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月明影視剪輯

    孩子喜歡玩,這是天性,孩子喜愛玩具,也無可厚非,誰家的孩子沒有一堆的玩具?平常朋友來我家,也會買一些玩具送給我的女兒,我去朋友家也會捎一件小玩具給朋友的孩子玩。孩子有玩具,在我認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所以我覺得姥姥的要求太嚴格了,家長你可以與姥姥好好的溝通,姥姥的出發點也是為了孩子好,只不過太嚴格了。

    孩子玩玩具,並不會導致玩物喪志,相反對孩子還有一定的好處,怎麼說呢?

    1、玩具對孩子具有一定的益智作用

    玩具是每個小朋友童年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東西,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玩具都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輔助作用的玩具的,我們不應該一刀切的認為,孩子玩玩具就不好。孩子天天捧著書本看書就是好孩子,學習就能好嗎?這不一定的,孩子也需要調節,也需要休息與娛樂。

    2、可以用玩具鍛鍊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

    比如我們買一些擬人的布偶,可以與孩子扮演角色,透過這種扮演,可以調動孩子的語言表現能力與溝通能力,對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是有利的。

    3、可以排解孩子孤獨的心靈。

    有時候父母很忙,沒有時間與孩子相處,孩子會與布偶或公仔之類的玩具自言自語,這種現象不知道做父母的你們有沒有發現過。我見過我的孩子對著布娃娃自言自語的情景,這並不是壞事,而是好事,可以為孩子心理減壓,少了父母的陪伴,玩具就是他們的第二忠實“伴侶”了。

    所以,姥姥嚴格要求孩子不能有玩具,家長你可以與姥姥分析利弊,讓她明白玩具並不一定是對孩子不利的,多做溝通,相信姥姥也是明白事理的。

  • 2 # 星宿793

    回答:家長要求二年級孩子床頭不能有玩具,說這是玩物喪志?

    首先,我想所有人聽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姥姥看待這個問題太片面,這個是毫無疑問的,確定的。

    其次,我們在看待這個事情上需要一分為二的去看,其實雙方都沒有錯,錯在了不同的時代和年代的代溝,錯在了不同時代的人對同一個事情的看法不同。

    孩子姥姥所在的年代,學習並不被大家所重視,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可以學習的機會,甚至可以說大多數人都沒有機會學習。所以他們那代人都吃到了沒有文化知識的虧,如果能再有一次機會,他們會非常努力去學習,會把學習看的很重。他們那個年代沒有什麼玩具,每家都有好多個孩子,老大管老二,老二管老三,做農活做家務,哪有時間玩玩具?!

    到了孩子媽媽那代,全國經濟也沒有現在這麼高速發展,家裡有點錢,也不會用來給孩子買玩具,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這些錢。

    到了孩子這代,家庭條件普遍好了,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願意花各種錢給孩子開發智力,玩具當然是最簡單方便的一種方式。所以家長會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給孩子買很多玩具。

    孩子對玩具的喜歡,那是天性,他也不會一直喜歡一個玩具,不同時期會喜歡不同的玩具。如果在孩子童年喜歡玩具的時候家長扼殺掉孩子的這個天性,之後等他大了,他就不會對玩具感興趣了,童年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錯過了就再也不可能找回來。

    現在這個社會,競爭壓力太大,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壓力大,各種的輔導班把孩子壓的都喘不過來氣了。給孩子一些心靈寄託,讓她有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她才能釋放自己的壓力,才能更好的學習,學玩相結合,寓教於樂才是更好的學習方法。

  • 3 # 暖爸萌媽育兒記

    我家也是那樣的情況。寶寶睡覺總是想要抱著個娃娃,但是婆婆卻堅決不允許。當然她的理由並不是“玩物喪志”,而是認為那些娃娃是有魂魄的,半夜會走進孩子的夢裡。更無語了!

    問題是,我家寶寶一直都是跟著奶奶睡。偏偏雙方都是性子倔。孩子吵著要抱娃娃,奶奶卻始終不同意。結果便是雞犬不寧,孩子哭,老人罵。

    對此我也是很無奈。說心裡話,我是真的沒有耐心去跟老人家講解說教了。三觀不一致,講再多也是徒勞。如果是剛剛開始的話,我倒也是會解釋一番,但是根本沒什麼效果。

    後來我乾脆先下手為強,等到孩子要睡覺時,我便當著婆婆的面,主動把娃娃給孩子,讓她抱著睡覺。

    婆婆看在眼裡,雖然很是生氣,但也是不便公然反對,於是便在一旁沉著臉,生著悶氣。對此我也見怪不怪,懶得溝通了。

  • 4 # 深藍色老爸—山楓心理

    這樣的姥姥,說的露骨一點,傳統保守甚至可能有點愚昧!玩具是兒童從兒童幻想世界進入成人現實世界的載體。對兒童而言,沒有玩具就沒有成長!孩子與玩具之間,是心理上的自行脫落,不是嚴格禁止。就好比說不讓一個老年人有一個伴侶,讓其孤獨終老,卻說這位老人家潔身自好一樣。

    如果我的長輩這樣對待我的孩子,我會讓她永遠接觸不到孫輩。這樣她就能體會到跟兒童失去玩具一樣的感受了!

    我們孝敬父母不要愚昧的孝敬,當老人的行為已經傷害到孩子成長的時候,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制止,哪怕背上不孝敬父母的罵名。

  • 5 # 春哥1

    姥姥要求二年級孩子不許有玩具,這就是代溝了。為了追求高分,二年級的小女孩什麼也不能玩,死讀書,讀死書,我反對,年輕人可能更反對。

    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可能就是高分低能,情商不高,感情脆弱,甚至是抑鬱症,精神分裂病患者的後備軍。

    作為孩子的父母,要跟自己的母親心平氣和的探討探討教育的問題,讓她也補補課,知道這樣做的優劣和可能帶來的後果很嚴重,不是愛孫女,而是害了孫女,好心辦壞事。

    教育不等於考高分,它涵蓋的內容很寬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中國的教育方針,不是掐頭去尾只要“智”。

    聽說我們雲南省今年中考把體育分加到100分,這不是省教育廳領導的亂作為,瞎指揮,而是看到了全省學生體質下降的現實後採取的正確措施。

    我就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企領導(中石化集團)的乖乖女,從小學到高中一年級,學習一直是全班第一,全校第一,可是這個學期已經變了個人似的,由於忙於學習,從不參加體育運動,從不幹家務活。她現在連走路都走不動,隨時隨地要人攙扶,體重下降,只剩下皮包骨頭,最近連書也不去讀了,宅在家裡不願出門,不願見人,精神幾近崩潰。

    如果這是你的孩子,你是什麼心情?你要這樣的結果嗎?這樣的事例不是個案,我們從中該悟出什麼?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分數 、德行、修養等等的載體,沒有了它,一切都是空談。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玩中學習,玩中長大的。記得我小的時候,玩“老鷹捉小雞”,我學會了躲閃,身體的協調性,,平衡能力更好。玩“拉死活”,我學會了團結合作,聲東擊西。玩“躲貓貓”,我學會並運用了暗度陳倉、空城計等計謀。等到讀初中時,才知道諸葛亮一千多年前已經玩過了,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我七八歲時早就悟出來了。這就是遊戲對人的影響。

    男孩從小就愛玩槍,培養了勇敢,吃苦耐勞的精神;愛玩各種車輛,愛用工具搗鼓車輛、電器,培養了他們的好奇心和動手操作能力。女孩愛玩布娃娃,愛“做飯”,培養了她們的善良,同情心,小手指更靈巧。愛扮演“新娘”“公主”,培養了她們的情商。

    記得我兒子小時候,趁我們不在家,他把家裡的收音機拆散了,問他為什麼要拆,他說就是要看看裡面是不是躲著一群人?沒過幾天,他不死心,他又把電視機拆開了,還是為了找出沒人也能說話、唱歌、跳舞的秘密。二十多年過去了,他大學畢業後,成了修理變壓器行業裡的一把好手。這可能以從小愛搗鼓有關吧!

    所以,我們成年人不懂孩子的世界,別把遊戲看扁了。

    玩物喪志這句話從來就不是針對小孩子說的,我們別把它用錯地方。在我看來,它應該是針對成年人(20歲以上),人到了這個年紀,不能向廣度上拓寬了,應該向專一方向努力了。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學得一技之長養家餬口是成年人賴以立身的根本。只要你能“專”,有專長,一定會開闢出一番事業。之所以反對“玩物”,其實也是希望人們做好自己專業的事。

    小孩子就不準這,不準那,就希望他們學業有專攻,刻意學好書本知識,這是典型的急於求成,心浮氣躁的表現,是不可取的。知識面窄,事業的基礎太小,怎麼能建起萬丈高樓?

  • 6 # LoveVV474

    還有這樣的姥姥?我姥姥在我小時候,經常給我買玩具,也經常陪我玩玩具,我成績也可以啊,現在也在堅持自己的夢想啊。

    什麼玩物喪志,只不過沒有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好的學習習慣而已,這是家長自己的問題,非得推給玩具,也是很無語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球醫藥基金今天建倉8萬,聽聽高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