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胖是因為吃素

    答,寶寶你是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的呀。年歲再大一點的懂事時候或者上初中的時候你就可以告訴他詳細的生育細節。可以帶他看影片,性教育很重要。目前就是因為很多家長含含糊糊羞澀的回答,導致現在很多年輕人偷嚐禁果造成不必要的身體損傷。男孩爸爸教,女孩媽媽教。我覺得性教育早一點讓孩子知道也無妨,不要把性教育當做是一種不能放到桌面上的話題來看待。只有家長坦然了,孩子們才會坦然。

  • 2 # 我家的三個男孩兒

    從肚子裡來的唄,他們還看了針對孩子的動畫影片解說,大孩子幾歲還自己製作了圖畫解說,被選擇張貼到學校裡優秀作品。

  • 3 # 貴陽小熊

    其實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如實回答。記得我小時也問過同樣的問題問爸爸媽媽,那時候爸爸媽媽給我的回答是我是路邊撿來的。好隨意的答案啊!撿來的這句話在我心裡留下很長時間的陰影,每當做錯事爸爸媽媽指責我時我就會想到我是撿來的。他們不愛我,甚至有一次我還真離家出走了。

    現在的我們已為人父母了,作為新時代的父母,我們得認真回答孩子性啟蒙的第一題。今天我是這樣回答我的孩子的。爸爸媽媽很相愛,也很想要一個小寶寶,於是爸爸往媽媽肚子裡放了一顆種子,然後種子在媽媽肚子裡慢慢長大,長到十個月了,你就用腳踢媽媽肚子,你說你想出來了。於是爸爸媽媽就去醫院叫醫生劃開媽媽的肚子把你抱出來了。所以我們就有了你啊!

    這樣說省約了那個不好啟齒的部份,又籠統說明了寶寶是由爸爸媽媽一起合作得來的。

  • 4 # 上海鶴望蘭

    回答這個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般而言,孩子到三四歲時,“自我意識”萌芽,對關於自己的一切產生好奇。這時,孩子會問“我從哪裡來”。對於這麼小的孩子,爸爸媽媽不要含糊不清地搪塞孩子,也沒必要一本正經地解釋一大堆生理衛生知識。

    比較理想的做法是:可以藉助相關的兒童繪本解答孩子的疑問。

    如果身邊沒有合適的繪本,爸爸媽媽可以自己解釋給孩子聽:

    “你是從媽媽肚子裡來的。”

    “為什麼我會在媽媽肚子裡?”

    “因為媽媽肚子裡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我是怎麼到媽媽肚子裡的呢?”

    “是爸爸在媽媽肚子裡種下一顆種子,種子慢慢發芽、長大、成熟,就是漂亮可愛的你呀。”

    (通常,到這裡,三四歲的孩子就不再發問了,而是滿意地自己玩兒去了)

    入學後,孩子回家問爸爸媽媽這個問題時,如果家長不確定孩子問的目的,可以反問“你覺得你是從哪裡來的?”先判斷孩子的認識水平,家長再做解釋和補充。

    聽過一個笑話:孩子回家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媽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利用自己曾掌握的生理衛生知識,結結巴巴地解釋了一通。孩子聽完,皺著眉頭說:“小胖是從廣東來的,我是從哪個省來的?”(哈哈,媽媽的努力白費了)

    現在的學校通常設有健康課,孩子們在學校會獲得生理方面的知識。畢竟,只有先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身體),才能慢慢地去認識世界。

    提醒家長,孩子問類似問題的時候,如果你不知道怎麼解釋,可以藉助網路、書籍、請教朋友等方式獲取答案,請千萬不要編瞎話、不作答、甚至責罵孩子“怎麼會這樣問”的方式搪塞孩子。有問必答,孩子的疑惑才能消除,孩子才會安心做其他事情。否則問題會一直藏在孩子的大腦裡,一旦孩子使用了非正常的途徑(比如看黃色影片),家長們就要花費更大的精力來糾正。

  • 5 # 王蘭香

    我和孩子說你是媽媽在下雪的時候。撿來的。孩子自己回答說媽媽您瞎說,我是您從肚子裡生出來的。現在的孩子什麼都知道。做為媽媽我說是。

  • 6 # 吃包辣條來冷靜

    當孩子問起他從哪裡來,一般的回答會是,爸爸媽媽很相愛,我們都想要有一個小寶寶,於是爸爸給了媽媽一個種子,放在媽媽肚子裡,小寶寶在肚裡長啊長,等到長大了你就出來了。

    這種說法很巧妙,既省略了那個不好啟齒的給種子部分,又籠統地說明了寶寶的確是得由爸爸和媽媽一起合作才能生成。不過,要是寶寶再追問一句“我也想要一個種子放我肚子里長出小寶寶”,父母估計該傻眼了。

    那麼再把過程細化一點點。爸爸的肚子裡有很多小蝌蚪,媽媽肚子裡有一個房子。爸爸肚子裡的小蝌蚪遊啊遊,朝著媽媽的小房子游過去。媽媽的小房子裡只能住一隻小蝌蚪。等第一隻小蝌蚪進到房子裡時,他就趕緊把門關上,其它的小蝌蚪就進不去了。房子裡還有個小圓球在等他,見到小蝌蚪來小圓球很激動,他們抱在一起融為一體,變成了小寶寶。小寶寶在小房子裡慢慢長大,媽媽的肚子也慢慢變大。等到小寶寶長得很大的時候,媽媽就要去醫院了。然後就會生出來你。

  • 7 # 老凌vlog

    當收到這個關於孩子問自己怎麼來的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挺差異的。 認真想了一想針對孩子提問這樣的問題,我認為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以及認知情況而決定給孩子講到什麼程度,例如3歲以下的寶寶可以這麼回答:爸爸媽媽結婚後,爸爸在媽媽的肚裡放了顆種子叫‘精子’,與媽媽體內‘卵子’手拉手,然後在肚子裡面一個叫做‘子宮’的房子裡住了將近10個月,但在這個過程中裡面的這個寶寶每天都在變化長大,直到有一天,媽媽肚子開始疼痛,原來是這個小寶寶想從小房子出來!你猜這個小朋友是誰呀?對啦就是你哦!”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問必答,簡潔瞭然,孩子也能明白,就沒需要過度延伸講深。

    如果針對三歲以上的孩子有一定的社會認知再加上什麼問題都愛刨根問底,所以這時候家長可以採取圖片或音像資料供孩子瞭解,我的婦產科同學她是這麼回答我的:他是用圖片的形式告訴孩子,從第一張精子和卵子結合一直到在媽媽懷胎十月的每一個月份,包括孩子在媽媽肚子裡每個月不同的變化,都會給孩子進行講解。當然也可以透過音像資料給孩子介紹,讓孩子真正地去了解我們的身體部位,以及男女身體器官的不同

    要是孩子如果再問這方面的問題,媽媽或者爸爸一定要非常耐心的給孩子講,當孩子有了一定了解時他就不會覺得好奇,也不會採取其他不當的渠道去了解。家長在講的時候,一定不要去敷衍孩子會將孩子誤導,一定要滿足孩子這方面的好奇心

  • 8 # 趁w早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問這個問題,我就是這樣回答的。

    爸爸的肚子裡有很多的小蝌蚪。媽媽肚子裡有一個房子。爸爸肚子裡裡面的小蝌蚪往媽媽的房子裡游過去,但媽媽的房子裡面只能住一隻小蝌蚪,當有一隻小蝌蚪找到房子的時候媽媽就會把門關上,然後放在媽媽的房子裡,裡面還有小圓球,她們抱在一起就成了小寶寶,然後小寶寶在肚子里長啊,小寶寶後來等她長大的時候,媽媽就生出來你啦!

    這就是我給我寶貝回答的

  • 9 # vlog生活小張

    這個問題需要根據孩子的年紀來判斷,孩子比較小可以告訴他爸爸媽媽相愛了就有了他,可以用很多種方式做比喻。把孩子比喻一顆種子,是爸爸拿一顆種子種在媽媽肚子裡就有了孩子.

    孩子年紀比較大了就不能直接告訴他,需要嚴肅一點對待了,和孩子第一次談起“性”這個問題了呢,要跟他們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他從哪裡來”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會比較好,畢竟如果你不面對面解釋的話,孩子會因為好奇而犯一些錯誤。,我想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對“性”的瞭解比從課堂上得到這個知識會更有利於他們對這方面的教育!父母逃避從某方面來說是不太合理的!

  • 10 # 書中百味人生

    今日晚飯兒子問我,媽媽我是怎麼來的呀?

    我反問他“你說呢?”

    兒子說“我是媽媽生的。”

    他又問“姐姐怎麼來的呀?”

    我又說“你說呢?”

    他說“爸爸生的。”

    他又問“那爸爸怎麼來的呀?”

    我還是說“你說呢?”

    他想了想說“爸爸是快遞員送的!”

    哈哈哈哈……一家人笑開了花

    孩子如果問自己哪裡來的,如實告知就可以的。

  • 11 # 諾兮漫生活

    這確實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你如果說是媽媽生的,孩子會問媽媽怎麼生的,你如果說是在肚子上劃一道拿出來的,他會問媽媽為什麼把他吃了啊,所以遇到這種問題我就避而不答,告訴他你要快點長大,等你長大了弄明白了,再來告訴我你是怎麼來的,看看咱們兩個想得是不是一樣啊。這樣孩子就沒辦法再問了。

  • 12 # 豬豬神功pi

    "從垃圾桶裡撿來的"、"超市買一送一贈送的"、"飛鶴叼來的"……這大概是當孩子向父母詢問自己是怎麼來的,中國父母最常用的語句罷!其實也不怪父母的搪塞和不負責任,實在是很多父母覺得難以啟齒,不知如何向孩子開口,畢竟中國家庭依然傳統。

    我會實話實說。

    前段時候一起看紀錄片的時候有一段講的是羚羊媽媽在生小羊,我和兒子說"你知道麼,你和小妹妹也是這樣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呦"

    這時候應該知道他是怎麼來的了,是被媽媽像粑粑一樣從肚子裡"拉"出來的

  • 13 # 西瓜叔叔的漫畫課堂

    這個問題很有趣,媽媽通常會說是抱來的,撿來的

    我之前做過一篇漫畫,可以參考一下

    小孩子性教育這件事,我建議可以去買一些相關的繪本看一下

  • 14 # 和守道黃立行

    如果寶寶問你他是怎麼來的,你會如何機智對應?

    1.寶寶的年紀很小,好奇心很強,而好奇心有利於寶寶認識世界,多思考就是多動腦有利於寶寶的提高智商,並且有助於思維方式的建立。

    2.所以回答寶寶問題可以大膽一點,比如告訴寶寶小的時候是在天上選媽媽,很多寶寶在那裡排隊選擇,選好了以後就跟媽媽在一起了。所以過去的事,你比媽媽(爸爸)更清楚,可以好好想想然後告訴媽媽(爸爸)。

    3.這種非常規固定開放式的回答,寶寶會繼續思考探索,在這樣的過程,寶寶是要思考,鍛鍊了思考能力,也間接的影響了寶寶的智力發育,用孩子的好奇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希望我腦洞式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 15 # 開心寶媽育兒日記

    曾經看過很多書籍和影片,怎麼給寶寶解釋他是怎麼來的。

    你可以給孩子這麼說,你還不存在的時候,有一天,爸爸和媽媽相遇了,慢慢的熟悉並且相愛了。因為相愛就結婚生活在了一起,然後爸爸媽媽想要一個小寶寶了。爸爸就在媽媽的肚子種下來一顆種子,慢慢的小種子在媽媽的肚子裡面生根發芽,長出了可愛的小寶寶。這個時候呢,小寶寶就迫不及待的想出來見媽媽了。然後媽媽就把你從肚子裡面生下來了。於是呢,爸爸媽媽就和你愉快的生活著,直到你長成現在這麼大。

    我個人認為這是寶寶最好懂且覺得自己很幸福的一種解釋了。

  • 16 # 奶爸微時光

    好奇心,是人類發展進步的源動力。

    因為好奇,寶寶對身邊的世界充滿著新鮮感,開始主動去認識未知的世界,獲取成長的養分。

    而自我意識讓寶寶有了“我是誰?”“我來自哪裡?”的困惑和思考。

    清楚地記得小侄女4歲那年,有一天跑過來問我:

    “小叔,你知道我是怎麼來的嗎”

    當時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於是問她

    “你媽媽怎麼跟你說的?”

    “媽媽說我是她從菜地裡撿回來的!”菜地裡撿回來個大閨女,我嫂子也是腦洞大開啊。

    相信我們身邊都聽過很多這種逃避式的回答,可以說是花樣百出,而大家似乎也習以為常了。

    傳統觀念的束縛深深地影響著過去大多數人的思想,仿似一代又一代的傳承,陷入了一個怪圈。甚至多數父母因為羞怯不願多去解釋,即便說了也多半解釋不清楚,心想: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懂了。

    到了我上學那會,90年代的老師在上生理課的時候,面對性,面對生命的誕生這些課題,都很快略過。長時間以來,就是這種錯誤的引導方式,讓孩子沒有一個“對於生命起源,對於兩性”的正確認知。

    是我們的傳統觀念,父母的羞怯不在意,甚至傳統的教育模式造就那樣的窘境。孩子心中裝著“十萬個為什麼?”這是天性,是求知的慾望。我們要做的是正確的引導,釋放孩子的天性,而不是避而不談,甚至是無厘頭的回答。

    如今我為人父,當寶寶哪一天問我:我是怎麼來的?

    我會告訴他:你是爸爸媽媽愛的結晶,是我們的天使!

    藉助教育影片,圖文畫冊,真實地還原他是如何偉大地來到這個世界。並告訴他男孩和女孩的區別,如何保護自己,尊重異性。儘管他能理解的很少,甚至會引出更多的“為什麼?”,沒關係,一次又一次的給他講解;這個過程會幫助他成長,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讓他懂得藉助知識來解答疑問。這是作為父母該做的,我認為正確的方式。

    現如今,網路這麼發達,影片資料、圖文並茂的書籍,足夠我們把問題解釋清楚了。

    無論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如何,當好父母,最基本的是要給孩子兩樣:根和翅膀。

    —「美國」大衛.埃爾凱特(David,El Kate)

    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也是家族的傳承,這是他誕生就不可磨滅的烙印!

    寶寶,我會在地圖上標註,告訴你在哪裡出生,而爸爸媽媽家鄉是哪裡的,你有哪些親人,即便你現在都還沒見過。

    你要謹記:不管你將來走到哪裡,永遠不要忘了你來自哪裡!

    有根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夢想才能飛的更高、更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媒體爆料稱廣廈胡金秋在做深蹲訓練時遭遇嚴重傷病,他的傷勢情況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