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宋店小二

    說到諸侯王,就不得不說郡縣制,從秦朝開始就廢除諸侯王,實行郡縣制,為何會在後代數千年的歷史中依然存在諸侯王,難道是歷史在開倒車嗎?非也,諸侯王的存在也是歷史的選擇。

    秦朝當年設立郡縣制,就是為了實現中央集權,所有的財權,軍權,人事權都屬於中央,防止地方官員做大,影響政權穩定的情況。

    但這種模式有個前提,那就是社會穩定,沒有動亂,沒有災難,一旦發生兵變,這種模式的弊端就顯露無疑。

    實現郡縣制的地方,軍權和政權分離,地方財政上交中央,地方軍方不能干涉地方政權。軍方嚴格按照中央的撥款招募士兵,一切的訓練,戰備都必須按照中央的的指示辦,沒有中央的命令,是不能出兵的。

    這樣就造成顯而易見的惡果,一旦發生戰事,中央部隊因為交通的原因趕過來需要數月之久。地方財政沒有錢,即使當期的需要上交的收入因為沒有上級的命令也不敢交於地方軍隊。而地方軍隊沒有獨立的財權和指揮權,不能募集士兵,不能做好戰爭準備,在準備充分的敵人攻擊下,這樣的地方軍隊和政權很快就會被消滅。

    而諸侯王的主要職責就是保衛一方平安,有獨立的財權和軍權。平時會針對周邊的環境隨時做好戰備,招募士兵,籌集糧草,修繕工事,積極備戰。即便不能擊敗對方的進攻,至少也可以堅守數月,等到中央主力部隊前來。

    這就是諸侯王的優勢,因為他們有實力,有自主權,才能抵擋敵對國的進攻。當然你也可以說,能力越大危害也會越大,擔心他們造反,像吳三桂這種。

    歷史上唐太宗滅匈奴封四方無人造反,唐玄宗迷戀女色寵幸奸臣發生安史之亂。諸侯王是帝國的守護者還是掘墓人,關鍵還是看統治者的格局和是否保持清醒的頭腦,是否嚴格依律辦事。

    你們認為呢?

  • 2 # 公子品史

    古代的皇帝之所以還要分封諸侯王,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維持自己的統治。古代的中國的領土面積是十分龐大的,而人口卻不是很多,為了維護王朝的統治,同加強對地方的監控,採用了分封宗室為諸侯王分駐各地的辦法來加強統治。而這些地方的諸侯王自然也要對中央負責,完成中央所賦予的任務和職責,同時要面對邊境地區的遊牧民族的攻擊和地方叛亂勢力的威脅,他們在地方的牽制能夠為中央出兵爭取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所以作用是巨大的。畢竟這些地方的諸侯王和皇室之間都是有著濃厚血緣關係的親屬,他們在地方也相對比較放心。

    分封制的出現

    所謂的分封制是指中國古代皇帝分封諸侯的制度。被封諸侯有自己的領地,在諸侯領地內皇帝或國王並沒有直接的權力。“分封制”最早是出現在周朝,當時是周王室把自己所管轄下的疆域土地劃分給諸侯,在“分封制”下,國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別由獲得封地的諸侯所有,他們擁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資源和收益,只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周王室繳納一定的進貢即可盡義務,這時的周王類似於是共主性質的。

    而被分給諸侯的土地,在理論上諸侯死後是可以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的,但一般情況都是世襲所有。後來到了春秋時期,隨著井田制的瓦解和各個諸侯國之間的爭霸戰爭發展,周朝王室開始衰微,“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喪失,這時的“分封制”開始遭到嚴重的破壞。在秦始皇統一後,他取消了“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國推行單一的“郡縣制”。

    郡縣制的弊端也在後來面臨外敵入侵時表現了出來,那就是不如分封的諸侯王那樣能夠迅速的處理當前所發生的緊急狀況。郡縣制的制度下軍事和民政是分開的,軍事一般統一歸中央管轄,地方不能對駐軍產生任何影響,也不能調動或請求駐軍的觸出動,而是必須要上報給中央,在得到中央的同意後,才能根據命令實行。這種情況平時還好,一旦遭遇緊急突發的情況,根本不可能及時應對的,所以往往會造成很嚴重的局面,在面臨邊境遊牧民族的軍事巨大壓力時更是如此。

    最後一個分封諸侯王的明代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把自己的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因太子朱標去世早,後由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年號建文,是為建文帝。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決先力量較小的藩王。同時,也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建文帝以為準備停當了,便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沒有成功,再加上削藩措施嚴重威脅藩王利益,坐鎮北平的朱棣於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朱棣以北平為基地,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官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1402年攻下帝都應天,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太宗,嘉靖時期改為明成祖。

    朱元璋把自己的子孫分封在各處主要也是為了拱衛京師,加強朝廷對邊境和地方的控制,因為當時面臨著巨大的蒙古遊牧民族的軍事壓力,這也導致了後來這些藩王的擁兵自重。在朱棣上臺後,進行了一步步的虛弱,此後藩王沒有聖旨是不能出封地的,他們也不能直接插手地方的政務,只能在自己的王府裡生活,只有少量的護衛。為了養這些日益膨脹的宗室隊伍,每年需要花費大量的國家財政收入,這些藩王的存在也削弱了明朝的國力。

    綜上所述,古代皇帝分封諸侯王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同時利用血緣關係加強對其的控制。

  • 3 # 歷史與文化縱橫

    人類的社會組織最早期是原始社會,在部落裡也得有領頭的,即酋長和祭司,酋長管軍事領導,祭司管政治思想工作,好比連長和指導員。其部落的存在一方面是要生產,一方面是要戰鬥,其一是與其他部落的戰鬥,其二是與大自然的戰鬥,例如解釋天、自然界的火、雷電、自然災難等等不瞭解的事情。

    到了部落聯盟基本還是如此,部落不大,實行的平均主義,一起打獵一起分配獵物或採摘的果實等,例如美華人最早進入印第安人部落,送給了一張毛毯,印第安人把毛毯撕成條,一人一條。部落裡在經濟上是共有的,平均的,沒有私有思想。

    到了封建社會,部落大了,佔有更多的土地或其他資源,例如在與其他部落戰爭中得到了戰俘,不再殺死,先是變成奴隸,後變成農民,讓他們種地交租,同時自己的部落人也從事農業等,於是地主階層出現了。私有制出現了,一個人可以擁有天下,天下的土地人民都歸於一人。那這個人也無法管理這麼大的地方,就需要幫手,最好的幫手自然是自己的兄弟子女了,在遠一點的是功臣等。把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分給他們,他們又效忠這個人,這個人就是皇帝了。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文化思想也發展了,為了統治一般的人民百姓,提出了帝王統治的一套思想,就是封建思想,或者還帶有迷信,認為皇帝是上天之子,皇帝稱為天子,例如漢朝的董仲舒就認為皇帝是替天行道,是上天派來的,真龍天子。而且有氣數,比如周朝的氣數大概是800年。到了漢朝末年,很多人認為漢朝的氣數盡了,於是大家造反,經過鬥爭又出現了真龍天子,大家都要服從他,建立新的秩序。於是這個皇帝又要分封他的兄弟兒子們了。例如晉武帝司馬炎就封了很多王,結果這些王還有不服氣的,搞了八王之亂,鬧得西晉南渡,五胡亂華,只好跑到南方建立東晉繼續做規模小一點的皇帝,繼續分封,不過大權旁落了,為謝安等人掌握。但謝安也不好意思把皇帝給廢掉,因為他的氣數似乎沒有到。這是一種文化傳統的力量在起作用,現實上也是為了社會安定考慮。皇帝廢不成,諸侯王也就廢不成了。

    有的說搞郡縣制,不封王了,似乎國家現在不是皇帝一個人的了,大家一起來管,但是還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唐朝宋朝時候還有文武百官宰相等有一定權力,皇帝不能完全專治,一個人說了算,到了明清時候,這些官僚作用基本沒有了,宰相給廢了。分封的王實際還是有很大的權力,成為地方的大地主,例如明朝的王似乎是最多的。清朝的王都養在北京,也是吃的國家俸祿,全部給養起來,掌握實際的很多權力,屬於特權階層。

    只有商品經濟發展了,出現資本,要求資本的擴大,在經商中要求契約的平等,才逐漸改變國家的體制,於是皇帝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代之以共和,大家一起管理,才不需要諸侯王了。中國實行的有特色的市場經濟,是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人民共和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清王朝在滅亡之前有什麼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