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看風雲在際
-
2 # az2777
劉邦並不想殺他,想殺怎麼逃也逃不掉,劉邦只是希望他夾起尾巴為臣而已,對劉邦來說手握兵權的武將威脅大得多,需要一個沛縣老人(文臣)壓制一下他們,這也是劉邦把蕭何列為功臣第一的原因。
-
3 # 歷史時燒錄
蕭何命中有貴人相助,蕭何三次被劉邦猜忌,但是三次都有貴人好言指點,最終方才全部化險為夷,這可能就是蕭何一生濟世安民所創下的功績吧!
蕭何第一次被劉邦猜忌-楚漢對峙蕭何坐守漢中漢三年,劉邦與項羽已對峙多年,戰事已到生死存亡之際,但是劉邦卻總派遣使者回到漢中慰問丞相蕭何,而由於長時間的糧草供給,已經給蕭何忙的焦頭爛額,面對劉邦派回來的使者只是熱情款待,也沒有在意。這時有一個叫做鮑生的人對蕭何說:“蕭大人,難道您沒有看出劉邦的意圖嗎?公主前線吃緊,生死存亡之際,又怎會如此頻繁的派遣使者來專門問候您呢!這是公主對您存又猜忌了”。
蕭何一聽,覺得有道理,深感後怕,要知道在當時但凡有點實力的人都自立為王了,而劉邦常年在關外打仗,自己獨坐漢中,相當於自己有這麼大一塊的富饒的土地,又有聲望,自然有稱霸一方的實力,所以劉邦便會不可避免的懷疑自己。鮑生緊接著又說:“化解劉邦的猜忌其實不難,您只需要將族中的青壯年全部派遣到前線中去,劉邦自然便會消除對您的戒心”,蕭何一聽又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便按其所說,將族中青壯年全部派往前線戰場,之後劉邦見此,果然十分高興,打消了對蕭何的猜忌。
劉邦對蕭何第二次猜忌-呂后蕭何除韓信,劉邦賞其衛隊漢十一年,蕭何和呂后一起密謀暗中除掉了韓信,劉邦知道後賞賜蕭何五千戶,並給其五百人私人衛隊。因此,很多人都前來祝賀,但是這時候有一個叫做召平的人卻對蕭何說:“蕭大人,您常年在內,而大王卻常年在外征戰,這是又對您起了猜忌,在試探您呢!您應該推辭所有的賞賜,在交出自己的家產 ,這樣陛下就會很高興”,蕭何一聽覺得很對,便又按其所說的做了,劉邦知道後果然又是很高興,再次打消了對蕭何的猜忌。
劉邦第三次猜忌蕭何-蕭何位高權重有民心漢十二年,英布造反,劉邦親自前去平叛,在此過程中多次派人回來問候蕭何的日常生活,而這時又有一個人對蕭何說:“蕭大人,您離滅九族不遠了,您常年身在長安治理國家,而陛下卻常常外出征戰,現在您位高權重,並且聲望如此之高,甚至隱隱的有要超過陛下的跡象,您是時候該降降聲望了”,蕭何一聽又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在劉邦征討英布歸來的時候,有一些官員,再加上一些百姓,紛紛向劉邦檢舉蕭何,貪贓枉法,接受賄賂,欺壓百姓。劉邦聽後雖然表面憤怒,但是內心卻笑開了花,劉邦將蕭何捉拿入獄,但是沒幾天便又放了出來,恢復職位,蕭何聲望大減之後,劉邦便徹底的不在對蕭何猜忌。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無論曾經的關係如何,有多麼的鐵,在成為帝王將相之後,面對權勢的誘惑,人心都是會變的。蕭何三次被劉邦猜忌,三次化險為夷,這少不了他人的幫助,但是更多的靠蕭何自己的為人,獲得了天下人的認可。所謂萬物皆有因果,種下了善因,必然最後要結善果。
-
4 # 易德閣玄學堪輿世家
蕭何,沛豐(今江蘇)人,秦時為沛縣功曹掾(縣衙主要官吏)。漢初為丞相,後被封為相國,是漢高祖劉邦的主要輔臣。蕭何與張良、韓信一起被譽為漢初三傑。
蕭何三次被高祖劉邦起疑心,差點招來殺身之禍,每次都能化險為夷,是因為蕭何每次遇險都能審時度勢,避重就輕,居功不驕,從而功成身退。
第一次避禍,大義滅親。送子孫兄弟上戰場當人質。
第二次避禍,功不受祿。拒封破財保安寧。
第三次避禍,功成弗居。自毀名譽安度晚年。
件君如伴虎,蕭何深得民心,功高震主,但他時時不忘臣子本分,居功不驕,功成弗居,舉薦賢能,得以善終。
-
5 # 願中華騰飛於世界
蕭何是老奸巨猾,老謀深算的“老狐狸”。從它協助呂后誘捕韓信被殺一事來說,就可以看出它的人品素質。當然嘍!它蕭何跟韓信有驚人的相似。韓信為求自保,殺了鍾離眛,把爾等頭顱獻給劉邦,劉邦並不買韓信的賬。還是預設呂雉幕後主使宮女用竹纖將其戳死。我認為西漢開國蕭何、陳平、張良、韓信、樊噲、周勃等等一杆眾將士:要論謀略,還得數陳平第一,諸位稍安勿躁,不要急於反駁。雖然陳平詭計多端,無所不用其極。計謀都是有損陰德,但是從來沒有受到劉邦、呂雉、劉盈、劉恆的猜忌。一直輔佐到三朝元老,真是不倒翁,不得不佩服他的智囊。張良雖然智謀高尚,幫助劉邦登上帝位,高瞻遠矚,功成身退。蕭何要是不是自“汙”,讓心腹替向劉邦告狀,或許會跟韓信一樣的下場受到劉邦誅殺。
回覆列表
蕭何為了消除劉邦對他的猜忌,做了很多的事情,首先一點是辭掉封邑,並且將自己的財產拿出來充作軍需,其次是不惜自毀名聲,給自己潑髒水,還有就是把自己的姿態放低,不過問任何政事,只選擇明哲保身,這樣,蕭何才能在劉邦的猜忌下保全自己的性命,相對於同樣的功高蓋主的韓信來說,蕭何真的是明智多了。
蕭何從劉邦起事之時就一直跟隨著劉邦,為劉邦奪取漢朝天下出了很多力氣,但是無奈,劉邦是個疑心很重的人,他初次意識到劉邦對自己的猜測是在韓信死之後,韓信的死無疑證明了劉邦的零容忍,而蕭何和韓信一樣,都是開國功臣,蕭何又何嘗不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他為了消除劉邦對自己的猜忌,主動辭掉封邑,以告訴劉邦,自己沒有野心。
但是即便是如此,劉邦也並未對蕭何放下猜忌,後來在劉邦率軍去征討黥布時,劉邦又對蕭何產生了猜疑,因為劉邦出征打仗,蕭何卻留在長安,而且蕭何在長安的聲望還比較高,於是再一次為了消除劉邦對自己的猜忌,蕭何不得不做一些搶佔民宅,收受賄賂之事,以此來玷汙自己的名聲。
而在後來,蕭何提出讓劉邦將上林苑拿出來給百姓開荒一事卻被劉邦逮捕下獄之後,蕭何便徹底不再過問政事了,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想活命,就必須閉嘴,劉邦目前貴為天子,他想要自己死自己就必須死,所以自己能做的只有遠離權力中心,明哲保身,這樣才能得以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