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城庸人

    首先來說任何朝代,任何時候取得的任何功績都不可能是一個人的功勞,包括是唐朝的貞觀之治。

    不過為什麼李世民在位的時候,為什麼會有貞觀之治的功績,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隋朝為唐朝的發展奠定了豐厚的基礎

    在隋煬帝的時候,隋朝人口已經達到了890萬戶,全華人口估計超過了5000多萬人,全國被開墾的田地有5585萬公頃。隋朝時期興建了許多糧倉,興洛倉、回洛倉,黎陽倉,廣通倉等,隋文帝死了幾十年以後,這些糧食還沒吃完,而且1969年的時候在洛陽發現了一座隋朝的糧倉,面積達45萬平方米,已經炭化的穀子就有50萬多斤。

    然後經過隋朝末年農民戰爭,和三次東征高句麗的戰爭,隋朝的人口數量直接減少了2000多萬人。也就是說剩下的這些人直接從貧民奔小康了,都不需要李世民怎麼發展,所以說有了隋朝留下的豐富物資,唐朝發展起來會更加容易。

    第二: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

    隋朝的滅亡對李世民最大的觸動,就是讓李世民知道了人民的力量,原來所有的權利都掌握在貴族手裡,但是如果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了,如果起來造反後果比貴族造反還要嚴重,所以李世民說出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明白一切都要以老百姓的利益為重,這個天下不是皇帝的,而是老百姓的,皇帝只是給老百姓打工的。

    第三:群臣進諫

    關於進諫,很多人都說是因為李世民善於納諫的功勞。如果他向隋煬帝楊廣那樣一意孤行的話,可能也不會有貞觀之治,但是隋煬帝楊廣身邊根本就沒有像魏徵這樣的一大批諫臣。

    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流行死諫了,比如魏徵和孫伏伽都是剛死諫的主,而且都非常有才殺了他們可惜,不殺他們自己來氣,怎麼辦只能忍著按他們說的做,如果他說的不對再殺,但是這些諫臣往往說的都對。這就是為什麼李世民生前不敢動魏徵,結果魏徵剛死他就把人家拉出來鞭屍了。實際上李世民是一個小心眼的人,只是他太能忍了。

  • 2 # 聊以自娛2

    是唐太宗李世民開創的。隋唐更替,戰亂破壞了生產,人民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戰爭結束後,人少地多,人心思安,渴望恢復生產和安定生活。唐太宗引隋之苛政為戒,調整統治政策,糾正前朝之弊端,認識到皇帝要勤於政事,大臣要廉潔奉公,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唐太宗繼承和發展了唐高祖李淵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虛心納諫,減輕賦役,自我剋制;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繼續實行均田制、租庸低調;促進文教復興,完善府兵制、三省六部制以及科舉制度等政策。終於得到了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修訂律令,改善吏治,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緩和民族關係、鼓勵中外友好往來、穩固邊疆,最終取得了經濟復甦、人口增加,社會安定、天下大治,人民生活基本改善的理想局面。因唐太宗執政時的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故史稱“貞觀之治”。後世說唐太宗時期“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商旅野宿”,“鬥米不過四五錢”。說到貞觀之治,唐太宗和大臣的做法是:

    一,以民為本,與民休息。唐太宗親眼目睹隋末變亂。他認為,隋朝滅亡主要有三點:奢華浪費,勞民傷財;腐化墮落,荒淫無道;窮兵黷武,耗盡國力。因此,唐太宗將君主與民眾的關係理解為:“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刻的認識,貞觀年間才能很注意輕徭薄賦,去奢華、勤儉省,使老百姓得以安居樂業,社會生產穩步發展。

    二,舉賢任能,整飭吏治。唐太宗求賢若渴,用人不計出身,不問恩怨。貞觀三年(629年),他對房玄齡、杜如晦說:“為政之要,唯在得人”,“宰相之職,在於納才”。他隋朝選拔人才的基礎上大力推行科舉制,增加考試科目,擴大應試範圍和名額,唐太宗用人不拘一格,“用人如器,各取所長”。他手下的大臣中,就有庶族寒門的馬周、戴胄、張玄素、岑文字等,貴族出身的蕭瑀、陳叔達等。來自敵方的秦叔寶、程知節、屈突通、尉遲恭等,出自仇人一方的魏徵、王矽、韋挺等。他充分給予這些人權利、參與國政,緩和了社會矛盾。如:初期延攬房玄齡、杜如晦,人稱“房謀杜斷”,後期任用長孫無忌、楊師道、褚遂良等,皆為忠直廉潔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為一代名將。同時,唐太宗十分在意官吏是否清廉,嚴密監察,李世民非常在意官吏的個人品德,尤其注重地方官員的選拔,他把全國刺史以上地方官員名字寫在臥室的屏風上,記錄他們的功過,作為選拔、罷黜的依據,由於黜陟得當,以至於吏佐各安本分,濫用職權和貪汙瀆職的現象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

    三,完善體制,高效管理。唐太宗既借鑑隋制,又認真糾正其弊端,施行了一整套相當先進的管理制度。中央政府設立三省六部,由中書省擬定政令,門下省審查複核,尚書省六部負責執行,各司其職,彼此監督,其效益與現代民主國家的“三權分立”制近似。地方上則沿襲隋代的郡縣兩級制,為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病,提高行政效率,減輕人民負擔。僅從唐初2000多名官吏中就精簡了1000多人。唐太宗雖然求賢若渴,但絕不會將低標準,窮於對付,這一點《貞觀政要》一書中記述的非常清楚。

    四,兼聽則明,從善如流。唐太宗以隋煬帝拒諫亡國為戒,公元627年八月即位後,就擴大了諫官的權力,又廣開言路,鼓勵臣下進諫。號召百官“上封事”,要求文武大臣提出關於治國的意見和建議,對於諫言有功者給予必要的獎勵。短短几個月時間,各類上疏就達幾千件,經合併整理,能儘快實施的當即實施;沒有條件立即實施的分步實施。一時不能實施的,俟時機成熟實施。比如,魏徵提出的“偃武修文,中國即安,四夷自服”就得到了很好的的落實。魏徵最能犯顏直諫,又如王珪、馬周、孫伏伽、褚遂良皆以極諫知名。唐太宗在位23年,進諫的官員不下35人,其中魏徵一人所諫前後200餘事,數十萬言,皆切中時弊,對改進朝政很有幫助。所以,魏徵死後,李世民非常嘆息:“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也作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啊”!

    五,依法治國,保本固基。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說:“國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為準”。可見唐太宗很清楚法制於理政安邦的意義,責令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修訂《武德律》,以寬簡原則制定《貞觀律》,並要求臣下執法時鐵面無私,但量刑時則須慎之又慎。法律制定出來後,唐太宗以身作則,帶頭守法,維護法律的劃一和穩定。貞觀時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執法時鐵面無私,但量刑時慎之又慎。唐太宗說:“人死了不能再活,執法務必寬大簡約”。他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維護法律的尊嚴和穩定。故貞觀年間刑罰減輕了,但犯法的人卻明顯減少。

    六,以農立本,鼓勵商貿。經濟上推行均田制、租庸調製。同時太宗崇尚節儉,曾遣散宮女三千多人,並下令免去四方珍貢。由於他高度重視農業生產,積極發展商業貿易,他不但不歧視商人,還給商業發展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以致當時世界著名的商業城市中,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大唐都城長安更成了世界性的大都會。軍事上實行府兵制,寓兵於農,既節約了軍費,又增加了軍隊戰鬥力,得以成功平定外患。再輔以友好開明的民族與外交政策,大唐聲威遂遠播四方,少數部族紛紛投靠歸附,周邊國家爭相往來聘問。文化方面,唐太宗大力設館興學、復興文教,終致唐代文明高居世界最前列,不少國家紛紛出使大唐,請求拜謁大唐國主。

    七,平定四夷,光耀千秋。628年(貞觀二年),朔方人梁洛仁殺夏州割據勢力首領梁師都,歸降唐朝,唐朝統一全國。630年(貞觀四年),李世民令李靖出師塞北,挑戰東突厥在東亞的霸主地位。唐軍在李靖的調遣下,攻滅東突厥汗國。平定突厥之後,太宗繼續經營西域,先後多次用兵。貞觀八年(634年),吐谷渾侵犯邊境,唐太宗派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契苾何力等率軍攻打。吐谷渾戰敗,吐谷渾王伏允自縊而死。他的兒子伏順率全國投降於唐軍,歸附了大唐王朝。貞觀十三年(639年),太宗以高昌王麴文泰等西域國不來大唐朝貢,命侯君集、薛萬徹等率兵伐高昌。麴文泰沒想到大唐軍這麼快就殺到了,當場被活活嚇死,其子麴智盛繼位,投降唐朝。正因為李世民文治武功如日中天,被西域諸國尊為“天可汗”。

    貞觀之治造就了天下大治的理想社會,為此後唐王朝的全面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大唐帝國正是由此走向了中國古代的頂峰。成為當時世界上文明繁榮、富強昌盛的國家。

  • 3 # 亢龍有悔44

    就是一頭豬,只要不打仗都不會差。唐高宗上臺查庫存,隋朝的糧食還沒吃完,都過去30年了。後來者為掩蓋李世民弒兄屠弟逼老父,只有拼命吹他的所謂政績,轉移話題。

  • 4 # 綜藝線上

    貞觀之治是大唐王朝的一個小高峰,出現這個繁榮盛世有多方面的原因,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李世民採用了符合當時情況的制度

    唐太宗當上皇帝后,總結前朝經驗教訓,制定了比較合理的國家政治機構。劃定明確的君權,將相權分為幾個部門,也就是三省六部制,這也是皇權制度的一次重大革新。中書省發出政府一切最高命令,中書省根據皇帝的意思擬定草擬詔書,也就是“定旨出命”。 然後將草擬的詔書呈送門下省審議,如果詔書中內容存在不妥之處,門下省的諫官有權將其退回加以修正並重新起草,透過門下省的審議之後,然後交尚書省執行。

    第二:李世民善於納諫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曾說:“貞觀年以前,奪取天下以房玄齡的功勞最大。貞觀年以後,糾正朕的過失主要是魏徵的功勞。”

    第三:突破常規,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世民當政後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度,以德和才作為選拔和使用人才的標準。 曾子曰:“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這句話也是李世民的用人格言。用師者王:君上謙虛,尊奉賢能之人為師,從而王天下。例如,齊桓公用管仲,燕昭王用郭隗,皆為用師。 用友者霸:君上對下屬要像對兄弟朋友一樣。例如,劉備用諸葛亮。 用徒者亡:專用言聽計從、諂媚的人,必然會失敗。 唐太宗善於用人、知人善任、不問出身,才能網羅天下英才。所以,唐太宗有諍臣魏徵、王珪等人,謀士有房玄齡等人。

    第四,善於御人的帝王之術

    李世民有一套手段高明的帝王御人術。 李世民有一套極其高明的管理部下手段。李世民善於運用一些駕馭臣下的帝王術。 總之,李世民建立了一整套組織健全、分工明確、群體龐大的唐代諫官制度,再加上成熟的御史制度,共同構成了完善的監察制度,為貞觀之治提供了制度保障。

  • 5 # 笑看東籬

    唐太宗(李世民627—649年,在位23年)。開創了“貞觀之治”政治清明的局面,對後世影響深遠。

    ※ ※ ※ ※ ※

    [唐太宗深刻的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力量]

    李世民親自參加了隋未農民戰爭的大部分過程,從波瀾壯闊的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吸取了隋朝短短37年就滅亡的教訓;明白統治者不可過分壓榨農民;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皇帝要勤於政事,善於聽取正確意見;大臣應廉潔奉公,統治才能鞏固。

    唐太宗反覆說過:“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 ※ ※ ※

    [重視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

    民以食為天,天下安定,政府要注重生產。允許農民佔有一定的土地。減少勞役,減輕賦稅。下令合併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減輕政府支出。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農民有了安定的生產生活環境。社會經濟出現了繁榮景象。

    ※ ※ ※ ※ ※

    [戒奢從簡,節制享受慾望]

    貞觀初年,唐太宗在洛陽修建一座宮殿。大臣張玄素上書反對,說天下剛定,就大修宮殿,勞民傷財,恐怕您還不如亡國之君隋煬帝。太宗一時接受不了,生氣的問:“你說我不如隋煬帝,那麼比歷史上的暴君桀、紂如何?”張玄素從容回答:“若是這座殿修成,您和桀、紂也差不多了。”唐太宗聽後十分震動,接納了意見,還獎勵了張玄素。

    唐太宗患有氣喘病,臣下奏請在宮中建個暖閣讓他居住。太宗說:“破土興工,當年漢文帝將起露臺,因惜十家之產而作罷。我功德不及漢文帝,更不可浪費民力”。

    ※ ※ ※ ※ ※

    [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

    唐太宗重視人才,愛惜人才,對人才委以重任。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還重用原本對立面的魏徵。

    魏徵先後向唐太宗進諫200多次,是歷史上著名的“諫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

    有一次,魏徵進諫,言辭激烈,傷了太宗面子。唐太宗回到後宮,大為惱火,說:會須殺此田舍翁。長孫皇后為此向太宗祝賀說:今天魏徵能直言不諱,正說明遇上了明主,我自當祝賀。太宗轉怒為喜,厚待魏徵如初。後來魏徵去世,唐太宗十分痛心地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鏡子。”

    唐太宗李世民,為唐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為後世治理國家提供了寶貴經驗。

  • 6 # 盧克文工作室

    1。隋唐更替,其間的戰爭是人口減少約2000萬以上,戰爭結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這是貞觀之治產生的最重要原因。

    2。隋開創了大運河,絲綢之路以及科舉,大運河的勞民導致隋滅亡,但這些卻造就了貞觀之治的產生。開創大運河,鄙在當時,功在千秋 3。前期的李世民汲取隋失敗的教訓,正如漢朝初期汲取秦滅亡的教訓一樣,讓百姓修養生息,李世民自己也基本能虛懷從諫。但是,晚期的李世民變了,不在那麼虛懷從諫,不在讓百姓修養生息,而是好大喜功,征服高麗失敗。這些是貞觀之治不能持久的原因。

    貞觀年間“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米鬥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於嶺表,自山東至於滄海,皆不糧,取給於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

    這就是封建史家所描繪的“貞觀之治”。貞觀時期似乎真是朗朗乾坤、清平世界,人民真是過著安居樂業、富足美好的生活。這是一幅多麼動人的社會圖畫啊!事實真的這樣麼?有一點,但被誇大了。在貞觀時期,農民生活還是很苦的。隋煬帝時,人民為逃避苛重的徭役,自殘肢體,稱之為福手”、“福足”,貞觀時期,這種“遺風猶存’”。它說明了在封建社會的治世,人民的負擔依然沉重,生活很艱苦。唐朝,尤其是李世民,被歷代歷史學學家誇大美化了。貞觀時期比亂事當然好,也比一般的和平時期強,但遠沒有現在通常吹捧的那樣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摩托車,日常通勤摩旅,最好是250帶ABS跨騎摩托車,預算3萬落地,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