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尚文史
-
2 # 西北偏北看北涼
自以為是的美國正在為自己的囂張跋扈與目中無人買單。
一直以來,美國都以世界警察的身份自居,習慣了頤指氣使、習慣了自行其是、習慣了讓這個世界按照他的意圖發展。蘇聯解體以來,美國更是愈演愈烈,在單極世界裡沉醉於帝國美夢不可自拔,只學會瞭如何讓這個世界去仰視自己,其所固有的深層次矛盾卻被刻意忽視了。
2020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揭開了美華人的遮羞布,越來越多的感染人數、越來越嚴重的黑白對抗,也讓世界對這個傳統的昔日霸主有了全新的認識。原來,號稱科技實力天下第一的美國照樣在疫情面前束手無策,只能眼看著成千上萬的普通民眾逝去;原來,號稱發展水平世界第一的美國社會矛盾如此突出且劇烈,一個又一個美利堅的開國者在抗議者的怒火中跌落腳下;原來,美國也這麼脆弱、也這麼不堪一擊。
我認為,此次延長對伊朗的制裁,僅僅得到了一票贊成(除美國自己的一票外),這恰如其分的反應了當前整個國際社會對美國的大體態度:恐懼你的實力,但不正面對抗,卻可以在某個領域不支援,甚至是反對你的統治力。
從目前態勢來看,美國正在以閉關鎖國式的手段強行將自己剝離國際社會和全球經濟,其衰落幾乎已是必然。假以時間與空間,我們相信會有更加符合全體人類利益的國家站出來、扛鼎前行的。
-
3 # 閒翁老徐
美國在對伊朗恢復制栽的提案遭到迊頭一棒,陷入空前孤立,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美國再次偉大成了黃樑一夢,再次證明,惡有惡報,不是不報,現在就到,從今往後,慘景可料,,,,,
-
4 # 遠望水繞山
“與人方便,自已方便”,不管別人的死活,只想著自己的利益,誰還會處處支援你呢!
8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否決了美國提出的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決議案。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中,僅僅有兩票支援,其中一票還是美國自己的。中俄兩國反對,本是意料之中的事。另外11個國家中,有不少是美國的盟友,包括英、法、德在內,竟然投了棄權票。
8月20日,英法德三國外長又發了個聯合宣告,一致反對美國啟動針對伊朗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接照美國的說法,延長對伊朗的武器禁運,目的只是不允許伊朗參與武器貿易。真的如此嗎?美國真正的目的,透過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徹底扼殺伊核全面協議。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但是其他國家沒有退出,仍在努力使伊核協議保持效力。在這個問題上,美國已經沒有發言權了,只能藉助武器禁運來做文章。
一向跟隨美國的英、法、德等一眾盟友,為何這次不再附合美國了呢?
20I8年5月,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強令世界各國不得購買伊朗石油,強令世界各國不得與伊朗開展貿易,強令世界各國不得在伊朗投資。歐洲國家損失慘重,例如法國道達爾公司中止在伊朗南帕爾斯天然氣田的專案開發,前期的投入的數億美元打了水漂,所持有的氣田股份也只能低價轉讓。還有西門子、馬士基、雪鐵龍等等企業都因美國的霸道而損失慘重。
如果僅僅這一次,也不會讓盟友集體反對自己。在這之後,美國依然利用自己的強勢地位,一次又一次的損害盟友的利益。
俄羅斯經波羅的海直達德國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原計劃在去年底完工的,美國威脅要制裁參與建設的企業,迫使“北溪—2號”停工。德國等許多歐盟國家希望從俄羅斯進口廉價又穩定的天然氣的願望被截斷了。
因為美國的反對,英國已明確宣佈禁止華為參與英國的5G建設,現有的華為的裝置也要逐步拆除。英國至少要損失十幾億美元,更為要命的是,重新購買、建設5G網路,至少也需要2到3年的時間,英國有可能就被其他國家攆上甚至被甩在身後,英國由領跑者就可能變成追隨者。
急需外國投資的義大利,加入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專案,吸收中國投資,擴大與中國的貿易,振興義大利經濟。美國擔心大量貿易從美國轉向歐洲,中歐之間的貿易加強,損害美國的利益,揚言要對義大利制裁。
過去,美國說中國只會反對,拿不出建設性的意見。現在,掄到美國只會反對,而不是採取建設性的措施。
想想二戰剛結束,美國透過馬歇爾計劃,向歐洲國家提供貸款,促進了歐洲國家的經濟恢復,美國也獲得高額回報。美國大量購買歐洲商品和服務,美國降低了國內的生活成本,同時間接的支援了歐洲經濟的發展。雙贏的理念將歐洲與美國綁到一起,歐洲國家更是死心塌地的追隨美國。
特朗普政府上臺後,奉行“美國優先”,不考慮盟友的利益,想怎麼做就怎么做,誰不服就制裁誰。盟友的心理能不會發生變化嗎?
還是趙立堅說的好“單邊主義不得人心,霸權行徑不會得逞。任何將自身利益凌駕於國際社會共同利益之上的企圖必將以失敗而告終。”
當自己的盟友都反對自己時,美國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相關內容
- 普京力撐,俄羅斯經濟在陷入戰爭、遭到制裁一年後到底怎麼樣?
- 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美國重啟制裁對伊朗經濟沒有任何影響,如何評價?
- 為什麼美國和以色列一定要千方百計的打壓制裁或軍事打擊伊朗?
- 伊朗在阿拉伯國家中相對被孤立嗎,為什麼?
- 美國將推遲對伊朗石化產業的制裁!是否意味著特朗普對伊朗戰略失敗而給自己找退路?
- 美國製裁伊朗,如果伊朗把石油降到20美元一桶。其它國家會用走私的方式進口伊朗石油嗎?
- 美國現在到處制裁連盟友都不放過,它就不怕最終被孤立嗎?
- 為什麼說,未來即使歐洲背叛伊朗,對其進行制裁,也是為保護自己利益,與美國威脅無關?
- 美國在中東制裁伊朗,誰會是最大的贏家?
- 在美國製裁伊朗之際,俄羅斯為什麼不幫助伊朗對抗美國,而是落井下石加大石油生產量?
美國急於對伊朗恢復制裁,不料使自己陷入孤立局面。我認為這是必然結果。有句話叫“做多行不義必自斃”,美國胡作非為的日子恐怕不遠處就會到頭了,未來的路會更加難走。
這幾年,伊朗被美國強力壓制,經濟、軍事上雙雙止步不前,甚至出現倒退趨勢。起初是“伊核協議”,隨後又是經濟制裁,緊接著武器禁運。整整被壓制了好幾年。伊朗好不容易熬到武器禁運解禁時間,美國又說要對其無限期制裁,無疑把伊朗往死路上逼。
這麼搞下去的話,中東就會失去平衡,伊朗與什葉派的被動就會擴大。那麼!美國,就可以趁機掌控中東地區。
特朗普、蓬佩奧等人如意算盤打得不錯。
當地時間8月14日,美國向聯合國提交了關於伊朗武器長期禁運的草案。8月20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向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致函,要求啟動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規定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並聲稱,要在30日內恢復以往對伊朗的全部制裁。
這項機制是2231號決議的協議內容,規定如果任何一個簽約國“發現和證實伊朗違反了伊核協議”,聯合國對伊朗的制裁將自動恢復。
有趣的是,在《伊核協議》期間,根本就找不到伊朗單方面違背協議的證據。反而是美國政府,在2018年的時候,宣佈退出了《伊核協議》,公然違反了全面伊核協議與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
一個早已違背協議的非協議參與國家,竟然要求用該協議的內容來制裁沒有違背協議的伊朗。真可謂滑天下之稽!
——當然,美國的無理取鬧,肯定是不可能得到認可的。
這一次不光中國、俄羅斯不同意,就連美國最誠實可靠的盟友英國、法國、德國,也紛紛指責了美國的罪行。聯合國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中,有13個極力反對美國的無理要求。並紛紛披露了美國破壞協議的罪行。
在蓬佩奧等人提出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的無理要求後。伊朗方面馬上給以還擊,表示他們應該好好閱讀一下這份協議的內容。
另外!俄羅斯與中國力挺伊朗,對美國的無恥行為給與了強烈的指責。
俄羅斯方面表示,美國此舉,是危險、錯誤之舉,且沒有出路。美國已經正式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無權要求根據協議內容恢復對伊朗的制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更是擲地有聲的斥責了美國的無恥行為。趙立堅表示,美國早在2018年單方面退出協議,已放棄作為全面協議參與國的權利,沒有資格要求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美國恢復對伊朗制裁,完全是出於實現自身政治目的的政治操弄。
同時,趙立堅直言不諱斥責美國。表示“美國背信棄義、退群毀約,損害多邊主義和安理會權威,破壞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美方單邊立場同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背道而馳,美方破壞全面協議的企圖不可能得逞。”
當然!如果說只有中國與俄羅斯反對,還不能說明美國被孤立的局面。
這一次,英國、法國、德國等可靠盟友,也都不站在美國這邊。不但都投出了反對票,而且還公開發聲指責了美國。均表示美國沒有資格啟動這項決議,並表示美國正在陷入孤立。不過蓬佩奧也立馬發聲批評了這三個盟友。
而美國國內,大部分也是反對的聲音。此前美國共和黨人一直在呼籲“快速恢復制裁”,包括湯姆·科頓、馬可·盧比奧和特德·克魯茲等人。但這次都沒有出來發聲。
而美國最反對伊朗的“鐵桿鷹派”、前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反而公開指責了特朗普政府,表示此舉將削弱美國在安理會否決權的效力。
特朗普政府這一次可謂“孤掌難鳴”,顏面盡失,本想著趁機制裁伊朗,不想卻“賠了夫人又折兵”,反讓自己陷入了孤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