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求圖55
-
2 # 姒通八達
匈奴遊牧不定,修建長城主防守,征伐匈奴於國無益,空耗國力,各國忙於內部征戰,自春秋尊王攘夷之後匈奴再度死灰復燃,至秦一統時成了不得不消除的大患。秦短壽秦末又是天下大亂,未能徹底消除的匈奴仍然騷擾不斷。主要是適逢華夏內部統一戰爭導致,至於趙國事半功倍抵禦匈奴之說則是妄言,為何?苦於匈奴侵襲騷擾的趙國,除修建長城抵禦外,大破過匈奴幾場外,也不能根除隱患,只得常年駐兵十數萬兵卒防守,後因趙國履受他國攻打不得已,徹駐兵回守本土,給匈奴留下了極大的馳騁空間,給後來的秦漢帝國留下了巨大的邊患
-
3 # 信佛的狼
因為趙國經過改革以後,生活習慣本來就接近匈奴,俗話說知己知彼,所以趙國在對匈奴作戰的政策上,肯定就要得心應手。
-
4 # 嘉佑風雲
趙國能擊敗匈奴主要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的結果,趙國有一支強隊的騎兵,最主要的是趙國後期出了一位名將 李牧,其實趙國也沒有完全擊敗匈奴,只是說匈奴有數十年的時間不敢前來騷擾趙國邊境。
秦國前期對匈奴是主動出擊的,佔領了河套地區,但是畢竟和匈奴打仗成本太高,修長城其實是當時最省錢最有效的辦法,看下後來漢武帝就知道了,西漢幾十年四代皇帝的積蓄,被漢武帝打仗花的一乾二淨。
所以當時秦國採取修長城,守的辦法是最有效的。
-
5 # 偏聽兼聽
趙只是打個小部落,秦吞二週亡山東諸侯,威震四海,戎狄漸起,奈戎狄無城無所,闊野千里,難兵擊,互有勝負,故始皇棄北伐,駐軍陰山修城屯田以備。漢初胡虜已一統,號匈奴大單于, 經伐秦,楚漢之爭, 漢本應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然自不量,致兵困白登!季怎比始皇,稍遜風騷!
-
6 # 高殼嘰
分裂時每個國家或軍閥都統有精兵強將,為保一畝三分地肯定會和犯境者死磕。 統一後每個人都只能聽從皇帝(中央)號令,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皇帝(中央)對其諸多制約,甚至防地方統帥多於防外敵。
-
7 # 呂叫獸
感謝邀請,對於秦國為什麼不能抵禦匈奴,我認為我們首先應該先問是不是擺在同一水平線上比較,不能關公戰秦瓊。趙國抵禦匈奴和秦國(秦朝)抵禦匈奴是否存在巨大的差距呢?當然是的,但是,這差距並非趙秦雙方軍事實力上的差距,而是敵人實力的差距。在趙武靈王時期,胡服騎射大大加強了趙國的軍事實力,以至於戰國後期三晉依附於趙國的庇護,連虎落平陽的齊國、楚國也不敢忽視趙國的影響。此時的趙國,軍事實力可以跟秦國相抗衡,可如果是一統天下之後的秦朝,無疑是以卵擊石。
那麼,為何秦朝時期反倒要令蒙恬帶著數倍於趙國的數十萬兵馬戍邊呢?原因就在於,匈奴強大了。趙武靈王時期,匈奴人作戰雖然勇猛,但是草原部落可並非獨此一家,其競爭十分激烈,故而趙武靈王只需要憑藉自己發展壯大的精銳便能夠扼守住趙國長城。然而在秦始皇時期,草原部落的數量不僅減少,能夠威脅到匈奴部落的更是找不出來了,故而,匈奴可以號令整個草原部落,群起而南下牧馬,秦始皇才需要更多的兵馬去解決這個麻煩事。所以說,並不是秦軍無能,而是匈奴早已今非昔比了。
-
8 # 被你牽著左手
今非昔比是一方面(趙軍強大我們不可否認。匈奴各部在壯大,戰國時代秦趙燕…容忍匈奴,胡人進入內部,不是完全防住。統一之後是秦朝主動把他們完全驅逐出境),另一方面是戰線長度增加了幾倍,趙國秦國分別抗擊匈奴時基本是就地取材為了生存,人力和資源,而統一後這個事情就變成中央行為,造成後勤補給線長和巨大的消耗,秦據匈奴在長城之外,並沒有出兵50萬的記錄,而是30萬。最後告訴你的是重點,大家偷換概念,李牧的時代對付的北方勢力是胡人,不是匈奴。而秦朝對付的是匈奴和以前(趙國李牧時期)胡人的二代和三代,不在一個時間軸上,後來的匈奴在中原大戰無暇北顧的時候也沒閒著。
-
9 # 蘇沉船
趙武靈王活動於公元前三百年左右,秦朝建立於公元前221年,兩者相差八十年時間。八十年在歷史上是什麼概念?元朝建國不過八十九年,二十年間的政治局勢都會發生鉅變,何況將近一個世紀?
在一百年前,匈奴只是諸多北戎之一,由於中原分不清北方遊牧民族的區別,把大多數部落也統稱為匈奴,實際上趙國或李牧究竟打了多少是匈奴部落不得而知。
一百年後,匈奴是一個征服了渾窳、屈射、丁零、鬲昆、薪犁、婁煩、白羊等大量遊牧民族的匈奴帝國。正如同統一天下的秦朝一樣,不可同日而語。倘若題主覺得一百年時差不算可以,可以想想契丹曾經讓蒙古人做自己小弟,金國也曾經令蒙古部落臣服於自己,在一百年之久蒙古人橫掃世界。
其次要糾正一下題主,趙政沒有發動五十萬大軍駐守北境,是三十萬兵馬。 趙政是將五十萬大軍投放到了百越,即是現在的廣東、廣西地區。
《史記卷八十八·蒙恬列傳》記載:“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
況且,趙政對匈奴不是防守,是侵略。在戰國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活動地區並不在秦長城之外,他們跨過陰山,在河套與河西走廊生活,享用著那些豐富的水土資源。趙武靈王把婁煩和林胡打敗以後,匈奴才逐漸在河套地區一家獨大起來。雖然這一百年間沒有更多關於匈奴的記載,但可以肯定當時的遊牧民族仍然在河套地區活動。
根據《史記李牧列傳》記載:“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日擊數牛饗士,習騎射,謹烽火,多間諜,厚遇戰士。為約曰:“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入,烽火謹,輒入收保,不敢戰。如是數歲,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
也就是說趙國名將守備邊境的地方是在雁門,說明趙國在李牧時期已經被匈奴侵略了北方,匈奴只有跨過趙國北邊長城才能打到雁門。秦朝防禦匈奴的地區遠遠要靠北方得多,趙政派遣蒙恬三十萬大軍北上驅逐戎狄,把匈奴人趕到荒涼的漠北,才形成了以長城拒匈奴於國外的政治格局。秦朝對匈奴的迫害分明比趙國厲害得多,只不過另一方面秦軍把匈奴趕到漠北後,反讓強勢的匈奴統治了漠北,反而進一步讓匈奴有了崛起的空間,匈奴忽然發現原來北方的遊牧民族根本不堪一擊。
秦軍不再進一步往北進攻,是因為當時北方氣候寒冷,並不適合耕種,同時北方亦無人口城邑,地方荒涼不好開發,所以秦國以長城畫界,把匈奴拒於國門之外是很明智的做法,只是修建長城過於急功近利,在短時間內耗費太多人力物力,造成徭役過重現象。但仍然要宣告,秦軍在時,匈奴根本沒有正面一戰的實力。
白登之戰的情況很特殊,秦朝為了鎮壓六國反軍,讓王離率領長城秦軍南下,結果在鉅鹿被項羽所打敗。匈奴趁項羽滅秦和楚漢戰爭時期重新跨過長城,回到了河套地區,等劉邦統一天下以後,匈奴仍然在秦長城以內,並不在外邊。
而當時劉邦逼反韓王信,導致韓王信向冒頓單于投降,放匈奴進入山西平定,那時匈奴已經跨過了雁門關,等劉邦大軍北上時,匈奴已經抵達太原地區,漢軍在山西跟匈奴交戰,並沒有太多隘口可守,自然不如李牧依靠雁門關防禦時那麼有優勢。任哪個國家由邊境守將把敵人放入腹地,都很難防禦。吳三桂把清軍放入關內,自此一方不可收拾,何況當時劉邦剛剛統一天下,全國經濟不振,漢朝一直到文帝時期還有人相食現象,劉邦緊忙之間處於劣勢可謂很正常。況且匈奴並沒打贏劉邦,他的部隊仍舊不斷北上,匈奴撤退亦有被迫之意。司馬遷描述匈奴的總兵力就存在疑問,以匈奴的實力不可能發動四十萬騎兵,比漢軍步兵總兵力還多,事實上歷史上任何一個帝國都不可能發動四十萬騎兵,這遠遠違背了當時古代經濟的水平。所以漢軍在白登之圍並沒有常人理解中那樣是戰敗方,只能算打合。而以中原王朝的總實力,即便打和也是丟人的事情,因為根據分析匈奴巔峰時期總人口也不過五百萬,漢朝初期的總人口也是有兩千萬之多,量級差距太大還打平手,自然是一件屈辱的事情。
可這事還得放長線看,漢朝擁有當時先進的官僚制度和行政制度,五十年後誰打誰一目瞭然,匈奴都被打到分裂,北匈奴被趕到西方,南匈奴臣服漢朝多年。歷史的趨勢不僅在於爭一時長短,更要靠數十年後的局勢變化。
-
10 # 小胖愛解說
趙國打匈奴並不是很容易,而且是非常艱難。為何長平之戰都不敢動北方的李牧跟騎兵不就可以看出來嗎?而且大家要看到遊牧民族不需要大量的軍糧、金錢就可以打仗。換句話說打仗成本很低。運量食得人路上要吃的糧食可要比運送的多。所以打匈奴得不償失。他們的地盤有啥好佔領的。就好像蚊子肯定要不死你,但就是要以下你噁心你。
-
11 # 德厚致遠
匈奴歷來是趙國的心腹之患,匈奴做為草原民族,靠騎射優勢經常侵襲騷擾相臨的趙國,當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之後,也開始大力開疆拓土,趙國首先滅掉了中山國,從而結束了趙國的內亂,接著擊敗東胡,進而出兵北抗匈奴。趙國的北疆主要是雁門和代郡,這裡經常會受到匈奴的侵犯,直到戰國名將李牧的出現,就成了匈奴噩夢的開始。也應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讖言。李牧到任之後,命令所有的將士以及當地百姓,都必須學習騎射和武藝。同時他還採取了示敵以弱的戰術,命令部隊當匈奴入侵的時候,所有人員都躲進城堡去防守,不能出迎匈奴。匈奴認為李牧軟弱膽怯,更加肆無忌憚屢屢犯邊。
後來,李牧認為戰機成熟的時候,命令百姓把牛羊都集中到離城區較遠的地方上放牧,去引誘匈奴人過來搶掠。當匈奴派兵去搶掠的時候,李牧只派了少量的部隊迎擊,而且稍戰即退。匈奴人覺得李牧根本就不懂什麼戰爭,於是就大規模地去搶奪。其實趙軍早就預先做好了埋伏,等匈奴的兵馬進入包圍圈的時候,將他們一舉進行殲滅。從此以後,李牧名聲大振,透過這一場戰爭打的匈奴人十幾年都不能恢復元氣,北疆獲得了長時間的平靜。
說秦國抗擊匈奴不行,也是錯誤的觀點。秦統一六國後,蒙恬就曾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即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還率軍修築了萬里長城,對匈奴做好有效防禦,並且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儘量促進北方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也是由於蒙恬的存在,使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可見其威名和實力。
-
12 # 孤陋寡聞的鄭先生
首先,我們知道自商周以來,中華民族周邊就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北有鬼方,匈奴,西有西戎,羌人,中華民族和少數民族的碰撞不可避免。
其次,春秋戰國開始諸侯混戰,秦、趙、燕都有邊患,秦國有秦穆公“稱霸西戎”,趙國“胡服騎射”,燕國也修有抵禦外族的長城,說明各國都有抵抗匈奴和外族的能力和決心。
最後,因為趙國緊鄰匈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是趙國變法變革中比較著名的,也很有成效。因為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以東出六國為方針,統一天下為己願。所以,大規模北擊匈奴在秦始皇命令蒙恬30萬大軍北上。
個人觀點,望採納。
-
13 # conan888
這個問題要從匈奴和中原兩個方面來看。從匈奴方面來講,在戰國時期,匈奴還是分成很多個部落,沒有統一的政權,力量分散,單個力量還弱小,匈奴各部落頂多是擾邊,當時的匈奴各部落絕無力量入侵中原。所有在蒙古高原立足過的遊牧民族都有一個特徵,就是喜歡在秋末或春初騷擾中原,在中原看來是入侵,其實在北方遊牧民族看來是一種生存手段,蒙古高原冬季寒冷,一遇到草原枯死、牛馬羊凍死很多的情況,就得飢寒交迫,再加上當時商品經濟不發達,遊牧民族無法交換到中原的布匹、鐵器、糧食,因此就採取暴力掠奪。而到了秦朝統一時期,匈奴各部落同時也開始統一程序,力量蒸蒸日上,到了秦末漢初,匈奴完成了統一,一個統一的匈奴力量是很強大的。何況在冷兵器時代,以騎兵為主的匈奴軍隊對以步兵為主的中原軍隊形成軍事技術上戰術上的碾壓,但騎兵不是無懈可擊,騎兵善於遊擊進攻,但不善於防守攻堅,因此對付騎兵集團衝鋒最好的防禦手段就是築籬笆修城牆挖河道,這就是秦趙修長城的原因。匈奴等北方遊牧民族人口少,歷來實行兵民合一體制,上馬殺敵,下馬放牧,亦兵亦民,而且不像中原王朝當兵有固定軍餉,自備馬匹兵器隨軍出征,全靠戰爭繳獲戰利品分配,因此一個不到三百萬人口的匈奴一次就可以出動四五十萬騎兵。從中原來看,趙國前期和北方匈奴部落戰爭中始終不佔優勢,正因為這一點才出現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中原王朝第一次出現成建制的騎兵,好在趙國時期,北方遊牧部落還是鬆散一塊,趙國應付起來還是遊刃有餘的,到了秦朝,匈奴因為逐漸統一力量逐漸強大,秦朝因多年統一戰爭,民生凋敝,軍事力量分散,六國復國勢力仍未根除,對付起一個統一的匈奴有點力不從心,因此採取了戰略防禦,派蒙恬率軍30萬北拒匈奴,但30萬人要守住一個漫長的邊塞也力不從心,騎兵因為運動快可以從任意方向發起進攻,所以就只能把原來戰國時期秦、趙、魏、燕修築的長城連線起來,阻擋遊牧騎兵南下。
-
14 # 蘇綻
戰國的時候,秦、趙、燕這三個與匈奴直接接觸的國家,都可以吊打匈奴。因為當時的匈奴還不夠強大,且武器也非常低劣,基本上都是對中原各國進行襲擾,擾完就跑,還沒有大規模的軍隊進攻中原各國。
而同時期的秦、趙、燕三國,長期處於與中原各國的戰爭中,國力、組織能力、戰力、武器等各方面都佔優。尤其是趙國,典型的就是專治各個遊牧民族的。
戰國時候的趙國,曾經組建了歷史上第一支騎兵,在七國爭霸中可謂是風光無限。不僅對當時包括秦國在內的國家形成了巨大的威懾,在對待北方遊牧族群的時候更是得心應手。而當時的匈奴,不過只是北方各種遊牧民族的一支,趙國在打擊匈奴的同時,還滅了樓煩、林胡等強大的遊牧民族建立的國家,也滅了華夏化的中山國,將趙國的領土推進到了北方遊牧民族的核心地帶,並佔領了產馬重地河套地區。因此,在當時,匈奴等遊牧民族對趙國是一點辦法也沒的。
同時,匈奴對秦國一樣也沒有辦法,因為秦國雖然是以步車兵為主,與遊牧民族作戰優勢不大,但畢竟秦國是戰國第一強國,匈奴也只有遠避秦國鋒芒。只是由於時不時襲擾秦國,秦國才修長城以拒匈奴,而並不是秦國害怕匈奴。
當秦朝建立以後,由於秦朝在滅東方各國的戰爭中,讓匈奴鑽了空子,丟失了河套地區。匈奴才能夠短時間強大起來,並獲得了一些中原各國的武器裝備,開始成為秦朝北方的一個強勁對手。
但是,秦朝統一以後,為了解決匈奴問題,派蒙恬率大軍攻擊匈奴,將匈奴趕出了河套地區,從此匈奴不敢南下。此役以後,匈奴在終秦一朝,都沒有再成為秦朝的威脅。
-
15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誰說大秦對付匈奴不行的。
看下史書唄!
省得丟人!
秦朝時蒙恬
大敗匈奴
讓匈奴放棄河套地區
而趙國只不過靠趙長城
做防禦性抵抗
而
大秦是主動出擊
打的匈奴吐血
不是因為秦統一時間不長
不然
匈奴能撿個漏
到後面漢時那麼得勢
讓漢朝費那麼多人力財力
秦不滅
早把匈奴弄死在萌芽時期了
那會尾大不掉
而
趙也就只學會了
胡服騎射
也沒匈奴的戰爭取的什麼重大成果
當時的匈奴正處在形成發展
弄小孩可比弄成年人容易多了
趙怎麼能和統一後的秦,比
-
16 # 董江波
匈奴比較奇特,就是戰著遊牧民族尚騎射的優勢,不斷騷擾搶掠農耕文明,搶了就跑,打不贏也跑,給歷代王朝造成了很大困擾,但絕對沒有被匈奴亡國的風險。因為,匈奴的長期作戰能力很差,只要駐兵把守,就不用擔太大心。匈奴也只能接受做生意。
所以,趙國可以輕易抵禦匈奴,但面對大兵團作戰實力強大、糧草豐厚、人口和土地是趙國三倍的秦國,長期來講,落敗就是大機率事件。
本來,趙國是有機會以弱勝強,幹敗秦國的,但以趙括和65萬趙國將士犧牲為代價換來的復甦機會,被兩代實在太過於昏庸,秦國一使間諜計就上當的趙王,斷送了。東方六國,更是被秦國的間諜計,玩得團團轉,互相打。
你們六個長年打戰,打了幾十年;秦國獨自好好發展的幾十年。然後,秦始皇一上臺,就把六國全滅了。
秦統一全國後,不是打不贏匈奴,而是匈奴打了就跑,長年玩騷擾啊。匈奴所在地,就是草地,對秦軍誘惑不大,沒有佔領價值。
所以,秦始皇也沒辦法,只好派人駐防了。
-
17 # 史熟攬訊
1 是那時候匈奴實力還不強,武器、裝備、經濟還在發展期。趙國當時的綜合實力是強於匈奴的,所以趙國能輕易擊敗匈奴。個人認為也談不上擊敗,因為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匈奴也不會傻到和你硬剛,也就是那種在邊城騷擾一下,佔完便宜就走那種。
2 從實力上來講,一統天下的秦國是強於趙國的,即便是巔峰時期的匈奴也不一定是秦國的對手,但有個問題,雖一統天下,但還沒達到真正的統一。這些被統一的國家難免會有想要復國的想法,這個時候應該做的是休養生息,統一人心。這需要大量的軍力去維持國內的安定,配合國家的發展。
3 趙國與匈奴相鄰,且國土較統一後的秦國相比小的多,國家內部相對團結,因為國土小,可以快速的根據戰場變化調整軍力,更具機動性。再加上當時的匈奴實力並不強,其實隨便派點兵嚇唬一下意思意思,他們也就自覺的跑了。而秦國面對的是一個,加強版的匈奴,為了防止內亂既不能抽調太多的兵力,又不能放任不管。雖國力強於匈奴,但能用於對戰匈奴的兵力卻是旗鼓相當的,所以造成了秦國“不行”的假象。
-
18 # 巴山夜雨涮鍋
戰國末年的趙國對抗匈奴,屬於互有勝敗。趙國在北方投入了大量兵力,遠未到“輕易抵禦”的程度。戰國後期四大名將中的李牧奉命抵抗匈奴,前幾年一直採用堅壁清野,匈奴來了就退回城堡。這種“不輸當贏”的策略。因為這個策略導致趙國朝廷不滿,撤換了李牧,李牧撤換後,趙軍接連被匈奴打敗,損失了不少人口和牲畜,這才重新啟用李牧。李牧又玩了幾年堅壁清野後,這才用一次誘敵深入之計,大破匈奴,殲滅匈奴十萬人,保全了北部的平安。
由此可知,趙國對匈奴並不輕鬆。即使最牛的將領李牧,也必須用好多年韜光隱晦之計,才能一舉得手,而換上其他將領就是大敗虧輸。
再看秦國。秦國在統一後,秦始皇為了消除北邊的威脅,派大將蒙恬率軍三十萬北上,很快“卻匈奴七百里”,修築了長城。這個打法,顯然比趙國要輕鬆多了。趙國必須先用驕兵之計讓匈奴喪失警惕,再誘敵深入圍殲之,而秦國不服就是懟,直接上去就把匈奴打退了。趙國打勝了也只是阻止匈奴南下,而秦國卻北上強佔了匈奴的地盤。
所以,一統天下的秦國,並沒有“不行”,而是表現比趙國更好。這本來也是符合邏輯的。
-
19 # 世界史圖鑑
匈奴從來不可能輕易抵禦,趙雍一輩子就幹了這件事,秦國從來沒有不行,只是秦國有更重要的事做,兩國還曾達成共識。趙武靈王時期的趙國,是趙國真正崛起,實力飛速發展的年代,甚至趙武靈王還曾參與秦國的內鬥戰爭,才使得秦昭王嬴稷即位。並且在趙武靈王在位置時,秦趙兩國尚屬安定,並沒有將對方看作現實中的真正競爭對手。
雖然雙方都知道兩者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但至少在趙武靈王生前,雙方並沒有大動干戈,甚至雙方還進行了一次戰略性的合作。趙武靈王繼位前的趙國內憂外患不斷,除了貴族各自擁有封地,使趙國軍力無法凝聚之外。國土內部還有一箇中山國,而北方更有匈奴虎視眈眈。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進行了成功的軍事改革。 目的就是為了肅清邊患,趙國也將自己的進攻目標從國內的中山國一直到東北方的東胡和燕國,都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並修築長城,鞏固這一戰果。但是趙武靈王並沒有就此打住,而是繼續將軍事進攻的目標對準了當時的北匈奴。可以說在趙武靈王生前,對於華夏部族內部的兼併戰爭並沒有放在心上。除了參與秦國王位的奪嫡戰爭之外,似乎趙武靈王將畢生的心血都投放到了北方戰場。但這一次,趙武靈王顯得有些拘謹,畢竟匈奴不比東湖,匈奴是在北方草原中最為強大的一個部落對匈奴的戰爭,至少要持續幾年,耗費更大的人力和物力。
趙武靈王雖然並沒有直接參與華夏內部的爭鬥,但是他對這種戰國風雲也是十分了解,一旦自己將軍隊調出塞外攻擊北匈奴,中原內地的各國,尤其是秦國必定會趁火打劫。趙國將陷於危亡,然而此時的秦國卻獻出了橄欖枝。趙武靈王還曾親自進入秦國,與秦昭王和當時的宣太后共同商議此事。當然,秦昭王並不是已趙王的身份,而是以一個普通將軍的身份。而宣太后也明確表態不會趁火打劫。並且也做出了合作的姿態,雖然趙武靈王依然沒有放心。
還是將一部分精銳部隊駐紮在首都邯鄲,以備不測。自己率大軍趕赴北部,與匈奴決戰。秦國在此時其實也並不單單是面臨著匈奴的威脅,在西部的諸多戎狄,羌族部落和月氏部落都是秦國不得不防範的物件。這也是為何秦國能夠支援趙武靈王這一軍事行動。在趙武靈王與匈奴對決之時,秦國軍隊甚至隨時待命,準備進入戰場。但當趙軍勝利之後,秦國選擇退兵。當然,對於秦國這一次出兵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認為秦國的這一次出兵是想幫助趙國,但也有一些人認為是想趁火打劫。
但我認為秦國還是尊重了與趙武靈王之間的政治約定,選擇幫助趙國。但同時也不想趙國大獲全勝。因此,在兩軍對決之時,選擇駐足觀看。在秦國的戰略考慮看來最好是趙國勝。但同時又不能讓趙國全勝而歸。畢竟趙國即將成為自己的頭號競爭對手。但此時秦國並不會與趙國直面衝突。另一方面趙國在胡服騎射之後,軍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秦國也想看一看趙國的軍力究竟如何。畢竟此時的秦趙並沒有進行正面的衝突,不知虛實。在大戰之後,雙方軍隊擦肩而過,各自退兵。
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各華夏邦國相互爭霸兼併,但本質上是華夏民族內部的角力和爭奪。當華夏以外的族群虎視眈眈之時,似乎每一個華夏邦國都有一個民族價值觀,共同對付外族人。但是先秦政治走到統一這一步之後,這種天下觀逐漸喪失。賣國求榮者數不勝數,族群觀念喪失殆盡。
回覆列表
這個要歸功於當時趙國的趙武靈王,他是中國“以夷制夷”的鼻祖,採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胡服騎射”對付胡人。不但在牽制胡人的侵擾取得了成效,他的“胡服騎射”也讓當時強大的秦國唯馬首是瞻,就連秦國誰繼任王位都需要向趙國請示,可見當時趙國的“胡服騎射”戰鬥力是多麼的強大。不過“沙丘之變”中威震戰國的趙武靈王被餓死以後,趙國和他的威武之師“胡服騎射”也開始敗落。
後來的秦朝、漢朝也沒有再組建可以與胡人決以高下的“胡服騎射”式的軍隊用來抗擊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