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臨沂翔宇豐田汽車大師
-
2 # 修車人說車
這個標題我還沒特別明白,視覺化清洗我的理解是用內窺鏡看發動機的油泥狀態,針對性的清洗。
要是我的這種理解,那麼視覺化清洗是沒有太大必要的,原因有一下幾點?
一,發動機只要正常的保養,用發動機所需標號的的機油,發動機產生油泥的可能性不大,
二,視覺化只能看到發動機的區域性,並不能作為發動機油泥程度參考。發動機邊邊角角有很多死角,視覺化也沒法看的到
三,輕微的油泥也不會給發動機造成很大的影響。只要定期清理,也沒多大問題
四,要是有你過多,發動機必須拆開清理,視覺化也沒多大意義?
-
3 # 呱呱車訊
第一、概念:大方向來說視覺化油泥清洗,其實跟老式的洗油泥方式沒什麼大的區別。老式油泥清洗:在換機油之前將清洗液倒入發動機內,打著火讓發動機運轉5-10分鐘,然後把機油放出來,清洗就結束;而視覺化清洗,大多就直接外接一個裝置,讓機油迴圈起來,讓後透過外接裝置裡面的濾芯把機油裡面的油泥過濾後再回到發動機迴圈,如此5-10分鐘把機油放出來。如果不加清洗劑的情況下它的效果不如老式的方式!
第二、該不該洗?清洗發動機,就是發動機養護專案,類似於人類的養護品,有沒有用?多少是有點用的。從小用養護品,可能外表沒有同齡人看著那麼衰老,而如果你60歲了忽然想做個面膜,美白個面板,那個時候於事無補,很可能因為不適應而出現長痘痘什麼的。發動機也一樣,如果新車開始一直清洗,後期發動機一定比較乾淨,而10萬公里了,想一下清洗乾淨,我認為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部分車型可能出現燒機油。
第三、總結。不要去跟別人比,經濟實力好點,新車開始一萬公里洗一次,經濟一般點,就不用洗了,洗與不洗,20萬公里以後有區別,但不會是天上和地下的區別,車況的好壞不僅僅是洗發動機能起到決定性的影響!
-
4 # 天和Auto
發動機油泥無需清洗:正常更換機油是最科學的方式
汽車發動機油泥是否存在危害,相信這一問題答案一定是沒有爭議的:油泥過多會造成三點嚴重影響。不過本篇討論的重點不是有哪些影響,而是油泥如何才能達到“過多”的標準,以及正常養護的汽車是否會過多!
油泥產生的基礎發動機的油泥並不是一般理解的“機油雜質沉澱物”,純淨的機油除非因故障造成乳化變質,否則不會有可能成為這種膏狀物。產生油泥的真正原因還是積碳,內燃機在膨脹衝程中會造成氣缸內的超高壓力,此時僅僅依靠活塞環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密封的;於是則出現了一定程度沒有充分燃燒的廢氣竄入活塞以下的位置,這種狀態叫做竄氣但並不用擔心,因為還有強制通風系統。(參考下圖)
強制通風可以讓進入發動機曲軸箱的廢氣,透過進氣系統產生的負壓力被抽出,而且能夠二次參與燃燒。所以這些有過多水蒸氣與空氣中雜質的尾氣不用太擔心,不過在每次熄火的瞬間是不是仍然在竄氣,但熄火後就沒有負壓力可以抽走這些廢氣了呢?理論上內燃機的執行狀態就是這樣,於是就會有極少量的雜質、水蒸氣或遊離碳顆粒留存在強制通風的管路上,在降溫後則會混合成為油泥。
油泥的危害1:膏狀的油泥積少成多會主要附著曲軸箱內壁,這是發動機貯存機油的箱體。在發動機執行中的高溫會造成機油蒸發,箱體內部壓力升高有可能破壞掉缸蓋的密封性;所以曲軸箱正常散熱是很重要的,而油泥過多就會影響箱體的散熱效能。
2:油泥總會逐漸的掉落到機油裡,而發動機的正常執行需要機油的流動,在油道中流動才能實現對各個位置的有效潤滑,或者是某些效能機的機油輔助散熱。如果油泥過多則有可能堵塞油道或機油泵,造成發動機的異常磨損甚至高溫損壞。
3:油泥是不會溶於機油的真正意義上的雜質,那麼在更換機油時則有可能無發生有效的排出,這些塊狀或膏狀的油泥就會與新機油混合,導致新機油效能的快速下滑。不過這都是油泥過多的前提下才會產生的問題,正常養護的發動機是沒有這些顧慮的。
機油的作用發動機機油不僅有潤滑作用,其新增劑中有:清潔劑、防蝕劑、乳化劑、抗磨劑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實際是清潔,因為潤滑總能做到不錯的效果。油泥生成的速度不比積碳更快,假設按照1萬公里更換一次機油為標準,新機油加註後的至少⅔的階段內會有理想的油泥清潔效果,在剩餘的時間內清潔能力會有所下降,油泥會變多一些。但是在下一次更換機油時則能夠快速的清潔掉過量的油泥,只有同樣按照“⅔強勁清理”“⅓緩慢清理”的流程週而復始。
總結:只要正常更換機油的發動機,其內部的油泥總不會很多,當然也絕對不會沒有, 只是在機油的強效清潔中是不會有什麼影響的。但如果使用某種清洗劑清理油泥,那麼這些被溶解掉卻沒有被放出曲軸箱的油泥,在下一次加註機油後則有可能隨著機油的流動而堵塞油道或油泵。很多涉及發動機的清潔或保養專案實際都有“副作用”,所以汽車只需要正常保養與檢測即可。
-
5 # 胡德雲1
現在汽車經銷商及4S維修店,對二大清洗,清理積碳問題,廣告做得非常出奇,連化油器也要清碳,否則會影響動力,造成車主心理壓力和糾結。
本人認為新車不須膽心積碳,可以不計(最理想按說明書執行)。對於行駛年久,積碳程度比較嚴重,缸內積碳比較堅硬,清理比較困難,一般須接近中、大修的拆卸缸蓋清洗為宜。日常維修中很難解決問題,只能給車主一種精神安慰而言。所以車主不必過份糾結和重視。
另外再談一下發動機油泥清洗有關問題,油泥是平常引擎行駛中,透過機油迴圈時,機械磨損極微小金屬屑及機油中焦煙棵粒沉積,棵粒比重比機油重,一般沉積於油底殼凹道中,牢牢貼上在油底殼,行車運轉時,也不會引發機油混濁。況且機外有二道機油濾清器。
如果是須清洗油底殼,用輕柴油或其它化學清洗,也只不過清洗表面,所以也只能透過中、大修來解決。車主順其自然吧!開得動,開得出,也祘是一部好車,對嗎?本人淺見,供參考。
回覆列表
如果車輛時超過18萬公里的車輛建議不要清洗了,因為長期間沒有清洗過的話積碳過多有些大顆粒的積碳容易堵塞油道和卡滯氣門造成缸壓底發動機抖動沒勁。如果是兩萬公里左右的新車對車比較愛惜的話又經常在市裡低速行駛的話,是可以清洗的。積碳清洗的話建議每兩萬公里左右清洗一下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