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史圖鑑
-
2 # 飄泊故鄉異鄉客
祖大壽降清後,只為滿清作了一件沒有成功的事情,就是在皇太極的要求下,給他的外甥,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寫了一封勸降信。除此之外,再也未獻一策,謀一事,更別說帶兵打仗。沒有功,自然就不會有加官進爵的機會。
洪成疇數於是戰略層面的人才,他幫助皇太極、多爾袞出謀劃策,為滿清入主中原,統一華夏立了不世之功,他的功勞是任何人也無法取代的。但是滿清是以軍功論封賞的,這樣一來洪成疇就吃了虧了。當然這也是有傳統的,中國歷史上,戰略人才始終是不如軍事人才受重視。強如范文程,也只不過是世襲牛錄,遠遠比不了同時期的一些武將,當時後金武將一大堆,但范文程只有一個。可那又怎樣呢?
-
3 # 天堂1999
我也來吹一波
明朝末年,官府腐敗無能,殘酷剝削百姓,狼煙四起。作為中原地區的山東省,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崇禎剝削的重災區。
皮島的老島主,毛文龍,本是山東人,被迫賣身到東北李成梁手下做奴隸,這個時候他和努爾哈赤同為奴隸,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有共同的目標,推翻腐敗兇殘的大明朝。
努爾哈赤逃回白山黑水,和古老的北地女真結盟。
毛文龍回到膠東半島,他跟著當地的漁民出海,發現了青島至皮島的航線。從此,山東半島活不下去的百姓,透過青皮航線,源源不斷的偷渡到遼寧。
那邊,努爾哈赤接受這批活不下去的漢人,他們共同努力,山東漢人帶去了孔子,技術,文字,教育,後金越來越強大。
袁崇煥袁蠻子是廣西60多年唯一的一個進士,被江西江蘇浙江出生的內閣排擠,流放到到山海關。
袁崇煥實務能力很強,透過間諜和抓捕的後金俘虜發現了毛文龍的勾當。
於是袁崇煥單刀赴會,在經過激烈的辯論後,袁殺了毛文龍。
努爾哈赤和毛文龍有結拜之義。毛帥的義子自然也是老奴的子侄,也就是皇太極多爾袞的異性兄弟,作為山東籍八旗的頭領,封三個王,成為三個漢軍旗的旗主,也是他們應得的獎勵。
皇太極穿越呼倫貝爾大草原,從嘉峪關進入京城,然後繞道去山東,最後透過青皮航線,帶走大量的戰利品。對於皇太極的大軍中的山東人來說,回家報仇,是人生一大快事,所以進行得非常順利。
總之,明朝無道,人民自救,是清朝創立的根本原因。國號為清,為的是紀念白山黑水漁獵的滿族祖先,紀念青島作為發源地之一,紀念青皮航線貢獻。
清朝是一個純粹的儒教國家,非常重視教育,跟山東尊孔重教是一脈相承的。滿人不只會騎射,更加會讀書。文學家老舍就是讀書人出生。
-
4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咱先說祖大壽,1629年,他跟著袁崇煥馳援京城,結果好不容易抵達京師城下,卻被崇禎皇帝拒絕入城。皇太極分兵進攻,一路進攻袁崇煥,另一路進攻滿桂。滿桂和袁崇煥本是明軍此時不可多得的猛將,然關係卻極糟糕。更為可怕的是,身為天子的崇禎卻不能公正調解,導致滿桂戰死(甚至有一種說法,滿桂是在和後金軍的血戰中,被袁崇煥部射中五箭,箭瘡迸裂而死)、袁崇煥遭凌遲處死——明軍將士為國浴血奮戰卻遭此下場,實在是令人心寒。崇禎、滿桂、袁崇煥三方誰是誰非,暫且不論,但結果便是,身為袁崇煥部將的祖大壽,對明廷從此深為恐懼——袁崇煥進城之後,崇禎不容分辯就將他下獄,隨行的祖大壽渾身發抖。據此兵部職方司郎中餘大成認為祖大壽必反,並說他三天之內就會反。袁崇煥下獄第三天,果然祖大壽率關寧軍徑直離開京師回師遼東。而此時滿桂已全軍覆沒,為解京師之危,崇禎不得已,只能讓下獄的袁崇煥寫信將祖大壽召回。
可以肯定的是,是非且不論,但祖大壽的危險是毫無疑問的,回到錦州前線之後,他從此不輕易離開軍營,生怕被東廠番子暗中抓捕,就是這個緣故。
隨後,祖大壽奉命修復大淩河城以便將關寧防線前推,不到半個月,城牆還沒修完時,便被皇太極親率大軍包圍,祖大壽倉促應戰。三個月困守,彈盡糧絕之下,他只能出城投降。
但這一次,其實是詐降。隨後祖大壽便向皇太極建言:自己妻子兒女均在錦州城裡,趁錦州不知自己已投降,願帶一支兵馬去錦州,在城裡當內應,奪取錦州城。皇太極欣然同意,結果祖大壽一入錦州,便組織防禦,抗擊清軍。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居然也沒有治罪,反而下令提升祖大壽為左都督,只是旋即他又三次下詔,命祖大壽進京覲見,有袁崇煥的先例,祖大壽豈敢重蹈覆轍,他始終堅守在錦州城裡,委婉地拒不入京。
而在後金那邊,皇太極居然很有耐心地繼續遊說祖大壽,留在後金軍營中的祖大壽之子祖可法等人,也沒有被殺,而是一直以禮相待,並且頻繁給祖大壽寫信。
1638年,皇太極親征,還派使者並釋放明軍俘虜給祖大壽帶話,說:"我在大淩河釋放了你,我的大臣都說我看不清人。現在,將軍應該出城與我相見,證明我沒有看錯你。"
1639年,皇太極再次進攻明朝,祖大壽移兵寧遠駐守。皇太極又讓祖大壽的妻子誘導祖大壽投降。祖大壽依舊不理,後金退兵之後,祖大壽又進入錦州駐守。
1641年,皇太極再圍錦州。明薊遼總督洪承疇率吳三桂等八總兵領兵十三萬來援,駐紮在松山。1642年,松山城破,洪承疇投降清朝。而此時,被圍困了整整一年的錦州已經糧盡,窮極無奈的祖大壽,也只能在三月初八開城出降。
可以這麼說,祖大壽真是很難,一方面他無法信任崇禎皇帝那一幫昏君奸臣,另一方面他又決心繼承袁崇煥遺志捍衛遼西;一方面他堅決抵抗後金,但另一方面勢力不支的情況之下,他也真的無可奈何。
和他的外甥吳三桂以及耿仲明、尚可喜不同的是,祖大壽雖然投降之後被授予漢軍正黃旗總兵的職位,但實際為皇太極效力甚少。應該說,這件事,錯在崇禎,非祖大壽。而既然祖大壽沒有給皇太極做出什麼重大貢獻,不封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至於洪承疇,他更擅長的其實是對付李自成、張獻忠,偏偏明廷無人可用,拿他來對付皇太極。而到了前線,洪承疇主張決一死戰,各部總兵官卻紛紛主張南撤,最後十數萬人土崩瓦解。無奈降清之後,皇太極表面上對他恩禮有加,實際上並未放鬆對他的防範,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終皇太極一朝,除諮詢外,也沒有任以官職。直到多爾袞時代,才真正有所任用。而既然是這樣,封王也就沒指望了。
-
5 # 亙辰
這個問題應該先看看祖大壽和洪承疇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投降清朝的。
祖大壽有兩次降清的經歷。一次是在大淩河,一次是在錦州。祖大壽的內心裡面是對大明朝無限忠誠的,雖然有兩次投降的經歷,但是看看他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下投降的!第一次是被圍,已經出現了人吃人的情況了,而且根本看不到有援軍來救援,與其餓死,不如再想辦法,這就是祖大壽第一次被迫投降的想法。而且投降以後,迅速欺騙皇太極又逃回了錦州,繼續與大清朝作戰。第二次投降是看到松錦會戰大明朝的軍隊被清軍徹底消滅了,也是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為了保護手下將士和城中百姓的生命,才投降的。可以說清朝對於祖大壽不會完全信任。
再說說洪承疇的情況,洪承疇是在松錦會戰中被俘後,經過了許久的勸降和才投降的。洪承疇在大明朝的地位比較高,而且也是準備玉石俱焚的心態下,被勸降的,所以清朝對於洪承疇開始也是不太信任的。
這兩個人和皮島投降的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等人完全不同。皮島投降的人,是因為主帥毛文龍被殺,懷著復仇的心態投奔清朝的。而且是主動投奔的,因此大清朝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
再者皮島三王是早期投奔大清朝的,祖大壽和洪承疇他們比較晚,而且祖大壽有過反覆的經歷,所以說不可能給予祖大壽和洪承疇王位。
看看皮島投降的三王,他們在大清朝平定神州大地的過程中的積極表現,也足以讓大清朝給予王爵的獎勵。
-
6 # 小院之觀
清初三王,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大名鼎鼎,或者說惡名昭著。
降清的將領多如牛毛,比他們名氣更大,職位更高的也不計其數,比如薊遼總督洪承疇、左都督祖大壽,論名氣,論戰功,論能力,都要超過三人,為何被封王的是他們三個呢?
小院看來,主要有二個原因。
一、對清軍的意義。三人的歸降,最大的意義是軍事上的,他們為皇太極帶來了夢寐以求的戰略武器和兵種——紅衣大炮和水師艦隊。
在此之前,八旗軍吃夠了紅衣大炮和水師的苦頭。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次對寧遠的圍攻,都在城頭紅衣大炮轟擊下敗下陣來,還弄得損兵折將,士氣低落。
皮島的毛文龍則靠著水師三天兩頭在後方騷擾,努爾哈赤只能乾瞪眼,因為後金壓根沒有水師,寧遠之戰後覺華島之所以被屠,還是因為海面結冰,八旗軍得以踏冰而過。
這樣的戰略武器,皇太極當然做夢都想擁有,無奈後金技術力量太薄弱,靠自制根本不可能,只能依靠別人的力量。
在三人歸附之前,皇太極也嘗試過靠俘虜的工匠自造,雖然也仿製了出來,但在技術上終究底蘊不足,無法形成足夠的戰鬥力。孔尚耿三人的來投,帶來了豐富的嫁妝——熟練的工匠和豐富的軍械、物資和人員,其中包括紅衣大炮和水師艦隊,還有手下的軍民兩萬多人,這些都是皇太極所急需的。
聽到孔有德和耿仲明來投降的訊息,皇太極有多激動呢,他親自跑出瀋陽十里外迎接,見到兩人就給了他們一個熊抱——別誤會,這是女真最隆重的禮節“報見禮”。
一年後,尚可喜的到來,皇太極也如法炮製。
皇太極至於這麼開心嗎?太至於了。
八旗軍雖然戰鬥力強悍,但始終缺少攻堅能力,面對城池,在之前基本上只有靠城裡內應的接應、圍點打援、長期圍困等辦法,如果明軍守城意志堅定,又沒有內應,那清軍的進攻就很難奏效。
而這三個人的到來,有了資源,又有了人才,清軍有資本發展大炮這種攻城利器,到崇禎十六年的時候,錦州、盛京已經成為了清軍的火炮生產基地,駐紮在錦州的清軍擁有大炮百門,甚至,清軍擁有了專門的軍種——烏真超哈,也就是炮兵為主的漢軍。
清軍的紅衣大炮,不能說是完全來自孔尚耿三人,不過這三個人的歸降,無疑對於清軍火器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皇太極能不高興嗎?這三人的王爵,是拿這麼多人才和物資換來的。
二、投降的時機。孔有德和耿仲明在崇禎六年歸附皇太極,尚可喜在崇禎七年渡海來投。
從時間上看,這個時期正是皇太極掌權後進行改革的時期。他是個善於學習的人,逐步改變了努爾哈赤時期喜好殺戮遼人的惡習,講究以文化來籠絡降人。如果說努爾哈赤統治下的後金還是部落製為主的國家,到了皇太極這兒,就逐步改革為了君主專制制度,一整套的國家機構,都效仿明朝設立起來了,他對明朝投降的官員的原則是“一切勿得侵擾。”,不論你之前跟後金作戰多狠,只要投降,概不追究。
這樣開明的形象,對那些心猿意馬,在明朝混不下去的人是很有吸引力的,他手下的漢軍也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漢軍八旗。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個人,之前在毛文龍麾下長期與後金作戰,沒少砍人少搶東西,現在他們來投降,皇太極必須要做出姿態,表示既往不咎,並且還能得到重用,加上這三人確實給他帶來了急需的東西,為了統戰工作的需要,他加封三人為王,更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來投奔他。
而時間越往後,皇太極已經穩定了局勢,經常翻越長城到關內主動出擊,投降的明將也越來越多,手底下人才多了,這個王爵也就越來越稀缺,不捨得隨便給出去了,直到後來為了交換吳三桂獻出山海關,才封出去個平西王,此後再沒有漢人得到過清朝的王爵。
再說兩句洪承疇和祖大壽,他們的情況還是不太一樣。假設洪承疇在崇禎六年左右這個時間點來投降,很可能也會被封王,他在明朝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表率作用更加明顯。
而祖大壽不可能被封王,他投降清朝從來都不是真心,和他外甥吳三桂截然不同,是實在走投無路下本能的自保行為,考慮到祖家世鎮遼東,根深蒂固,皇太極沒有殺他也是從大局著想,但也不可能再重用他。
換做是你想想,曾經假投降又逃回去組織抵抗,最後實在堅持不了才再次投降,這樣的人敢用嗎?養起來不給他權力就算完了,別說封王了。
-
7 # 有得觀史
祖大壽和洪承疇投降是被動的,皮島三將領投降清軍是主動,他們投降的政治意義不同,待遇當然不會一樣。
皮島三將分別是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這三人都是毛文龍部下,毛文龍被袁崇煥殺掉後,對皮島高層進行洗牌,他們因為是毛文龍的人,不受袁崇煥重用,因此有了二心。
孔有德先是率眾投奔孫元化,後來發動吳橋兵變佔領登州,接著進攻萊州,被大明官兵圍剿,從山東逃到遼東,接著投降清軍。
耿仲明在吳橋兵變時,背叛朝廷,與孔有德里應外合攻破登州,後來和孔有德一起投降清軍。
尚可喜和袁崇煥安排的皮島守將沈世奎矛盾激化,帶領部下直接投降清軍。
綜上所述,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都是主動被叛大明投降清軍,皇太極對待他們的投降,相當重視,出城十里迎接,並給投降者很高的待遇,封他們為王。皇太極的這一舉動,是告訴明朝將領們,主動投降清軍,好處大大的,都趕快來吧!其政治意義相當大。
祖大壽和洪承疇完全不同,他們是被迫投降的,他們心裡有抹不去的民族情結。
祖大壽在修建大淩河城時,被清兵圍困,城中糧食吃完給了,出現人吃人現象,如果不投降,最終得全部死光,祖大壽無奈開城投降。
祖大壽投降後,欺騙皇太極,讓皇太極放他回錦州,他可以裡應外合幫助清軍拿下錦州,結果皇太極放他回錦州後,他立刻固守錦州,抗擊清軍。
皇太極圍困錦州,崇禎派洪承疇救援錦州,被皇太極打敗,錦州之圍已經沒有任何希望被解,城裡又出現了人吃人現象,祖大壽再次開城投降。
洪承疇被俘後,要絕食自殺,經過大量思想工作,才答應投降。
在當時,祖大壽和洪承疇投降的真心是受到質疑的,因為擔心殺了他們會堵塞大明舊臣投降清軍之路,所以皇太極才不殺他們。但是重用他們,給他們封王是不可能的,因為其中存在極大風險。
祖大壽投降後,一直沒受重用,洪承疇也是在多爾袞時才得到重用,既便重用也是當顧問,沒有實權。
-
8 # Mer86
投降時機不一樣,歸順時的資本不一樣,建立的功勞不一樣,待遇自然也不一樣了。
先說時機和投降資本。
孔有德、耿仲明在崇禎六年歸順後金時,當時後金軍與明軍還在遼東進行拉鋸戰,裝備遠不如明軍。
而孔、耿二人此時率一萬精兵以及後金軍當時急需的艦隊、紅夷大炮及匠人歸順,不僅幫皇太極樹立了威望,招攬一部分漢人的民心。而且還幫助後金軍擴充了實力,建立了完整的火炮部隊,使後金軍在攻城和野戰當中,具備了與明軍火炮對射的能力,縮小後金軍與明軍的裝備差距。
試問如此巨大的功勞,以及如此恰到好處的投降時機,他們怎能不封王?
相比於孔、耿,尚可喜和後來的吳三桂歸順的時間雖然稍晚一點,但他們也是在最佳時機歸順的。尚可喜歸順於皇太極稱帝前,吳三桂歸順於清軍入關前,都屬於老資歷。並且他們也都是“帶資入股”。尚可喜帶了五萬人和廣鹿、大小長山、石城、海洋五島軍資器械歸順。吳三桂帶了四萬關寧鐵騎歸順。
從時機和資本來說,尚可喜和吳三桂甚至比孔有德和耿仲明要更大。他們封王,也是理所當然的。(如果孔、耿封王,那麼尚可喜和吳三桂也應該封王)
另外,孔、耿、尚、吳都有嫡系班子,從上到下如鐵桶一般,都是奉行投機主義的以原明軍為主的軍事利益集團,清廷很難分化他們。對這四位,清廷不裂土封王根本籠絡不住。而沒這四位,清軍想拿下南明又是白日做夢,就以滿蒙八旗那點人,怕是連劃江而治也做不到。(即便是如此籠絡,後來也一樣爆發了三藩之亂)
而祖大壽和洪承疇就不一樣了。
祖大壽是在崇禎十四年(1641年)因錦州被圍困,且援軍又不來的情況下才歸順的。
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說,明朝的援軍是不會來了,而錦州城破只是時間問題,祖大壽投降與否並不影響整個戰局的結果。如果他這種情況都能封王,那明朝降將幾乎都可以封王了。清朝也給不出那麼多王爵。
至於洪承疇,他的情況更尷尬。
他是文臣帶兵,原本就沒多少本錢。並且他還是兵敗被俘而降,自己的嫡系曹變蛟等部被打得全軍覆沒,可謂孤身一人而降。
雖然說他有很強的軍事戰略頭腦,但他手下無兵,純粹就是一個打工仔。清廷多他少他的就那麼回事。皇太極極力勸說他投降,不完全是愛惜他的才華,更主要的是想利用他的投降給關內的漢官做樣子。
需要用他時,就拿他出來用,不需要時就把他扔一邊去,不必擔心他會造反。
再說功勞。
有清一朝,無軍功不封爵。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吳三桂封王,當然不可能僅僅只是他們帶兵歸順。最關鍵的是,他們在清營中,都立有很大的軍功。
祖大壽雖是個武將,但他投降後,一是年紀大了(64歲),二是清廷不信任他,所以他在歸順清朝後,並沒有立下曠世軍功。皇太極封他做漢軍正黃旗總兵,其實已經是高抬他了。
至於洪承疇,投降之前是文官,投降之後依然是文官,最高做到大學士,正一品。他在清廷的工作履歷上並沒有真正帶兵打仗的經歷,都是諸如節制幾省督撫軍務的,抓宏觀的工作。
所以,洪承疇別說是封王,他應不應該封爵位都是個問題。
當時支援對洪承疇賜爵的人認為,洪承疇是明朝降清最高級別的官員,no.1,不封難以服降臣之心。並且洪對平定南方,經略中原也參謀了大量切實有效的建議辦法,對穩固天下確實有功。
不支援賜爵的則認為,他沒軍功,就是不應該封爵位。
最後,幾經爭論,議政王大臣會議才以洪承疇確實有功勞為由,在洪承疇退休後,封了他一個級別非常低的三等輕車都尉。
這個爵位有多低,我就不多說了,看下面這張表就知道了。
輕車都尉,而且還是第三等……
當然了,清朝統治者並不認為給洪承疇一個三等輕車都尉是羞辱。
因為在當時被封爵的明朝降臣中,除了洪承疇等少數幾個人是文臣外,其餘的人都是軍官出身。按理來說,洪承疇不該封爵。給他一個低等爵位,已經是開恩了。
PS:資深漢奸范文程是子爵,但洪承疇的地位遠不如范文程。
-
9 # 雍親王府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用現代企業間的一個例子來做比較。
有兩家公司正在做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一家是曾經壟斷行業的傳統企業,但是管理陳舊、內部混亂且危機不斷,已經走上了下坡路,而另一家則是剛剛興起的創業型公司,正在努力的搶佔市場。
而這個時候,傳統公司內部的一個團隊,由於受到了內部其他團隊的排擠,主動選擇跳槽到這家創業型公司,並且,他們不是“光桿司令”過來空手套白狼,而是帶著團隊、帶著資金、帶著技術過來的,甚至帶來的團隊人數差不多是創業公司現有團隊人數的十分之一的樣子。而在轉投之後,這些團隊解決了創業型公司的許多曾經無法解決的技術性問題,並且在搶佔市場的過程中表現極為出色。在這樣的情況下,可想而知,這個團隊的帶頭人必然會獲得很好的待遇,或者說,這些人拿到的原始股,享受到的是創始人團隊或者核心管理層的頭銜。
與之相對應的是,同樣是這家傳統公司內部的團隊,在公司即將破產的邊緣,與創業公司經歷了一場激烈的商戰,不僅拼的血本無歸,團隊的領導也被逼得走投無路,在這樣的情況下,也選擇了投奔這家已經逐漸做大做強的創業型公司。結果也是可以預見的,這些人縱使再有能力、曾經在傳統企業再有輝煌的業績,如今在這家公司也僅僅是級別高一點的職業經理人,地位、待遇必然無法同之前的人相提並論。
透過這則示例的類比,我們不難發現,所謂的“三順王”即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就屬於前者;而洪承疇、祖大壽,則恰恰是屬於後者。
“吳橋兵變”,“三順王”歸降,可以說是打破明清之間戰局平衡的一個重要節點。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曾經是明朝東江鎮總兵毛文龍的部將,同時他們也被毛文龍收為了養孫,被賜姓“毛”,分別叫做毛永詩、毛有傑和毛永喜。在毛文龍麾下,他們也得到了重用和提拔,開始擔任軍職。
但是在後金天聰二年(1628年),時任薊遼督師的袁崇煥“計斬毛文龍”,並安排陳繼盛等人協管東江。
可以說,袁崇煥在殺掉毛文龍之後,並沒有非常妥善的處理後事,對東江鎮進行有效的安撫和安置,而這也成為了後來“吳橋兵變”的一個重要導火索。
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大淩河之戰”爆發,皇太極率兵將祖大壽鎮守的大淩河城團團包圍。接到朝廷的旨意後,登萊巡撫孫元化急令孔有德率軍北上支援祖大壽。
然而,孔有德率領的遼兵與山東本地的登萊軍隊矛盾頗深,且天氣寒冷,孔有德軍隊的後勤寄養出了問題。隨後,孔有德的手下因為一隻雞與朝中要臣王象春結怨,進而開始受到了各方的排擠與打壓。在這樣的情況下,孔有德在部將的勸說下,發動兵變,帶兵重新殺回山東,並且在耿仲明的幫助下,奪下了登州。
這便是著名的“吳橋兵變”。
“吳橋兵變”後,在以孔有德、耿仲明、毛文龍之子毛承祿等人為首的一眾遼東舊將的帶領下,迅速拉起了一隻近萬人的隊伍,開始在武裝割據,時間前後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致使山東半島被打得的一片糜爛,讓明朝政府付出了巨大的損失和代價。
之後,明朝政府調集各方力量,開始鎮壓叛軍,包括祖大壽的兄弟祖大弼,吳襄、吳三桂父子,以及後來非常有名的劉良佐、劉澤清等人,皆參與了鎮壓孔有德、耿仲明的戰鬥。
而最終在突圍無望的情況下,孔有德和耿仲明選擇從海上出逃,橫渡渤海灣,最終在鴨綠江口,向後金剃髮稱臣,於後金天聰七年(1633年),正式投降了後金。
當皇太極得知孔有德等人率眾投降後是興奮異常,不僅出城十里相迎,更是讓孔有德、耿仲明自領所轄兵馬,並賜名“天佑兵”。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尚可喜也在被百般刁難和排擠後,選擇投降了後金,皇太極同樣對尚可喜的到來予以了熱烈歡迎,並將其軍隊賜名為“天助兵”。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投降後金後,可以說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首先,跟隨他們投降的有一大批懂得製造火炮和船舶的工匠,而這就使得明朝在火器和海運上的絕對優勢,變得蕩然無存。
其次,三人所帶的兵馬,擴充了後金的兵員,並且在此後的一系列戰鬥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皇太極對於三人的封賞,也極大的刺激了明朝的官員和將領,而他們也為後來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員將領們,做出了榜樣和表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宣傳作用。
而皇太極對於這三人也是恩寵有加,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正式改元稱帝,建立大清王朝,並將這三人冊封為王,其中孔有德為恭順王,尚可喜為智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至此“三順王”正式誕生,而在順治皇帝時期,這三人的頭銜也變為了定南王、平南王和靖南王。
他們之中,除了孔有德在桂林戰死,全家在桂林被屠戮,僅有一女逃脫,進而被取消的王爵世系外,耿仲明和尚可喜的後人皆參與了康熙朝時期的“三藩之亂”。
相比於“三順王”的主動歸降,洪承疇和祖大壽的投降,則是被俘後的投降。清崇德七年(1642年),決定明清之間命運走向的松錦大戰以清朝大獲全勝,明軍幾乎全軍覆沒、主將洪承疇被俘的結局結束。
此時的明朝已經是走在了滅亡邊緣,本來關內地區已經被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農民軍搞得是滿目瘡痍,如今又遭遇了“松錦大戰”的慘敗,領地盡失不說,精心打造的九邊精銳更是喪失殆盡。
最終,既是出於對大明王朝和崇禎皇帝的莫大失望,也是寄希望自己能夠繼續施展抱負,洪承疇選擇了投降了皇太極。而祖大壽,早在十年前的大淩河之戰中,曾有過一次詐降經歷,之後又重新回到了明朝,這次投降後,祖大壽也選擇了安心歸順。
然而,皇太極時期的洪承疇和祖大壽並沒有得到重用。
一方面,皇太極對著二人仍有防範之心,頗有戒備;另一方面,此時清朝的漢臣漢將,不僅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范文程這些,包括李永芳之子巴顏、佟養正之子佟圖賴等人,也已經嶄露頭角,留給洪承疇和祖大壽發揮的空間還是非常的有限。
所以,縱然在明朝的時候,洪承疇曾是掛兵部尚書銜的薊遼督師,祖大壽也是總兵一級的高階將領,其級別和地位遠超孔有德等人,但是到了清朝的朝堂上,已經是今非昔比,被封王爵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硬生生的壓過了洪承疇和祖大壽一頭。
而相比與“三順王”,洪承疇和祖大壽的頭像,是戰敗投降,來的也只是“光桿司令”自己,況且此時“明亡清興”的趨勢也已經是不可逆轉,他們的到來也只是“錦上添花”。遠比不上“三順王”投降時“雪中送炭”的意義重大,因而沒有被過渡的封賞也就成為了必然。
而除了“三順王”,還有一位明朝投降的將領,也被封了王,這便是後來引發“三藩之亂”的平西王吳三桂。吳三桂能夠被清朝封王,也是因為當時的特殊局面。
清順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克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正統明朝滅亡。
在此情況下,吳三桂先是投降了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政權,但是在聽聞其父遭到了拷掠,愛妾陳圓圓又被劉宗敏霸佔後,毅然決定與李自成死戰到底。
早在“松錦大戰”後,清朝就開始對吳三桂的招降工作,但是吳三桂始終不為所動,這次也是打著“借兵”的名義向清軍求援。而清朝這面的多爾袞卻始終堅持只接受投降,不接受“借兵”,同時更是陳兵山海關。
在“山海關大戰”中,吳三桂與李自成的交戰中,自覺不支,陣前向清朝投降,於是在吳三桂的引領下,清兵在得以進入山海關,打敗李自成。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既是為了爭取吳三桂的歸順與投誠,同時也是更好的為清王朝打天下,在明朝時已經是平西伯的吳三桂被封為了平西王,而在此之後他也跟隨清軍南下,成為剿滅李自成和南明政權的先鋒。
而吳三桂相較於洪承疇和祖大壽,其能夠封王的關鍵在於,吳三桂手中握有精銳的關寧鐵騎,並且佔據著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山海關,其能夠發揮的價值遠超過這二人,況且吳三桂是被招降了,既然是招降,付出的代價和籌碼也必然比投降的要高。所以吳三桂能夠封王,而洪承疇和祖大壽則不能。
-
10 # 飛越滄海新史觀
我是飛越滄海,我來回答這個問答!
他們五人投降的時機和對清廷做出的貢獻不同,清廷對待他們的待遇自然也就有很大的區別。
皮島三王是在滿清創業初期投靠的,並且帶來了皇太極急需的工匠和火器,這對於正亟待發展軍事力量的滿清來說無異是雪中送炭。同時,皮島三王來投的時節也正是皇太極改變對待明降將策略的時期,皮島三王就正好成為皇太極用來招撫明將的一面旗幟,而三王加盟後也為滿清江山立下不少功勞,被封王也就順理成章了。
先來說說皮島三王是如何投靠滿清的,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這三人原都是毛文龍的手下,由於毛文龍擁兵恣驕,不聽從袁崇煥的號令,在崇禎元年,袁崇煥借上皮島檢查軍務之便矯詔請出尚方寶劍斬殺了毛文龍,改由毛文龍的副將陳繼盛統轄皮島事務。
孔有德對毛文龍被殺心懷不滿,也不願再在皮島呆下去,出走皮島,投靠了當時的登萊巡撫孫元化,耿仲明隨後也來到了登州投靠孫元化。
地域仇視,釀成吳橋兵變登萊之亂崇禎四年,皇太極率兵攻打大淩河城,築城未果的祖大壽只得困守大淩河城,孫元化派孔有德率兵去救援祖大壽。此時的大明經略遼東的策略就是以遼人治遼,因為在努爾哈赤時期,曾大量屠殺和驅趕遼東原住民,所以遼人和滿清有著血海深仇,再加上遼人故土情,他們和滿人作戰時都非常的勇敢。像以驍勇聞名的關寧鐵騎就是以遼東人為主。
遼人雖然作戰勇敢,但是軍紀非常不好,山東地區計程車紳和居民們非常不喜歡遼人,一直有嫌隙。孔有德手下士卒多是遼人,在趕往大浚河的途中,在吳橋與當地的居民起了衝突,激起了兵變,孔有德在部下李九成的攛掇下,便在吳橋造反。大浚河城也不去了,率軍就回師登州。
而這時的登州也不消停,還是遼東籍士卒與城內的居民的衝突,城內居民不願遼東士卒的家眷入城,這激化了雙方的矛盾。這時,孔有德率軍攻來,耿仲明便糾集了遼東同鄉在登州城內做了內應,裡應外合之下,叛軍攻破了登州,城破之後,自然不消說,這兩貨縱兵在城裡大肆劫掠燒殺,無惡不作。
佔據了登州後,孔有德自號都元師,讓耿仲明留守登州,他率軍去佔領萊州。本來這時明軍如果能統一思想全力圍剿,是很容易就能平息孔耿之亂。但明廷方面出現了意見相左的兩派,大學士周延儒與兵部主事張國臣力主招撫,而萊州的守軍新任的副都御使巡撫謝璉和山東巡撫徐從治則力主圍剿。
在兩派糾纏不清時,派來救援萊州的部隊也停滯不前,這無形中又助長了叛軍的氣焰,孔有德藉機又大肆擴充兵力,又有皮島舊部3000多人來投。在萊州被圍困四個月之久下,明廷的那幫蠢貨大臣還在做著招撫的美夢。直到孔有德用詐城計攻佔萊州無果後,明軍才大夢初醒,開始全力圍剿叛軍。
挾裹重要資源投金,皇太極委以重任在明軍全力圍剿下,孔有德和耿仲明無路可走,只得後金乞降。
在崇禎六年即公元1633年,孔有德和耿仲明率叛軍10000多人及其家眷並裹挾無數的工匠、紅夷大炮、水軍艦隊投靠了後金。他們帶來的都是後金緊缺的資源,皇太極為此親率王公貝勒出十里之地來迎接這幫叛軍,並給與孔有德和耿仲明隆重的“抱見禮”,並持這股叛軍為“天佑軍”。
投降後金不久,耿仲明和孔有德就為後金主子立下大功,引兵攻陷了旅順,逼得總兵黃龍兵敗自殺,黃龍一死也連帶著另一王尚可喜的出世。
公元1634年,深受黃龍重用的尚可喜在黃龍死後,被接任東江總兵的沈世魁逼得無奈投降了後金,尚可喜的投金更是危害巨大,他不但挾裹了大量人口,還把轄下的五島軍資器械全部獻給了後金。皇太極對尚可喜的來投更是出迎三十里,可見其禮之隆重。
在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後金為清,登基稱帝,封孔有德為恭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尚可喜為智順王,稱為三順王。
這三人投降後金後,先是隨著皇太極征討北韓,解決清廷的後顧之憂,然後又在對明的松錦之戰中立下大功。清軍入關後,三順王又跟隨多鐸、阿濟格討伐李自成和南明,平定江南各地及陝西,湖廣、江西等地。
三人為大清江山是不遺餘力,南方的每寸土地都留下了他們殺人的血跡。由於分別立下了赫赫戰功,三人也從三順王,分別被封為,孔有德為定南王,尚可喜為平南王,耿仲明為靖南王。
這三人之所以能封王,主要在於,如果說滿清是家初創公司的話,這三人恰恰是在這家公司創立之初正急需人力物力時,他們主動加入了公司,這無疑是雪中送炭之舉,他們三人也可以說是半個原始股東。不但帶來龐大的技術力量,還帶來了關鍵性技術。龐大的工匠隊伍、紅夷大炮、水軍艦隊這都是滿清所沒有的。
以半個原始股東身份,攜龐大的技術工和關鍵技術入股,自然是要有豐厚回報的。何況,再加入公司後,又建立了卓著的功勳。封王就是他們應得的紅利。
反觀祖大壽和洪承疇則就大不一樣兩人投降時,天下大勢基本已定,明朝在松錦之戰失敗後,已無可戰之兵,滿清的形勢是一片大好,正是勢力鼎盛之時。
雖然兩人投降時,官職都遠遠大於孔有德三人投降之時。但這兩人都是兵敗後被動投降,特別是祖大壽,曾經還詐降過一次,明顯是明朝的死忠粉,只是被迫無奈才最終選擇投降,他心裡根本就不在滿清這邊。而且投降後,祖大壽也沒有為大清的事業作出太大的貢獻,自然是不可能封王。
洪承疇在松錦之戰兵敗後,以薊遼總督之高位投降,相比於祖大壽投降後除了給吳三桂寫過勸降信外再無基作為不同,洪承疇投降後為清廷積極的獻謀獻策。為便於統治,他建言清廷統治集團要“習漢文,曉漢語,瞭解漢人禮俗,倡導儒家學說,化解民族隔閡”,他的建言也是被採納。
洪承疇深受多爾袞和順治的器重,被委以重任,封他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內院佐理軍務,授秘書院大學士,成為清朝首位漢人宰相。
清廷因剃頭令激起江南民變後,又讓洪承疇出任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在平定孫可望和李定國時,又被任命為“太保兼太子太師,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五省,總督軍務兼理糧餉”。
從這一系列官職來看,洪承疇在滿清一朝,是極受重用的。在最後投降的吳三桂都被封為平西王,受到如此重用的洪承疇卻沒有被封王,關鍵點在於洪承疇投降後不久,明朝也被李自成滅亡了。洪承疇並沒有直接給大明帶來傷害。清廷雖然重用洪承疇,卻也是在防著他,就如他出任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時,但對於“禁止機密”之事須與平南大將軍貝勒勒克德渾參酌施行。
洪承疇在民間影響力非常大,特別是在文人士子群體裡的聲望,清廷並不敢對他掉以輕心,清廷是一面盡用其才,一面是小心提防,不敢像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吳三桂那樣放出去成為駐守一方的藩王,畢竟這幾人都是屠殺過大明臣民的,都是交過過硬的投名狀的,不得民心的,而洪承疇卻沒有過。
還有就是,封王的目的是賞其功、籠其心、宣天下、撫民心、利誘其他人(起到千金買馬骨的效應),而到了洪承疇時,這一切都沒有必要了。清廷自然不會再自討苦吃搞個異姓王為自己添亂。
-
11 # 夢香寒冰
祖大壽不說了。祖大壽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沒貢獻就沒有功勞。
三順王為統一天下做了很大貢獻。
相比較洪承疇貢獻就很小。
清一統天下,關鍵之戰是大同之戰。此戰分為兩個階段,先是騰吉思之亂,多鐸率2萬左右八旗軍攻擊15萬蒙古軍隊,此戰後,蒙古退兵,而多鐸昏迷,八旗重創。接著就是姜瓖以大同8萬雁北軍全城50萬軍民,對抗清軍八旗主力。除了京城衛戍部隊,清軍八旗軍全在大同,多爾袞領軍,阿濟格碩塞博洛等原來平定中原的大將都是陣前大將。姜瓖和王輔臣萬人莫敵,打的清軍抬不起頭來,多爾袞不惜殺了豪格急調鰲拜從四川回到大同,鰲拜被稱作滿清第一勇士。好像這個計策豪格是同意的,所以清朝後來會給豪格平反。
此時蒙八旗在科爾沁蒙古對峙姜瓖援軍二虎楚爾,而三(四)順王為首的漢軍按兵不動。
此戰關係天下大勢。
清軍八旗主力對抗大同雁北軍。
喀爾喀蒙古二十多萬在清軍八旗身後虎視眈眈。
明軍金聲桓李成棟鄭彩張名振等在南方生龍活虎。
回民在寧夏對抗西藏厄魯特蒙古軍隊。
夔東十三家更是響應姜瓖。大西軍也宣佈效忠明朝。
此時三(四)順王按兵不動發揮了巨大作用。因為一旦永曆北上,大西軍臣服,吳三桂再臣服,他身邊可是有夔東十三家。鄭彩就能北上天津,在天津登陸,和大同軍隊會師北京。
這個計策很厲害。問題永曆太弱了。永曆在桂林醉生夢死。
此戰關鍵是順治,順治力挽狂瀾,包括多爾袞圈地暴政,順治都挽回了。
這個過程沒洪承疇什麼事,洪承疇當時好像在丁憂。是因為戰事又開才把他調回來。
姜瓖死後一個月,孔有德率先進攻明朝,然後死去。所以是三順王。三順王因勢利導平定天下,封王應該的。
因為清軍八旗當時做了統計,就5萬上下。加上傷的殘的,有4萬很不錯了。清軍不敢打了。
清朝一面派出三順王攻打,一面派出洪承疇安撫。能安撫就安撫,不聽安撫就打。清朝這個策略很成功。
此策略,洪承疇只是站上歷史舞臺,不是他,別人有能力也能做出這樣的業績。所以洪承疇不可能封王。
-
12 # 手機使用者96183261302
皮島三位將原先都在毛人龍麾下,滿清一直不敢傾巢而出進攻明朝,就是害怕毛人龍端他老巢,一直處於兩線作戰之中,戰略態勢非常兇險。幾次進攻寧錦都是毛人龍在後方騷攏,不得不回防,有一次還被端了老巢,擄人無數,是滿清心腹大患。毛人龍被袁崇煥斬首後,毛人龍麾下三大將帶急需紅衣大炮,水軍,精兵數萬來投,皇太極喜出望外,被封王也在情理之中。祖大壽反覆無常,洪永疇投降也是身不由己,並且是在滿清形勢大好之時。俗話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
13 # 歷史堆中的胖子
雖然都是投降,但是祖大壽和洪承疇投降的資歷真是比不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並且人家三位將領是帶著兵馬來投的啊,哪裡是孤家寡人的祖大壽和洪承疇能比的?
孔有德和耿仲明是在登州兵變後投降的滿清,那個時候滿清還叫後金呢,皇太極更沒有稱帝。可以說,這兩人此時來投,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皇太極這個大汗的威望啊。並且這個時候皇太極是內憂外患,內憂就是四大貝勒並坐,外患就是大明,而這時候大明的將軍帶著一萬多人來投,這說明什麼?說明天命在皇太極啊,那皇太極不給孔有德和耿仲明高位才怪呢。更何況人家兩人還帶來了一萬多人呢,並且還有滿清急需的火炮和鑄炮技術,這都是資本啊,相當於帶資入股了。
還有尚可喜,這尚可喜來投說明了什麼?說明看從此以後東江鎮再也沒有威脅了啊,尚可喜是帶著五六個島嶼以及軍民萬餘人來投啊,高興的皇太極出城三十里相迎。自從尚可喜投了皇太極,那明朝水師就被尚可喜打的再也不敢冒頭,別說重建東江鎮了,就連海權都丟了,再也無法威脅後金都側後。
可洪承疇和祖大壽呢?一個是松錦大戰後被俘,一個是被後金包圍在錦州到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降,說不好聽的都是孤家寡人一個,要兵沒兵,要將沒將。並且還是在松錦大戰後投降的,那含金量就下降了很多。說不好聽的,投降的時間比人家晚,並且還是在還沒有一兵一卒,那憑什麼與人家三降將平起平坐?滿清那也是尊重強者的好不好。
不過話說過來,無論是耿仲明、孔有德還是尚可喜,那都是打仗的一把好手,並且還與滿清有血海深仇,這樣的人還能被逼著投降了滿清,崇禎和滿朝官員還真得反思反思了。
最後說一下,這幾年有一群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的後人,這些人大肆宣傳紀念這三個叛將,我只能說:真是不要臉啊。
回覆列表
祖大壽和洪承疇投降滿清與皮島三將領的價值和意義不同。
所以滿清給他們的待遇也有很大區別。首先孔有德,耿仲明歸順後金時,後金還處在發展階段,急需人才和兵力。當時遼東地區還沒有完全被滿清所控制,明軍依然在此與其進行拉鋸。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率領1萬精兵以及當時後金軍隊進攻明朝所需要的艦隊大炮和工匠歸順滿清,極大的擴張了滿清的軍事資本,同時也給皇太極更高的國家威望和權利。也就在此時滿清軍隊,真正裝備了與明朝科技相當的紅衣大炮。
使得後金軍在攻城野戰等方面具備了與明軍對等的實力,這是任何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所不具備的巨大軍事優勢,這也使得明朝在戰略戰術失敗以後,再一次喪失了自己的軍事裝備優勢。所以對於這兩個人的投降,皇太極十分重視,又由於當時特別需要人才,所以二人加官進爵並沒有大問題。吳三桂與這兩個人類似,在明朝滅亡以後吳三桂在繼續防守邊疆以及進京勤王兩條路上躊躇不定。即便明朝滅亡,有關寧鐵騎在,滿清依然無法入關。
這對於滿清而言,吳三桂的投降開放山海關確實給滿清入主中原以最大的助力,其所立下的功勞也並不比前二者少多少,甚至在山海關開啟以後滿清入主中原鎮壓各地叛亂以及追殺南明小朝廷,吳三桂等人都立下汗馬功勞。用明朝人去抓和鎮壓明朝人,滿清入主中原事半功倍,他們都是在滿清發展的關鍵時候選擇脫離明朝,投降滿清的,滿清也將他們利用併發揮了巨大價值。
當然,雖然發揮了他們巨大的價值,同時也給他們巨大的權利,鎮守南疆這也造成了之後康熙初年的三藩之亂,也給中央帶來巨大的軍事壓力,甚至半壁江山進入其手,而洪承疇和祖大壽與這些人不一樣。
第一,兩者都是兵敗被俘。而歸順滿清的祖大壽在崇禎14年,因錦州被圍困援軍不來,彈盡槍絕被迫歸順,他自己沒有什麼嫡系軍隊,也沒有拿得出手的與滿清交換的力量,但是為了給其他明朝將領樹立榜樣祖大壽依然被滿清所接受。洪承疇也是如此,原本是個文官帶兵,主張步步為營,原本不會出大亂,但是禁不住中央的催促,而貿然進兵最終兵敗如山倒,幾乎是全軍覆沒,自己被抓。他也沒有與任何滿清談判的權利。
第二,這兩個人在投降之前都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氣節,這種氣節也是他們的底線,所以滿清可以利用他們招降明朝將領,但是無法真正用他們帶兵。他們在歸順滿清以後基本就是個廢人了,自己也不會請纓出戰。皇太極也不會主動用他們帶兵。而前面三個人不一樣,他們都是有著滿腔的憤怒,投靠滿清的自己又有讓滿清畏懼的力量作為資本。這些人有實力,有軍隊又有功利之心,所以可以被利用。當然並不是說祖大壽和洪承疇像進入曹營一言不發,他們只是不會出現在最前沿,而兩者在細節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祖大壽多次降而復叛,所以滿清都對這個人有較高的戒心。對於祖大壽沒有人會去縱容他,只把他招降這一面旗幟樹立起來,使明朝那些想要投降的將領看到祖大壽這種多次降而復叛的人,滿清依然願意接受,從而給明朝的一些將領和將軍提供了另一條出路。這又不能冷落祖大壽,所以依然給他一個總兵當。對於各方都是一個平衡,而洪承疇在當時算得上是明朝將軍當中被俘的級別最高的人。
明朝將領紛紛投降的國家失誤明朝後期不缺武將,更不缺傑出武將,但最後卻淪落到用一個文官統兵。不得不說,明朝這個政治框架已經爛透了,洪承疇雖然沒有軍政閱歷,但是其步步為營的紮實打法確實也無懈可擊,若不是明朝政府多次催促打亂洪承疇的陣腳,是非成敗尚未可知。洪承疇在領軍之前主要抓的是省級部門的宏觀軍務工作,在他投降以後所做的事情也與之類似。在清軍入關,以後洪承疇也給滿清政府平定南方經略中原參謀了大量的建議和可行的辦法致力於穩定天下局勢。
但是作為明朝的一品大員洪承疇也時刻被滿清政府所警惕,但至少洪承疇也得了善終。而且滿清是馬背上的民族,對於武力是很崇尚的,在投降滿清的將領當中,只有數個與洪承疇一般的文官,其他都是武將。武將的爵位通常都比文官高,而在投降滿清的文武將領當中,武將大多不得好死,文官反而相對的能獲得一個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