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多人都說康乾盛世實際上只是中國人的自娛自樂,當時中國已經面臨著嚴重的危機而不自知,康乾盛世只是一幅假象。
3
回覆列表
  • 1 # 朱言文史history

    中國傳統史學有個概念叫“盛世”,什麼“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之類,都屬於這個“盛世”的範疇。按照傳統的說法,“康乾盛世”是中國傳統王朝歷史中的最後一個“盛世”,從舊小說到而今各種影視作品對之進行反覆渲染,形成了一個所謂“康乾盛世”的概念。

    官方史書中的 “康乾盛世”一說始於何時呢?根據史料記載,這一說法最早可追溯到康熙五十二年,當時康熙帝以“恩詔”的形式宣佈,實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這也是時人最早的關於對自身所處時代的評定。

    乾隆帝曾也宣稱:“比年以來西域大奏朕功,國家勢當全盛”,“方今國家全盛,府庫充盈”。此外,除了皇帝對此有專門論述之外,當時大清官員使用“盛世”一詞也較多,譬如清政府在統一新疆全境後,戶部右侍郎于敏中賦詩稱頌乾隆皇帝雲:覲光揚烈,繼祖宗未經之宏規;鑠古凌今,覲史冊罕逢之盛世”。

    如此,“盛世’“或“全盛”等詞彙經常在清朝臣民之口出現,並在乾隆時期的社會輿論中逐漸形成“盛世”意識。“康乾盛世”的這種歷史記憶逐漸成型,也被文人學士廣泛接受,記載下來並流傳至今。

    那麼,真的如此嗎?

    所謂的盛世,首先肯定是個安定前提下的經濟指標。安定,這一點我們就要好好分析了,康雍乾三代的大清朝,其實是戰爭不斷!康熙時代,先是削藩引發三藩叛亂,曠日持久,生靈塗炭;後來,又有什麼徵噶爾丹,打臺灣鄭氏之類的戰爭。雍正時代,對西北反覆用兵,虛耗國帑而於事無補;乾隆時代,所謂的十全武功,就是折騰銀子,窮兵黷武!

    今日或許會崇拜帝王們的武功偉業,但是可曾想過,彼時一個普通百姓的生活感受?打仗要花錢,誰出錢?還不是百姓黔首?

    在這樣稅負水平極高的環境中,所謂的盛世,也就是藏富於國,百姓則是強勢國家的犧牲品。

    再來看看經濟指標。經濟指標中最簡單粗暴的就是GDP,無論是總量,還是人均。國內一位研究經濟史的學者在一篇論文中,根據庫茲涅茨的比例推演算法,從本國貨幣、貨幣國家購買力和真實收入三個不同維度,測算了18世紀中英兩國的國民收入和人均國民收入。

    按照各自本國貨幣來計算,1700年,中國的GDP為73877萬銀兩,人均GDP為6. 6銀兩;英國的GDP為4800萬鎊,人均GDP為6. 99鎊;1800年,中國的GDP為198263萬銀兩(是1700年的2.68倍),人均GDP為6. 7銀兩;英國的GDP為23200萬鎊(是1700年的4. 83倍),人均GDP為11. 5鎊。

    按照貨幣國家購買力來計算,1700年,中國的人均GDP為6. 6銀兩,英國的人均GDP為19. 91鎊,是中國的3倍。1800年,中國的人均GDP為7. 3銀兩,英國的人均GDP為32. 77鎊,是中國的9. 16倍。

    按照真實人均國民收入來計算,1700年,中國的人均GDP為13. 2銀兩,英國的人均GDP為19. 91鎊,是中國的1. 51倍。1800年,中國的人均GDP為13. 4銀兩,英國的人均GDP為61. 47鎊,是中國的4. 59倍。

    關於18世紀英鎊與銀兩的換算關係,1722年匯率比是1英鎊=3兩,1兩=1.388銀元(西班牙銀元),看看這個匯率,就應該知道當時中國與英華人均GDP的差距了吧?

    若論康乾盛世是不是自嗨,這種橫向比較是最有價值的,橫著比才能知道你是不是意淫自嗨!

    1700年,距離鴉片戰爭還有140年,1800年,距離鴉片戰爭還有40年!那個時候的華人,活的遠遠比萬里之外的英華人苦的多!這還盛世的什麼呢?

    再看看,盛世中的皇帝是怎麼花錢的?我在這裡只講兩件事:

    其一,乾隆南巡,一共六次,超級奢靡,每次花費都在一百萬兩以上!

    其二,招待馬戛爾尼使團。1792年9月,英國派馬戛爾尼勳爵為正使,喬治·斯當東為副使,以祝賀乾隆皇帝八十大壽為名出使中國,其實是為了談判自由貿易的事情。這個英國使團到了廣東之後,沿海北上,1793年8月5日抵達天津。直隸總督立馬送來豐厚食物、禮品,多到使團吃不完,然後浪費倒掉。送到船上的豬、雞鴨之類的,發生意外,死掉了,被英華人扔到海里。附近的華人,竟然跳下去,撈上來,洗乾淨後醃在鹽裡,留著吃。盛世就是如此,寧願花錢讓外華人享受,感受天朝氣象,也吝於改善民生!使團的英華人,對中國的觀感是這樣一句話:“事實上,觸目所及無非是貧困落後的景象"。

    活在康乾盛世的華人,最好不要讀書,更加不要去思考,因為那樣太危險!文字獄是康乾時代的特色,什麼《明史》案、《南山集》案,曾靜案,這些案子太大了,太有名了,姑且不談!朱言只講一個事兒,雍正朝,有個學者叫謝濟世,他曾經註解《大學》。明清兩朝,官方都把朱熹對“四書”的註解作為權威。謝濟世沒有從朱熹的本子,而是從古本《禮記》的本子來研究。

    這在當時多少算是犯禁,順承郡王錫保就參奏謝濟世,說他程朱理學。如果按照文化事件處理,謝某人最多是流放,或者從輕處罰。但是,雍正皇帝非得從他的本子裡找反動言論,在裡面找到一句“見賢而不能舉”,就硬說謝濟世在誹謗皇帝不會用人,結果謝濟世被處以斬立決!

    從言論環境來看,康乾時代不如宋朝,甚至也不如被認為是衰落期的晚清嘉慶、道光時代。對於清王朝執政者而言,康乾時代版圖遼闊,政治穩定,財政稅收超越前代,可以說是個盛世;但是,對於一般百姓而言,這個時代稅負壓力很大,百姓的生活並不是盛世的標準,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困苦的,所以這盛世與百姓無關;對於讀書人而言,這是個讓人恐懼的文字獄時代,自然也不是盛世;從世界歷史橫向比較,此時的中國與正在邁向工業時代的西方相比,已經陷入停滯,這種傳統意義的盛世,已經不適應近代的世界!

  • 2 # reymist

    康乾盛世,確實可以算得上盛世,但這個所謂的盛世只是千百年來封建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所造成的結果。

    康乾盛世,是封建的盛世。清朝消除了宦官專權,文人專權和外戚專權三大封建王朝的統治隱患,對內進行嚴格思想管控,對外閉關鎖國,僅開設十三行。絕對集中的政治制度使得清朝的國內環境相對平穩,再加上雍正廢除人頭稅,這使得清朝人口激增,到乾隆年間已有兩億人口之多,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清朝相對穩定,戰亂較少,再加上皇權的絕對集中使得政府能夠有效應對天災,這一切的因素自然而然的造就了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更是一個落後的盛世。正是由於在康乾兩朝達到了封建王朝的巔峰,這使得清朝對於西方的先進文明採取了高高在上,徹底排斥的態度,同時,巨大的人口也為清朝埋下了隱患,gdp雖然高了,可是人民的生活卻並沒有太大改善.這一點在馬戛爾尼訪華的材料可以見到。可以說,正是由於封建制度最後的餘暉徹底遮住了封建統治者的眼睛,盛極而衰,於是,所謂的盛世,也不過就是封建制度唱響的最後的輓歌罷了。

  • 3 # 畢世田

    盛世一詞是後人評價,歷朝歷代跟本就沒有盛世!百姓還是過著自己苦哈哈的日子!養活當官的。

    要說當代盛世,還是各超級大國,日本、美國、德國、英國……生活水平高,環境好,科技發達,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以前是列強!

  • 4 # 黃土高坡西北娃

    我完全不知道這個盛世是怎麼來的,清朝的建國充滿了血粼粼的事實,將漢人的骨氣殺光了,剩下的只有奴才。看看歷史上那些漢族王朝的盛世,比如開元盛世,比如文景之治,比如大明王朝,哪一個不是向西方和世界展現強大的漢族文明。就拿清朝的前任明朝而言,明朝一個鄭和下西洋就舉世震驚,讓後人讚歎不已,敢問清朝有什麼值得自傲的資本。清朝唯一的貢獻是為中國積攢了4億人口的龐大基數,以至於如今的中國享受著人口紅利,這個盛世是虛構的,是虛弱的,是杜撰的,是無效的!

  • 5 # 蘭臺烽火

    康乾盛世是符合封建盛世標準的!看清楚,我說的是 封建盛世 !社會安定,人口增長,社會相對繁榮,康乾是符合的!

    網上說康乾盛世徒有其表,原因是和同時代的西方比較,而這顯然是錯誤的歷史觀!西方已經步入資本主義,而中國還是封建社會!這種差距是必然的,清落後、不思進取這種說法是對的,但是確實符合封建盛世!

    再說中國落後西方從元明就開始了!社會質變不是幾年就可以的!西方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是從14~15世紀開始,而當時中國可是元明時期!西方經過兩百年的積累終於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而中國(明朝)卻被區區幾十萬的滿洲人吊打,簡直是貽笑大方!要說不思進取,朱明和滿清都是一丘之貉!只顧一家(皇族)之私利,枉顧黎民蒼生!結果明清直系皇族幾乎死絕了,不得不說 報應不爽!

  • 6 # 西嶽頑石

    大談康乾盛世的基本分為兩類人,一類是滿清遺民,一類是無腦跟風者,要知道,我們現在都在為所謂的康乾盛世買單。氣球吹的太大,總有吹破的時候,牛逼吹的太久,牛也受不了。所謂的康乾盛世,只不過是花木瓜,空好看而已,貌似它真的是胳膊上走的馬,拳頭上立的人,老百姓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實則盛世之下,遍地奴才和乞丐。我就納悶了,滿清都掛了100多年了,這塊遮羞布早被人扒了無數次,怎麼還有人熱臉往冷屁股上貼?

    什麼是盛世?我想無非就是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科技發達、文化昌盛、百姓安居樂業等等。那我就把這個問題往祖墳上刨,刨開層層黃土,看一看康乾盛世的真實面目。

    政治

    終滿清一朝,政治沒有穩定過,康乾只是相對穩定。作為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王朝,他們一直在絞盡腦汁,不擇手段的強化統治的正統性和合法性。起初霸王硬上弓,剃髮易服,跑馬圈地,結果一時間激起了無數漢人的強烈反抗,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血流成河,用暴力專制和血腥屠殺換取政治的穩定,何以征服民心?整個清朝,漢人都在做著各式各樣的抵抗。

    後來感覺硬的不行,那就來軟的。以康乾“蠲免田糧”為例,確實令不少百姓感到皇恩浩蕩,可深究起來,只是將黑貓變成了白貓,變了個花樣繼續剝削漢人。以前是疾風驟雨,如今是溫水煮青蛙,後者更惡毒。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為代價,換取帝國社會生產總量的提升,繁榮背後潛藏著巨大的危機。老百姓不敢奢求每天吃香的喝辣的,能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就心滿意足了,可被譽為千古一帝的康熙在位期間,幾乎年年爆發饑荒。

    經濟

    和西方國家橫向比較那是打臉,就縱向比較,康乾盛世的經濟水平甚至比不上動亂紛爭的明末。 吳賓在《論中國古代糧食安全問題及其影響因素》中作出統計:歷代糧食人均佔有量,秦漢為985斤,隋唐為988斤,宋代為1457斤,明代為1192斤,而乾隆年間,僅為780斤。康乾盛世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政府很有錢,而人民的生活水平卻達不到“天朝上國”的基本要求。清廷膘肥肉厚,老百姓卻食不果腹,這算哪門子盛世?

    據《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農民卷》記載:一箇中等中國農戶一年全部收入不過32兩,而年支出為35兩,也就是說,辛苦一年,還要負債3兩,才能過活。所以一旦遇到饑荒,普通人家會立刻破產,賣兒賣女的情況十分普遍。那些到處吹噓康乾盛世的滿清遺民們,拜託你們醒醒吧,不要再意淫了好嗎?

    你們所謂的經濟繁榮,拿西漢盛世和開元盛世對比,康乾盛世人口4億,西漢盛世不過5000萬,開元盛世不過8000萬,這樣康乾盛世的經濟總量和實力遠超西漢盛世和開元盛世。拜託了大哥,能不能長點腦子,西漢距清朝多久,唐朝距清朝多久,自己去查。多少漫長歲月過去了,生產力在提高,土地承載力在上升,人口多有什麼用,總量多又有什麼用,人均水平才是王道好伐?

    看看外華人如何評價康乾盛世,英國使臣巴羅在《我看乾隆盛世》一書中毫不客氣的指出:事實上,觸目所及,無非是貧困落後的景象。一針見血,戳破康乾盛世的肥皂泡,失望之情溢於言表,尼瑪,馬可波羅你這個大騙子!說好的遍地黃金,說好的人人渾身綾羅呢?就在乾隆對英國使臣張口一個爾等小國,閉口一個爾等小國的時候,人家早就開始了偉大的工業革命。

    科技

    人家西方已經開始改良蒸汽機,乾隆卻將一些在西方爛大街的西洋玩意捧在手心,愛不釋手。可即便如此,他依然閉關鎖國,甘做井底之蛙。早在明朝永樂年間,中國就能製造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船,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艦隊。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那可是不是蓋的,聲勢浩大,威風八面,大明國威展露無遺。即使在風雨飄搖的明末,明軍已經普遍使用火藥,在火槍火炮的技術和質量上絲毫不差於西方國家。

    可康乾盛世這100多年的時間裡,造船技術和火藥利用技術非但沒有取得長足發展,反而停滯不前,被西方國家甩了幾條街,以至於晚清屢屢敗於列強的堅船利炮。晚清任人宰割,禍根早就在康乾盛世之時就已埋下,統治者狂妄自大,鼠目寸光,自欺欺人的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閉關鎖國,中國就是在這時候被西方國家全面超越的。

    文化

    終清一朝,知識分子完全喪失了封建士大夫固有的氣節和精神,遍地都是阿諛奉承,溜鬚拍馬的奴才。明朝正德皇帝遊歷江南,士大夫們橫加指責,直言不諱,可乾隆六巡江南,驕奢淫逸,勞民傷財,不但無人直言進諫,反而大呼“萬歲聖明”。

    康乾盛世時期,統治者大開歷史倒車,禁錮思想,實行愚民政策,大興文字獄。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立馬慘遭殺身之禍,士大夫們噤若寒蟬,白色恐怖陰雲籠罩。單單乾隆一朝,就有130多起文字獄,輕則凌遲處死,重則滿門抄斬,手段之血腥殘忍,駭人聽聞。

    清粉們津津樂道的《四庫全書》,實際上是一場空前絕後的文化浩劫。在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中,清廷篡改和銷燬了大量不利於統治的書籍,無數前人留下的寶貴典籍毀於一旦,比秦始皇焚書坑儒有過之而無不及。所謂的康乾盛世,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它只不過是暴風雨來臨之前暫時的風平浪靜而已。

  • 7 # TeaC

    看了前面的回答,我覺得自己不可能答得更好,所只想說幾句剛剛想到的。

    打個比方,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我們中國經濟的繁榮、國力的上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沒有1949年建國後打下的基礎,行嗎?這就是看不見的隱形效應,對於中國這麼大體量的國家來說,時間上的累積和潛移默化尤為重要。

    清朝入關後,接受了明朝國家的全部遺產,清朝皇帝對於原來明朝的經濟政策作適當合理的調整(明朝正是因為有後金的不斷襲擾而致使財政窟窿越來越大),假以時日,沒有外敵襲擾(因為滿清自己就是原來的外敵襲擾),國家省下了一大筆財政負擔,也逐漸平定了內亂,經濟和民生自然就得到了恢復,而清朝統治者坐享其成。

    只能說滿清的實力果然不可小覷,只要它一高興,它的角色從中國經濟的損害者變成中國經濟的維護者,幾十年一過,中國經濟就得到了顯著恢復。

    滿清統治之下的真正成績要等到一百年之後、明朝的遺留效應也完全消失了,那才能看出滿清統治的真正效應顯示出來,可從乾隆朝之後,中國是怎樣發展的呢?又經歷了怎樣的國力衰敗和國民整體精神面貌的病態化的呢?這不用我說,看看歷史資料和看照片就可想而知。

  • 8 # 歷史系旅法師

    並非是華人的自嗨自樂,而是滿清政權和部分清史學家的自嗨自樂。

    我們來比對一下漢唐盛世。

    漢,雖然經濟貧乏,但是震懾四方: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封狼居胥,燕然勒石”

    “國恆以弱滅,唯漢以強亡”

    你看看清朝,有此威嚴嘛?單憑體量在東亞耀武揚威,真正服從之國甚少。

    唐,真正的盛世: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真正的太平四方

    李白的詩,張旭的字,真正的大國風流

    國都三陷,天子九遷,仍然能硬撐150年。

    你看看清朝,從十九世紀開始的後半輩子基本就是在屈辱中度過的。

    哪怕是宋朝,那東京和蘇杭的煙水氣,清明上河圖的風采也沒有出現在清朝,在歷史程序中倒退說的就是清朝——絕大多數滿清貴族高高在上養尊處優你指望他們勵精圖治?文字獄盛行對漢臣的各種提防你覺得文壇政壇能有多自由多大氣?

    一個東亞最大的帝國,處處透著小家子氣才是最讓人噁心的。

    尤其是乾隆,這個十全老人算什麼?人家康熙年少即位鰲拜、三藩、臺灣、蒙古叛亂都挺過來了,在中國皇帝排行榜上也算水準線以上的人物了,雍正勵精圖治和貴族們較量了一輩子攢下偌大的家底活活累死,也算優秀皇帝典範了,請問乾隆算什麼?

    來數數乾隆的功績:

    滅準格爾,準格爾帝國是清朝前150年最大的敵人,是康熙多次出兵還御駕親征才幹掉準格爾的一代梟雄葛爾丹,是雍正用了十年步步為營才將準格爾的勢力一步步打散,到了乾隆這裡,趁著準格爾內亂一次拿下,他擊敗的準格爾已經是被前兩代皇帝打的不到三十萬人口的殘部了!

    十全武功,欺負一下週邊都快成為殖民地的小國還敢往功勞簿上記,你要這麼說唐朝有這種功績的武將能站滿你的乾清宮!就說說緬甸,緬甸和清朝的戰爭基本勝多敗少,就是打勝了緬王也只能求和,因為緬甸是小國打不起!

    修書 ,清朝的文字獄大家都瞭解,我就不說了,中國在詩文一道上的光芒就是從這開始徹底暗淡的,清朝一朝有檔次的詩文越來越少,修四庫全書毀了多少書已經無法查證了,改了多少書更是不知有多少,這比焚書坑儒狠多了,簡直是褻瀆經史子集!

    清朝的疆土擴張對中國整個歷史的貢獻是有的,但是說盛世,那真心不配。

  • 9 # 優己

    拋除國外科技的發展因素,以封建地主階層來看,康乾期間在民間經濟上確實是可以稱為盛世。我們看現在整個歐洲加起來也就三億多人。但是在康熙到乾隆期間,這整個國家的人口從一億兩千萬發展到四億人口,期間直接增長數是兩億八千萬人。能養活這麼多人本身就是一個奇蹟。這是封建地主經濟發展的巔峰!

    整個康乾時期其實恰恰分為三部分,康熙打天下,雍正政治天下,乾隆經濟天下。在康熙時期,各地政治十分不穩定,叛亂不斷。這使得康熙實際上把精力都用在平定國土上面;

    雍正即位以後,則開始整治天下,移風易俗,選派官吏去治理,把整個康熙打下來的國土給整合成一個整體,由於這時候經濟已經在恢復,整個雍正時期人口增加了三千萬人,到了一點五億;

    到了乾隆時期,由於攤丁入畝的稅制執行,地主經濟開始發展,大量的開墾土地,買賣盛行。這使得產糧量大大增加,在乾隆前三十年,整個國家的耕地數量增加了十倍。這是清帝國具備養活更多人的基礎,直接造成人口暴漲兩萬五千萬。就這麼一點封建經濟來看,確實是可以稱為盛世!

    當然,如果帶入國外的同期發展水平,康乾期間確實在科技領域被人嚴重拖得滯後。尤其是教學研究領域,還在陳年不化的背八股文。

  • 10 # 修元道人

    是的,一個自己吹捧自己,自己標榜自己的謊言盛世。因為滿清本來就是群還活在石器時代奴隸制之下的野人部落,偏偏明朝官員奸商要養滿清之寇以自重,結果滿清得了天下。但是他們只是群野人,在面對華夏文明時是十分自卑的,為了抬高自己好與華夏曆史上的明君帝王相提並論,鞏固自己的奴隸主地位,就無恥的編造所謂的康乾剩世了。

  • 11 # oOo獨自傷神oOo

    所謂盛世,只有三個標準。

    第一,安定繁榮,衣食無憂。

    第二,文風鼎盛,思想豪邁。

    第三,政治開明,全民議政。

    第四,藩國來朝,外戰無敗。

    一個起義不間斷地康乾盛世

    一個還能餓死人的康乾盛世

    一個大興文字獄的康乾盛世

    一個精修大明屎的康乾盛世

    一個民間萬馬齊喑的康乾盛世

    一個藩國都看不上的康乾盛世

    一個丟失祖地的康乾盛世

  • 12 # 小騎兵

    那要看你對盛世的理解是什麼了,如果僅僅是吃方面,那確實是盛世,但綜合上絕對不是,因為那時候西方的牛頓已經開始玩他的蘋果了,已經發表了自然哲學數學原理,他的三大定律已經浮現,美國也發表了他的獨立宣言,這意味著西方人思想徹底的解放了。類似的例子在西方還有很多很多,而清朝,那時候還在鶯歌燕舞

  • 13 # 蝦哼哼的叔

    在清朝276年的漫長歲月裡,基本百姓生活都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其中被我們現在稱頌為"康乾盛世”的三朝。其實百姓也只是有口飯吃而已,是名副其實的“飢餓盛世”。

    乾隆

    就拿乾隆朝來說,所謂的盛世也只不過是當時統治者自己的謬讚而已。當然現在的同學也被電視劇《鐵齒銅牙》給欺騙了。其實只要想一想就知道一個一個皇帝一個國務院總理和一個圖書館館長是不可能玩兒在一起的,所以他盛世的真實性可想而知。

    乾隆時期以經濟和人口的角度來看的確是盛世,GDP佔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就現在的美國也沒有這麼高的比例,在乾隆後期國庫達到了8000萬兩的存款。乾隆初期人口只有1.4億,乾隆60年人口增長到2.9億。

    乾隆時期由於糧食改革,產量是大大增加,達到了宋朝的兩倍明朝的三倍。但是由於人口數量增加太快,均攤到個人頭上就遠遠落後了,甚至是較低的水平(秦漢985斤、隋唐988斤、宋朝1457、明朝1192斤到了清朝乾隆時期居然只有780斤,這是古代這糧食在沒有油水的情況下還要包括養牲畜)。可想而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怎麼樣了?風調雨順還好,只要鬧災荒得捱餓。

    公元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馬戛爾尼使團以給乾隆祝壽的名義到達中國。英華人對這個神秘的國度充滿好奇。他們以為中國就像《馬可・波羅遊記》中所寫的那樣,人人都身穿綾羅綢緞。結果卻是他們剛到這篇神奇的土地上就發現了驚人的貧窮。他們的記錄就是最好的證據。

    網圖侵刪

    “接待我們的官員找了很多的普通華人在我們的船上,為我們端茶倒水、掃地做飯。我們看到這些人都是如此消瘦,每次接到我們的殘羹剩飯,都要千恩萬謝。對我們用過的茶葉,他們總是貪婪地爭搶,然後煮水泡著喝。”

    這些資料足以證明“康乾盛世“就是個“飢餓的盛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頸紋可以消除或淡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