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顆蘿蔔啊

    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

    不,少年,你想要的是未來成功的自己,當上CEO,迎娶白富美。

    好吧,言歸正傳,我近期也買了一臺iPad2019,在給孩子上網課前,我整理了一套學習的解決方案。第一個就是不安裝愛奇藝,不止是它,所有的有電視劇、電影相關的,我都不安裝,然後我還配了一個Penceil筆,不過不是原裝的。

    然後就是梳理一些網上的推薦,老實說,這臺iPad是給我自己練練手,看會不會用來看影片,如果能用來做學習,近期我會再買一臺iPadPro12.9寸的給我自己用。

    好了,迴歸正題,如果你要裝備學術型的,請收下如下建議:

    首先,我們講下硬體篇

    一、購買iPadPro12.9寸

    是的,要買最大屏的那個,正好和16開的書差不多,這樣你可以帶著上課,做筆記也像在書上寫一樣,很方便,沒有任務不適,而且,最重要的是,12.9寸不適合便攜看影片,太重太大了,間接就讓你不想拿著它看影片了。記憶體,256G就差不多了,當然,有錢就上最大容量。

    二、購買Penceil

    如果你是學術型的,這個一定要,一定要,一定要,重要的事情說三次,用Penceil記筆記,才叫真的記筆記,像我這種看書都要拿筆的人,如果是打字記筆記,沒感覺的。當然,有錢直接二代,沒錢,用第三方的也行。

    三、外接鍵盤

    這個看人了,我是買了,但很少用,基本沒用,因為如果只用來學習,是比較少用鍵盤,主要是我沒用來發郵件,辦公還是用筆記本。會議記錄的話,我還是習慣手寫和錄音。

    四、貼膜和筆頭套

    很多vlog主都推薦類紙膜,因為第一是手感好,第二就是貼完之後,亮度就變低了,更不適合看影片了,如果你需要的話,建議用elecom的,不過我是不帖的,因為太磨損筆頭了,如果你要用類紙膜,你的筆頭也要套個套了。我也不喜歡筆頭套,所以筆頭會成為我的耗品。

    五、套

    這個不用說了,不管你是不是個手滑黨,還是建議套一下吧。

    然後,我們講下最重要的軟體篇

    這是我幾個月的心血,分享下

    一、效率監督類

    小番茄 或 Flat tomato:番茄鬧鐘,我喜歡小番茄

    二、日程計劃類

    微軟ToDo:用來做當天ToDo計劃非常好,可以和PC同步

    Myweek:包月軟體,用來安排你的日程,一般安排固定日程,當然,你可以用蘋果日曆或Google日曆來替換它,我是用Google日曆

    iHour:用來定製一個目標,然後每天打卡,真正記錄你的時間安排

    三、文件筆記類

    有道雲筆記:我現在很依賴有道雲,基本上記錄工作,靈感記錄等,都在有道雲上,如果你習慣印象筆記也是一樣的。

    Notability:一次性收費軟體,會議記錄的第一助手,上課記筆記用的,可以錄音。

    GoodNotes:一次性收費軟體,也是記讀書筆記的,和Notability的話,我建議買一個就好了,我買了兩個,很糾結用哪個,這個不能錄音,不過目錄結構好看點,主要給我兒子用來放他的一些電子書。目錄可以很好的分類。

    Marginnote3:一次性收費軟體,讀書筆記第一利器,用來做電子書筆記是最好的,非常推薦。

    XMind:腦圖軟體,可以畫腦圖,梳理下你的想法。

    WPS:這個看一些Office文件,還是比較好的。

    四、下載類

    百度網盤:我就留這個,是因為這個確實資料最多,另一個就是微盤,不過我沒安裝

    五、同步類

    堅果雲:我是堅果雲的死忠,比PC端iCloud好用,一年200元,我已經用了四五年了,速度快。

    六、影片學習類

    TED:這個不用我說了吧,愛學習的都知道。

    Khan Academy:這個是可汗學院,我也只是下載,沒怎麼用。

    中國大學慕課:中國大學的線上慕課網。

    BiliBili:對,就是BiliBili,有很多很好的課程,我會看李老師的影片。

    網易公開課(雲課堂):我的AI第一課就是學習了吳恩達的AI課程,這邊專業的學習影片。

    七、學習類

    知網:這裡有最專業的論文,大學生是免費檢視的。

    Atlas:這個軟體是講人體解剖的,我孩子最喜歡的就是這個,我也很無語……

    我要自學網:真是想學什麼技能都有。

    八、外語工具類

    歐路詞典:這個好用的不要不要的,分屏後,選詞就翻譯,非常棒。

    百詞斬:背單詞用的。

    多鄰國:練習口語的。

    九、圖書類

    Kindle:怎麼說呢?我是買了好多amazon的電子書的,不過kindle太難用了。

    網易蝸牛讀書:這個不錯,很多書每天都可以免費讀一小時,可以培養讀書習慣。

    樊登讀書會:有時候看書太類,可以聽書,我一般用這個,或者知乎的。

    十、影片剪下

    LumaFusion:iOS上最專業的影片剪下軟體,但貴,而且我用不來,所以我用第二個。

    剪印:免費好用

    十一、畫畫

    Procreate:有了它,我也成為了專業的繪畫者了。

    對了,其它還有一些,比如我喜歡歷史,有下載了全歷史,還有個聽美劇英語,英語讀書的,另外,有在上學的,助課寶和記乎應該還不錯。如果你本地有教學影片,可以使用nPlayer來播放,這個播放器很不錯,還有比較小眾的Archimedes計算器,可以算些特殊的公式。

    差不多就這些了,今天正好回答問題,自己也梳理下,軟體不在多,而在於自己用的精,我有選擇困難證,所以一個領域我絕對不放兩個軟體,不然我自己也不知道怎麼選了。

  • 2 # 三觀之機

    過去看文獻一直用臺式電腦,因為視窗大,看得舒服。有一日用ipad,應用是Marginnote。閱讀時用apple pencil塗塗畫畫,竟然發現效果比用桌上型電腦還好。現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用ipad看文獻。前一陣子因工作需要學習python 程式設計,用ipad看相關電子書,下了個mobile c的應用,在多工情況下,一邊閱讀一邊程式設計,花了幾天的時間初步學會了python 程式設計。平時用ppt較多,修改ppt中的公式時,先用ipad中的word中輸入公式,然後複製到ppt中。ipad中的pages、numbers和keynotes 比微軟提供的相應應用功能更強,更加接近於桌面版,如keynotes中也可以插入數學公式,numbers中可以對資料點新增趨勢線並給出迴歸的方程。現在很多工作都嘗試用ipad來解決,在嘗試中發現某些工作會變得更方便。

    ipad雖不能完全代替電腦,但它絕對可以作為一個重要輔助的工具,在一些情況下甚至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工作。

  • 3 # 上電者

    不知道你為什麼這麼喜歡用iPad,但是我認真的告訴你,那是專業玩或者是大眾化應用的本本。用不了專業的軟體,我的用Thinkpad,這是專業人士用的。要輕有超級本,我用最強大的系列。這才是專業科研的樣子,用過你就知道。你也可以問一下教授最後都選了什麼膝上型電腦就了了了。

  • 4 # 希然

    學術性的iPad,我覺得少不了要一個古書閱讀app,推薦【古書古讀】這個應用。

    可以在iPad的大螢幕上欣賞宋版書的風采,也可以在閱讀紙質圖書的時候,掃一掃識別不認識的繁體字,可以識別繁體豎排古文,有多種特色語音選擇。做國學學術研究,可以參考。

    我們國家的古籍刊刻出來一般開本都比較大,書寫講究、字型精美、排版流暢看起來賞心悅目,有的古籍展開來比最大個的iPad Pro螢幕還要大,用小螢幕看你得不停的放大。古人認為最正宗的是書寫體,刊刻出來的就是影印件了,無論是手寫還是刻板,開本都不會小。古人看大字本書籍,繁體豎排,得近視和頸椎病的比較少。

  • 5 # 教育會客廳

    1. 首先,既然是要裝備一個學術型ipad,那麼就要嚴厲要求自己,所有與非學術相關的app都禁止下載!這個我真是深有體會,之前的ipad被我弄成了混合型,最後的結果當然是毫不意外的變成了娛樂型… 所以自控力不是槓槓的同學們一定在一開始就要忍住,打死不下載娛樂型app,比如各種影片app,購物app,遊戲app等等。

    2. 說完不下載什麼app,現在就要開始說說什麼app可以下載。

  • 6 # 菠蘿蘿不憂

    學術不學術不在於pad,而是在於把pad用在那兒,論文之類有個pdf閱讀器就可以了,pad也能做筆記,錄音頻影片,做批註,但是,如果你要建模型,做迴歸,整理資料,寫論文你還是需要一臺筆記本,還是效能比較高的,pad不能解決學習問題,不能讓你學習更容易,也不能提供很多專業軟體,這些才是做學術的目的,不建議因為便攜性就覺得使用pad提高效率,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還是要把日常和學習生活分開的,這不是儀式感的問題,而是調整二者關係才能兩邊都能高效進行。休息工作兩不誤,充分休息和高效工作

  • 7 # 大媽847

    IPad永遠逃不了玩的命運,想便攜工作學習當然是Surface Go啊,平時裝在包裡,隨時改個文章,看個文獻,聽講座記個筆記都非常方便。

  • 8 # 天穪蓙兎子

    當然是PDF了。看文獻紙質往往都是黑白的,pad上看論文的彩圖非常合適,也可以標亮突出等。不過,紙質版有時候讀起來更舒服一下,尤其是想寫些批註之類的時候。

  • 9 # 滌生

    我沒有買iPad,猶豫了好久之後覺得就算買了它的下場可能會像我的Kindle一樣,吃灰。研究生用iPad主要是記筆記和看pdf,但ipad的筆再好用能有真筆好用?pdf翻得再流暢能有打印出來看得舒服?所以我建議還是不要買了……省下錢,買點真正能提升幸福感的電子裝置吧,比如AirPods(。ì _ í。)……

  • 10 # 教授的日常

    iPad的定位就是影音娛樂,科研還得是筆記本或surface,endnote、prism之類的軟體必不可少

  • 11 # IT人故事會

    1. 有道筆記,記錄學習上的知識,也記錄自己的自己筆記

    2. 有道詞典,翻譯國外的學術資料

    3. 線上畫圖工具。

    目前還沒有ipad,沒時間搞,除了上班,就是擴充自己的技術知識。寫一些文章。

  • 12 # 地球上的那些事

    既然是要裝備一個學術型ipad,那麼就要嚴厲要求自己,所有與非學術相關的app都禁止下載!混合型ipad,最後的結果是會變成了娛樂型… 所以一定要忍住,打死不下載娛樂型app,比如各種影片app,購物app,遊戲app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人還要不要做老師,做老師有什麼前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