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的車5年前的車,那時候胎壓監測還不屬於標配。 這幾年來一直也沒意識到哎胎壓監測的重要性。 今天突然軋了一個釘子,幸虧是開啟車窗走的,聽到了,避免了事故隱患。 馬上要過年了,又面臨著1000多公里的全程高速。萬一在高速上閉窗行駛,再來一個釘子,那就麻煩了。 去看了胎壓監測的裝置,有外接的,有內建的,各有各的好,現在想問大家,到底是內建的好還是外接的好……內建的是不是一定要做動平衡?
21
回覆列表
  • 1 # 冒泡的小龍貓

    內建的準確度要高,外接的準確度要低一些,並且外接的看起來不美觀,懂行的一看就是改裝過的,,內建的就沒那麼容易看出來了。

  • 2 # 小夥談汽車

    首先說外接胎壓監測,一般只需要把感應器直接擰到輪胎上就可以了,然後就會在顯示屏上顯示出胎壓資料,所以安裝是非常簡單的,自己動手就可以搞定;再有一個就是它的價格比內建胎壓監測便宜的非常多,基本上一兩百就可以拿下。

    外接胎壓監測的優點,再來說說缺點:第一,由於是外接的,很容易被別人下掉或者說偷走,比如說車子停在小區裡,可能會被一些小孩當玩具玩,直接給你擰壞。第二,如果說開車過程中,不小心碰到了這個裝置,也是很容易損壞的,如果要單獨維修的話也是比較困難的,可能需要你換一整套了,雖說便宜,但就是不省心。第三,外接的胎壓監測也是會受到外界溫度影響,所以就會導致胎壓監測並不準確。因此來說,外接的胎壓監測除了便宜、安裝簡單,缺點實在太多了。

    接著再來說說內建胎壓監測,它是優點就是:第一,由於是內建胎壓監測,那麼胎壓包括溫度,其實更多是來自於輪胎內部,因此監測的數值是準的。第二,每次充氣的時候不需要拆掉,直接充氣就可以,不像外接胎壓監測,還需要每次拆下來再去充氣。第三,由於在輪胎內部裝著,平時基本上是不會壞掉的以及也不怕被比人偷、被小孩玩壞。

    那麼內建胎壓監測的缺點就是:第一,安裝比較麻煩,必須要去輪胎店找專業師傅給你安裝。第二,價格比較高,怎麼著也是四五百塊錢,另外就是還需要額外出安裝費。不過內建胎壓監測一定是優點大於缺點的,一次搞定,用起來也比較省心。

  • 3 # 凡哥在成都淘車

    外接胎壓監測裝置的優缺點

    1.先說優點,最大的優點就是安裝簡便。無需更換氣嘴,無需動平衡,甚至不需要充放氣,車主需要做的可能僅僅是將感測器擰到氣嘴上便可。

    2.再說缺點。不適用於胎壓較高的SUN車型;充放氣需要拆下感測器重新安裝(雖然也很方便);外接的感測器容易受到異物“傷害”。

    內建胎壓監測裝置的優缺點

    1.先說優點。裝到輪胎內部,使用帶有感測器的氣嘴代替原有氣嘴,露到外面的部分較小,不會凸出到輪轂外面;安裝完成後基本就可以一勞永逸(使用5年以上沒有問題)。

    2.再說缺點。安裝複雜,一般都要去裝飾店(工人師傅都很熟);需要做動平衡。

    問題和建議

    1.目前車主普遍都在說內建的比較好,主要理由都是在講外接的挑氣嘴、不準確、充氣麻煩、容易被盜。我們的建議是:大多數非SUN車型都不會有太多問題,挑氣嘴、被盜之類的問題出現機率比較小,充氣的話擰下來重灌一下也不復雜,況且輪胎充氣這件事不一定就很頻繁。

    2.SUN車型、複雜路況、原裝氣嘴有損傷等情況,必然要選擇內建型胎壓監測。事實上內建型胎壓監測被詬病最多之處就是安裝麻煩,通常都要去裝飾店折騰個把小時、花個百十來塊才能搞定。並且,內建型的胎壓監測一般都要比外接型的貴上100-200塊大洋。

    內建型胎壓監測裝置的安裝要點

    講了半天“內建型胎壓監測裝置安裝麻煩”的話,但一直沒有說麻煩在哪裡,下面做一下簡單描述。

    1.要拆輪胎。四個輪子都要卸下來,並且要把輪胎也拆下來。卸輪子、拆輪胎、放氣、重新充氣、安裝之類的事情都是必不可少的。

    2.要更換氣嘴。內建型胎壓監測的感測器是要固定在氣嘴內部的,而原裝的氣嘴肯定都要換上新的氣嘴。很多車主在糾結要不要換掉原裝氣嘴的問題,其實不用太擔心,大多數正規品牌的胎壓監測氣嘴品質都不會比原裝的差。

    3.要做動平衡。內建的感測器安裝完畢後,車輪的動態平衡測試往往無法透過,這時就要在輪轂上添幾片專用的平衡片來讓輪子在高速運轉的時候更加平穩(所謂的動平衡)。

    4.大家所說的安裝麻煩通常也就是上述的幾條。其實如果找熟練的師傅,通常都可以在1小時之內搞定,收費也不會超過100元。

    所以總結來說:

    內建的優點是:安全,精確,不會被盜,打氣時不用拆卸;

    內建的缺點:安裝繁瑣;

    外接的優點:安裝簡單;

    外接的缺點:容易掉,監測資料沒內建的精確,每次打氣都需要拆卸一次。

  • 4 # 夏天我怕冷

    這個各有優缺點,外接:安裝容易,價格便宜,容易丟失,也容易發生漏氣現象。內建:安裝需要扒輪胎,自己安裝不了,價格偏高。個人建議買外接就可以,安裝方便,這胎壓檢測就是一個提醒,不用太過麻煩的,簡單的外接就可以。

  • 5 # HackenLee

    內建的好在不會受外界磕碰的影響,但內建的要拔開輪胎裝進去,拔的不好就要做動平衡。

    但不拔也要,因為即使只有幾克的小東西在汽車跑起來受到離心力的影響也會有很多大的能量車子就會跑偏抖動等問題。

    外接也一樣。

    裝了的話最好也做一下動平衡

    最好還是汽車原廠就有點的

  • 6 # 興德曦德系原廠服務

    2020年根據國家規定,出廠的車型都強制要求裝內建式二代胎壓。在這之前,一般原廠就配有二代胎壓裝置(四個胎壓感測器,原廠不分前後左右、副產的區分前後左右)都是豪車和那些配置比較不錯或者價格比較不錯的車型才配有二代胎壓,有的是直接顯示胎壓數值,有的是即可以顯示胎壓數值又可以顯示溫度的!通常情況下都是內建的。安全,隱蔽,美觀…

  • 7 # 騎毛驢彈吉他

    內建的比外接的好

    內建優點是測量準確,不易丟失,缺點是安裝需要拆卸輪胎,價格高。

    外接的優點是價格便宜,安裝簡單,缺點是測量不是太準確,由於安裝在氣嘴上,容易被偷。

    綜上,經濟允許的話買個內建的吧,幾百塊錢可以用好幾年。

  • 8 # 80後的有些事

    無論是內建式還是外接式都是屬於直接直接胎壓監視系統的範疇,兩者的功能和品質均可以滿足使用要求。在這裡我們梳理下關於這兩者的爭議點,不實力吹噓,孰好孰壞,大家自己判斷。

    爭議一:價格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論斷:內建式的比外接式的要貴,所以內建式的質量會比較好。貴的比較好?這一說法看起來沒毛病。但當你真正去汽車配件商城查詢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內建式的價格確實普遍比內建的要高,但是外接式的也有標價上千的,而內建式的也有不少是在400元以下的,所以說價格並不是最終選擇產品的標準。

    爭議二:操作性

    內建式的既要去修理店安裝,又要做動平衡,拆裝和更換要多花工時費,而外接式可以自己動手更換,簡單又快捷。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過此類論斷,而我們想說的是,內建式操作起來固然繁瑣,但你也要想想它有5-8年的使用壽命,相比於外接式1-2年的壽命,可謂是一勞永逸呀。外接式充氣時還需先拆下感測器,而內建式無影響。這樣比起來兩者都不佔便宜呀。

    爭議三:精確度及穩定性

    都說外接式的監測精度不如內建式的,這一點確實存在。外接胎壓監測產品的誤差略高0.1-0.2bar,在響應速度上也會有所延遲,但在實際測試中,兩者的監測精度和穩定性都是趨於一致的,目前有很多新的外接式胎壓監測,其效能和穩定性已經彌補了原先的技術缺陷,現在也只有老式的外接式產品才有這樣的弊端。

    選擇什麼樣的產品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判斷的,內建和外接哪個比較好,相信這個問題還沒有具體的定論,要不然就既不會有支援外接式的陣營,又有支援內建式的陣營存在了,目前看來兩大陣營良性發展,最終得利的還是我們消費者,畢竟產品就是在風口浪尖中改進過來的。

  • 9 # 追求夢想的輪胎人

    本人就是從事輪胎行業,發表一下個人看法。胎壓感測器也叫胎壓監測有內建和外接兩種。都是鑲嵌在氣嘴的兩側(內建在氣嘴裡測外接在氣嘴外側)直觀說一個是價錢不同,一個人安全係數不同。內建的價格高安全係數高安裝複雜。外接的價錢低易損壞安裝簡單不用扒輪胎。

  • 10 # 貓先生的汽車

    第一,內建式胎壓監測,也稱直接式胎壓監測,是利用安裝在每一個輪胎裡的壓力感測器來直接測量輪胎的氣壓,利用無線發射器將壓力資訊從輪胎內部發送到中央接收器模組上的系統,然後對各輪胎氣壓資料進行顯示。當輪胎氣壓太低或漏氣時,系統會自動報警,屬於事前主動防禦性。

    第二,外接式胎壓監測的作用機制是把感測器Sensor取代氣嘴蓋,直接套在氣門嘴那裡,將氣門蕊往內按壓,輪胎內部氣壓洩出,進而直接偵測胎壓、胎溫度。

    綜合以上所述,得出結論是,胎壓監測內建比外接的好,內建是直接監測式的胎壓監測,這樣最準確。

  • 11 # 品位決定成功

    我認為是內建的好!

    首先,內建與外接的主要差別在於安裝的方便程度,內建的需要扒開輪胎安裝到輪胎內、固定到輪轂上,而外接的直接擰在氣門嘴上即可。雖然內建的安裝相對複雜,但一次安裝好後可以用三到五年,特別是平時的氣壓和溫度精度,以及防盜性都遠遠大於外接式。

    第一,精度高。內建胎壓模組位於輪胎內,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能準確獲取輪胎的氣壓和溫度;外接胎壓模組位於輪胎外,氣壓和溫度受外界影響較大,特別是溫度受外界變換影響較大,相對不準確。

    第二,防盜性。內建模組位於輪胎內,安全性很高;外接模組位於氣門嘴,在公共場所容易被盜,所以建議選擇內建模組的胎壓顯示。

  • 12 # CC點燈

    胎壓監測是內建好還是外接好?二者都是屬於直接胎壓監視系統的範疇,功能和品質均可以滿足使用要求。但兩者到底孰好孰壞?這裡將二者的優缺點做一個全面比較。

    一、準確度

    內建式感測器的壓力、溫度取樣在輪胎內部,相對比較真實準確。外接式壓在氣門芯上,自身提供密封性,受外部環境影響會大一些,所以監測誤差會略高0.1-0.2bar,在響應速度上也會有所延遲。

    二、價格和安裝

    內建式物料成本高於外接式,所以價格會貴一些,而且,內建式的須去修理店安裝,又要做動平衡,拆裝和更換要多花工時費,而外接式可以自己動手更換,簡單又快捷,所以內建式的費用會比外接式高。

    三、電池壽命

    內建式通常設計壽命5年以上,而外接式壽命一般只有1-2年。

    四、防盜

    外接式雖然有防盜螺母,但只要使用工具,拆卸不難。內建式需要拔胎,估計沒有小偷願意幹。

    五、感測器

    從嚴格意義上說,外接式感測器不符合安全規範,所以車輛出廠前都是安裝內建式胎壓監測的。

    綜上所述,內建式胎壓監測全面佔優,一般使用者,還是推薦使用內建式的。外接式更適合那些戶外玩車一族家使用。

  • 13 # 柴油電噴培訓領導者

    外接的安裝方便,便宜,但容易丟,再者易壞!內建的安裝複雜,稍貴,不易丟,效能穩定,使用壽命長!個人觀點還是內建好!

  • 14 # 汽車力力力

    您好!胎壓監測到底是內建還是外接好?其實各具特色。存在即有合理之處,但是既然胎壓監測是和行車安全高度相關,所以個人認為,從使用的穩定性、準確性以及安全效能方面考慮,最好選用內建式的。所謂一次選擇,受益終身。

    目前,《乘用車輪胎氣壓監測系統的效能要求和試驗方法》經過多次的修改完善後已經被國家標準委進行批准,進而強制實施了。也就是說,從2019年1月1日起,在M1類汽車上將會被強制安裝胎壓監測系統。到2020年1月1日的時候,所有現行的車輛都將會被強制安裝胎壓監測。

    內建式胎壓監測的特點1.準確性高。內建式的胎壓監測系統顧名思義,就是將對輪胎壓力適時監測的感測器安裝在輪胎內、鋼圈的內緣。所以整個感測器就長期處於輪胎壓力之中,對胎壓的波動更敏感,所以準確性也就更高。而外接的感測器,由於受到干擾的因素比較多,準確性也就會逐年下降。2.穩定性高。內建胎壓監測的感測器由於和氣門芯為一體式結構,安裝在輪胎內不會受到外來自然因素的影響,比如雨水、碰撞等外力因素。所以整體的使用穩定性要比外接的感測器高得多。其實我們選擇一樣產品,最希望的就是能夠長期正常使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3.安全性高。內建的感測器具有比外接更高的安全性。一方面,內建感測器不會遭受外力作用而損壞;也不會被無聊的人給無故拆掉;另一方面,內建的感測器中,所使用的電池持久力更長,而外接的感測器,電池小,電量少,雖然電池可以更換,但是更換電池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所以內建感測器因為不用考慮更換電池問題,而具有更安全的使用效果。提示一點:胎壓感測器的電池除了部分車型不支援更換以外,加裝類的胎壓監測產品都支援電池更換。一般內建胎壓感測器的電池可以連續使用7-8年,而外接胎壓感測器的電池只能連續使用3-5年。外接式胎壓監測的特點

    外接式胎壓監測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價格實惠和安裝方便。但是缺點也很突出,就是容易損壞,準確性相對來說,也不太高。

    一般外接式的胎壓監測系統只需要將感測器按照產品規定的方位,安裝在輪胎的氣門芯上即可。但是前提是要把輪胎氣壓充滿到標準氣壓。這樣也造成了一個很大的不便,就是在以後的使用過程中,輪胎充氣前需要拆下感測器,如果輪胎經常出現滿性漏氣,頻繁的拆裝感測器很可能會造成感測器的損壞。

    綜合來看,既然胎壓監測系統已經成為安全行車必不可少的主動裝置,要選擇就應該選擇實用性、穩定性更強的產品。雖然價格高了一點,但是用著放心,看著舒心,多的那點錢也就不足為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拉簡—郎多拇指受傷,缺席6——8周,你覺得對湖人有多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