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哥哥12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在教學實際中,大部分教師的聽課就是為了完成教研任務,如果是有意無意地帶著這種態度去聽課,那是無法實現自我成長的。愚以為,聽課應該注意以下事項:一是聽教學語言,乾淨嚴謹的教學語言(師生)是一堂好課的基本元素;二是聽教學環節,流程清晰科學合理的教學環節是教師軟實力的體現;三是聽教材重難點突破技巧,教材重難點的突破,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四聽教學組織形式,無論是傳統形式還是當下流行的所謂合作學習、選課走班等形式,都必須服務於重難點的突破;五聽教師的化解技術,一個高明的教師,是可以化繁為簡、化簡為繁的。最後就是聽課者的反思領悟,這是實現自我成長的核心要素。聽課歸聽課,聽完就完是不可能有真正收穫的。謝謝邀請,我不知道怎麼排版編輯,只好一段到底了,請原諒!

  • 2 # 美感思維

    聽課不僅是學校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更是教師專業成長不可或缺的一種常規的、容易操作的教學研究形式。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已經深刻地認識到聽課對自己專業成長的重要意義。

    作為一名教師,聽課時應該掌握一些技能,才能提高聽課的實效性。

    1、宏觀“看”整體

    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領導者”,而是課堂教學中與學生平等的一員,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指導者;教師不再是學生學習的“講解員”,而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引路人”;教師要儘量減少對教學時間和空間的佔有,把更多的教學時空讓給學生……課程改革的這些教學理念都要融入我們的實際聽課中去。

    2、微觀“品”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一節課成功與否,往往與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細節的關注和處理的靈活程度密切相關。因此,聽課還要對授課教師設計的每個教學環節進行認真思考和分析,特別是對一些重要的教學環節,要細緻入微地“品味”,認認真真地推敲。

    3、關鍵“抓”要領

    新課程理念下一節課的成功與否,關鍵是看教師如何透過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去“學”。所以,聽課不但要“聽”,還要“看”和“記”,更要“思”,做到聽、看、記、思的有機結合。這就需要教師要正確掌握聽、看、記、思的要領,才能提高聽課的實效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歐洲俱樂部要從世界各地引進年輕優秀的球員,歐洲俱樂部自己的青訓不是做得很好麼,不能自己培養?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