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格致品天下

    簡單地說,陽明心學就是王陽明對於儒家文化的獨家解說,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發揮。

    自宋代以來,儒家思想主流的解讀以朱熹的理學為主流。

    陽明起初也是朱熹的信徒,“格竹”都格出了病來。好在陽明天資聰穎,學習領悟了儒道釋文化精髓,並受陸九淵等心學前輩的啟發。在個人生涯遭受極大打擊的困頓之下於龍場悟道,創立了嶄新的心學。

    從此至今,儒家的思想就主要分為理學與心學兩派。

    現以兩派對於《大學》中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中“在親民”的爭論使讀者一窺區別。

    對於“親民”,是兩派最大的爭議所在。程子解釋:“親者,新也。”所以朱熹在大學章句裡把“在親民”改成“在新民”。就是使民眾能夠日新又日新,不斷進步的意思。

    而王陽明則依照大學古本“在親民”的親字解釋“親民”為親近民眾,以明明德修身之後的德性到人民群眾中去感化民眾,使大家都能有很好的德性。但無論如何解釋,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其實兩派並沒有重大的不同。因為朱熹的“新民”,必須要透過親民才得以實現。而陽明的“親民”目的就是新民。

    至於說到現實中如何實踐,這也是陽明對於儒家思想的發揮——知行合一。簡單地說學習的知識要真正的做到了才算“知”,正真的瞭解“知”了自然就能實踐做到了。

  • 2 # 素食者he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此處與佛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有異曲同工之妙。

    陽明先生的心學正是對佛陀思想的完美解說。善與惡從心所生,心的兩面。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去惡行善,只有從日常生活中規範自己,念念不忘時刻警策,才能做到良知、格物。

  • 3 # 觀古鑑今讀書君

    總體概述來說為"吾心光明,夫復何言?"即心可以光明五個字是王陽明先生心學的偉大之處。

    1.無善無噁心之體

    心的本體,心的本來,心的原始狀態,心的自然狀態,心的初始狀態,心的來自於道的自然狀態,心的屬靈狀態,是無善無惡,是美好的心境、包容公義的思維,是聖靈,是聖潔,是乾淨。

    ​2.有善有惡意之動

    心出現"善惡",是因為人的思維多勞或少勞造成的,是意念加強活動的結果,是追求禁慾縱慾,是心之動,是吃了"善惡樹"上的果子,有了"分辨善惡"的能力。

    ​3.知善知惡是良知

    知德知"非德",知善知惡,是人的辨別能力,人的認知能力,是上帝賦予的本能。人皆有良知,是因為皆有道。道主人心,是因為人心中的聖靈始終是人心中的主導,美好的心境、包容公義的思維是"家",是人心要回的本家,是人的良知,是人本來就知道的。

    王陽明心學​主觀唯心主義盛興,雖然有力的抨擊了格物致知的思想,給出了一條全新的人生思考路線。卻缺少了反思的過程,不能與時俱進,不能客觀的認識世界,過度以自我為中心,很容易迷失自我。

  • 4 # 老郭弦論

    陽明心學自朱熹的理學發展後自成一派,心學講求存天理滅人慾,致良知,就是當我們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我們的內心都會有判斷識別能力,這種判別事物對錯好壞的能力不用去外界求,而是來自我們自己內心,久而久之,這種內心的良知鑑別能力就會成為我們做任何事的導引!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有機結合,陽明心學還講求事上練,就是把內心的良知良能和我們平日裡的事和物結合起來,堅持事上練!比如每次走在大街上,你用過的餐巾紙垃圾,你的良知告訴你,垃圾不能隨便丟,但你的人慾告訴你,隨手丟垃圾會很方便,你的良知告訴你丟垃圾會對環境衛生汙染,會導致環衛工被車撞,良知就是天理的另一種意識,天理也是人理,存良知致良知,就是要遵循良知的導引!摒棄人慾的東西!

  • 5 # 南玥食品

    陽明心學對中國、對世界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國外甚至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可見其影響之大。

    談論陽明心學,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一步一步切入:

    第一點了解心學發展脈絡;

    第二點陽明心學興起原因背景;

    第三點陽明心學核心重點。

    先說第一點:

    心學是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陳獻章開啟先河,從陳獻章倡導涵養心性、靜養“端倪”之說開始,明代儒學實現了由理學向心學的轉變,成為儒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陳獻章之後,湛若水和王守仁是明代中晚期心學的兩個代表人物 。湛若水在繼承陳獻章學說的基礎上,提出其心學宗旨“隨處體認天理”,而王守仁(即王陽明)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其中陽明心學最著名者六人,據黃宗羲《明儒學案》載:“南中之名王氏學者,陽明在時,王心齊、黃五嶽、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馮江南,其著也。”

    心學整個脈絡可以概括如下:

    戰國時期孟子―北宋程顥―南宋陸九淵―明朝陳獻章―明朝中晚期湛若水、王守仁(即王陽明)

    再說第二點,元朝的科舉考試,以程朱理學為綱,明朝沿襲了元朝的制度,凡參加科舉考試者,朱熹的書籍是必讀的,所以明朝的程朱理學學派盛行。正德六年,王陽明跟門人談論說:“現在朱子之學,凡是天下之人,從兒童時期開始學習,已經深入人心,有其不容辯論的成分。然而陸九淵之學,因為跟朱子之學有衝突之處而遭到禁止,那就太過分了。朱子之學已經章明於天下,而陸九淵卻遭受不實之誣將近四百年,沒有人為他一洗清白。因此我才冒天下之大不韙,不惜得罪天下,也要推廣陸九淵之學。”由此可見,王陽明尊信推崇陸九淵之學,有跟程朱理學分庭抗禮之意。另外王陽明推陸抗朱,最主要原因是其在鑽研朱熹格物致知的儒家思想時,對“存天理、去人慾”之說產生了疑惑,認為朱子學說不是真正的聖人之學,心學才能解釋其中的困惑。從而轉學南宋陸九淵的學說,隨後創立了陽明心學。

    再說第三點,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

    心即理,王陽明認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天理就存在於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要到別處尋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去找就行了。因為,理就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所以,心即理其實就是人內心深處的本心,也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

    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說,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自於自我內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體,知行是同一個功夫,不可脫離,也不存在誰先誰後的問題。也就是說,你有良知,就要按照這個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所以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致良知,這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王陽明繼承了孟子的思想,認為良知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它是我們的本性。所以,致良知就是要把人的良知,推廣到萬事萬物。一個人只有首先認識到自己的良知,並且能夠把這種良知推廣擴展出去,才能達到天地一體的通曉天理的境界。致良知不僅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中國儒家道德修養論的核心。

    當然要全面瞭解陽明心學的思想,就要了解其“心學四決”,即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意思是人的初心就像是一張純淨的白紙,是沒有被外界汙染的白紙。其實是沒有什麼善惡的道無善惡之分別,就像呱呱落地的嬰孩的赤子之心。

    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意思是人的意念一經產生,善惡,好壞也隨之而來,這也就是佛家說的起心動念。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孟子所說的良知,人看到惡的現象後,會痛恨惡行;看到善的事物就喜歡。

    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就是主張人主動的去除不合理的私慾所產生的惡行,主動做善事。儒家的格物,意為探究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格”在此有“窮究”的意思。

    這四句是王陽明心學精髓,我們學習陽明心學應當用心領悟!

    現實生活中,我覺得就按照“心學四決”來實踐,比如對人對事,我們先關照本心,無貪嗔痴慢疑情況下的心,如果有惡意出現,要即時摒棄,按照本心善意去對人對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快速掌握五筆輸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