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樹屋的時光
-
2 # 大賽爸爸說
當寶寶還小的時候,不會說話,成人並不知道寶寶到底的情緒變化到底是什麼意思?不過,他們除了情緒會發生變化以外,還會透過多種表情、動作來傳遞他們的資訊。比如寶寶會皺眉、會大笑、會撅嘴、會哭、會轉頭、會注視等等。透過寶寶的表情,成人可以猜測出寶寶的情緒是愉快的還是不愉快的。
一、成人要及時判斷出寶寶的一些情緒變化,以便滿足寶寶的一些需求。比如有的寶寶大哭可能是因為肚子餓了、如果他吃飽後還繼續哭的話、是因為想要便便,身上不舒服。另外還有心理上的需求,就是希望媽媽能夠陪陪他抱抱他。父母要多讓孩子有一些快樂的體驗。
二、成人要經常讓寶寶獲得快樂的體驗。每個寶寶都愛笑,也希望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滿足。寶寶從出生以後到一歲是是情緒的萌芽期。他們開始對外在的事物感興趣,並且對不同的事情發生不同的情緒體驗。比如當媽媽對他笑的時候,他也會對媽媽笑。如果媽媽大聲對寶寶叫,寶寶就會哭起來。
三、成人要給孩子情緒反應。
曼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Edward Tronick 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靜止臉實驗( Still Face Experiment)。在這個靜止臉的實驗中,最初,媽媽表情生動地和 1 歲左右大的寶寶積極互動。她和寶寶打招呼,寶寶用手指的地方,她也會心情愉悅配合去看,並且給她鼓勵。此時,寶寶表現得特別開心,顯然,寶寶喜歡這樣的親子模式。然後,靜止臉實驗開始,面對寶寶,媽媽保持面無表情,不對孩子做任何反饋。當寶寶發現媽媽不對勁時,先是試圖引起媽媽的注意,嘗試繼續讓媽媽與自己保持互動。然而,媽媽始終無動於衷。不到 2 分鐘,寶寶沒有得到任何正面迴應,最後,崩潰哭泣。在心理學上,這叫 " 存在性焦慮 ",對孩子來說,被父母無視的感覺,是約等於被拋棄的,對他們來說無比恐怖。因此,父母與孩子在一起,一定要給予孩子迴應。雖然寶寶不會說話,但是他們能夠從父母表情中來判斷出來。
心理學家德雷克斯說過: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很差,但是他們的感覺能力很好。
如果寶寶看到身邊有一些好玩的玩具時,他的手會去探索。寶寶的眼睛會追視,手會抓握。父母要鼓勵孩子們去多探索,以培養孩子“我能行”的信念。
四、成人要教會寶寶慢慢學會控制情緒。
寶寶在三個月左右就能夠覺察到成人的表情。當你笑著去逗寶寶的時候,寶寶也會笑。因此,成人要多與寶寶說話,逗笑。豐富的語言和表情的刺激,會讓寶寶有愉悅的表情。如果寶寶總是躺在床上,沒有人和他講話,那麼,寶寶的表情也會非常單調。這個月齡的寶寶會經常把東西放進自己的嘴裡,如果成人經常對寶寶說:“不能吃。”他就會逐漸理解這個詞的意思,並且會有意識地去控制自己的行為。成人對寶寶的行為要給予鼓勵。
五、成人要給寶寶提供和諧的成長環境。
寶寶的成長環境會給寶寶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如果在一個家庭當中,爸爸媽媽相親相愛,總是開開心心的笑著,寶寶的情緒也會很好,會經常笑,性格會很開朗。如果爸爸媽媽總是當著寶寶的面吵架、大聲說話時,寶寶就會感到很害怕,並且失去安全感。因此,給寶寶提供一個和諧溫暖的成長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寶寶很容易受成人情緒的影響。為了寶寶健康的成長,父母們要先注意自己的情緒才行。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家長朋友們有幫助。
-
3 # 木木媽的養娃日誌
孩子逐漸的長大了,一般孩子到了3~6的時候,會開始有自己的獨特想法和見解,這時候對待很多的事情都是帶著自己的感情色彩的,那麼這個時候的小孩情緒有什麼特點?父母如何掌握這些特點去對孩子進行教育呢?
3~6歲孩子的情緒體現
3-6歲,此時的孩子社會情感迅速發展,道德感、理智感和審美感都逐漸發展起來了,並且,孩子調節情緒的認知策略開始出現,並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加強。他們開始掩飾自己的情緒,並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情緒表達規則,知道表現出適當的情緒,可以得到成人相應的反應。
他們還會使用富於表達性的身體動作來辨別情緒,對情緒的外部原因和結果的理解進一步提高了,知道發生的某個事件讓大人或同伴高興了或是不高興了。
3~6歲寶寶社會情感的發展還沒有完善,因此他們對情緒的控制能力不強,生活中常常會出現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場面。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對情緒的控制能力會逐步加強。
3~6歲寶寶情緒的特點
一、易衝動
3~6歲寶寶的內抑制發展差,控制力弱,言語的調節功能不完善,因此當外界事物和情境刺激兒童時,情緒就會出現不穩定性,常從一端迅速發展到情緒的另一端。
因此這個階段的兒童的情緒易波動,極不穩定。所以,這個時期孩子說哭就哭,說笑就笑。
二、易外露
這個時期的寶寶控制力比較差,他們的情緒變化會毫不隱藏地表現出來,而且擅長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表達。如,不高興就哭,高興、舒服就大笑或者是手舞足蹈,憤怒就瞪眼跺腳,有高興的事就要向親近的人訴說。
三、易感染
寶寶的情緒具有情境性,得到新玩具、媽媽離開身邊一會會、新朋友出現……都會使他們的情緒大起大落,孩子的情緒隨著情境的改變而改變。很多時候情緒不是由寶寶自身發出來的,而是因周圍人的情緒波動而引起的。
在幼兒園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小朋友哭起來了,其他小朋友也莫名其妙地跟著哭起來,整個場面會變得混亂極了。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控制能力加強,這些情緒特徵就會逐漸減少,情緒的控制力、穩定性也隨之提高。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道德感、審美感和調控情緒策略逐漸發展,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慢慢加強,易衝動、易外露、易感染這些特徵就會逐漸減少,情緒的控制力、穩定性也會隨之提高。
家長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
一、摸摸、拍拍
3~4歲的孩子仍然喜歡身體接觸。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很願意老師牽他的手,喜歡摟著媽媽。喜歡熟悉的人,特別是老師摸摸他,親親他。有時拍拍他的肩膀,他就會感到極大的滿足。
這是一個過渡階段,孩子需要得到這樣鼓勵和支援,所以媽媽也要儘量地利用各種機會摸摸、拍拍孩子。
二、避免對孩子的懲罰
5歲以後的孩子,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有和他人交往的需求,所以在幼兒園中,如果小朋友們不和他玩,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嚴厲的處罰,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痛苦。
同時成人如果對孩子不加理睬,孩子會覺得非常沮喪,很有挫敗感,不利於孩子健康情緒的發展。所以這樣的懲罰手段最好是不要使用。
三、合理的生活制度
豐富的生活內容、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有助於幼兒情緒的穩定。豐富的生活內容會讓幼兒產生興趣,有探索慾望,感到快樂和滿足。
所以爸爸媽媽儘量讓各項活動輕鬆、活潑和多樣化。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進行各種的戶外活動,讓孩子接觸到較多的事物和情境。
四、和諧的家庭生活
良好的情緒示範、家庭和睦、家庭關係親密,都會給孩子帶來良好的情緒示範。成人要顯示出積極熱情、樂於助人、關心愛護幼兒等良好的情緒。要公正地對待孩子,適當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幫助孩子適應不斷變化的新環境。
不能恐嚇威脅孩子,也不能溺愛或過分嚴厲地對待孩子,否則會使幼兒形成不良的情緒和性格。
-
4 # 新疆燕子愛生活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情緒,每個人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很多女性朋友喜歡用吃零食來釋放情緒,而我喜歡用看電視劇和小說來緩解壓力和情緒。我們都知道情緒需要釋放,當一個人心情不好正在鬧情緒的時候,你給他說任何道理都是講不通的,而做錯事有帶情緒的人,你此時跟他講你哪裡做錯了要求他立刻改正,並且還真要懲罰他,那真的就是火上澆油,這個道理人人都知道,可是把鬧情緒的成人換成小孩,結果就不一樣了。
年齡小的孩子,通常不知道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也不知道自己的情緒是什麼?生氣?難受?激動?或是害怕?很多孩子會用極端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哭鬧或者打罵或者傷害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而父母們對這樣一種行為都顯得驚慌失措,不知道應該怎麼解決,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父母的接納,反而覺得孩子脾氣差,不懂得父母辛苦。其實,每個人的情緒都是需要被接納的,我們需要幫助孩子的是糾正他們錯誤的行為,幫助孩子事情情緒,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情緒管理。
正確的做法是:
先談情,再談事
1,對孩子的要求要合理
2,說出孩子的感受
3,用肢體語言連線孩子的情感
4,處理問題
-
5 # 萌智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多大月齡段寶寶呢?
引起寶寶情緒變化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吃飯,喝水,房間的舒適度,熟悉環境的改變,離開熟悉的人,等等。
父母需要注意的,
1,注意自身情緒的穩定,為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情緒環境。
2,注意寶寶的飲食習慣,腸胃消化對寶寶情緒也有作用。
3,請不要隨意更換照顧寶寶的人。
4,當寶寶出現哭泣,用小手小腳指化,翻滾身體的時候,注意寶寶的情緒變化,及時安撫。
回覆列表
很多時候寶媽們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情緒不穩定,一般來說,寶寶的情緒反應主要就是興奮,還沒有特別詳細的清晰情緒分化。只有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情緒的發展,興奮才會逐漸向更復雜的感情分化,這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
其實根據研究發現,寶寶的情緒發育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爆發性另外則是多變性,也就是說寶寶可能忽然開心、也可能忽然生氣、還有可能轉笑為怒,變化很大而且很快。這種巨大的情緒還有忽然爆發的可能性,比如說生氣的時候會突然坐在地上大哭大鬧。
寶寶的情緒這兩個特點父母要注意其實寶寶在小的時候,尤其是3歲以前的這個階段,主要是由右腦來控制思維,也就是主要管理感性情緒的大腦所控制。所以寶寶情緒會很強烈、很敏感,但是這時候的寶寶做事情是缺乏邏輯性的。
因為寶寶年齡很小的時候,左腦發育是不成熟的,這時候對寶寶講道理其實就是一種無用的行為。與此同時大腦其實是有上腦和下腦之分的。
下腦主要負責比較原始的情緒,比如:憤怒、恐懼等,這種原始的情緒其實從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是比較完善的狀態了。而上腦主要是負責複雜的思考,但是這種複雜思考問題的能力需要到20歲左右才能發育完成,有些人可能還會晚一些。所以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寶寶在小的時候,出來的反應是簡單而又直接的?因為複雜的思考是在一個漫長的過程中慢慢歷練而形成的。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面對寶寶就需要積極傾聽,作為家長對寶寶發表的任何意見,不要直接批評也不要上來就讚美,更不要直接給予寶寶解決方案,這時候的你作為家長只需要理解寶寶的情緒。其實傾聽就是讓寶寶知道,他說的話有人在聽,和家長說話可以將情緒釋放出去,而家長是願意接受這些情緒的,並且引導寶寶理解自己的情緒。
積極傾聽的三個重點全神貫注傾聽用心體會
其實有時候語言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其實是我們作為家長的態度,寶寶其實是很敏感難的,你會發現其實寶寶們很會注意我們的,也會在意我們是否在認真地聽他們的訴說。其實這個時候,與寶寶保持一個平視的角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因為這樣以來,家長更加能瞭解寶寶內心的感受,這個時候的寶寶也能感覺與家長之間是平等,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沒有意識到換位思考的問題。
簡單的迴應寶寶的需求
其實最好的迴應就是那些看起來很簡單的迴應,用一些最基礎的詞語比如:“哦”,“是嗎?”“恩”這樣的詞語,這樣表示你在聽,對寶寶說的話感興趣。其實這些詞語看似簡單,但是卻像一根引線一樣,可以引導寶寶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並且讓寶寶知道家長很關注他們的情緒。不要忽略寶寶敘述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寶寶逐漸就會從完全的情緒化的環境中走出來,並開始學會理智思考。
試著幫助寶寶表達感受
其實幼小的寶寶,一般都無法準確地說出自己的感受,這個時候,家長基於對寶寶狀況的觀察和自己的理解,幫助寶寶表達出他們的感受,這一方面讓寶寶能夠感受到深切的同情,這樣從而感受到與家長之間的聯絡。另一方面也是幫助寶寶學習、認知情緒,其實家長是在自己的理解上幫助寶寶管理情緒,讓寶寶明白情緒不危險也不可怕,以後就可以應對這樣的情緒,比如媽媽看寶寶有些難過。
當我們注意了積極的傾聽,下面我們其實還需要幫助寶寶冷靜下來,因為不是所有的寶寶貝傾聽以後都會自然的安靜下來,也會有一些寶寶還是有很大的情緒,這也和寶寶平時處在的環境有關,所以我們還需要幫助寶寶如何冷靜下來。
如何幫寶寶冷靜下來一、轉移注意力
其實這個辦法對3歲以下的寶寶比較管用,但是對於大一些的寶寶效果就會越來越小,不過用這個辦法的時候,要注意不要還沒有經過傾聽以及寶寶自然恢復平靜的時候就開始轉移注意力,這樣其實會讓寶寶覺得自己的感受被輕視了。
二、願望被滿足
其實很多時候寶寶的願望都沒法滿足,這個時候其實可以承認這個願望,然後透過讓寶寶幻想的方式支援他,這樣你會發現,透過引導寶寶的想象,可以順利的打破僵局。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這種做法顯示你真的關心寶寶的需求。比如:寶寶肯定是餓了,我們馬上就要吃飯了,或者我們可以吃點更好吃的點心。
三、寶寶講故事
當寶寶有一定的表達能力的時候,引導寶寶把整個過程複述出來,實際上就是在鍛鍊寶寶的左腦,讓寶寶開始使用理智思考問題,理解當前的問題,而不是完全被右腦的情緒控制。而且家長還可以進而講述和這個故事相關的事情,比如:“上次我們打一方針的時候,寶寶覺得很害怕,那時候……”
四、利用玩遊戲
遊戲其實有一種很神奇的力量,可以說沒有什麼事情是遊戲解決不了的問題。其實從深層次來說,寶寶日常生活中處於非常弱小的狀態,需要依附別人,很多事情上寶寶無能為力。但透過遊戲,薄薄可以釋放內心的壓力和不良的感受。比如你可以偽裝成怪獸,然後被寶寶打倒,這樣就可以讓寶寶從遊戲感覺到自己的控制力。
五、畫出來發洩
畫畫其實對於寶寶的發洩是一種很好的辦法。比如,可以給寶寶一張紙和一支筆,讓寶寶把憤怒畫出來,可以畫任何東西,寶寶在發洩的時候父母可以在一旁幫助寶寶描述出來,比如你告訴寶寶你有多生氣,你就畫多大的一個圓,噢原來寶寶有這麼生氣呀。
所以當我們發現寶寶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其實是我們忽略了寶寶的一些情緒表達,不過如果你按照以上的方式,先傾聽,然後幫助寶寶冷靜下來,你會發現,慢慢的寶寶就會很自然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了,不要覺得寶寶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寶寶知道的很多呢,只是不會表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