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I長在紅旗下

    我現在已經老了,明年辦退休手續,現在休息在家。一天的時間是這樣過的:早上六點起床,洗漱完畢,開始寫字,寫到七點做早餐,吃完早餐繼續寫字,寫到九點半。當然,寫字、做早餐、洗衣服可以穿插進行。之後,菜市場買菜、做午飯,吃完午飯午休,午休至三點多,約上好友、家人喝茶聊天,排解不良情緒,排洩體內毒素。簡單晚餐後,散步釋放多餘的能量,一般走八千到一萬步。10點看完晚間新聞睡覺,完成一天的流程。一年是這樣過的:春秋天我們家比較舒服,就在自家待著,夏天約上好友、家人去海邊城市或者山區呆上一陣子,海邊住小區的旅館,山區住農家,價格都可以接受,冬天採用同樣的方式去南方一些地方。

  • 2 # Guzi鋼琴調律師

    如果已經退休,平時作息規律,除了寫作之外,60歲以上的前輩,可以學琴!比如二胡,古箏,古琴,鋼琴。性格比較安靜的前輩,撫古琴比較好。經常彈琴不但可以增加生活的樂趣,而且這個活動手指對腦部位也好,總之老了一定要有音樂作伴,孩子放心,孫子開心。

  • 3 # 向日葵145806173

    我喜歡旅行,又不能坐車,身體狀況也不好。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比較投緣的舞蹈老師,我會一直跳下去,哪怕只有我自己,一個人。想再結交幾個好友,網上聊聊天,聚一聚。種花呀,書法呀,彈電子琴我都沒什麼天賦,手腳慢,節奏感不準,沒耐心,沒成就感,精力也不夠。現在我跳得好一點,有點感覺了,即使離開老師,我也能從影片裡學一點。最想要的是一個有愛好,專長,正能量的朋友圈。將來會幹嘛走一步看一步。視身體情況再考慮。保持看書,動腦,鍛鍊,保健的習慣,不斷最佳化充實自己。

  • 4 # 拙筆淡靜

    “盡孝”在現實社會中的實質狀況,猶如一陣陣的“春風”。感覺很有點兒拂煦舒適愜意,然只是僅可意會卻無法見影的“風”!

    “百善孝為先”。不孝即不善。倘若這個耳熟能詳的立論合情合理、天經地義的話,那麼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惡人”“惡行”何其多也?!

    就說房子吧?幾乎的家庭如今都會去傾盡所能、想方設法地為兒女添置準備套住房;有的甚至都準備到了“孫子輩兒”了!

    然這隻能算是“愛幼”的表現,即歸不到“孝”類,也沒法歸入“善”的範疇。

    傳承傳統文化和理念,能被歸入“孝”類歸入“善”之範疇的“最”,莫過於對“老”的態度了!

    而相當多的家庭如今在“房子”上是如何對“老”的呢?“湊合住”、“似蝸居”、“睡偏房”、“保姆房”……總之不是“一起住”的,老人的房子幾乎全是“最次”的;而長期夥在“一起住”的,除了幹家務帶孩子老人是“最好”的之外,住所幾乎全是“最次”的。

    尤為惡劣的,是“貪佔”了老人的住房和財產,將老人趕出家門不聞不問!

    自然,但凡家中老人生了病(特別是生活無法自理的功能衰退型的慢性病),除了老伴還能照顧陪伴老伴之外,“久病床前無孝子”幾乎是個普遍現象。

    至於當今社會上隨處可見的“養老專案”(養老院、養老所、養老平臺、老年病床等等等等),相當不少部分都是一些有點兒“人脈路子”的人掛著羊頭賣狗肉在巧騙欺哄政府相關“政策扶持”與“專案資金”;真實靠譜確實系廣大老者所喜聞樂見的,實在少得可憐……

    當下日顯突出的“顧小棄老”之風是如何刮起來的?抑或說是在用一些什麼樣的藉口託辭普遍存在著的?

    有人說是長期推崇“一切為了孩子”的理念給鬧的;也有人說是如今人們崇尚“今朝有酒今朝醉”、“開心一天算一天”地得過且過生活方式所致……

    其實深究其裡不難發現,現如今社會日顯突出的“顧小棄老”之風,說到底還是來自於“價值觀(含世界觀、人生觀)”上出現的偏差。

    這種偏差的核心,是生成了一個“重視‘來世’+專注享樂”的勢利現實且又相互衝突矛盾的“價值觀念”——

    一方面“重視來世”,希冀透過“兒女能出人頭地”來撈回自己失去的面子,找回自己缺失的享樂;但培養抑或陪伴“兒女擬出人頭地”這個過程,自己卻又沒能力、沒願望、沒精力、沒習慣,一股腦兒地全都推給了老人。

    一方面“專注享樂”,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日是和非”的自我迷醉態度,一面將培養抑或陪伴“兒女擬出人頭地”的全部大小事宜全都一股腦兒推給了老人,一面又棄老扔幼地只想著自個兒醉生夢死、開心快活。

    然類似充滿矛盾衝突的偏差價值觀(含世界觀、人生觀)卻忽視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成長規律”——除了作用佔比接近一半的“先天遺傳”因素之外,所有自幼兒至成人的成長的一個無法或缺的“後天習得”因素(作用佔比60%)中的相當大程度,是源自對親生(抑或長期監護)父母的“言傳身教”!

    兒女習慣個性中無不帶有父母的影子。也就是說,在“當期”父母的率先垂範作用下,當這些兒女長成到“當期”父母這個年齡的時候(亦即“當期”父母均已經“老”了),八九不離十都會“傳承”自己的父母對他們的父母的那種“顧小棄老”的態度!有的很可能還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如此一來,由於如法炮製甚至發揚光大了自己的父母率先垂範出來的“重視來世+專注享樂”德行,“當期”父母均已經“老”了的時候,同樣都會嚐到究竟啥叫“顧小棄老”的滋味兒;當初在“顧小棄老”時所持的“希冀透過‘兒女能出人頭地’來撈回自己失去的面子,找回自己缺失的享樂”,不過全都變成了“黃粱美夢”。

    世代傳承的“劣性迴圈”(甚至會日盛一日),如此而已……

  • 5 # 南山大叔

    是人,都會老的,你,或者我。大家都不是神,只是人,一個人會老,這是歷史的規律,也是一個人走過歲月的風風雨雨後的生命禮物。所以,一個人漸漸老去,不是什麼壞事,而是一種人生的歸屬。只是,我們在接受這個歸屬的時候,要懂得,給自己設定一些規矩,我們一定要處理好。

    網路上曾經有一句話,打動了不少人的心,那我就用這句話,作為一個奔五的人參考吧:到了這個年紀,誰都不想再取悅了,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遠一點。取悅別人遠不如快樂自己。寧可孤獨,也不違心。寧可抱憾,也不將就。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入我心者,不屑敷衍。往事濃淡,色如清,已輕。經年悲喜,淨如鏡,已靜。

  • 6 # 息事寧人62

    我已經退休了,別人說我老了,那就算老了吧。說說我都幹了什麼:

    我要旅遊,遊遍名山大川;

    我背起揹包,一個人來了個退休旅行,

    我搭上飛機,住了民宿,體驗了異域生活,

    我開上車來了一次海外自駕,

    說走就走就是我的自在。

    我要做文青,

    年輕時是文藝女青年,現在是文藝老青年,

    用自己一輩子積累的語言和文字表達生活太度,

    我要學習,

    好多書年輕時沒有讀,閒下來讀讀,

    學學攝影,發現美,記錄美好,

    學學種花種草,陽臺上擺滿了“肉肉”,

    學學國畫創作,看看國粹是怎麼誕生的,

    學習好,學習好,學習好好。

    有很多要做的。

  • 7 # 飄逸小笛

    我依然是與我的老公還有我愛了半生的樂器在一起啦,自己種菜水果,徒步,各地看看,看盡一路繁花,心間仍似少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好的遊戲應該具備哪些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