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苗170746752
-
2 # 用智慧過好一生
財務自由到底是什麼
財務自由其實是精神自由。財務是一個人能夠在世上所能購買慾望的額度。所以當一個人有無限的購買慾望,他一定不會有財務自由的那天。
財務自由真的快樂嗎?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顯示,人有五種需求。最底層的是生理需求,再往上的安全需求,其次是社交需求,然後是自尊需求,最後是自我奉獻需求。
所以財務自由後能夠買到的一定是生理需求。而我們錯誤的認為有錢別人就會尊重你,會讓你有面子。我們熟知的NBA球星,艾倫艾弗森就是在有錢時,狐朋狗友天天吃喝在他家花他的錢,當他的錢花光後就紛紛離他遠去,下場落得無人問津。
而且我們回憶下,自己買新車時的興奮時刻。剛買新車時恨不得一天擦三回,但是半年後誰還會每天擦車呢?這就是物質帶來的快樂刺激,持續度往往很難堅持三個月。而且這種物質刺激會有快樂閥值,也就是說必須不停的提高刺激度才能感覺快樂。比如我們買第二輛車的時候,如果買車的價格沒有提升反而下降,那麼我們不會因為它是輛新車而快樂,反而會感覺很沮喪。
實現財務自由的目的
我們都渴望財務自由,覺得財務自由能夠讓人生過的更精彩。但是我們回到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可以發現,真正的快樂往往是透過互動幫助別人,體會到被需求感所帶來的。
而如果從長遠角度考慮,與真心朋友的社互動動,與親人愛人的親密感情,又或者提高自身幫助別人的能力價值,才是真正的財務自由所必須關注的。
而這些長遠考慮,往往就不在乎最底層的物質慾望,而隨著自身能力價值提升,幫助別人實現自我奉獻的同時,自然也會獲得相對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基礎。
而這時才能稱為實現了財務的自由。
-
3 # 博諾資本
我覺得財務自由是一個數字上面的,但是真正的應該是精神上的自由。誰也說不清財務自由應該有多少的資本?但是有的人精神上自由了,無論他是否擁有過多的財富,但是他都會得以滿足,都會有自己更高的非財務錢財上的追求。這樣的人,我才覺得更為尊敬。例如,比如像袁隆平這樣有很高的學術及社會貢獻的人,但他並沒有將自己的財務追求作為自己的指標,反而去希望給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我覺得這樣的人是擁有自由的人,擁有自由的靈魂與崇高的追求。人活一輩子之前都說財務乃身外物,如果能夠滿足自己的基本的生活,那我覺得就實現了,財務自由也不能一點點金錢不為金錢所煩惱,如果沒有的話,那也不會特別開心。就像馬雲說的,賺錢容易,花錢也難呢。財務自由不是教自己成為一個守財奴,那樣就會太沒有意思了。財務自由應該是能夠滿足自己的夢想,能夠有自己的務實的追求,哪怕只是想隱隱於世或隱隱於林,追求簡單的粗茶淡飯或者是田間之樂,都是自由的表現。
比起財務的自由,有趣的靈魂我覺得才更為重要!
-
4 # 潛龍投資
穩定收入是支出的10倍,即可算實現財務自由。
什麼是財務自由?
很多人都聽過“財務自由”這個名詞,但我相信很多人並未仔細思考過財務自由。難道是億萬身家?如果月支出1000萬呢?不能單看存量,還需要看增量和減量。
第一,有長期穩定的收益。
你是否聽說過有1000萬,存銀行,吃利息。假設5年存款年利率按5%算,每年利息50萬,這就是相對穩定收入。為什麼說是相對穩定,因為比較難有絕對,存款在老一輩的觀念中是最穩定的收益,但是存款利率也是會變動的,看看某付寶剛開始的活期率利和現在的利率就知道了,幾乎腰斬一半,因為國家政策,經濟環境是變動的。
第二,開支控制在收益的十分之一。
財務自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財富會複利增長。如果開支是可控的,相當於每時每刻都有盈餘,盈餘又會創造收益,即複利。此時財富遠遠高於日常的支出,直到一輩子花不完,即是不用為賺錢煩惱,即是自由。
第三,沒有不良習性。
如果染上賭和毒,那是多少身家都不夠的,而且財多惹人覬覦,容易設局詐騙,原理這些,才能真正自由。
一家之言,如有不實,懇請斧正,如對您有用,還請關注@【炒股菜鳥日記】,每天更新,一同交流。
-
5 # 長安八月
所謂的財務自由,是指你的被動收入超過你的支出。那麼什麼是你的被動收入呢?最普遍的情況下,被動收入一般來自投資收益。
那麼我們來算一算,你需要有多少本錢,才能夠達到財務自由呢?
很顯然,這取決於你每年的支出是多少。我們假定你每年的支出是固定5萬元人民幣,這在當前中國的普通城市過上普通的生活是完全足夠的。
接下來的問題是,你如何取得這5萬元人民幣的收入呢?
第一種情況,你投資無風險收益產品,例如短期國債,這時你取得的收益率一般等於真實無風險利率,一般取近幾年短期國債利率的均值,大約在3%左右。這時,你的本金大概需要50000/0.03=167萬;
第二種情況,你投資股票市場,根據經濟學家從過去100年全球股票市場的歷史資料測算,股票的年化收益率大概可以達到7%左右。而中國A股,如滬深300指數,則在過去近20年可以取得年華11%的收益率。我們以7%來計算,這時,你的本金大概需要50000/0.07=720000;
-
6 # 丁小強
1.0 衣食無憂
2.0 房車無憂
3.0 國內外自由行
4.0 被動收入穩定持續增長,自己可以選擇不做哪些事情
-
7 # 用點子智慧
簡單來說就是,吃飯時不用看選單後面的價格、買穿衣服時不用問有沒有折扣、旅遊時為了去哪個國家而選擇、住酒店要看有沒有有沒有帶星。
財務自由是個籠統的概念不是一個具體的數字,滿足了上述這些最重要的是,在你不用去工作時你的被動收入大於支出且有盈餘,就算財務自由了,你達到了嗎?
-
8 # 股票用心做
財務自由簡單來說,就是不用工作也有錢花。財務自由對每個人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追求的生活質量也不一樣。
打個比方就是你每月辛苦工作,工資是一萬元。家庭開銷是六千元,還剩下四千元,你也沒其它愛好特殊開銷。現在你不用花時間去上班,就有一萬元的收入。也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例如:釣魚、攝影、旅遊,那你基本上就是財務自由了。再打個比方就是你每月工作的工資是兩萬,家庭開銷是一萬。現在你不用工作,每月就有兩萬的收入。那如果你想買兩百萬的房,那麼你就不能財務自由。因為你錢要用在買房,不能自由支配你的錢。那你就不是財務自由。實際上各人財富自由觀差別很大:有的人可能認為房子要住大或住別墅,還要買上幾輛豪車,飯要吃燕窩、魚翅、、鮑魚、熊掌,酒要喝茅臺酒、五糧液,喜歡每天去酒吧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有的人心態好物質慾望不強,則過著平淡知足常樂的生活。他們會認為財富自由就是不用再為錢而工作,可以更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總結一下:財務自由因人而異,人的物質慾望越大越達不到財務自由,反之物質慾望越小越容易達到財務自由。
-
9 # 初級會計職稱
買東西不需要看價格,就是這麼簡單。財務自由的本質是人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
10 # 活動餐謀
自己掙錢,自己花,雖然現在女性的薪資都不算太高,但是即使我們掙100塊錢,那麼這100塊錢我也可以自由的揮霍,我沒有問你要,經濟獨立是現在中國女性最應該考慮的。
-
11 # Forest望成財務
什麼是個人財務自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財務自由的標準是不一樣,這裡借鑑圍棋的段位劃分九段:看看你的財務自由度處於什麼段位?段:菜場自由願意買哪種菜就買哪種菜,不看價格。段:飯店自由願意去哪個飯店就去哪個飯店,不看價格。段:旅遊自由願意去哪裡旅遊就去哪裡,不看價格。段:汽車自由願意選擇買什麼車就買什麼車,不看價格。段:學校自由願意選擇什麼學校就選擇什麼學校,不看學費高低。段:工作自由想選擇什麼工作就選擇什麼工作,不計較這個工作賺多少錢。段:看病自由只要能看好病不計較醫療費的高低。段:房子自由願意買什麼房子就買什麼房子,無論房價高低。段:國籍自由國籍想換就換。當然這種劃分見智見仁,不一定對,以上只是為搏大家一笑。那麼到底什麼是真正的財務自由?真正的財務自由首先不必為錢而工作。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為了“討生活,即為個人或家庭,為供房供車,為維持一個體面的“成功人士”的生活而工作。工作一旦停止,則“體面生活”會變得“不體面”。如果,你可以不必為錢而工作,而是為興趣而工作,那你有幸在通往“財務自由”的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我總認為“為興趣而工作”是邁向財務自由的第一步。很多透過創業而成功的企業家,最初就是從“做感興趣的事”開始的。比爾.蓋茨、楊致遠當初的創業都是從興趣開始的。最初他們也不知道會獲得這麼大的一筆財富,金錢和財富只是他們為興趣工作的一個意外收穫。即使專業作投資的巴菲特也不是直接衝著“錢”去的,他的興趣在“價值發現”。正因為巴菲特的興趣專注於“發現好的公司,並買下”,所以他可以幾十年如一日地重複閱讀枯燥的數字和報表,而很少關注股價。我們很多人投資就是直接衝著“錢”去的,什麼商業模式和價值分析並不是興趣所在,他們興趣的焦點在“股價=錢”,完全被哪個代表“錢”的價格曲線所控制,但最終的結果卻離“錢”越來越遠。其次是保持財產性收入的淨現金流入。除了工資收入外,財產性收入是達到財務自由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即保證不工作的時候也有淨現金流入。財產性收入可以來自:房租、股票紅利、債券利息。財產性收入中一個重要概念是:淨現金流入。有的人可能擁有不少物業,但每個月下來收入的租金還不夠覆蓋銀行的按揭供款,現金流是負數。像這樣的資產在財務負債表上是一個“債務”,而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資產”。作為一個企業的股東也是一樣,如果每年從這個企業分不到紅利,而只是不斷地追加投資,那這份股權也很可能是一個“債務”。第三,需要保有一定量的淨資產。如果要給“財務自由”一個定量的概念,即淨資產。高淨資產投資者,即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大於或等於100萬美金。如果考慮到中國的國情,考慮到人民幣的購買力,在一線的大城市裡淨資產達到300萬人民幣;二三線城市200萬人民幣;小城鎮有個100萬人民幣就可以列入“高淨資產投資者”的行列。這是現在的水平,如果你的目標是定在20年後,考慮到通脹的因素(年均2%),這一定量標準應該是:一線城市446萬;二三線297萬;小城鎮149萬。最後,保有一個平常和自由的心。一個真正的“財務自由人”應該是,一個既有錢,又有閒,和保持了一個平常自由心的人。錢不一定能使人自由;但沒錢,一定不自由。若要達到財務自由,既要身往之,還要心往之。你不必為衣食的節儉而感到羞愧,因為你不需要用大腹便便來證明你的富有;你不必炫耀你的財富而得到尊重,因為你的人格已足以贏得尊重;你的財富只為:讓你所愛的人和愛你的人過上舒適(不是奢華)和有尊嚴的生活。這樣,財富才能使你達到真正的心靈自由。
-
12 # 佛系炒家
很多人都把財務自由的性質理解錯誤了!
有多少錢算財務自由?可以說是沒有一個標準,有人覺得100萬,有人覺得要1000萬,其實不是有多少錢算財務自由。真正的財務自由是你不用工作就能滿足你日常所需,即被動收入大於花銷。
當然,前提是你要有能力達到不工作就有收入都能力。可以透過投資收益、理財收益、物業租金收入、股票分紅、存款利息等被動收入達成財務自由。
-
13 # 冬日暖陽209202365
起碼500....1000萬。想去哪就去哪,想買什麼就買什麼。這就是財務自甴,(不包括上廣北)只在國內內地二三線城市。
-
14 # 長橋書房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想一下你心目中,財務自由的標準是什麼?身處不同階層,不同家庭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我這邊就拋磚引玉來談一談自己對於財務自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下,財務自由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第一,多少被動收入可以滿足你日常開銷,
第二,人在不同階段所需要的日常開銷是不一樣的,所以財務自由所需要的被動收益是動態的,
第三,這一點是很多外面的專家會可以忽略的一點,每個人理財的水平不一樣,也就造成了同樣一筆錢,理財水平高的人在同樣的時間能產生更高的收益,有些人就只會把錢存銀行定期,這樣收益是最低的,還跑不贏通貨膨脹,這種只會存定期的理財人群註定是無法獲得財務自由的,通貨膨脹這個因素就會讓他的財富縮水,從新回到依靠工作維持生活的狀態中,
所以,只有理財水平能跑贏通貨膨脹後,你才能真正的實現財務自由,一輩子的財務自由,其次,你的理財水平越高,實現財務自由所需要的本金越少,那麼實現財務自由的時間就越早。
最後我們來總結下,實現財務自由需要兩個能力,第一個是賺取財富的能力,第二就是理財的能力,缺一不可。
-
15 # 極簡投資GYZ
想要實現財務自由,必須建立資產,資產帶來的被動收入超過日常開支,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資產可以給投資者帶來現金流收入,就是俗話說的錢生錢,比如,分紅的股票帶來股息,出租的房產帶來房租(見下圖)。
股市有一些股息率比較高的股票,而且多年穩定分紅,如果擁有這樣的資產,每年產生的股息就是一筆被動收入,如果被動收入超過了日常開支,就可以讓投資者財務自由。
十幾年前的房地產投資也是回報率比較好的資產,但是現在樓市房價高企,帶來的問題就是租金回報率比較低,甚至比不上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所以現階段以出租的房產作為資產回報率並不是很理想。
-
16 # 星空下PM
怎麼實現財富自由?這個跟自己的位置和消費有密切關係。比如70後80後在北上廣深打工買了房,現在賣了房回農村的,基本可以實現財富自由了。但是你在北上廣深,現在有幾百萬還不夠買套三室兩廳。不管怎麼樣,實現財富自由是我們人生目標之一。
其中有以下幾種途徑。
1. 直接就富二代,有一個像王健林一樣的爹。這個跟我們沒有半毛錢關係,就不說了。
2. 走科技路線,一個優秀的人在有資金有人脈情況下,剛好趕上政策或者抓住機遇的時候,即可實現財富自由,像馬雲的淘寶,馬化騰的QQ,黃錚的PDD等。
3. 走實體經濟路線,得到市場認可的情況下創立自己的品牌,比如周黑鴨,老乾媽,海底撈等。
4.投資理財,但是必須有持續盈利的理財能力才行,不然會特虧的一塌糊塗,這個門檻最低,越是高收益越是高風險。通常有銀行理財產品,基金類,股票類,期貨等。通常沒有穩定的盈利模式的話還是別玩股票和期貨,切記。
寫到最後,不管會不會實現財務自由,我們都必須擼起柚子加油幹,跟能不能實現財富自由無關,說不定努力後某一天你就實現了呢。
-
17 # 小江說財商
每個人對財務自由的定義都不一樣,在我看來就是不斷增加能帶來正向現金流的資產,擁有“睡後收入”就是真正的財務自由
-
18 # 江小白投資記
如果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賺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這是巴菲特名言。
當你睡覺時還能賺錢?這就是躺著賺的意思,其實許多人不僅能躺著賺錢,而且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或者在通往財務自由的道路上。
“工資只有幾千元,都不夠花,談何理財?”
“每天上班忙得天昏地暗,新媒體日常加班996,哪有時間學理財?”
“好不容易攢了點兒錢,不懂投資,萬一全賠了怎麼辦?”
很多人把「財務自由」當作夢想,但又總覺得這個目標是那麼遙不可及…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財務自由。簡單來說,財務自由就是不用工作也有錢支付生活開銷的狀態,用錢去幫自己賺錢,而不是透過上班付出勞動才能賺錢,窮人和富人的金錢觀真的很不同。
無論你是學生黨還是社會人,想不斷創收、積累自己的財富,現在沒錢,如何實現財務自由,從做好「節流、開源、投資」下手:
1、節流:還債、存錢、精打細算很多年輕人沒有管理金錢的意識,獲得一筆收入以後,就開始消費更多東西、享受生活,連續幾天網購下單新商品,去人均消費更高的餐廳聚餐,出門回家都叫滴滴……半個月後檢視賬戶餘額,才發現自己又不知不覺把錢快花光了。那麼,到底該如何管理自己的荷包呢?
2、開始記賬,追蹤金錢流向如果你不好好管理收支,你永遠不會理財。不是單純地錄入開銷就算理財,記賬的目的是為了知道自己的錢從哪來又到哪去,知道金錢的流向。
記賬的辦法有很多,手寫記賬本、手機記賬軟體、Excel 記賬法等等。記賬能讓你一目瞭然地看到自己的錢都花在哪些地方,對自己的消費有感知。
3、合理存錢,最好能自動存錢當你領到一份收入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應該是把該存的錢存起來,這是存錢最重要的觀念。為什麼這裡要特別說到自動存錢呢?因為這樣可以幫你不知不覺存下很多錢。
4、開始學做預算 ,預約更好的未來《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的作者湯瑪斯曾把美國富人社群都調查了一番,挨家挨戶諮詢有錢人的消費與存錢習慣,解密有錢人變有錢、持續有錢的方法。他發現50%以上的富人受訪者都有做預算的習慣。
如果你不知道預算怎麼做,有個簡單方法可以供大家參考:在每月領到薪水(或拿到生活費)後,把錢分成3筆:
50% 是需要的(房租、伙食、交通、電話費…)
30% 是想要的(興趣、學習、娛樂…)
20% 是存款(投資、存錢買房、存應急儲備金…)
5、擺脫身上的消費型債務信用卡、花唄、借唄、白條及時還 ,當今社會都在瘋狂助推消費主義,將消費描繪成為正義的、必要的、有追求的當地人的行為。它挑逗著搭地鐵、吃外賣、租房子的普通人,那些品牌商一直鼓吹你要愛自己,去用昂貴的東西,去說走就走的旅行,這樣才對得起自己。
營銷者把幸福的標準越調越高,全盤接受的你會變得越來越不幸福。不幸福還花光了錢,還欠了一屁股債。
6、應急儲備金 ,投資之前務必要做的事懂得理財的人都有應急儲備金的觀念,存好應急儲備金,可以防止你進入債務人生。應急儲備金要存多少錢呢?這裡有一個公式可以跟大家分享。
應急儲備金 = 月基本支出 × 6
這筆錢是救急的資金,不要輕易挪用它,它是你在厄運來臨時的護身符。
當以下情況時可以使用:
你被公司開除,
公司經營不善拖欠數月工資,
房東突然叫你搬走,
家人急需用錢,
被詐騙集團騙走一筆錢、
意外發生事故需要手術費
……
發生這些事情的機率並不高,但是也要防患於未然。
開源方面:不斷賺更多的錢
1、不離職找副業開啟多重收入來源,給未來多重保障。當前的工作淘汰更新速度太快,你無法確保單一收入來源可以養活自己到退休,你最好要擁有兩個以上的收入來源,確保在其中一個失去時,還有另外一個讓自己喘口氣,多撐一陣子,直到找到新的工作。
從事副業是不錯的選擇,選擇副業可以參考這 3 個標準:
1、跟本業有相關
2、對你的職業生涯有幫助
3、未來轉成主業經營
符合其中一條都是值得投入去做的副業,不然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2、成為老闆身邊不可或缺的人如果你暫時不想找其它副業,只想安安心心做好眼前的工作,那麼你可以透過找老闆加薪,來提高自己的收入。老闆當然是眼睛雪亮的人,他只會給優秀員工漲薪,那麼就要求你的工作能力要比其他員工更強更高效,才更有底氣去談加薪。
透過不斷學習來精進自己的技藝和能力,專注在自己的領域,提升專業水平,堅持努力去做,成為老闆身邊不可或缺的人,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求加薪,慢慢收入也會越來越好。
3、建造被動收入什麼是被動收入呢?就是不工作也能賺到錢。有錢人有很多資產,這些資產在他們睡覺的時候也幫他們賺錢,這就是一種被動收入,不用主動靠勞力去賺取的金錢。比如包租婆和包租公,他們不用直接勞力就可以每月賺到租金,這個租金就是他們的被動收入。只有投入大量的資金才能建造被動收入嗎?不是的。沒有那麼多錢投入,我們可以用智慧、腦力和時間來建造被動收入。
培養富人的習慣現在就開始理財,不拖延並堅持!你是夢想家還是行動派?沒有行動,夢想永遠只是夢想。有一本書叫做《5 秒法則》,告訴我們當腦中有個想法,如何立刻行動不拖延?只要在心中倒數「5、4、3、2、1,衝!」就能把自己像火箭一樣順利發射出去,無論什麼目標,屢試不爽。
另外一點是富人擅長堅持,他們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當你打算放棄夢想時,告訴自己,再多撐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再多撐一年吧。你會發現,拒絕退場的收穫令人驚訝。
富人都會把想法付諸行動,不會把想法掛在嘴邊,他們總能快速地開始投入做一件事情。而拖延症的人,最大的失敗就是連開始都沒有。
最後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你能實現財務自由。
-
19 # 女團財經
財務自由是指個人無需為了日常生存需求而去拼命創造財富的狀態。實現財務自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開源節流。
節流是指學會預算生活,儘量減少支出。我們要學會去判斷自己的消費行為是否必需,去判斷是否能進行這次消費行為,不要隨意支出,肆意消費,成為一個不理智“購物狂”。按照自己所在城市、所處環境和個人的狀態去對每個月的支出做出預算計劃,並且要預留特殊支出。
9-9
回覆列表
什麼是財務自由見仁見智,我感覺那是一種美好境界。財務自由的對面是財務不自由。
每天都要和上司打交道,雖然內心極為厭惡他那種諂上欺下的做法,但為了薪水只能忍。
為了孝敬父母還要攢夠私房錢,這越來越難了,工資全打卡上了。
當你兄弟姐妹遇上災難,你若只能陪著流淚又有什麼用呢?這時候用金錢說話,份量最重。
更不要說住院什麼移植或基因治療,費用都是大數目的,這是要全家命的大事。
財務自由應該是不想幹什麼就不幹。
怎樣才能實現呢?夫子說,富貴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能富貴趕馬車也幹。
而許多富貴之人說的方法都是可以擺在檯面上的,這正如比基尼,最神秘的全遮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