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嗝屁鏟屎官
-
2 # 知芯大哥哥
幾個好友相聚,原本可以開懷暢談,但發現,越來越多的市民在與朋友相聚時,最喜歡乾的事是玩手機。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這是網上流傳很廣的一句話,然而玩手機成癮讓這句話成為現實時,多少會有一些悲涼。看看你我身邊,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流行,讓手機低頭族激增。他們對於行動網路的“上癮”無疑是一種病,被手機“控制”的生活狀態,不僅帶給他們頸椎疼痛、手指僵硬和幻聽,還帶給他們性格的變化,甚至心理疾病如強迫症。而低頭族們對手機上癮般的依賴也引起了部分人的反彈和抵制。有網友在微博發貼痛恨“每每聚會都有一堆人黏著手機不放,很讓人厭煩”。
手機成癮同酒癮、賭癮等成癮行為沒什麼不同,那麼,面對手機成癮,該如何應對呢?
對於大多數手機成癮的朋友們來說,其實日常的一些強化訓練就可以幫助大家克服這個問題,比如工作與休閒嚴格區分等,養成有節律的使用手機,在這裡,大家要明確兩大原則:1、克服“否認”是成癮症狀治療的關鍵,即我們自身應當認識到自己存在這方面的成癮行為,這是成功克服成癮行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部;2、成癮行為不一定要完全戒除,而是要“有責任地使用”,其實也不需要完全不使用手機,只要可以合理地使用就可以了,我們要做手機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爸媽線上心理專家認為造成手機依賴的原因多種多樣,要戒掉“手機癮”需要循序漸進,需要耐心。但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當經過自我調整“手機癮”仍無法控制,且已經嚴重影響到身體、學習、工作或社交功能時,最好儘早尋找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不要再讓“手機依賴”長期“綁架”我們的生活。
-
3 # 靜水流深89930
今天的網路時代,人們養成了低頭看手機的習慣。在網路上,我們所接受的多是各種碎片化的資訊,各種猜測、各種結論、各種分析、各種闢謠,諸如此類。所造成的後果,一方面是收集到了很多資訊,但手機提供給我們資訊的時候,並不能告訴我們對錯以及如何取捨;可另一方面,我們很難看進去系統的、邏輯性強的、思想深刻的內容,養成了期待立即見到答案的功利心,而不善於思考和辨別。
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我們的定力被肢解。一個沒有定力的人,恐怕什麼事情也做不好。更讓人擔憂的是社會養成了一種急不可耐的戾氣,沒有智慧的定力,多的是怨天尤人,稍不如意,就拂袖而去,甚至暴跳如雷。
如果社會上瀰漫著急不可耐的暴躁和戾氣,一不如己所願就激烈對抗,各種衝突必然增加。如果一個人沒有定力,沒有看待不同意見的寬容和尊重,遇到不同看法就惱羞成怒,必然讓人生添了很多的波折甚至是災難。
回覆列表
手機本是一種通訊工具,它強大的功能在帶給人們便捷、娛樂和各種資訊的同時,也像鴉片一樣讓一些人上癮而不能自拔。不論在學校、車站、商場、公交車、地鐵上,到處都能看到不同年齡段的玩手機族,年輕人尤為突出,有的甚至吃飯上衛生間也機不離手。這樣對手機的痴迷依賴,不僅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和身體健康,也容易引發不安全事故,甚至喪失生命。玩手機成癮已成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
溫州平陽縣一名不到30歲的女子,在馬路上邊走邊低頭玩手機,不慎掉進路旁的河裡淹死,家裡兩個年幼的孩子失去了母親,其親人為此痛不欲生,實在令人痛心。像這樣因貪婪手機而造成的家庭悲劇時有發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智慧手機的出現,將許多人正常的生活完全打亂了,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前,一些人整天抱著手機不放,上班玩、吃飯玩、路上玩,回到家裡也是各玩各的手機,夫妻孩子之間也少了交流溝通。有些孩子自制力差,上課期間也偷著玩手機,放學後更是機不離手,大好的時光就在玩手機中流失。這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更對孩子的視力、健康以及思想都產生不良的影響。
據相關資料顯示,人體的血液迴圈需要保持正負電荷的平衡,而手機不斷向外發射電輻射,會對這種平衡狀態造成影響,長期這樣就會使免疫力下降,容易疲勞,使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由於正負電荷的平衡與神經傳導密不可分,所以當腦部神經傳導受到損害時,就會智力下降。在床上側躺著玩手機時,對眼睛造成較大的壓迫力,出現供血不足,很容易導致雙眼視力偏差。特別在黑暗的環境下玩手機,由於螢幕的強光,對眼睛造成強烈的刺激,使眼疲勞,這樣不出一個月就會近視,甚至散光。手機發射電輻射與訊號強度有一定關係,訊號強度越大輻射強度就高,對身體危害也就越大。電輻射會使細胞不能進行正常的代謝活動,對神經機能,心血管系統均有損傷,會導致腫瘤、心臟病、老年痴呆、耳鳴、聽力下降等。輻射對細胞的影響會使黑色素沉積、長斑,免疫力下降,面板變得粗糙等。長期臥床玩手機,是一種不良的生活習慣,頸椎正常的生理彎曲受影響,對健康非常不利。
因此,為了大家的健康和家庭幸福,應科學使用手機,戒掉玩手機成癮的壞習慣,儘量減少手機的使用時間,不要讓手機成為一種公害,侵蝕我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