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當代曹植
-
2 # 月鹿
個人觀點認為是蘇聯贏冷戰更難!
蘇聯無法贏得冷戰。
蘇聯獲勝最好的法子,就是不打冷戰。
蘇聯是社會主義的制度,是偉大的共產主義運動的具體實踐。
去爭霸,從第一天開始就已經輸了。
蘇聯應該堅持人類命運自始至終緊緊團結在一起,在維護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時,關注其他國家的重大關切,實事求是,求同存異。
如此,則革命前進的道路有曲折,但是前途卻光明。
一旦開始盟友內稱王,全球爭霸。
敗局已定,後面多少年也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
因為美帝是最強的工業化國家,本就是天下霸主的底子,為了爭強而生的體質,在一場單純較力的戰爭中永遠不會輸的。
但是輿論上,蘇聯,或者說社會主義陣營才是民主,美帝為代表的是自由。
這是價值觀的問題,價值觀引導的制度上,兩方也在互相攻擊。
從民主出發,經濟上反剝削。
從自由出發,政治上反專制。
這是國本呀,蘇聯不在這裡動手,反而開始算計怎麼佔領阿富汗,橫斷歐亞大陸(奧斯曼土耳其封建帝國復辟?),怎麼引導其他政治勢力攻詰同志(蔣公附體?),如此倒行逆施,怎麼不敗?
雖然德國贏的二戰的也一樣十分難,但比蘇聯就要簡單的多了。如果德國不跟蘇聯開戰的話,專心對付英國,,,很難說結局會如何。
英國靠著強大的海軍,反登陸也許能成功,反攻歐洲大陸是不用想了。
而就算美國參戰,沒有東面蘇聯的牽制,靠著英國美國想搞一個諾曼底?門都沒有啊!
諾曼底登陸時,德國絕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對付蘇聯上。而德國軍隊對於抵抗盟軍也沒有多麼上心,德軍內部有一句話叫做“向東死死頂住,向西直到美華人踢我們的屁股”。德國對西線的防禦遠遠沒盡全力。就是這樣,西線現場打的也不是十分順利,德國甚至在窮途末路之時組織的一次阿登反擊戰,差點又製造一次敦刻爾克,並造成了美軍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戰役傷亡。
如果德國全力防守太平洋沿岸,盟軍根本不會有機會登陸的,更不可能光復歐洲。
如果德國不跟蘇聯開戰的話,專心對付英國,,,很難說結局會如何。
英國靠著強大的海軍,反登陸也許能成功,反攻歐洲大陸是不用想了。
那如果蘇聯主動進攻德國呢?
那更不用擔心了,因為那時候西方的威脅就不存在了。
英美各國,對蘇聯的擔心遠強於對德國的擔心。二戰中跟蘇聯聯合只是因為德國太生猛了而已。如果蘇聯主動進攻德國,那麼“反人類的法西斯政權”的帽子一定扣在蘇聯頭上。英美支援德國死頂蘇聯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
3 # 歷史神秘人
冷戰更難,因為美蘇冷戰變成熱戰,大家都有核武器,打起來就是兩敗俱傷的局面,大家都輸不會贏。二戰德國如果不犯很多錯誤還是有贏的可能的。
二戰之後,美蘇成為兩個超級大國,東西對峙從此成立,冷戰也就開始了。為什麼是冷戰呢,因為熱戰打不起來,蘇聯和美國都有核武器,雙方不能硬碰硬,只能打代理人戰爭。冷戰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以蘇聯解體為結局,美國勝利了。蘇聯不像美國那麼工業底子厚啊,可是蘇聯硬要跟美國競爭搞消耗,最後也就是拖死自己。蘇聯也是想過辦法搞死美國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古巴部署核導彈,雖說這一招很冒險,卻也擊中了美國的軟肋,可是由於美國強硬對抗,蘇聯最後撤走導彈,服軟了,雖說美國撤走了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對換蘇聯撤走古巴的導彈,蘇聯是贏了,可贏得很無奈,還是實力對比不夠美國強啊,如果夠強有底氣就不會服軟了。美國用自己經濟,科技上的優勢和蘇聯競爭,而蘇聯卻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美國一個“星球大戰”騙局就騙得蘇聯團團轉,軍備競賽拖垮了蘇聯。蘇聯也不是沒有贏的可能,只要自己苦練內功,畢竟資本主義是落後社會主義的,只不過這時間也許很長,蘇聯也不知等不等得到那一天呢!
德國想贏二戰還不是真的很難,只要自己不貪心,不要去進攻蘇聯,和蘇聯合作也許就贏得了二戰。德國輸掉二戰就是實力的不足,人口資源都比不上蘇聯,卻偏偏要去進攻蘇聯,最關鍵的還讓美國加入了同盟國一邊,德國更是沒有勝利的機會啊!美國可是世界第一工業大國啊,工業能力是德國的十幾倍,美國用武器堆都堆死德國啦!可希特勒就是野心爆棚,夢想稱霸世界,那蘇聯就必須要打了,而蘇聯肯定不會等著送死,一定跟德國死磕,蘇聯用犧牲一代青年的巨大代價生生耗死了德國的有生力量,蘇德戰爭就是二戰的轉折點。德國只要不貪心,不去進攻蘇聯,二戰還是有贏的可能的。之前德國和蘇聯還是密友呢,大家一起瓜分波蘭呢!只要德國不去進攻蘇聯,蘇聯也不會主動進攻德國的,畢竟蘇德沒有什麼大的仇恨嘛!而蘇聯卻是被美國英法等忌憚了,都防著蘇聯呢,因為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嘛,資本主義國家都防著呢!德國只要推平了英法,不去進攻蘇聯而是好好跟蘇聯合作,而蘇聯因為西方國家的防範也不會進攻德國,反而是一起來對付西方國家。而沒有蘇聯的人口去消耗德國的軍力,說實在的美國和英法還真不敢在諾曼底登陸呢,畢竟德國的陸軍強大啊,美國自己也沒有信心一個人去打德國吧,美國計程車兵也是寶貴的,因為不去進攻蘇聯的德軍就有兩百多萬啊,你美國要幹翻德國,至少也要出幾百萬吧,只是美國能搞出這麼多軍隊嗎,美國也沒有信心打的過德國啊!當然美國可以用原子彈,問題是德國不去進攻蘇聯,有時間停下來發展,誰知道德國會不會造出原子彈呢,希特勒有原子彈了就更有恃無恐了,肯定會用原子彈炸燬美國,到時不會輸了。當然美國也會用原子彈炸德國,最後就是個平局的局面,對德國來說就贏了,因為德國獲得了很多領土和利益的,就這點來說就贏了。
-
4 # 海上的日子
個人觀點是:蘇聯不可能贏得冷戰,但是德三有可能贏下二戰!
蘇聯不可能贏得冷戰的原因在於思維的僵化《一代宗師》裡,王慶祥扮演的宮羽田在輸給葉問之後有這麼一句臺詞:贏了一輩子,最後竟輸在了想法!武術的世界我們是不太懂的,但是世間的道理大多都是相通的,想法遠比制度、實力這些東西重要,沒有先進的想法,就會落後於別人。
二戰後,蘇聯在經濟上的目光只在社會主義陣營內,經互會體系雖然使蘇聯獲得了最大利益,卻同時損害了其他盟國的利益,是不可能長久推行的。而美國在這個時代卻打出了世界經濟這張牌,建立了世界貨幣體系,其載量遠遠強於蘇聯。僅僅這一條,蘇聯已經註定敗局,更別說之後的決策失誤和國內貪腐問題了。
德軍
德三是有可能贏得二戰的,雖說機率不高和蘇聯的問題有互通性,德三是有機會贏得二戰的,其原因還是那兩個字:想法!
無論是德軍裝甲部隊高速機動的閃電戰戰術,還是德國航空技術的絕對先進(導彈和噴氣式戰鬥機),甚至在核武器研究上的超前性,都註定了德三與眾不同的強大,而這種強大的根源恰恰在於想法。
我並不同意德軍進攻蘇聯就是自取滅亡的講法,蘇軍二戰後期的強大並不足以掩蓋其初期的落後,德軍在東線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事實上就東線戰事中雙方的損失來看,蘇軍並不是擊敗了德軍,而是耗盡了德軍的戰鬥力,另外英美兩國在背後對蘇聯的支援也是其可以撐過最困難時期的強大依靠。
噴氣式戰鬥機
蘇聯的教訓我們要吸取,不能僵化地去建設國家,要與時俱進,要懂得變通,要實事求是,不能主張霸權,共贏才是正途。德國的教訓也很深刻:再強大的人也打不過全世界的聯盟。所以,低調建設我們的國家,悄悄完成民族復興,挺好!
回覆列表
蘇聯為了打敗德國付出了整整一代人,尤其是二十年代出生的青年。然後熬到八十年代蘇聯領導人開始接二連三地去世,導致蘇聯政局極其不穩。沒有足夠的人才了,怎麼贏冷戰?
納粹德國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陸權國家,但是他的對手是世界上的兩個老牌海上巨無霸。陸權很難打過海權國家。
德國除了煤,所有資源都有限,根本打不起持久戰,美國耗也能耗死他,何況還有英國、蘇聯頂在前面死人。
相對冷戰而言,德國還有那麼一絲絲贏的可能,那就是選擇跟蘇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