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生路遠333

    對於一般人來說,能否欣賞一幅繪畫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們的欣賞步驟是:畫的是什麼?像不像?畫家畫這種形象的寓意是什麼?如果都回答出來了,便認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來,便認為是看不懂。這種方法就是一種傳統的講“故事”的方法,他們對於繪畫作品的欣賞往往過多借助“文學性”的描述。那麼,用這種方法來欣賞中國畫,一般來說,工筆的、寫實的作品就容易欣賞,因為它是具體、真實、看得懂的。

    但如果是粗放的、寫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寫意的作品,就較難欣賞了,因為它不寫實,形象不具體,就看不懂,而且更無從知道作者的寓意了。當然,一般人用這種方法欣賞繪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畫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聯想,產生共鳴。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一幅繪畫作品的好壞,卻不能簡單以“像”或“不像”來衡量。

    就藝術而論,我們衡量一件繪畫作品的好壞,或我們欣賞一件繪畫作品,首先不在於它像或不像,而在於繪畫作品的主題,或者說繪畫作品中所輻射出的某種觀念、某種思想、某種情緒能否緊緊地抓住觀賞者的心絃,能否給人以充分的藝術審美享受,並使人從中獲得某種啟迪和教育。應該說,這才是一切藝術作品的真正目的。像與不像僅僅只是作品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與不像就不能作為衡量作品的好壞或欣賞作品的標準。

    那麼,畫家們是怎樣來看畫的呢?就國畫而言,內行人看畫一般是看畫面的整體氣勢,用美術術語來說就是先體味其“神韻”,或者“神似”,然後再看它的筆墨趣味、構圖、著色、筆力等。最後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內行人的這種抓“神韻”的欣賞方法當然是抓住了實質,因為“神韻”就是一種高的藝術審美享受,常常是中國畫家們追求達到的目標。

    當然,一般人要從畫中去體驗到一種“神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審美能力、藝術修養,也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繪畫方面的基本知識,特別是透過繪畫而訓練出來的一種“感覺”。所以要很好地欣賞繪畫,還得具備多方面的才能和藝術修養。

    但是,如果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欣賞繪畫作品也許更能理解一些。有人提出,藝術的欣賞需要經過審美感知、審美理解和審美創造三個階段,那麼從這樣三個方面去欣賞繪畫作品是很有道理的。

    審美感知就是要求我們直觀地去感知審美物件,即藝術作品本身。第二步,在審美感知的基礎上進行審美理解。即在直觀感受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義和內涵。到了這一步,藝術的審美欣賞並沒有完結,還有一個審美創造階段。就是透過審美的感知和審美的理解後,在對作品審美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透過自己積累的審美經驗、文化知識、生活閱歷等進行豐富的聯想、升發開去,再創造出一個新的意象來。這樣,你才真正獲得了啟迪和教育,欣賞繪畫才獲得了真正的意義。

    (來自:中華書畫網,有刪改)

    1、下列關於傳統的講“故事”的欣賞方法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傳統的講“故事”的方法欣賞繪畫作品的步驟是瞭解繪畫作品畫的是什麼,像不像,寓意是什麼。

    B.工筆的、寫實的中國畫作品因其具體、真實,所以用傳統的講“故事”的方法來欣賞就看得懂。

    C.寫意的作品因其不寫實,形象不具體,用傳統方法就難以看懂,所以就無從知道作者的寓意。

    D.因為部分繪畫作品畫得像,看得明白,容易引起聯想,產生共鳴,所以,一般人常常願意採用這種方法欣賞繪畫。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能抓住觀賞者的心絃,給觀賞者以充分的藝術審美享受,並從中獲得某種啟迪和教育的繪畫作品就是好的繪畫作品。

    B.因為像與不像不能作為衡量繪畫作品的好壞或欣賞的標準,所以,像與不像僅僅只能作為繪畫作品達到目的的手段。

    C.中國畫家們常常追求達到的目標是“神韻”,它是一種高的藝術審美享受,因此內行畫家們採用抓“神韻”的欣賞方法看畫。

    D.一般人如果能從審美感知、審美理解和審美創造三個階段去欣賞繪畫作品,就可能更能理解繪畫作品的神韻。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就國畫而言,需綜合考量它的“神似”、“形似”及它的筆墨趣味、構圖、著色、筆力等,方可正確欣賞國畫的神韻寓意。

    B.只要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藝術修養和一定的繪畫方面的基本知識,就能體驗到繪畫作品中的“神韻”。

    C.傳統的講“故事”的方法因往往藉助“文學性”的描述而存在侷限,所以並不適用於欣賞所有的繪畫作品。

    D.只有在對繪畫作品審美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意象,欣賞者才真正獲得了啟迪和教育,欣賞繪畫才獲得了新的意義。

    答案

    1、C(表意絕對,無中生有)

    2、B(因果顛倒)

    3、B(絕對化)

    閱讀答案:舒馬赫:永遠的冒險家實用類文字閱讀答案選自《南史·杜驥傳》文言文閱讀答案杜驥字度世,京兆杜陵人也選自《南風窗》現代文閱讀答案在近代和當代作家裡,我認為有兩個女作家對生命科學最具洞察力孤獨的靈魂文學類文字閱讀答案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文言文閱讀答案明代花鳥畫現代文閱讀答案春天的木棉花現代文閱讀答案選自《後漢書·張堪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張堪字君遊,南陽宛人也,為郡族姓太尉始為涇州刺史時,汾陽王以副元帥居蒲,王子晞為尚書文言文閱讀答案風流餘韻話板橋現代文閱讀答案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文言文閱讀答案虎嘯震千山文學類文字閱讀答案選自《宋史?趙概傳》文言文閱讀答案趙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篤學自力歷史上,華人曾有謠讖之信。何謂謠讖現代文閱讀答案大運河——流淌千年的鄉愁文學類文字閱讀答案選自《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文言文閱讀答案淮南厲王長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趙王張敖美人馬羅大叔(節選)閱讀答案選自《宋史?慈聖光獻曹皇后列傳》文言文閱讀答案慈聖光獻曹皇后,真定人,樞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孫也怎樣讀中國書閱讀答案小書店的微溫閱讀答案“經濟總統”的革新閱讀答案奇遇文學類文字閱讀答案選自《史記?刺客列傳》專諸者,吳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吳也文言文閱讀答案選自汪湧豪《經典閱讀的當下意義》現代文閱讀答案如果問人為什麼不讀書,回答常常是沒時間、沒精力修學儲能的師範生時代實用類文字閱讀答案選自《史記·列傳第三十五》文言文閱讀答案潁陰侯灌嬰者,睢陽販繒者也。高祖之為沛公,略地至雍丘下一個了不起的怪老頭:辜鴻銘實用類文字閱讀答案選自《唐才子傳》居易字樂天,太原下邽人文言文閱讀答案儒釋道互補與心態和合現代文閱讀答案江南雨巷閱讀答案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文言文閱讀答案《後漢書?李杜列傳|杜喬傳》閱讀答案翻譯譯文試題解析理解(明)李詡《江陰邑令戰死》閱讀答案翻譯譯文試題解析理解《明史?張銓傳》閱讀答案高考語文試題解析理解《北齊書·袁聿修列傳》閱讀答案翻譯譯文試題解析理解清·唐甄《室語》閱讀答案翻譯譯文試題解析理解蘇洵《管仲論》閱讀答案翻譯譯文試題解析理解司馬光《武陽縣君程氏墓誌銘》閱讀答案翻譯譯文試題姚鼐《南園詩存》序閱讀答案翻譯譯文試題《南史?列傳?梁宗室下|安成康王秀》閱讀答案翻譯譯文試題廣德湖記|曾鞏|閱讀答案試題瓦爾特·施那夫斯奇遇記文學類文字閱讀答案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文言文閱讀答案評“抗日神劇”:暴力誇張罔顧公共理性論述類文字閱讀答案陶庵夢憶序閱讀答案李白是浪漫詩人嗎(節選)閱讀答案在維也納尋找貝多芬現代文閱讀答案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文言文閱讀答案一滴眼淚換一滴水課內閱讀答案

  • 2 # 分享快樂大本營

    我想一幅好的繪畫作品首先應該灌注了你足夠的愛,然後用足了時間和心思去完成。

    定義什麼的其實需要自己訂,比如是否真心覺得這幅畫好?是否比以前有進步?

    一味在意別人或客觀的眼光與標準只會讓自己的畫變成為了博得別人讚賞的虛榮品。

    只要帶給你創造的喜悅,我想無論技術含量多少,都是成功的作品!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耽美小說《死亡萬花筒》是HE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