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勇胡侃
-
2 # 淅爸育兒記
當孩子到了5歲,其性格基礎基本已經定型,這份性格是他平衡與周邊環境(人事物)的心理防禦武器,這包括了兩個方面:
其一:探索的方式
其二:面對傷害時的自我防禦
調皮,就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而愛哭,就是她面對傷害時的自我防禦。接下來我們來解析一下孩子為什麼會形成這種調皮、愛哭的性格特點--只有瞭解孩子的行為動機,我們才能因材施教的改變孩子的行為,乃至改變其性格特點。
調皮?沒好處的事情孩子才不會做呢!
每個孩子都會嘗試獨立的去探索周邊的一切,在探索的過程中他即認識眼前的事物,又進一步認知自己,確認自己的能力幾何。
而探索過程中,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方式,這取決於他們的基礎認知;
至於這些方式是否會被保留下來並且固化,則取決於這些方式所帶來的的結果是否讓他們快樂、滿足;
不管是調皮還是愛哭,沒好處的事情,孩子才不會去做呢!只是這份好處並不如我們成人般的功利,他們需要的好處可能是父母的關注,自己的快樂滿足,或者是讓自己避開傷害。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就調皮起來,我是指,一個嬰兒她又怎麼會懂得調皮?必然是在生活中透過調皮得到一些好處,並透過實踐反覆驗證這種方式的有效性,進而對此深信不疑。
這在一些二胎之家經常可見:在二寶出生後,大寶變得調皮起來。
這是因為,大寶不能理解為什麼父母總是呵護著弟弟妹妹,而對他則顯示有些冷淡,被忽視的感覺太讓孩子難受了,違背了他們需要關注的需求、尋找家庭定位的需求。
需求如果不被滿足,那麼並不不會無故消失,只會被隱藏起來,一個方式滿足不了孩子就會換一個方式。
當大寶發現,只要自己做出一些怪異的行為(例如上躥下跳、搗亂)時,父母反而會放下弟弟妹妹轉而正視他,那麼他求關注的需求就被滿足了;
接下來他就會反覆調皮去驗證這一個方式是否有效,一次又一次的他得逞了,即便父母是罵他的,但也是對她有所關注。
父母的責罵固然讓她難受,但她更在意的是:爸爸媽媽放下弟弟妹妹,看我!
倘若父母不及時修正自己與孩子的親子關係,那麼這份調皮將帶來更讓父母煩惱的心理問題:
敵視如果父母因為弟弟妹妹而責罰她,那麼則可能會激起她對弟弟妹妹的仇視,進而攻擊弟弟妹妹。
自暴自棄如果父母因此而有意無意地給他貼上調皮的標籤,那麼孩子會以此為方向發展為自暴自棄:你認為我是這樣的,那我就這樣好了。
形成被動攻擊方式如果父母不願或者沒有及時修正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不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那麼孩子就會以此為被動攻擊父母的方式:聽話乖巧是父母在意的,破壞父母在意的,看他們手忙腳亂的樣子,我能感覺到一絲快感。
而這種調皮的方式被固化之後,就會成為孩子探索世界的手段:只要他對某個事物感興趣,他就會用調皮的方式去認知他。例如他對某個小朋友感興趣,想認識對方,那麼他可能會捉弄對方。
總而言之,一個孩子會調皮,那必然是因為調皮曾經或者正在滿足她的需求;而一個孩子會形成調皮的性格特點,那必然是因為調皮被她不斷實踐並且證明是有效的、滿足自己需求的方式。
愛哭?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技能
哭是每一個孩子的天賦技能,從呱呱落地開始他們就用哭聲來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到來。他們用哭聲來表達不滿,發出訊號以引起關注。
哭的作用,在最初是用來釋放訊號,以及宣洩情緒的。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認知的增長,哭的意義就不再那麼單純了:用來抵禦外來傷害。
某個孩子只要一遭受挫折就哭,那麼哭泣首先是她宣洩情緒的方式,而當他發現哭泣可以讓他獲取他人的關心或者減少甚至避免傷害,那麼哭泣就變成了一種防禦武器。
例如,孩子一調皮,父母就會進行打罵教育,而孩子的哭會讓父母住手、洩氣,甚至反過來安慰孩子,那麼哭就一次又一次的讓孩子保護了自己。
當這種防禦機制被不斷強化,同樣會產生種種讓家長煩惱的問題:
單一的宣洩方式哭最基本的作用是用來宣洩情緒,如果是嬰兒那問題不大,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單一的用哭來宣洩情緒,那麼會造成溝通不便以及讓人拒絕與之交流。
威脅手段當孩子發現,只要自己一哭就可以讓父母服從她的意志,滿足她的需求時,哭泣就會成為孩子威脅父母,讓父母妥協的手段。
改變孩子的行為,在乎建立新的正確的認知
調皮是因為孩子的自我認知出錯以及家長錯誤的引導,而哭泣是因為沒有給與新的宣洩手段以及過分妥協所致。
兩者的共通點是:孩子對該行為的效果過分信任,形成思維上的舒適區,要改變孩子的這些乖僻行為,我們可以分以下幾步走:
1. 情緒的寬容,行為的拒絕
孩子的情緒,我們理應寬容,寬容是震撼人心的積極教育,讓孩子擁有更廣闊的心靈來對待自己和別人的犯錯。寬容是指對人的寬容,不是對錯誤行為的寬容。
孩子如果在生活中犯了錯誤,只要不是品德上的錯誤,父母就不該給予太嚴厲的懲罰。父母要有寬容的態度,相信孩子有糾錯的能力,並鼓勵孩子主動承擔責任。
仔細一想,他調皮不過是想獲得關注,不過是希望獲得新認知;他哭泣不過是因為不開心,不過是想要避免傷害;本質上並沒有什麼錯誤,甚至可以說是極為正常的需求了。我們為什麼不能寬容他、包容他的情緒呢?
當然,孩子的行為是錯誤的,這一點我們理應堅持,並且明確告知孩子,他的行為將產生怎麼樣的後果,並且讓他自行承擔責任。
2. 對調皮的引導--讓他正確的調皮
倘若我們想要讓孩子一夜之間變得乖巧聽話,這是不現實的--這等於把他生硬拔出賴以為生的爪牙,成為一隻無牙老虎,要麼讓孩子絕望,要麼讓孩子變得自卑。
調皮的孩子是聰明的,這樣含糊的概念不應該被強調,但調皮的孩子,對事物的主動性是他的優勢。
只要我們讓他正確的調皮,就不會讓他成為“磨人的小妖精”,反而能助長他的身心成長。司馬光之所以會砸缸,那也是因為他調皮的與其他小朋友到處玩耍才建立的,不是麼?
例如孩子喜歡跳跳跑跑,我們可以帶孩子參與諸如輪滑、蹦床的活動,讓他充分發揮他的調皮;
例如孩子喜歡拆東西,那我們同樣可以讓孩子玩樂高積木等活動,讓他的才能得到正確的發展;
同時,我們也必須明確地和他約定,什麼時候不能調皮,一份明確的並且能被堅定實行的規則,可以讓孩子的調皮消散無蹤。
3. 對愛哭的引導--給與他新的方式
哭給孩子帶來了好處,或者是避免傷害,或者是讓他能操控父母,我們需要先使之失效。
包括不要再用讓孩子感覺到有威脅的教養方式,例如打罵教育,兇狠的威脅等等;
還包括讓她的哭泣不能成功威脅父母,當我們發現孩子的哭泣有威脅意圖的時候,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這樣做是錯誤的,並且平和地等待她的哭泣結束。
“你哭完了舒服點了麼?如果你願意,那我想我們可以聊聊剛剛發生的事情。”--情緒平復之後,我們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
溝通的重點在於給與孩子新的方式:“瞧!當你感覺難受的時候,你可以哭。但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你可以嘗試一下好好和爸爸媽媽說,你願意嗎?”隨後,引導孩子進行溝通,用語言來表達她的想法和需求。
當他品嚐到溝通的好處時,當他發現溝通比哭泣輕鬆得多、有效得多的時候,他就會不再使用哭泣為防禦武器。
這個改變的過程需要多久,取決於孩子對哭泣的依賴性有多強,以及溝通的效果,只要家長保持耐心、尊重,孩子很快就能改正過來。
淅爸寄語:孩子比我們想象的功利得多,沒有好處的事情他不會做,找到孩子的心理動機,改變孩子的行為就變得簡單。
回覆列表
其實對於5歲的小朋友來說,調皮很正常也是一種好事。
因為未來的社會是需要活躍的人的,所以無需擔憂。
對於小朋友來說,只需要多誇誇她,多逗逗她就可以了。
祝事事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