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崇賢服義
-
2 # 翰墨書道
為什麼相比啟功書法,為何範笑歌更支援劉炳森書法,劉炳森與啟功書法有那些區別。
範笑歌老師支援劉炳森書法,一方面劉炳森書法特別是隸書確實有過人之處,這是毫無異議的。另一方面是範笑歌曾經一以劉炳森為師,收益其中。我們看範笑歌的書法風格和一些技法性的東西,確實有劉炳森書法的造型形式與技法,風格特點與明顯有劉炳森的影子,甚至有些作品就是以劉炳森書法為本在融入其它書體的技法元素。而對於啟功先生的書法的取法,顯然範笑歌從中學到的東西非常稀少,也不佔大的比例。
如果說劉炳森書法和範笑歌的書法放到一起比較一下,範是無法與劉炳森相提並論的。就範笑歌對劉炳森書法的取法深度看,也不是做好的,只是掌握了劉炳森書法的一些富有特徵的一些技法元素而已。就藝術造詣和書法的藝術的高度來說,確實無法相提並論,可能這話有些嚴重了,但事實上確實如此。範笑歌的書法,能夠取得一些成就自然有其過人的地方或優點,但高度不夠。
而劉炳森書法和啟功是有資格相提並論的。劉炳森書法與啟功先生的書法在風格上是兩個極致。
如果用思維方式來看其書法,一個在審美哲學上偏重於理想思維,一個偏重於感性思維。劉炳森這種審美思想可能影響了田英章的楷書,所以都以一些機械的程式化的特色,這種審美思維,方式更偏重於書學或理性思維環境條件下的審美理想與標準,所以非常嚴謹,富有規律。機械式的規則或秩序和的表現。
啟功先生說文化是與傳統掛鉤的,可以是以傳統文化為主建立起來的審美理想,再者啟功先生是畫家,畫風仍然是傳統的富有雅文化的內涵特質,在再就是啟功是老師,其接受的傳統教育遠大於現代文化理論。所以啟功先生的書法更偏重於理性的審美思維。甚至是充滿了意象元素。
啟功先生和劉炳森無疑是現代書法的兩座高峰,這兩種書法風格的形成都是以化古為我,融古匯今的基礎上形成獨具個性特色的書法以現代的眼界看,完全屬於現代經典書法,能夠引領一個時代的書法。劃入中國書法的歷史長河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為什麼這麼認為呢?可以說劉炳森書法能夠代表科學思維融入書法審美的代表之一,而啟功先生則是以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為主的書法審美理想代表之一。華人的傳統思維有一定的模糊性,不像數學那樣嚴謹,這正是中國繪畫藝術,不可文學藝術的特點之一。當然這並不是意味他們的書法的文化內涵是單一,排它的,實際上,他們的書法藝術,都是廣採博取的不拘一格的,都有世界一流文化的元素,只不過從外在形式看一個明顯一個不特別突出而已。
就大眾審美來看,在華人們所喜歡的容易接受仍然是有中國的,民族的文化元素佔主流的藝術,這個角度來說,無疑啟功先生書法的藝術成就要高於劉炳森。至少在,從普及的流行深度與廣度來看,啟功先生的書法確實如此。我們學習劉炳森書法既有可能進入範笑歌的審美正規化,或者如田英章一路風格的正規化,甚至有一種館閣體方向的傾向。而啟功先生的書法可以說是雅俗共賞,非常接地氣。學習了在實用書寫和創創作書法作品方面都可以大有用武之地。
當然,現代的大環境和優越條件下,書法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代有新的書法風格的出現,需要我們高瞻遠矚,擦亮眼睛,把握好自己的書法風格方向,這是後話 。
-
3 # 古靈精怪的熊
不論是現場的講座,還是網上點評,範笑歌確實支援劉炳森比啟功多些。其中主要原因是範認為啟功的缺點是書法中致命的大忌諱,而劉炳森的缺點不是大忌諱,甚至是特點。
範笑歌認為篆隸可以包容裝飾性,但楷行草就不能太多包容裝飾性,比如李斯小篆超級具有裝飾性,但其依然是神品,原因就是它是篆書。而楷行書具有太多裝飾性就會匠氣。
所以劉炳森隸書中的裝飾美是特點而不是缺點。其實範笑歌只認可劉的隸書,不認可劉的楷書行書,認為劉的楷行書很匠氣。甚至範也只認可劉的中期隸書,就是劉炳森書杜甫律詩時期的隸書。
範笑歌對啟功是贊與貶各半,啟功書法也的確是利弊各半。範認為啟功書法不是館閣體,而是“宮閣體”,也就是滿清皇族式館閣體的一個分支,滿清館閣有多種分支,比如成親王,溥傑等等。
-
4 # 三品書畫
首先範笑歌算什麼,他推薦重要嗎?其二劉秉森先生隸書確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但他無論如何不能與啟功相提並論,這是書畫界均公認的。
-
5 # 國藝堂徐興國
啟功先生書法或稱為文人書法更貼切,平正、秀媚、勻整、富有書卷氣。其書法觀念,深受明末清初因皇家推崇而流行的趙、董書風的影響。注重結構的黃金分割率,屬於學者字。這點向有爭議,不喜者謂之甜俗、少骨、單調。而劉炳森學生專善隸書,以隸書立足當代書壇,是當今最著名的隸書書法家,但也是最有爭議的書法家,爭議的焦點便是劉炳森隸書的雅俗問題。劉炳森先生從他出名之日起,就將自己置身於這種爭議之中。當代書壇,大概沒有第二位書家能像劉先生這樣將隸書寫得如此標準、如此到位、如此嚴謹。像劉炳森先生這樣毫無浮躁之氣,深入繼承傳統的精神,幾乎需要所有書家認真學習。但對劉先生本人來說,卻缺乏了一種求變的精神。孫過庭有“平正”、“險絕”、“平正”的三階段說,劉炳森雖然已經將隸書“寫好”了,但這種“好”仍屬於第一個“平正”階段。也許是他的隸書得到了更多認可的緣故,他至今仍然陶醉在“寫好”的境界之中。隸書雖然近“俗”,但將隸書寫得高古奇崛者大有人在。我們必須說明,劉炳森隸書得到的更多是世俗社會的認可,或者說只是完美地完成了書寫(或稱為寫字)任務,他的隸書,很難說已經達到書法藝術的高境界,這就難怪有人要說劉先生的隸書是“隸體美術字”了。
怎麼比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6 # 山外山8
劉惡搞正成不好!啟功啟老人品’好!你看啟功啟老的字一股正氣!而劉的呢彎彎繞繞太多!缺少啟老的正氣!和宏大精爽之氣!
-
7 # 夢雨軒144132698
啟功和劉炳森是當今所有書藝愛好者最喜歡的兩個書法家,引領當今書壇風向,堪稱一代名家。
啟功書法以其矯健的點畫、精美的結構、優雅的意境而獨樹一幟,深受大眾的喜愛。劉炳森功力深厚,書藝以隸楷著稱,兼長行、草,隸法在堅實的傳統功力基礎上發揮自已的創造性,形成獨特的“劉體隸書”。
就藝術成就而言,啟劉各具特色,難分伯仲。範笑歌雖然亦屬“大家”之列,但對啟劉的點評排位只代表個人觀點,孰優孰劣自有公論。
-
8 # 王學書法
啟功和劉炳森都是專心作學問的學者,比起現代的所謂書法大家一股銅臭味要好得多,他們沒有資格對啟功和劉炳森進行評判。
-
9 # 鬱香墨
謝邀。問:範笑歌為什麼更喜歡劉炳森書法,與啟功相比……?個人覺得,從客觀的角度分析吧,二位書家均系當代名頭,書法各有伯仲。劉,擅長傳統書法,出色當屬隸書。行草彖書少見,大量的書法作品隸書居正,偶有楷書。其墨色古樸,筆道老練,骨架柔中有剛,韻律合體,大小粗細字型兼工。無有敗筆,措落有致。特別是隸書渾實,透底,筆筆見工無虛擬飄零,博得眾愛。
啟功書法筆法剛勁有力,字字風起,錚錚見骨,走的傳統與現代書法相結合的書法創作之道,從而行成了獨立得體自我風格的書法特徵,品味。擅長行草,少見隸,楷,彖等書體。但是,書體結構上有少量的不足之處(本人曾經有過評論)所以,範笑歌更喜歡劉炳森書法,這也是有根據的。(供參考)
-
10 # 中醫與書法
相比啟功書法。為何範笑歌更支援劉炳森書法?這個問題我個認為:範笑歌與劉炳森,都是都是寫隸書為主。 這種情況下範笑歌肯定更支援劉炳森的書法。
啟功的書法特點:啟功書法雖然以傳統書法為基礎。但是他的書法,主要是以創新為主,這在啟功書法理論以及啟功書法作品中都可以找到證據,啟功是即承傳統又不拘泥於古的書法家。啟功書法自成一體。
劉炳森的書法特點:劉炳森主要是以隸書為主,也進行了創新,成為“劉體隸書”,但是相比啟功書法而言,劉炳森的書法在傳統書法的色彩更濃厚。
兩位書法家在創新方面來說,如果說劉炳森書法是在傳統上細枝末節的修改,那啟功書法就是大刀闊斧的變革。
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
11 # 伍增傑書法詩詞歌賦
當代的書法家作品看過,沒有臨過。不知道什麼範笑哥的。啟功知道。所以無法回答這個問題。而且也不想了解現代人的書法。
回覆列表
範笑歌對其他書法家的評鑑都是正反兩面的,範笑歌曾說過啟功書法的問題,也說過啟功書法的優點,同時說過劉炳森的優缺點。
啟與劉的書法,範笑歌先生都能寫,所以範先生是有資本點評啟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