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富永易學
-
2 # 緣起閣
皓月當空,漫天繁星,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璀璨絢麗。其中北斗七星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的。古代華人民把這七星聯絡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
北斗七星幾乎是中華民族人盡皆知的,可能我們不知道其他一些星座,但對北斗七星是非常熟悉的,現在由於城市環境的空氣汙染,很多地方已經看不到繁星了,也無法體會銀河的絢爛和神秘,古人為何偏愛北斗七星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出現時間和位置,差不多全年可見,而且辨識度很高,而且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辨別方位,因為北斗七星會指向北極星,而北極星的位置永遠指向正北,這是夜晚辨別方位的好方法,在沒有發明司南,也就是指南針以前,人們只能觀察自然事物進行方位辨別,比如太陽運動軌跡,樹木南面比背面樹葉繁茂,夜晚就是看北極星的位置,才會讓古人不會迷路。 現在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取名也是取自北斗七星的指示方位作用。
其次,由於在指示方位上北極星可以指示北方,逐漸加上神秘色彩,開始神話北極星,因此北極星又稱紫微星。古人認為,紫微星是眾星之主,謀略之主,政星之主。紫微星是北極五星中的帝星。古人常用紫微星表示新的開始新生的寄託與希望,是吉祥的象徵。北極星被神話成帝王之星,代表帝位,我覺得和指北這個特點是分不開的,因為古代文明還是北方比南方發達一些,統一全國的政權大多出自北方,因此北方就有尊貴之意,南方奪取天下只有朱元璋一個,但被朱棣又從北京打回來了,據說和奇門八門有關,北方休門為吉,南方為景門,屬於中等,從吉門發兵,更有勝算,但實際上決定勝負的因素的多方面的。因為北極星被神話為帝位,所以整個北斗星體系都很尊貴,非常重要。
北斗七星在古人融入生活,我們知道半斤八兩這個詞,就是說古代半斤和八兩是等同的,古代一斤就是16兩,而古人不敢缺斤短兩的原因是什麼呢,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祿壽三星,一共16星構成了一斤的16兩,古人認為缺斤短兩就會缺福少祿短壽,所以不敢缺斤短兩。
北斗七星被廣泛應用於古代術數學,玄空飛星派使用北斗七星外加左輔星和右弼星組成北斗九星用來推算風水氣運,紫微斗數用北極星作為核心推算命理吉凶禍福等,北斗七星已經深深融入都古人的智慧之中。
時至今日,很多地方已經難見北斗七星,希望我們能善待環境,但願終有一日,能在城市上空再現北斗七星。
-
3 # 趙日金141
《史記,天官書》,專述天上星斗,堪比西方星象學十二星座什麼的。七鬥星主宰人間命運: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
歷朝歷代,改朝換代,或新皇上登基,首先改正朔,也就是制定曆法,稱鬥建。即以斗柄方位確定冬至日,為一年之始。如《史記,曆書》: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為太初元年。
-
4 # knife名刀
遠古時代人類居住的非常分散,不像現在有好多人群密集的城市,以及高樓大廈、高速公路等人造建築。那時候離開部落,就是荒野,尤其到了夜晚,很難找到固定的參照物來判斷方位。仰望星空,很自然的就把希望寄託在星星身上。可是天上的星體總是不斷運動的,一年四季,每個月,甚至前半夜和後半夜,星星的位置都會發生變化。當然也有例外,有一顆星星是不動的,那就是北極星。
北極星為什麼不動呢?我們知道,地球以南北極為軸,不停地自轉。我們抬頭看星星的時候,其實不是星星在轉動,而是我們腳下的地球在動,天體運動只是一種視覺假象。北極星離北天極很近,差不多正對著地軸,因此看起來它就是不動的。滿天星斗都在有規律地做運動,只有北極星不動,古人就把北極星作為一個原點,認為所有天體都在圍繞它做運動。
北斗七星距離北極星很近,而且形狀比較容易辨認,像個勺子,古代稱“鬥”形。如果把這個“鬥”分成斗柄和鬥身,那麼鬥身最末端的兩顆星星,以這兩顆星之間的距離延申5倍,就是北極星,也就是正北的方向。這樣北極星和北斗七星,就構成了一個鐘錶,北極星是鐘錶的圓心,北斗七星圍繞它運動,而鬥身永遠是指向北極星。古人又以這個“鐘錶”作為參照物,確定其他星體的方位和運動規律,發展出古代的星相學,並透過經驗的積累,判斷出星象和季節、農耕的關係。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在中國傳統文化上,北極星的意義非比尋常,一直被視作一切的緣起,也是眾神發源的地方,這就類似於西方神話裡的奧林匹斯山,眾神居住的地方。這種觀念的發生,說來可就話長了。大約在公元前2263年三皇五帝時代,北極星被稱作“太乙”,又稱“太一”,意思是世間萬事萬物的本元。公元前1097年周公時代,北極星被稱為“帝”,意思是至高無上的主宰。古人認為,北斗七星是“帝車”,天帝乘坐帝車巡遊宇宙,發號施令。道教把北極星稱作“紫微垣”,想想下界的“紫禁城”,就知道這顆星星在天界的分量。
古人把北極圍繞它運動的北斗七星看作一個體系,在此基礎上給其他星星定位,衍生出古代星象圖,以及古代的星相學,根據星相學占卜吉凶,溝通天地。可以說,北斗七星就是中國傳統玄學體系的源頭。
我創作的一把鎮宅辟邪刀,就是供養北斗七星為主旨,名為“七星望月刀”,近期將與刀友見面,敬請關注!
-
5 #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天上星星如此多,古人為何偏愛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在古代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許多上古文獻中,把北斗與豬聯絡起來,提出"鬥為彘星"的觀念,給予北斗以具象化,以此抬升北斗七星的地位。比如在《初學記》中引用了《春秋說題辭》的記載,"鬥星,時散精為彘,四月生,應天理。"意思是說,北斗諸星聚合的時候就是北斗七星,分散的時候就化成豬的樣子。並且說豬的孕產期為四個月,正好對應四季,因此北斗七星是依照天理而迴圈往復。除此之外,《山海經》的"海內經"篇,還記載了"司彘之國",司,有觀察、掌握的意思,"司彘"就是觀測彘星變化規律,以確定時令的國家,這裡的"彘星"所指,就是北斗七星。從上古著作《山海經》中,可以看出北斗七星對先民的意義。
上古時期,軒轅黃帝氏族有觀測北斗的儀式,部落首領把觀測北斗的岩石臺上雕刻了巨大的豬首,稱其為"封豨巖",意思是大野豬的山岩,將祭祀北斗與豬神結合在一起。在《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記載,"並封在巫咸東,其狀如彘,前後皆有首。"這個兩個腦袋的像豬一樣的神物叫做"並封",就是"並列封豨"的簡稱,表示為是雌雄豬神的合體。《淮南子·天文訓》揭露了"並封"的天文學意義,"北斗之神有雌雄,雄左行,雌右行。"雄,代表天,左行對應天球的順時針旋轉。雌代表地,右行對應地球的逆時針旋轉。由此可見,北斗七星一直在天文觀測上佔據首要位置。
良渚文化遺址中,曾經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物證,專家定名為"巡天圖",是一個神人騎著豬巡遊天地的形象,這個神人考證為北極大帝(北極星)。先民們很早就發現,北斗七星是圍繞北極星旋轉的,把豬的象徵"北斗七星",作為北極大帝的坐騎,就是想象著北極天帝騎著北斗豬神巡天的形象。天帝巡天,不用車仗,而是騎著豬,主要是因為當時的時代尚沒有發明車輪,只能騎乘野獸,形象準確地表現了北極星與北斗七星的關係。
在車輪出現之後,北斗七星也不再是豬的形象,而是轉變為帝車,在山東嘉祥的東漢武氏家族墓葬的雙闕石刻上,會發現天帝巡遊的工具變成了北斗之車。所以,在《史記·天官書》中記載,"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 從這一段話中,除了發現北斗七星的形象轉變,還可以看到,到了漢代,作為最重要的北極星鬥,七星仍然肩負著區分節令、校對農時的重要天文曆法作用,所有的節氣"皆繫於鬥"。漢武帝的小名為"彘兒",不是因為討厭他而叫他小豬,而是代表了文帝對自己這個兒子非常看重的意思。
《晉書·天文志》認為,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瑤光為星。 北斗七星進入道家視野之後,有了更多的發展,把北斗七星各自安排了職責和名稱,一天樞、二天璇、三天璣、四天權、五玉衡、六開陽、七搖光,併為北斗七星提升為星君級別,封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宮,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道法會元》卷一七一記載,"北斗七晨,一曰九星。泥丸九宮中有帝席,魂神魄靈,分化列位,隱名曰天蓬,亦曰太微神。"北斗七星,又叫天蓬星,或者太微星,古人是把北極作為宇宙的最高處,北極星就是一切星宿的中心點(因為所有的星宿都圍繞的北極星運轉),而環繞在北極星(北極大帝)身邊最近的就是北斗七星,它率領著四方星眾圍繞帝星旋轉,就像是皇帝身邊的領侍衛內大臣,體現了北斗七星的重要地位。古人還認為,蒼天似穹廬,地闊如棋局,北極就是全天最高處的穹頂,天頂即天蓬,所以北斗又稱為天蓬,"天蓬天極,升極於天",很多說法皆源於此。
由此看來,包括上古時代一直到近代,都把北斗七星作為重要的天文星宿對待,一方面是它亙古不變的形象,另一方面是它圍繞北極星旋轉的奇特景象。以此校對農時和曆法是最佳的方式,由此產生北斗崇拜也就很正常了。
回覆列表
我們經常會對一個學識淵博、無所不知的人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這話不止我們現在常用,最早還是出自《敦煌變文章·伍子胥變文》中:“吳國賢臣杵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自身”。所謂”天文“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指天文學,包括天文知識、天文立法和大氣層外各類天體的性質以及發生的各種現在——天象。而”地理“就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地理環境和人文現象。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對於”天文"是很看重的,而古時由於科學不發達對於天文的理解又是透過觀星來實現。
一、“觀星”的背景
約萬年前,古人類開始進入農耕時代,人類賴以生存的實質來源於農作物的收成,初始沒有科技作為支撐,只能“靠天吃飯”,若是時運不濟,發生乾旱、洪澇、蟲災機會等就會造成大饑荒,於是能掌握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就變得迫切與重要!其中最早就是確定時間,一年是怎樣迴圈,何時播種何時收成這些賴以生存的因素。智慧的先祖們就透過對太陽的東昇西落,月亮的陰晴圓缺,星星的位置移動,確定了一年中各個時間的變化。
二、北斗七星
據《史記·天官書》記載,中國古代劃分星空的基本單位就是“星官”,也就是把星空中相鄰的恆星組合在一起,構成各種圖案,並分別取名,稱星官。北斗七星就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搖光七星組成。《史記·天官書》又記載”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記,皆系北斗“,天上星象眾多,但是基於人類的初衷,需要掌握自然界的變化規律、世界的時間規律,來更好的發展人類賴以生存的農業,被上古時代人們作為定時辰、定季節、定方向標尺的北斗七星就成了古人的偏愛。
三、古人崇拜天象
相信不同的星星有不同的含義,甚至認為每顆星就代表一個人,到現在還留下很多我們耳聞能祥的神話人物如文曲星君,鬥姆元君。甚至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常能聽到說”想念的時候就抬頭看天空,找到最亮的那顆,就是要找的人“,這句話也是有出處的,《度人經》記載”東鬥主算,西鬥記名,北斗落死,南鬥上生“故南北斗主人生死,無論遠古還是現在,敬畏生命都是存在的,或許這也是古人偏愛北斗七星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