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邢曉娜

    1.合理選茬

    選擇耕層深厚、土壤肥沃、地勢平坦的地塊,前茬以玉米、馬鈴薯、小麥為主,根據近年使用長殘留性除草劑情況,合理調茬,實行三年以上(含三年)合理輪作,不重茬,不迎茬。

    2.科學整地

    在合理輪作的基礎上,以深松為主體,翻、耙、旋、起、壓相結合整地。玉米茬秋季機械收穫秸稈粉碎均勻還田於地表—根茬秸稈粉碎還田機作業使秸稈與土壤混合(或重耙耙碎根茬和秸稈或液壓翻轉犁翻入35釐米以上耕層)—秋深松—秋起壟;麥茬機械收穫秸稈粉碎均勻還田於地表—伏深翻—耙後起壟;馬鈴薯茬收穫後直接耙地起壟。

    3.種子及其處理

    (1)選擇專用優良品種。適應當地生態條件且經審定推廣的優質小粒芽豆品種,並進行專品種生產。我省第一積溫帶:龍豆4、嫩豐19等品種;第二積溫帶:墾豐16、東農53、墾豐15、綏小粒1號等品種;第三積溫帶:東生1號、合農58、墾豐16、綏小粒2號、東農60等品種;第四積溫帶:北豆3、東生1號、東農60等品種;第五積溫帶:北豆16、龍達1號等品種;第六積溫帶:北豆51、東農58、北豆49、黑河37等品種。

    (2)種子精選。播種前進行機械精選或人工粒選,剔除病斑粒、蟲蝕粒、破瓣粒和雜質,使種子淨度達到98%,純度達到98%,發芽率達到90%,質量達到種子分級標準二級以上。

    (3)種子處理。播種前選用2.5%咯菌腈種衣劑包衣。種子包衣72小時後可進行根瘤菌劑拌種,拌好陰乾後即可播種。如遇陰雨天不能播種時,應將拌好的種子在陰涼、避光環境下存放,確保在3天內將種子播種完。

    4.精準施肥

    農肥與化肥相結合,氮磷鉀與中微量元素相結合,底肥種肥追肥相結合精準施肥。

    (1)底肥。利用畜禽糞便、作物秸稈等原料堆制充分發酵腐熟、無害化的農家肥畝施1.5~2噸,結合整地一次施入。

    (2)化肥。根據土 壤供肥能力和土壤養分的平衡狀況,測土配方施肥。中南部、西部(1~3積溫帶):14~24~11(N~P2O5~K2O)含量49%或相近配方,推薦用量每畝16~18公斤;東部三江平原(2~4積溫帶):13~27~10(N~P2O5~K2O)含量50%或相近配方,推薦用量每畝14~17公斤;北部(4~6積溫帶):12~26~10(N~P2O5~K2O)含量48%或相近配方,推薦用量每畝13~16公斤。

    (3)追肥。每畝在盛花期用尿素0.3~0.5公斤+磷酸二氫鉀0.2公斤+硼肥0.02公斤葉面噴施。

    5.精量播種

    (1)播期。當地溫穩定透過7~8℃時適時早播。中南部地區4月28日至5月5日,北部和東部地區5月5日至5月15日。播種要選用氣吸式播種機,精量播種、下種均勻、播深一致、覆土嚴,嚴把質量關。

    (2)種植方式。

    “壟三”標準化栽培:常規65~70釐米壟上雙條機械精量點播、壟體內分層深施化肥、壟體(臺、底)壟溝分期間隔深松。

    110釐米大壟密植栽培:在深松的基礎上,精選耐密品種,110釐米大壟種植壟上3~4行。3行,平均行距22.5釐米;4行,小行距12釐米,寬行距21釐米。

    45釐米雙條密植栽培:在深松的基礎上,將常規65~70釐米壟縮小行距至45釐米,採用雙條密植的栽培方法。

    (3)種植密度。根據小粒豆品種特性、地力條件、施肥水平及種植方式合理確定種植密度。一般中南部地區畝保苗1.47~1.67萬株,東部、北部及西部乾旱區保苗1.87~2.0萬株;110釐米大壟密植栽培技術公頃保苗中南部地區1.67~1.87萬株,東部、北部及西部乾旱區2.0~2.4萬株;45釐米雙條密植栽培技術公頃保苗中南部地區1.67~1.87萬株,東部、北部及西部乾旱區2.13~2.53萬株。

    6.精細管理

    (1)深松。當大豆拱土時,進行鏟前深松或趟一犁,疏鬆土壤、增溫散寒、蓄水保墒,促進大豆苗生長。

    (2)鏟趟。及時鏟趟,大豆生育期間做到兩鏟三趟,鏟趟傷苗率小於3%。

    (3)噴灌。花莢期、鼓粒期遇旱應及時灌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25~30%左右,保花保莢,提高產量和品質。

    7.病蟲草害綜合防控

    協調採用生態控制、物理和生物防治和化學調控等環境友好型防控技術措施防治芽豆病蟲害草危害。如輪作換茬、土壤翻耕、殺蟲燈、粘蟲板誘殺等綠色防控技術,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並做到對症適時適量用藥和科學輪換用藥,提高農藥利用率。

    (1)除草。機械、人工和化學除草相結合。化學除草應根據田間草相、土壤型別和有機質含量、土壤墒情、雜草和作物葉齡、種植品種等情況,選擇安全、高效、環境友好的除草方式、除草劑配方,適時適量用藥。苗前化學除草: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細的地區可選用苗前化學除草。選用藥劑有異丙草胺、異丙甲草胺、精異丙甲草胺、丙炔氟草胺、異噁草松、噻吩磺隆等,以上藥劑在施藥時可加噴液量0.5~1%的植物油型助劑。噴杆噴霧機作業時,噴液壓力3個大氣壓、噴頭高度距壟臺50釐米、每畝噴液量13.3升,均勻噴霧於土壤表面。苗後化學除草:禾本科雜草3~5葉期,闊葉雜草2~4葉期施藥。選用藥劑有精喹禾靈、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吡氟禾草靈、烯禾啶與氟磺胺草醚、滅草松等,以上藥劑在施藥時可加噴液0.5~1%的植物油型助劑。噴杆噴霧機作業時,噴液壓力4~5個大氣壓、噴頭高度距雜草50釐米左右、每畝噴液量10.67升為宜,均勻噴到雜草上。

    (2)防治病蟲害。加強病蟲害監測,達到防治指標,採用農業、物理、生物等綜合措施及時防控。

    蚜蟲防治:使用吡蟲啉、啶蟲脒、吡蚜酮、抗蚜威等藥劑田間噴霧。

    紅蜘蛛防治:選用毒死蜱、甲維鹽等藥劑田間噴霧。

    大豆食心蟲防治:蟲卵選用赤眼蜂在卵期分兩次釋放防治;成蟲期採取性誘劑誘殺;成蟲盛期田間封壟較好時,用敵敵畏製成毒棍田間燻蒸或用菊酯類農藥常規噴霧。

    大豆菌核病防治:發現中心病株,及時拔除,帶出田外銷燬。藥劑防治可選用咪鮮胺、菌核淨等藥劑田間噴霧。

    農藥噴灑器具:可採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植保機械,並嚴格按照《農藥安全使用規範》用藥,保證農藥施用效果和使用安全,植保機械使用前必需進行測試,保證各項引數指標,確保使用安全。

    8.收穫

    (1)收穫時期。大豆葉片全部脫落,籽粒含水量降為18%以下,聯合收穫機收穫。

    (2)收穫質量。收割前必需對收割及運輸機具清掃乾淨,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莢為準,不丟枝、不炸莢,無泥沙,割後曬5~7天脫粒,脫粒裝置選用滾筒式,降低破損率。同時做到單收割、單拉運、單脫粒、單品種存放

  • 2 # 農鴿

    你好,老鄉,龍芽豆主產地江西,我也是江西的,龍芽豆應該是牙齒的牙,因外形像龍牙而得名。龍牙豆一般在4月至6月都可播種。

    龍牙豆為喜溫植物。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開花結莢適溫為20~25℃,10℃以下低溫或30℃以上高溫會影響生長和正常授粉結莢。屬短日照植物,但多數品種對日照長短的要求不嚴格,栽培季節主要受溫度的制約。中國的西北和東北地區在春夏栽培;華北、長江流域和華南行春播和秋播。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對土壤要求不嚴格。

    1、抓最佳節令、適時播種。

    在土壤溫度10度時就可以播種,一般在4月至6月都可播種,畝播種量為6.5-8公斤,要求播種深度在10-15釐米。

    2、施足底肥,適時追肥。

    畝施農肥1500公斤左右,複合肥40-50公斤(磷肥30公斤,鉀肥10-15公斤)作底肥。追肥在始花期和結莢期適當追施兩次複合肥,每次每畝10-15公斤。

    3、合理密植。

    要求作單壟或雙壟高墒栽培,行距為0.8-1米,株距0.35-0.45米。每塘播2-3粒,每畝1500-2200塘。可純種或與玉米、洋芋間套種(2:1,4:1)。

    4、搭架和去頂。

    在主莖高30-40釐米或出現5-6片真葉時搭架,架高2米以上;在株高50釐米左右時摘除技頭。透過多次摘除新生枝頭,使植株形成矮灌叢狀,減少高度,增加開花結莢數。

    5、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萎蔫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蟲、豆莢螟、紅蜘蛛、綠豆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梔子花這樣了是怎麼回事兒,如何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