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同學一天
-
2 # 蘭月當空
87版的《紅樓夢》才是一個真正的暢銷不衰的經典之作。
裡面的人物塑造,場景佈置,服飾音樂,等無一不是精雕細琢,所謂十年磨一劍莫顧如此。
這種對原著和藝術的追求和尊重,都值得我們學習和佩服。
陳曉旭扮演的林黛玉一顰一笑,或喜或悲,無一不活靈活現。將一個年少失去父母庇護的大家閨秀的才氣,靈性,愛與恨的交作纏綿,刻畫得人木三分。
她和賈寶玉的愛情是時代的悲劇,也說明封建王朝大家族盛極必衰是必然的。曾經的快樂和繁華也則是黃粱一夢,只落得個大雪茫茫......
-
3 # 侃娛樂賞影視
我認為是87版紅樓夢。62越劇電影豆瓣評分8.7,87版9.6,這已經說明一些東西了。那我想講講87版的紅樓夢花費的心力。
首先,在演員選角上,為了選到最合適的演員演繹最合適的角色,劇組花了大量心思,全國海選,再進行集中培訓,幾輪下來之後,才會公佈每人最終要扮演的角色。今時今日,我們看這版紅樓夢時,每個角色都是那麼貼切。真的不得不感嘆選角真毒。這些女孩都是純天然的美,且各有各的美。不僅如此,每個人生活原型她所演繹人物的形象、氣質、神態都是高度相似的。眼前人就是書中人,。
其次,從劇情上,該劇啟用了大批紅學家一起對該電視劇進行創作,給劇組人員講書中的情節。因此它極盡全力還原了書中的描繪,將書中關於傳統文化的部分也進行了闡述。這部劇從籌備到拍攝歷時五年,太用心了。正是,全劇終對於紅樓夢的深刻理解上,87版的紅樓夢才會那麼虐,也造就了這部9.6分的經典。
-
4 # 光年之後1
62版越劇紅樓夢我沒看,只看了87版的。雖然我沒有看62版本的但是我還是會覺得87版的紅樓夢才是經典之作。因為從世人的討論,議論,書寫,文章還有電視劇傳播之類的來看大部分都是87版的紅樓夢。說明是比越劇版本更能被大部分觀眾所接受認可的。而且87版本的紅樓夢不管是從角色的挑選,還是從服裝的設計,絕大部分還原了書裡寫的。劇組也花了很多時間讓演員們學習,而且培訓的老師都是國家級別的,才華學識涵養都是很高的,導演王扶林也是中央電視臺的,這麼一個優秀的團隊出來的作品當然是經久不衰了。所以我認為是87版的紅樓夢最經典。謝謝
-
5 # 佛系么仔
如果從影響力和傳播度來評判的話,當然是87版《紅樓夢》。畢竟62版的《紅樓夢》一方面因為年代畢竟久遠些,另一方面又因為是戲曲型別,願意關注和欣賞的人肯定沒有87版受眾多。
在我心目中,也會把87版《紅樓夢》視為經典之作。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配樂和演員外,87版的服飾、化妝和場景等道具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在87版之前,關於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形象,大家可能腦海中不會有一個固定的樣貌,但87版之後,時至今日,只要大家提到《紅樓夢》中的任何一個人物,大家第一印象必定會是87版中演員的形象,單從這點來說,87版《紅樓夢》已經成了《紅樓夢》原著的代言人了。
當然,87版《紅樓夢》肯定也不會是十全十美,其中很多欠缺的地方相信大家透過各種渠道也都有所瞭解。但一部影視劇能成為大家心目中的經典,不是因為它的完美,而更多的是因為它把最需要保留和體現的部分完美的呈現給了大家,這可能就是評判經典之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
6 # 風雲龍龍龍
62越劇電影只是講了其中的一部分,說實話也去看過,但可能時代不同了,給我的感覺很好,雖然在當時因為技術不高,但演員真誠出演,但電影出品後很曲折。1962年,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把越劇《紅樓夢》搬上了銀幕。為了拍攝《紅樓夢》,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耗資一百萬,而在當時,一個普通工人的月工資大概是二十元。1962年,《紅樓夢》正式封鏡。影片完成後,在香港放映受到極為熱烈的歡迎,打破了當時國語片的賣座記錄。內地當時處在文革前夕,《紅樓夢》拍成後即被打入冷宮。
直到1978年,《紅樓夢》重新開始了在國內的放映。據統計,它在中國內地的觀眾人數就達12億人次。僅浙江省的不完全統計,自1978至1988年底,近10年的時間裡,《紅樓夢》共上映180064場,觀眾達1億6千萬人次。電影在全國範圍內的放映,使得徐玉蘭、王文娟在千百萬觀眾心目中,儼然就是賈寶玉、林黛玉的化身,而那些飽含深情的唱段,馬上就傳遍了大街小巷。越劇在新時期,再度邁開了走向全國的步伐。80年代以來,跨入越劇藝術殿堂的青年越劇演員,幾乎都看過《紅樓夢》。
87版的紅樓夢相信就不必再多說了,因為很多人都奉為經典,他完整的再現了整部小說,而裡面的每一個人物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捧紅了太多演員,相信在未來也不會再有人超越這一版的。
87版紅樓夢把每一個人物都刻畫的那麼鮮明,雖然有好多人當時的演技不是很到位,但所有人是用心在演,。所以成就了經典。
-
7 # 不開花就結果
越劇只是大概的劇情。而電視連續劇就基本上把整個劇情演的詳細而且人物生動。所以大家比較喜歡電視連續劇的紅樓夢。
-
8 # 娛樂有fan
不可逾越的經典”,
“中國電視劇史上的絕妙篇章”,
這些美譽對於87版《紅樓夢》來說,
無一不是實至名歸。
耗時3年,前後投資680萬,
走遍全國10省41個地區219個景點,
無論從幕後團隊、角色挑選,
還是造型、服飾、音樂、影響力,
都稱得上是一座高峰。
1983年,劇組成立時才3個人,導演王扶林歷經一年時間,在全國範圍內徵集演員153名,全部都是草根演員。此後,劇組在北京圓明園舉辦了兩期培訓班,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學習琴棋書畫,提升每個演員的藝術修養。當時給這些演員培訓的人,不少都是國寶級的紅學大師。
學習古箏,導演說戲,這裡面有歷史學家、民俗專家、紅學家、戲曲理論家,建築學家,文學大咖。其中有寫下《紅樓夢探源》的吳世昌,也有寫下《日出》《雷雨》的曹禺,有一代書畫大家啟功老人,更有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沈從文,至於周汝昌、吳祖光則是標配。簡直就是中國電視劇史上最強顧問團。
結合多年紅學研究成果,重新構建結局。
87年紅樓夢當之無愧,經典之作!
-
9 # 崔哥影像
六二版越劇電影《紅樓夢》是絕對的經典之作,它是完全按照原著作品展現觀眾的,是倍受觀眾喜愛的,至今沒有哪一位導演,敢用兩小時的時間展現紅樓夢的全過程。
八七版電視劇《紅樓夢》雖然拍的也很成功,但決不能和電影相比,只能說是電視劇中的嬌嬌者,能否成為經典,還有待考量,否則不會出現後面的一零版。
回覆列表
先說62版的:
62越劇電影版《紅樓夢》受限於時間長度,只有寶黛釵愛情婚姻主線劇情。
62越劇電影雖然在寶黛釵愛情婚姻主線劇情的情節上做出了一些故事簡化必需要有的調整,但卻準確的把握住了《紅樓夢》原著前80回中寶黛釵關係發展的的兩個重要時間節點,並且按照《紅樓夢》通行本的結局以“黛死釵嫁”終結了“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之爭。
1、就是在寶玉捱打之後,寶黛之間進一步消除了疑慮,寶黛愛情步入穩定狀態。而此時由於寶釵的識大體、力勸寶玉讀書上進,賈府中賈母王夫人等對寶釵的好感度也進一步提升,以致於發展到寶釵與賈母當眾互贊。
,2、紫鵑憂心“寶黛愛情”的前途而試玉,進一步引發賈府賈母王夫人的“寶黛私情”的憂慮。賈母的心意徹底轉變,放棄曾經“寶黛姻緣”的想法,徹底轉向“金玉良緣”。最後賈府賈母、賈政王夫人對賈寶玉婚姻大事的考慮全都統一到“金玉良緣”上來,促成了“金玉良緣”
接著87版的:
“兩彎似處非處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書中這些刻畫林黛玉的樣子和神態全都被陳曉旭演繹的入木三分,很多人都說陳曉旭現實生活裡的個性就和林黛玉一般多愁善感,生性敏感,但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根本不會存在兩個個性完全相似之人,況且另一個還只是書中刻畫的人物,更多的是被作家加入了自己的主觀意識。
除了林黛玉,金陵十二釵中的薛寶釵最為美麗和驚豔,她的長相也更符合古典美人的特點,如果說中世紀歐洲的公主是奧黛麗赫本的模樣,那麼中國古代公主的模樣就應該是薛寶釵這般既清秀又能體現貴氣的長相。
瞧瞧這站姿和神態,被稱作從畫裡走出來的人物也一點兒不過分,好的演員真的是從眼睛到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在演戲。
87版紅樓夢中每一個女性角色單拎出來都十分令人驚豔,樣貌不是最美,卻各有各的特點。
所以對比起來的話,我更喜歡87版的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