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鬥學生心理
-
2 # 清秋一族
父母不信任孩子,會導致孩子也無法本能的信任自己,進而對自我逐漸喪失該有的自信。父母不信任孩子,是有一定潛在原因的,即父母在孩童時期亦未獲得其父母的無條件信任,肯定,以及應有的尊重。事實上,這是一個惡性迴圈。上一輩人沒有做好良性的示範,那麼這一輩人就會延續上一輩人的陳舊觀念,繼而影響自己的下一代。所以我們會發現,從一個孩子身上可以看到其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教育觀和價值取向無不深深印刻在孩子的身體裡,流淌在他們的血液裡。父母不信任孩子或不夠愛孩子,都是父母自己不夠信任和愛自身的心理和行為投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需要改變的是父母自己本身,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順應大人們的意志。家長自己變得更優秀更理性了,孩子自然會越來越好,越變越優秀也越聰明。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有效溝通的橋樑。簡單而言,父母儘量選擇無條件的信任孩子,親子關係只會越來越和諧,孩子也只會變得越來越好。親子關係的不融洽,會導致很多問題,例如父母說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你不信任他當然聽不進你的話),以及強化孩子的叛逆心理等。
-
3 # 做老師的二孩兒媽媽
父母不信任孩子,這可是青春期,父母跟孩子之間,關係相處的大敵。
首先父母的不信任有可能會是孩子,跟父母的關係疏離。把孩子和父母之間,嗯在感情上的紐帶越來越鬆懈。餓,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換來的只能是,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
第二,就是孩子會越來越少的,跟父母之間的溝通,既然父母不信任孩子,不相信孩子的表達,那麼他也就會懶得和父母去說去表達了。
第三有可能是的孩子會在交友方面有一些交友不慎的情況出現,因為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不信任,家長和孩子疏離的關係,那麼在青春期的孩子也還是需要有人關愛的,因為他們從父母那裡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和關愛,那就有可能會比較迫切的需要友誼,這種急切的態度和心情使得他們在交友的時候選擇會缺乏應有的慎重。
那麼這種而彼此不信任的關係如果愈演愈烈的話,孩子會關閉核,家長溝通的渠道,一旦孩子遇到了真正需要家長幫助的時候,而家長不在身邊,有的時候後果會是比較嚴重的。
所以說我覺得作為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給予他們應有的信任,但是也不必要在很多雞毛蒜皮的小事上去斤斤計較,有的時候孩子會有孩子的一些小世界,沒有必要事事跟家長交流,實際上這也是對於青春期孩子的尊重,給予他們應有的空間。只要孩子能夠在大事上有原則,不走彎路,而家長就不必要有過多的擔心,嗯,實際上這樣來做,當孩子真正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他就會向你敞開心扉的。
-
4 # 梧桐話仙
父母如果不信任自己的孩子,很簡單的,孩子也不會相信父母。因為愛是相通的,你不信任孩子,自然就說不上愛孩子,你愛不愛孩子,孩子當然也很清楚,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間產生了不信任,就是離愛越來越遠。青春期的孩子是多變的,他們有了一點青春的萌動,可能會對異性產生好感,因此會有意的去關注他們。
家長遇到這個問題時,一定不要上綱上線,又是告老師,又是翻書包,還檢查孩子的手機等等。
你的這些動作,等於侮辱了孩子的人格,因為他們接近異性,並沒有心存惡意,就是很正常的想接近他們,瞭解一下他們和自己有什麼不同而已。當家長髮現孩子關注異性,老是以為他們之間就會發生一些什麼事情,其實大多是父母阻攔後引起的連鎖反應,你越不讓他們接近,他越想接近,反而因為你的阻撓更好奇,真的可能發生你不想發生的事。
所以,不要妨礙孩子青春期的正常交往,你沒有阻止他們,他們反而覺得男女同學之間,並沒有太多的不同,除了性別,其他都一樣。
多關注青春期的孩子沒錯,但不要過分干涉他們,孩子慢慢長大,對於父母來說,終將漸行漸遠,放手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愛。不捨得放手,孩子永遠不會自由飛翔,而你做不到呵護他們一生,最後就會害了他們。
-
5 # 星星家的毛球
父母如果不信任孩子,不止對孩子的青春期有影響,對孩子的一生都會有影響。
父母在每個兒女的心裡都有佔據及其重要的位置,父母將她們帶來這個世界,撫養他們長大,給他們無條件的愛和關懷,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位置了想而知。但孩子漸漸發現,也可能是某一天突然之間發現父母對自己並不信任或沒有想象中的信任。此時,孩子正值青春期,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三觀還沒完全形成,正是左搖右擺的時候。因而,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之感也開始萌生了,信任從來都是相互的。孩子感覺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安全感越來越少,越來越不願意將自己的事情告訴父母,與父母的交流也越來越少……
不知道算不算誇大,但是這是我想到的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
6 # 鴨梨心理
埃裡克森人格八階段理論認為,孩子在青春期(12-18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一方面孩子本能衝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所以,青少年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
如果孩子父母不信任孩子,就會對孩子青春期產生強烈的負性影響。本來青春期孩子的就容易衝動,如果對其不信任,那麼青春期的問題和矛盾就會更多。會出現比如偷盜、打架以及離家出走等情緒化行為。而且在青春期,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同時自尊心又非常強,那麼不信任對他們的傷害是巨大的,會在以後的生活中反過來不願意跟父母交流,因為連最親近的人都不信任自己,越來越多的事情就不跟父母說了,漸漸就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自身性格也可能會越來越內向。
所以說在青春期這一敏感的時期,對待孩子更應當慎之又慎,缺乏應有的信任,對待孩子,會讓他們也不信任他人,這樣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當中,朋友會越來越少,影響到自身的發展。反之,多一點信任,將會使他們獲得良好的信心,對待以後生活當中的人和事,都會Sunny,都會積極看待。
最後,希望父母多信任孩子,也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夠贏得父母的信任,健康成長。
-
7 # 靜待書香花開
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了,也希望別人能夠接納自己的一些看法,如果父母不信任孩子,會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孩子可能會感到極度的失望和消沉,感覺到父母對自己不信任,以後可能孩子就會有些事情不和家長溝通交流了,時間長了孩子會產生自卑內向的傾向,所以家長要和孩子好好溝通交流,多多聽取孩子的意見和心裡想法。
-
8 # 凡客若
孩子青春期時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叛逆得令人頭疼,叫他往東偏要往西,親子之間沒有溝通,孩子什麼話都憋在心裡,不願意和他們說。除去孩子性格等因素,一個重要原因是:父母逐漸失去了孩子的信任。親子關係中信任是相互的,如果父母不信任孩子,也會導致孩子不信任父母。而且父母不信任孩子不僅會導致親子關係出現破裂,也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父母過度關心孩子生活,不信任孩子的自理能力,長期以往,會讓孩子產生自我否定,做什麼事首先想到不會是應該怎麼解決,而是“我不行”,“我不會”。
-
9 # 我們仨個啊
看到這個問題.忽然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句話“ 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成鳳,但是真的可以展翅飛翔的時候,又不相信孩子是真的想龍像鳳一樣出人頭地。可事實上我想對於真的沒有成為龍鳳讓子女更佳絕望的是最親近人的質疑和否定。
青春期是我們人生的第二次叛逆期.第一次發生在三歲左右那時候我們第一次有了自我的意識.但是我們還沒有獨立的性格和三觀.青春期我們開始害怕獨立又渴望獨立.
在這個人生關鍵的轉折的時刻.我們在父母那裡最希望得到的除了支援和尊重我想最主要的就是信任了.一種來自於親人無條件的支援
在父母那裡得不到信任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會沒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好.會有很自卑的情緒.對待自己常常持有否定的態度.對於他人也常常是懷疑的態度.
不相信別人會信自己.自己也不肯輕易的敞開心扉.對於未來的另一半也很難做到信任.如果不僅影響是外交關係還會影響親密關係.
目前社會有很多大齡男女青年不會談戀愛.失戀沒辦法很好的處理.戀愛也疑神疑鬼.很多都是在價值觀形成的青春期階段在家人那裡得到了太多的打擊和不信任.
所以請和孩子保持一致.如果繼續做得不好.慢慢地引導和幫助.不要開始就是否定態度.畢竟我們的成長都是一樣的.我們曾經遺憾的別讓它在發生
-
10 # 佐佑de媽咪
信任是一個大命題,無論是親人之間還是朋友之間。當孩子與父母之間遭遇信任危機的時候,許多問題就會出現,甚至原本隱藏的問題也會隨之出現。
比如:
1.孩子得不到信任,就會理解我父母不愛他。那種傷痛會跟著孩子一輩子。
2.信任感缺失的孩子往往會有自卑、敏感、不自信的心理。
3.人生態度容易悲觀,會過得比較辛苦。
4.長大後也不容易相信他人,也較脆弱,所以往往在人際交往中會出現失落感。
長期得不到信任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可能用比較叛逆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比如打架、偷盜、與家長和老師對抗、貪玩學習成績下降等。
既然不被信任會產生如此多的嚴重後果,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1.首先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所以我們要學會尊重他。包括他的言論和隱私,呃給他足夠的個人空間。
2.學會傾聽。
凡事要聽孩子解釋,要等他說完之後,幫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不等他說完,靠自己的經驗和想象打斷他,或者指責或者暴跳如雷。
如果是那樣,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以後有任何問題都不會告訴你了。
3.學會友善的溝通。
控制情緒,像朋友一樣地跟他聊天,讓他知道你是尊重他的,也是理解他的,哪怕是做錯了,你也會包容他,會幫助他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你是他的依靠,永遠支援和信任他。
-
11 # 教育薛說
用身邊的兩個例子來說明。一個因不信任而崛起的表哥,一個因不信任而垮掉的表弟。父母對他們的不信任,都導致了他們產生了自卑心理,所不同的是表哥將自卑轉化為了前進的動力,表弟將自卑變為了墮落的藉口。
一、自卑
表哥青春期特別叛逆,不愛學習,喜歡跟著混混玩,相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姑姑,對他深表失望。初一的表哥退學後,姑姑為他介紹了好幾份工作,當然是些飯店端盤子,理髮店做學徒工之類的工作;結果表哥以工作太低端掙不了大錢為由拒絕了。輟學加不按照父母意圖工作的事,徹底磨滅了表哥父母的耐心。結果每逢過年過節,姑姑姑父來奶奶家走親戚,或多或少都會表露出對錶哥的失望。結果,我們親信都認為他以後走不出農村,幹不成大事,得繼承他祖宗十八代修地球的基業了。就這樣,青春期的表哥被貼上了幹啥啥不行的標籤。他在這標籤下過活了十多年。
二、崛起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去年突然買了輛路虎開回家了。我本以為他做了什麼非法事,發了批橫財,才會有如此經濟實力。後來發現,他做的是正經生意,在當前語境,作為一個初一就輟學的人,能在短時間內用極低的成本合法地迅速積累起大量的財富。在經濟層面不得不說是成功的。
對比他成功前後,發現他成功之前很少在親幾面前露面,成功後很喜歡在親友面前晃動。我倆在一塊喝酒時,一次酒醉,談起他的掙錢經歷。他說“兄裡來,那一天我掙了十一萬八!十一萬八!當時,我哭了!我哭了!我在想‘我終於站起來了’!”站起來”三個字說的尤為斬釘截鐵。
三、原因
表哥的事例告訴我們。父母的不信任,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而自卑心理是有可能轉變為強大的動力,使人不甘平凡的,而這種不甘平凡的心,使人更有可能幹出不平凡的事蹟來的。
-
12 # 本體自在
如果父母不信任青春期的孩子,會帶給孩子心理傷害,導致以下幾種影響:
1.缺乏自信:
父母經常包辦代替,過度關心孩子的生活,是不相信他能獨立做事,懷疑他的自理能力。
久而久之,孩子會認同家長的想法,也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從而產生自我懷疑,甚至自卑,導致缺乏自信。
孩子一旦為自己貼上這個標籤,一輩子都可能無法真正建立起自信。
這是很危險、可怕的,也是悲哀的,成人以後若想再建立自信,不是不可能,而是難度很大。
有一個親戚的孩子,從小被父母及爺爺奶奶照顧得無微不至,導致上大學後,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只好在大學旁邊租房陪讀,以便照顧他的日常生活。
這個孩子成人後不僅生活無法自理,而且沒有一點自信,口頭禪是“我不行”,“我做不了”。
2.造成逆反心理:
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出現在3、4歲左右。
孩子感覺自己已經長大了,對父母的管教和要求,會表現出本能的逆反心理。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在青春期這一敏感階段,家長更需要注意教育孩子時的言行舉止,以及態度。
如果家長不信任孩子,過分要求與限制,孩子的逆反心理會更強烈。
甚至青春期會延長,稱為“後青春期”,導致心理衝突,甚至影響心理健康。
一個朋友的孩子前不久離家出走,因為父母經常偷看他的日記,偷聽他打電話,怕他與社會青年過多接觸,受到不良影響。
父母的不信任,令他忍無可忍,產生強烈的叛逆心理,雖然後來被親人找到,但是傷害已經造成。
父母不信任孩子,根源問題來自他們幼年未能得到自己父母的信任與認可,從而投射到孩子身上,無意識中傷害了孩子。
父母首先需要接納、信任自己,透過自我療愈、自我成長,才能真正接納、信任孩子。
-
13 # 甜甜圈伐木累
父母不信任孩子,可能是翻他的書包、看他的日記、質疑他交了“壞同學”、學習不用功等行為。
而青春期的孩子,在身體開始發育成熟心理還沒發育成熟,身體與心理矛盾的自我糾結中,時常會情緒失控暴躁,面對父母的不信任,就容易發生親子衝突,走向父母的對立面。
青春期的孩子角色和身份會發生一些變化,最明顯的是,他們會尋求同齡人的支援,來證明不止我一個人身體有變化,我不是異類,所以往往他們會:
1、特別好面子,自尊心很強,比如父母還在公共場合把他們當小孩,他們會很排斥;
2、重視同伴關係,容易受同伴影響,可能會做一些自己不認同,但同伴都在做的事情,比如喝酒、抽菸、談戀愛等,把這些看做成人的象徵;
這就意味著,孩子可能會面臨一些危險,網路成癮、早孕、打架犯罪等,而父母的不信任感,導致親子關係緊張。
從家裡得不到理解,孩子逃避父母向外界取暖的時候,就會加劇這類危險的發生。
其實,青春期的問題不是到十三十四歲才出現的,而是十幾年積壓的親子問題,到了青春期這個階段,因為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就集中爆發了出來。
所以,要讓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父母要:
1、學會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要,學會尊重信任孩子,他有這個能力處理一些問題。
2、將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
孩子小時候其實就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你留意的話,會發現孩子經常說一些很有哲理或深奧的話,可有些父母一直把孩子當做什麼也不會做的小“baby”,包辦,跟孩子說話也是“嬰兒腔”,導致他長大以後,希望被平等對待的意願就越強烈。
我見過另外一些父母,從小把孩子當朋友相處,不因為他是小孩就輕視他,隨時跟他溝通,尊重孩子的意見,那他們家從來沒經歷過所謂的青春期波動。
3、支援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成功的時候給予肯定和表揚,更重要的是,不幸失敗了,請鼓勵安慰,爭取下一次成功。別在旁邊嘚吧嘚吧的念“看叫你不聽我的這下好了吧”,或者反反覆覆的一直唸叨這件事,真的很討人厭啊!!
4、為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的社交氛圍。
孩子大了,不要過多幹涉他的交友,但是也不要以為孩子大了,就以為他不用人陪,他就自個兒一個人宅在家打遊戲啦。
父母多帶孩子參加團體活動、戶外運動,有利於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有別的傾訴渠道。
5、父親的功能尤為重要。
尤其是對男孩來說,不是要你罵他打他,而是讓孩子,在你身上,看到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成熟男性的樣子。
對女孩來說,肢體上,父親不需要過分親密,但情感上要給女兒做後盾,是她的靠山,你寵著她愛著她,那她就不會輕易被外面那些沒長大的小男生給忽悠走了。
回覆列表
信任是相互的,需要時間積澱的,需要相互之間一定程度的開誠佈公。為什麼很多家長不信任自己的孩子,都是有原因的:
1.孩子的表現一直沒有達到父母的“最低標準”,“歷史汙點”的存在讓家長沒有辦法短期積累信任感。
2.孩子和父母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方式,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不在一個“平衡點”上。
所以很多孩子會抱怨:自己的父母不相信自己,對自己沒有信任,殊不知其實大部分時候,孩子說這樣抱怨的時候也不是“底氣十足”。
所以問題是相互的,在父母和孩子有良性溝通的基礎上,建立信任就很容易,但是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良好的、彼此交心的溝通,建立起來的信任看起來都會“很虛偽”。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自我、迫切的想要證明自己已經長大,具有足夠和父母之間對話的資本,父母要尊重孩子想要長大的感覺,但是在孩子溝通的過程中,還是要注意這樣的幾點:
1.尊重孩子想要長大的迫切心情,承認、肯定、鼓勵他們所獲得的進步,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們的關注。
2.和孩子之間的“約法三章”,在父母面前講真話、父母對真話不發脾氣(不管真話是什麼),家長做到能夠接受孩子所講的一切真話,才是良好溝通的開始。
3.各種機會告訴孩子:要想獲得信任,是有基礎的。這種基礎是孩子的各種表現,但是很多時候孩子不知道父母對孩子要求的“表現好”到底是什麼標準,所以父母要把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明確的列出來,讓孩子“有法可依”,而不是父母憑心情制定的標準。
父母對孩子不信任,孩子就不會對父母交心,長期以往就會形成惡性迴圈,而這其中的父母和孩子都要反思,都要有行動,才能有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