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娛小菲

    這是個好問題,因為演員的工作方式是“表演”,這是一種以模擬他人狀態展現生活為主要形態的並不真實的工作方式,因此總要面臨戲和人的差別和相似的問題。不同型別的演員(也就是我常說的表現派和體驗派的表演流派,以及某些非職業演員的本色演出),在角色和本人的性格異同方面也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程度。

    一般來說,體驗派演員演繹角色時都會注入自己個人的情感,方法派則會靈魂附體,表現派則能夠做到演繹和自己完全不同的角色。(補充修改:請注意,這是指一般的情況)一部分演員或者可能由於自身的精神狀態,或者因為作品(角色)本身太具魅力,導致無法走出角色陰影,甚至幾乎精神分裂。

    先插個題外話,很多朋友對演員和其它公眾人物的瞭解僅限於作品本身(或者叫本職工作),比如某些維護柴靜的朋友。還有些朋友是顏控或者粉絲之類,關心八卦不關心作品,所以這兩類人對演員的認知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會經常出現@梁歡 說阿信跑調,五月天粉絲說阿信努力的情況。我有點擔心寫成八卦帖和人身攻擊帖,因此事先宣告,裡面會舉的例子只是我個人對某些藝人的瞭解和認知,不接受的歡迎辱罵。

    正題,也就是舉例開始。演員的角色和本人性格之間的關係,大體上有這麼幾種。

    第一種,本色演出,演員演出的角色性格和演員本人完全一樣,最誇張的是連經歷、職業都一樣。這裡分職業演員和非職業演員兩種。

    先說非職業的比如歌手演戲,像Bjork比約克演《黑暗中的舞者》,Eminem艾米納姆演自傳電影《8英里》,還有中國的王菲、周杰倫演得還不錯的幾部,什麼《重慶森林》、《天下無雙》,《頭文字D》、《不能說的秘密》什麼的,不用說了,你在銀幕上看到的那個角色,基本就是演員本人的化身。這方面集大成者,古有金凱利、芭芭拉·史翠珊,今有威爾·史密斯、LL Cool J等,基本成了職業演員了。麥當娜、碧昂斯屬於沒搞清楚這個問題的人,明明不擅長表演(芭芭拉·史翠珊是會演戲的),非要挑戰一些和自己差距很大的角色,這不被罵才怪。

    職業演員的本色演出,這可能就要涉及一些八卦或者爭議了。按照我個人的定義,小羅伯特·唐尼演Iron Man託尼·斯塔克,還有約翰尼·戴普的幾乎全部角色,都屬於本色演出,這種本色演出由於他們表演天賦上的渲染,呈現出了方法派演技的效果,但仔細琢磨你就會發現,他們根本就是在銀幕上做自己罷了。很多人誤把姜文、陳道明、陳寶國、王志文等帶有戲劇表演痕跡的體驗派表演藝術家塑造的角色當成本色演出,其實這是一種誤會,具體的稍後說。反而有些被誇讚為演技精湛並因此得獎無數的怪咖演員,比如克里斯托弗·沃爾茨和雨果·維文,其實他們在塑造角色時並不用力,只需要做自己罷了,因為他們本人就是那樣的怪咖,這和正常人演怪咖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中國,很多偶像派明星從歌手跨到演員,或者街邊路人被星探發現直接當演員,他們演戲都是這麼辦的,劉德華在學會演戲之前一直都是耍帥(還是TVB藝員培訓班學過的!),黎明在找到恐怖驚悚片中的斯文敗型別變態角色之前也只會扮酷(題外話,不少人說林志炫就是這種長相,而且都是姑娘)。現在的那些青春偶像,特別是演臺灣偶像劇的(吐槽:所以,所有臺灣偶像劇都是不需要演技的)沒經過專業訓練就敢演戲,就是因為他們只需要耍帥扮靚且他們的角色毫無難度,因此還成了職業技能不過關的職業演員。我就勉強不把他們當作非職業演員範疇了。

    著名的職業演員還幾乎都是本色演出的恰恰多為表現派,尤其是女演員,包括蔣雯麗、海清、孫儷等以平淡如水錶演著稱的表現派演員,她們收穫的廣泛讚譽,甚至深得中年婦女觀眾喜歡,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她們角色的可信度達到了真實生活再現的程度,在中年人眼裡,海清或者蔣雯麗這樣的女人就是最好的兒媳婦。而家庭生活是每個普通人的個人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演員並不擅長把自己私人生活中的一面透過鏡頭展現,而這幾位演員恰恰能夠做到。在這方面有個很特殊但又非常典型的例子,是一部去年最熱門的宮鬥戲,演員名字見本段第一行。

    第二種,演員在塑造角色時動用了自己的情感或代入了一部分自己的性格,但演員本人的性格和角色依然有不小甚至巨大的差距。

    這類情況是演員表演的常態,且和一般認知不同,實際上表現派和體驗派都有。

    先說表現派,表現派在塑造角色時強調的是精確刻畫但同時不帶感情色彩,不帶感情色彩又想讓人活生生,這難度是很大的,大部分演員採取的方法是代入一部分自己的性格。我還是拿趙薇來舉例最順手,趙薇最擅長的兩類角色,隱忍堅毅的民國(近現代)中國女性和現當代的城市女屌絲,這兩類角色和她本人都只有一小部分的相似(趙薇的個性特點:愛讀書有文化,能扛得起事兒,功利心不強比較知足),且都是容易博得同情的人物,如果還注入情感就會顯得矯情,用個人性格當中和角色契合的部分演繹,就會非常自然不做作,很多人吐槽她臺詞不夠好,是因為她不使用戲劇腔(朗誦腔),咬字有時候不清楚,這恰恰是因為角色更普通,太臺詞腔反而失真。總結來看,不少表現派演員和自己最擅長塑造的角色,在性格上是有一定相似度的。

    而體驗派的方法,未必會代入性格,但一定要注入人性也就是情感,讓特立獨行到現實生活中出現會顯得格格不入的角色也像是真實存在的人,大概就是一個普通人去模仿一個水瓶座的怪人。前面提到,姜文、陳道明這些體驗派表演藝術家常被誤認為千人一面,其實是很不準確的說法,拿陳道明來說,他至今沒有演出過一個完整體現他個人特點的角色,或者是隻體現他知識分子性格側面的《圍城》、《手機》,或者是隻體現他不怒自威氣質的帝王角色,這些角色的共性就是都帶有他的某一個或幾個個人標籤,而非陳道明本人換個名字。典型例子就是陳主演的《黑洞》。《黑洞》中這個大反派角色,在性格上和陳本人幾乎沒什麼共性,如果陳道明只是按照一般的反派大壞蛋大魔頭變態狂隨便演演,那這個角色就很難產生角色魅力成為經典形象。作為表演藝術家,陳道明在這個角色身上注入了下鄉知青的戀舊、和現實世界疏離、對過去受到的傷害耿耿於懷的情緒,讓觀眾在很直觀地看到他的犯罪行為甚至看到他無心悔改時還抱有一種“情有可原”的同情心態,以至於最終被這個犯罪者徹底征服,這就是體驗派為反派角色注入情感後產生的威力。

    第三種,演員完全靠自己天才的表演能力塑造和本人性格完全相反的角色。幾乎不動用個人情感或不給角色注入個人性格。

    真正的超級演員,表演技能層面最可怕的擬態者,也是表現派和體驗派都有。

    表現派方面,最典型的是經過成百上千場戲劇演出磨練的北京人藝群星。人藝演員的全能有多變態?同一個演員,比如楊立新、何冰或者馮遠征,只要換件衣裳一秒鐘就從好人變壞人,變態變聖人!再比如宋丹丹老師,很多人估計只看過她演情景喜劇和小品,還有一些看電視的朋友看過這幾年她演的中年女性談戀愛的電視劇,其實宋老師演悲劇角色的本事絲毫不弱於徐帆老師。人藝之外,最典型的人物就是我的最愛姜武老師。還是拿他的巔峰之作《洗澡》舉例,姜武的傻子角色,每一個動作眼神語氣都精確到無與倫比的程度,從不過多煽情,只加入了他自己性格中的樂觀,只用角色本身的生活狀態來衝擊觀眾震撼人心。這就是大師級的演員。

    至於體驗派和方法派的超級天才們,都是些control freak,對自己的控制慾大到變態。丹尼爾·戴-劉易斯演《我的左腳》,角色和他本人毫無相似之處,他把力氣都用在了學會用腳寫字上,實際塑造角色時完全靠情感上的感染力震撼人心。梅麗爾·斯特里普1999年為了演《絃動我心》用8個禮拜學會了拉小提琴,她的每個角色的口音都是嚴格遵照劇本設定的。梅姨的角色和本人性格反差最大的就是《穿Prada的女魔頭》,生活中她平淡友善早婚,女魔頭跋扈目空一切獨身,她只是投入了熱情(也就是情感),讓觀眾感受到她跋扈之外的真實。中國最棒的演員劉青雲老師,各種性格的角色(腹黑、憨厚、善良、兇悍、缺心眼、冷血)都演過,各種殘疾人和傻子也都演過了,《神探》是我心目中他的巔峰,神探是個精神病一根筋不懂人情世故,劉青雲本人和他完全相反,這樣一個奇葩人物怎麼樣才能讓觀眾信服?劉青雲的答案就是用追求絕對正義的執著來感染你。普通觀眾即使現實生活中沒那麼強的原則性(也就是你可能沒少做壞事貪小便宜不看紅綠燈過馬路),但在看電影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在善(正義)的角度上,希望好人戰勝壞蛋。一個執著追求正義的好人,即使他再不近人情難以相處,也必然會用他的真誠打動你。在這種時候,觀眾只想到這是個好人,而不會考慮如果自己是安志傑會不會也懷疑神探,不會考慮如果自己是林熙蕾會不會也離他而去。這可怕的感染力,就是透過劉青雲注入到這個角色身上的情感——執念,來實現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年輕女人,喜歡做飯,喜歡照顧孩子,你怎麼看?難道這輩子就真的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