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Max麻麻

    為什麼一定要讓寶寶聽媽媽的話,媽媽的話一定是正確的嗎?5歲已經有他獨立的思考能力了,媽媽可以跟寶寶做朋友,一起去做共同認為對的事情。

  • 2 # 眼鏡外貿寶媽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也有個4週歲女兒。我的女兒我覺得是蠻好溝通,非常講道理。有時候偶爾小脾氣也難免,但是總體表現非常不錯的。以下幾點是我平時如何教育孩子。1.父母本身自己要講道理,講信用。2.家庭教育孩子理念要一致。當爸爸說教孩子的時候,媽媽不要反著來。當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特別是平時祖父母在身邊的話,不能擦手。3.對孩子訂的遊戲規則,該嚴的必須嚴厲。也不能一味責罵,嚴中也帶人情味。4.每天多陪孩子多一些引導性質的繪本。讓孩子在書中,體會道理。以下影片是我跟女兒平時相處的具體分析。

  • 3 # 滿姐的vlog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小編來回答,如何讓5歲寶寶聽媽媽的話,有以下幾點建議:1:把孩子當作大人5歲的寶寶現在應該上中班了,我們要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小大人,用平等的立場和他溝通交流。聽一下他的想法,他才能快速成長。2:正能量的心理暗示我是新手媽媽時,經常去聽一些講座,其中有一點,我覺得很重要。當寶寶不聽話,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我們要換一種溝通方式,可以給他說:你能行、媽媽相信你等正能量的話語,會讓他更加自信的面對。3:完成指令,給予獎勵0-6歲屬於孩子的敏感期,我們要了解他各個階段的發育特點,讓他完成適合的指令,並且當他完成後,給予獎勵,可以給一些小零食等等,讓他知道聽媽媽的話,是有好處的。

  • 4 # 家家興喜

    我們先從家長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先問問自己:

    想要一個聽話照做的孩子呢?還是有主見,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呢?

    此時此刻,或許這位媽媽已經被五歲孩子的叛逆折磨的抓狂,或許這位媽媽是位多寶媽媽,一個人照顧著多個孩子,已經精疲力竭,希望五歲的孩子能夠理解媽媽,配合媽媽,至少不要搗亂,不要沒事生事。

    雖然內心裡是想要一個有主見,有自己想法,能夠表達自己的孩子,但是此刻的焦慮和疲憊,希望是個聽話的孩子,這樣才會有個和諧氛圍的家庭環境。

    瞭解五歲孩子

    五歲的孩子的探索心理很強烈,想要嘗試各種行為,包括照顧自己,比如做飯等,但是他們的專注力並沒有發展起來,還是會被當下其它的事情所吸引,所以“磨蹭”可能是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大的一個表現。

    另一個比較大的表現是,五歲左右的孩子正是動手敏感期,包括語言上傳統認為“髒話”的挑戰期,屎尿屁可能會經常掛在他們的嘴上。無論是動作還是語言,都是在體驗自己內在的力量有多大,我可以控制到什麼樣的程度,控制多少,他在體驗這個過程。

    同時,在這個階段,也正是給孩子建立規則的時候,比如,孩子動手打人,嚴肅地告訴孩子:“你傷害到我了,我感覺很疼,很不舒服,如果你有什麼事,可以直接跟我說,而不是用打來表達,你可以說你很生氣很憤怒,你的想法。”

    對於孩子,需要一次次重複地去構建孩子這樣的規則,如何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環境的原則下來表達自己。

    如果孩子在兩三歲時沒有糾正動手錶達自己的錯誤方式,也就是在孩子的內心裡,他喜歡對方,跟對方打招呼等會用打的方式來表達,有的家長不理解,以為是孩子的粗魯行為,就會指責強迫孩子,孩子就會迷茫,他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感覺,更不知道正確的方式。那麼現在更是一個好機會,反覆告訴孩子,是不是喜歡小朋友?是不是想要跟小朋友打個招呼?.....那就輕輕摸,或者叫他的名字,或者說我能不能跟你一起玩.... 就是需要父母用清晰明確的方式告訴孩子正確的方法。

    接納五歲孩子

    無論是多大年齡的孩子,我們都需要懂得他,不僅僅是懂得這個年齡段的敏感發展期,更要懂得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

    作為父母,首要做到的就是接納,理解,允許。給孩子時間去練習,探索,可能他當下這個動作做錯了,他會再反覆去嘗試,那麼給到孩子機會去感受這個探索的過程。

    還有一個點是,提前告訴孩子接下來要做的事,家裡的安排等,孩子是活在當下的,在他的世界裡只有他自己,所以接下來家裡有什麼樣的安排,請提前告訴孩子,可以在出門前給孩子提示,逐漸引導孩子看時鐘,或者用計時器,讓孩子感知時間的長短。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當看到孩子各種行為,自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何談接納、允許孩子?是的,情緒是我們最大的問題,此刻我們發洩著,事後又後悔,自責,愧疚,又對孩子百般地疼愛,這樣更加讓孩子感受到矛盾,不知所措。

    關於情緒,不是聽幾節課就可以讓自己平和下來的,需要有一群人,彼此幫助看到自己的情緒卡點,在一次次地事件中去覺察自己,看到情緒下自己內在的傷痛,所有外在的事件觸發自己的情緒,都是自己內在的某個點,都是自己內在小孩未被滿足部分的呈現。

    這個需要一個過程,如果沒有這樣的團隊一起成長,那就先從自己寫覺察日記開始。

  • 5 # 丹妹日記

    在我們一般的認知裡,都會覺得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這樣的孩子好管好帶,省心。但從孩子發展心理的角度來分析,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都有自己的思想,獨特的氣質,不同的天賦,硬要扼殺這些,讓孩子成為一個言聽計從的人,其實這是教育的誤區。

    在父母一味的打壓、指責下,孩子只會成為一個討好,沒有主見、沒有創造性的人。生活中,我們會經常讚歎那些很有能力,有主見,有思想的人,但是我們卻希望自己的孩子很聽話,這不是矛盾的嗎?

    不聽話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呢?是父母太想掌控孩子,孩子無論做什麼,只要不符合父母的標準,就是不對的,得到的都是否定和打壓,孩子的情緒積壓在那裡,就會反彈,久而久之孩子就越不聽話,越和家長對著幹。

    相反的,如果父母能夠去傾聽孩子,理解他,尊重他,他會覺得被看到,被愛,自然會越配合。

    我的孩子現在快2歲了,就像一個小大人一樣,很有自己的思想主見,我不認為她想做自己喜歡的就是不聽話,我反而很讚歎她,經常誇獎她,所以她很少出現情緒不好,或者和我對著幹的情況,見過她的朋友都覺得她很乖。當孩子能做她自己,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的時候,親子關係將非常和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委婉迴應不幫忙帶娃卻指指點點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