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我的狗的眼睛

    在古代就是一個普通的日子。

    最早的520標記是毛主席發表的著名的“520”宣告:“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而由520 發展成我愛你是起源於臺灣人的一種叫“520”的香菸……這個煙因為在過濾菸嘴的中間,有一個很漂亮的心,習慣被臺灣人譽為表達心意的象徵!......而傳說中520煙牌子的來歷是臺灣菸草商為了拍陳水扁的馬屁,把陳水扁女兒結婚的日子作為了香菸品牌。

    但是,520 真正風行起來是因為它成為了網路語言。

    網路情人節是資訊時代的愛情節日,定於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該節日源於歌手范曉萱的《數字戀愛》中“520”被喻成“我愛你”,以及音樂人吳玉龍的網路歌曲中“我愛你”與“網路情人”的緊密聯絡。後來,“521”也逐漸被情侶們賦予了“我願意、我愛你”的意思。“網路情人節”又被稱為“結婚吉日”、“表白日”、“撒嬌日”、“求愛節”。

  • 2 # 年年有餘談古今

    在古代,沒有520是什麼日子的記載。520起源於現代網路,是網路情人節。

    中國真正的傳統情人節是上元節。也就是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

    在宋代以前,各朝都實施宵禁,即晚上不得外出。但各方都有對上元節的需求,故而晚上解禁的上元節,辦的越來越盛大,夜晚難得外出的百姓有了夜遊、觀燈、交友的機會。

    《帝京景物略燈市》載:“上元三夜燈之始盛唐也,玄宗正月十五前後二夜,金吾馳禁,開市燃燈,永為式。”、《敦煌變文》載:“(開元)至十四年(年),皇帝大赦天下,一任百姓點燈供養。諸官看燈,非常作樂。又有敕令,坊市百姓,一任點燈,勿令禁夜。”上元節有了法律與政治保障,使其制度化,後世因而襲之。《春明退朝錄》中載:“上元然燈,或雲沿漢祠太一自昏至晝故事。梁簡文帝有《列燈賦》。陳後主有《光壁殿遙詠山燈》詩。

    至明代,上元燈節尤盛,朱元璋“大弛夜禁”十日慶賀上元賞燈,京城內盛搭綵樓,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盞;明成祖朱棣從正月初八至十七日,每晚花燈照耀直至通宵,鼓樂雜耍喧鬧達旦。

    正是藉由這樣的全國狂歡,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少女們,也能正大光明的外出遊玩,未婚男女們也藉著賞燈觀燈,有了相識、相看的機會。

    歐陽修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正是上元節男女情侶約會的情景。

  • 3 # 北派蒼狼

    有人說在古代520是潘金蓮喂武大郎毒藥的日子,大家也比較喜歡這種說法,但520是不是金蓮毒大郎的日子,在任何的史書上都沒有記載這一事件,完全是近年來西方520情人節在中國盛行後的杜撰,提前20年520這個數字也不是我愛你的諧音。

    520情人節起源於21世紀的網際網路的興起,是由網民自發組織的網路節日,但一開始只在虛擬的網路中組織舉行。在我的記憶中2000年全國擁有電腦的家庭非常少,所以當時520在國內,只在小部分的一群人中流行。

    當時我們農村流行,一個鍵盤上面插上磁條,可以打遊戲,也可以練打字,這也是當年我的計算機啟蒙,但當時這個機器無法聯網。到了2008年,電腦幾乎走進千家萬戶,那一年我也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臺電腦,瞭解了中國,也瞭解了世界,也是從那一年開始西方的一些節日開始在中國的年輕人中流行,520也開始在學生群體中變得火熱。

    時光荏苒,2010年隨著蘋果手機火遍全球,智慧手機逐漸取代電腦,上網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智慧手機不停地更新迭代,價格也趨於面向大眾,到2016年,智慧手機出現在了男女老幼的每個人手中,520這個特殊含義的數字被大眾所熟知。

    520這個節日雖然促進了戀人感情,同時也為很多人增添了負擔,又要發紅包,還要買禮物,還要表白,既出錢又出力。還是希望大家能理性對待,傳統節日也好,西方節日也好,開心最好,同時也不要忘了延續中國傳統文化哦。

  • 4 # 小城事小銳叔

    5·20和5·21網路情人節這兩天,送出的禮物更多傾向於“精神類”的[,比如:透過網路或手機給他(她)發出愛的暗示,045692(你是我的最愛)、7758520(親親我吧我愛你),對方在正確破譯密碼時自然得到了你傳遞的愛意。網路人講究的是新奇,因此,密碼要越有創意越好,你的表白也越容易成功。

  • 5 # 山河先生看手相

    “520網路情人節是資訊時代的愛情節日,定於每年的5月20日。而在古代因為沒有所謂的“我愛你”諧音梗,因此520僅僅是個普通的日子。 不過在古代確實是存在情人節的,這個節日就是元宵節。

  • 6 # 張毛毛毛毛

    網路情人節(Network Valentine"s Day)是資訊時代的愛情節日,定於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

    該節日源於歌手范曉萱的《數字戀愛》中“520”被喻成“我愛你”以及音樂人吳玉龍的網路歌曲中“我愛你”與“網路情人”的緊密聯絡。後來,“521”也逐漸被情侶們賦予了“我願意、我愛你”的意思[3]。“網路情人節”又被稱為“結婚吉日”、“表白日”、“撒嬌日”、“求愛節”。

  • 7 # 諸葛亮的臭皮匠

    在古代是普通的日子520網路情人節是資訊時代的愛情節日,定於每年的5月20日。而在古代因為沒有所謂的“我愛你”諧音梗,因此520僅僅是個普通的日子。

    520(網路情人節)是資訊時代的愛情節日,定於每年的5月20日。該節日源於歌手范曉萱的《數字戀愛》中“520”被喻成“我愛你”,以及音樂人吳玉龍的網路歌曲中“我愛你”與“網路情人”的緊密聯絡。

    後來,“521”也逐漸被情侶們賦予了“我願意、我愛你”的意思。“網路情人節”又被稱為“結婚吉日”、“表白日”、“撒嬌日”、“求愛節”。 在這個時髦化、年輕化、精神化和含蓄化的節日裡,“520(521)1314我愛你(我願意)一生一世”是其經典數字語錄,吳玉龍的《網路情人》為節日主打歌。

    那麼,520在古代是什麼日子?因為在古代沒有所謂的“我愛你”諧音,因此520僅僅是個普通的日子。

    那麼歷史上520這一天,有沒有發生什麼重大事件呢?

    1645年清豫親王多鐸(漢意胎兒),一路攻打招降左良玉、劉澤清、劉忠等,並雄心勃勃向揚州進軍。督師史可法方寸已亂,一天三次調千里之外的軍隊。在清軍威猛攻擊下,劉良佐、原高傑、張天祿、張天福不戰而降,而史可法卻對軍隊失去控制,曾經的部下成為敵人,而且還是帶隊先鋒。李棲鳳、高岐鳳帶軍想劫持史可法,但沒能得逞於是他們又使胡尚友、韓尚良降清。

    史可法竟不阻攔,理由是恐阻攔,軍心大亂,內部生變。總兵劉肇基建議趁敵先鋒少,可先滅之,為他所拒。敵大軍至,大炮攻城,劉肇基戰死,史可法自刎失敗被獲被招降。史可法表示:城亡與亡,我意已決,即碎屍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城百萬生靈不可殺戮!於是壯烈犧牲,隨後多鐸製造了令人髮指的揚州十日!

    1926年國民革命軍第七軍一部和第四軍所屬的葉挺獨立團等部,作為北伐先遣部隊奉命進入湖南,援助被直係軍閥擊敗而擁護國民政府的湖南省防軍第四師師長、湖南省代理省長唐生智,揭開了北伐戰爭的序幕。

    1970年毛澤東發表《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宣告。毛澤東在其宣告中說:“目前,在世界範圍內,正出現一個反對美帝國主義鬥爭的高潮。”“無數事實證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國能打敗強國,小國能打敗大國。小華人民只要敢於起來鬥爭,敢於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國家的命運,就一定能夠戰勝大國的侵略。這是一條歷律。”

    1988年“520農民運動”事件是戰後臺灣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警察與民眾將進二十小時的激戰、對立、警棍、石塊,甚至燃燒汽油,臺灣社會為民主付出慘痛代價。

    2006年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三鬥坪的三峽大壩全線建成。三峽大壩是中國大型水利工程三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壩全長2309米,高185米,混凝土澆築總量超過1600萬立方米,重新整理了巴西伊泰普水電站1257萬立方米的記錄,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壩。

  • 8 # 李小作妖

    在古代是個普通的日子,也不是外國舶來品,完全是中國商家運營出來的結果,因為520的諧音是我愛你,外華人不過520,他們的母語不是中文!

  • 9 # 江海老黃

    在古代,沒有520是什麼日子的記載。520起源於現代網路,是網路情人節。

    中國真正的傳統情人節是上元節。也就是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芳華》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