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風解語
-
2 # 舊事舊人歷史說
歷史上的漢高祖叱吒風雲,在群雄逐鹿的風雲戰場之上最終勝出,就連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也被他逼得烏江自刎。他的一代風華,將永垂歷史。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一個人,在他風光偉大的背後,一定隱藏著一個渺小的甚至齷齪的另一面。
《高祖返鄉》就是寫出來,漢帝國的開創者漢高祖,普通人的一面。把劉邦“威加海內兮歸故鄉”之舉,寫出一場滑稽可笑的鬧劇,以辛辣的語言,剝露了劉邦微賤時期的醜惡行徑,從而揭露了劉邦的無賴出身,剝下封建帝王的神聖面具,還其欺壓百姓的真面目。全曲情節鮮明,形象生動,角度獨特,風格樸野,詼諧潑辣,對比手法的運用,揭示本質,具有強烈的喜劇性與諷刺性,語言生動活潑,具有口語化特點,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我們要明白,漢高祖劉邦並沒有多高的文化知識水平。他並不是像英美貴族那般彬彬有禮。但他也絕對不是一個暴發戶式的流氓。由於元代統治者非常殘暴。當時的文人無法直指朝廷。便只有,借古人之酒杯,澆自己胸中之塊壘。雖然這部文學作品,寫出了漢高祖劉邦真實的另一面,但它畢竟是一部經過藝術加工的文學作品。我們可以把劉邦當作諷刺統治者的一般化藝術形象,但絕對不可以把它具體到真實的漢高祖劉邦身上。
-
3 # 靈機起名
高祖返鄉,證明劉邦有情有義。它免除了家鄉的賦稅,還創作了大風歌。與鄉親們大醉三天才返回京城,這是真性情呀。
-
4 # 亦有所思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儘管小可不喜歡劉邦,但人家能抓住機遇成龍為帝,便是本事。
所以,特意撩一下度娘,看了看這個散曲,便可以肯定,這是某個故作清高,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腐儒所寫。
如果一個人當了縣丞,返鄉或許是為了炫耀。
如果一個人當了宰相,返鄉或許是為了祭祖。
如果一個人當了皇帝,返鄉只能是為了想家。
不可能是為了炫富,或者滿足什麼虛榮心,那也太小看一個白手起家的帝王了!
所以第一段“社長排門告示”正確的理解是下面的官吏和百姓的煞有其事,誠惶誠恐,與現代社會如出一轍。
第二段是儀仗描寫,作者用了兔,烏,雞,狗,蛇等惡俗的形象來進行諷刺,雖然說感到好笑,卻也反映出作者的自以為是。
第三段第四段是說儀仗隊中的軍官和將士,實際是很威武,可是在作者看來,明顯這是劉邦在炫耀,這個出發點就不對,一個獅子在螞蟻面前需要刷存在感麼?
第五段是說劉邦下了馬車,熱情地和鄉親父老打招呼,然後作者虛擬了一個老人,發現這個皇帝他認識。
第六段第七段是典型以自我安慰和扭曲的仇富心理,說什麼當年他是小亭長,他老婆姓呂,自己和他爹一起做過農活如何如何?這一段寫得很沒勁兒,顯得作者自己非常無聊,現在這種人不也很多麼,一說到誰誰誰,啊,當年我認識如何如何,反而襯托出自己的無能和矯情。
第八段更像是YY,幻想自己指點劉邦的當年醜事,然後還腦補什麼劉邦難為情劉邦不好意思劉邦感到羞愧等情節!有意思麼?
劉邦當上了皇帝,反而是對虛擬主人公的諷刺。
要麼你就點頭哈腰做奴才,要麼你就衝上前去打劉邦一頓,都敬你是條漢子,只知道在文章中用想象來滿足自己的了不起。
切!
回覆列表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親自率兵平定淮南王英布,歸途中經過故鄉沛縣(今屬江蘇),他在此逗留了十多天。
本來漢高祖算是衣錦還鄉,可是在元代散曲中,看不到一點榮耀的意思。反倒有一點“跳梁”之感。
劉邦歸故里,從人眾多,在史料中記載,以致“沛中空縣皆之邑西獻,”這是什麼樣的場景呢?一個縣都出動了以供獻飲食。
當然《史記》並未記載民眾的心理,他們是喜是悲,是熱烈歡迎,還是心中不快。至於元曲中出現的如此場景,只不過是元代的一群揚州散曲家從簡單的記載中引發的靈感,他們曾創作了一個套曲,其中以雎景臣之作最為有特色,這也就是現在看到的《般哨·高祖還鄉》了。
為何會出現這種形式的元曲在《高祖還鄉》這個元曲中,作者站在了鄉鄰的立場上寫了這樣一個曲調。
劉邦的出身為泗水亭長,其出身不高,包括與他一起起義的蕭何、樊噲、曹參等人都是出身平民。
如果以現代人的眼光看,這絕對是逆襲的典範,成功的楷模。但是我們不能只站在現代人的立場上去看待問題。
在封建道德體系之下,他們的出身無疑會讓其光彩大打折扣。
更何況在功成名就之後,劉邦回到鄉里,是為了讓鄉民膜拜,而且在回來的過程中,縣中所有民眾都獻出了食物。
這一套元曲,一反主角的光環,把劉邦放在普通人的位置上,甚至也沒有把他當做一個帝王來看,作者揭起“麒麟皮”,專寫“露馬腳”,顯然是還原了劉邦的真實身份。
即使現在是皇帝,曾經也是鄉里的一個“流氓”而已。
以鄉民的視角去看“高祖還鄉”整篇散曲以熟知劉邦出身的一個鄉民視角去看這場“鬧劇”。
整個內容看起來反映的是鄉民的見識短淺,以及“有眼不識泰山”,其實這只是一個表象而已,作者真正的目的還是諷刺當權者的貪婪與無知。
對皇帝的大不敬,以及那種闊氣的場面,被神話過的“真龍天子”,這一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奇特的局面。
在鄉民眼裡的漢高祖失去了莊嚴的色彩,甚至看起來滑稽可笑,另外透過俗氣無比的語言,再與這種畫面結合起來,在不經意之間產生了極其強烈的諷刺效果。
全篇文章,節奏鮮明,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了一開始鄉民們不知底細的誠惶誠恐,直到最後認出來是誰後,那種又氣又惱的情緒變化,被作者刻畫得入木三分。
當然,時代總是在不斷的發展,也許當時的人們並不理解一介布衣創業的艱辛,除去這些歷史的因素,《高祖還鄉》確實幽默風趣,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