敞開心扉向我們吐露“俗世趣傳”。

  • 5 # 皖北試驗站實踐團

    三下鄉是一項社會實踐活動,為了加強實踐育人,教育引領光大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開闊自己的視野、增強才幹、瞭解社會、認識當前的國情,培育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磨練自己的意志品質,為國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程序中發揮助力作用,用實際的行動來迎接黨的十九大的順利召開。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讓大學生透過自己的切身實踐 去知曉民情和國情,去思考、理解和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領導。透過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能夠促進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形成,培養大學生強烈社會責任感。去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們大學生在實踐的大課堂中瞭解社會,正確的認識當前的國情。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努力成才的願望。讓大學生深入實踐,在實踐中認識自己、鍛鍊自己、服務社會、奉獻友愛、提高素質。增加團隊的協作精神,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社會適應力。

  • 6 # 鄉旅鄉情

    “三下鄉”活動的主要意義是讓大學生走進農村,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調研基層社會現狀,為脫貧攻堅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獻出微不足道的力量。這也是黨賦予每個大學生的神聖使命,要求所有大學生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擔,實地下鄉體味民情,培養大學生和農民的感情,只有當大學生和農民有了感情,才能跟貼切的為農民服務,才能切實的感受到耕作的艱辛和喜悅。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往小的來說,“三下鄉”活動能讓大學生感受不一樣的生活,是整個人生不可缺少的一次體驗。可以學會團隊協作收穫友誼;可以增強意志學會堅持;可以體味艱辛學會奉獻。也能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明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農民帶來的福音。這就是我能感受到的“三下鄉”活動給我帶來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烏議員稱如有機會必定核炸莫斯科,為何俄議員回覆幸好你們棄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