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95486961218
-
2 # 小BU
我曾經做過幾年的手機渠道銷售,做的是中國產手機,因為那個時候的網路不發達,資訊閉塞沒有現在這麼方便,手機行業的直觀利潤還是可以的,畢竟有那麼多的人都賺到了,現在過去那麼多年了,不好說了,但是行業的基本利潤還是有的。
-
3 # 晴天和小朋友
這個我有發言權本人以前從事手機行業10多年,這個行業利潤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近幾年,線上線下其實售價差距不大,利潤有的不到一百,特別是哪個什麼東的平臺~~都不想吐槽了
大家都知道,手機圈分兩個陣營:安卓端和ios端。
運用安卓的手機品牌佔多數,不如中國產手機“華米OV”、魅族、聯想、一加等等,以及國外的三星、索尼、夏普等都屬於安卓陣營。普遍來說,安卓手機的硬體成本佔手機銷售價的40%。
以小米9為例,售價2999,那麼它的硬體成本在1200元。但是手機生產出來不僅僅是要硬體成本的,除去手機零件,還有人工費,研發費,營銷費等各種費用,就連生產車床的損耗費也要算在裡頭的。
所以一部手機從生產到銷售,如果銷量不大的話,還真的掙不到多少錢。像一些小眾的廠商,魅族錘子努比亞等,尤其是魅族,它的手機工藝成本較同價位的其他手機要求更高,所以賠錢也在理所應當之中。
運用iOS端目前就蘋果一家,這個系統和生態只有iPhone才能使用,如此的獨特性讓它在價格戰中佔據主導地位。據資料分析,蘋果一家就佔全部手機品牌利潤的62%。它的利潤更是可觀,以iPhone8 Plus 64G版本為例,有知名機構調研發現其硬體成本僅為288美元(約1914元人民幣),2000元的硬體成本對比6000+的銷售價格,可以看出蘋果手機有多賺錢。
當然,手機的銷量是手機利潤的根本保證,一部手機剛發售時是不賺錢的,但是隨著銷量上去,機床磨合的效率也提高,硬體成本也會降下來,手機的利潤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