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嘉佑風雲

    齊國 臨淄區,現在的淄博,在春秋戰國時期絕對是一線城市的,揮汗如雨說的就是臨淄,人太多了,把汗揮出去都能成雨。雖然誇張也可以想象一下有多熱鬧。現在地位已經不行了,即使在山東也不屬於前列了。

    燕國 這個不用說了吧,北京城啊

    趙國 邯鄲 邯鄲在古代起碼在隋唐時期還一直是大城市,現在怎麼樣,都看的到了,這個三千年的古城已經不行了

    魏國 大梁 大梁就是現在的開封,北宋時期地位最高是都城,元明清時期是河南省會,現在是河南省內二線城市。

    南韓 南韓的都城是新鄭,就是今天的鄭州,這是韓趙魏三家中當時最小的,但是風水輪輪轉,現在南韓的都城是韓趙魏三家中最大的。

    雍城和長安,春秋時期秦國的國都兼秦國一線城市,秦國在此建都長達300年,戰國後期在咸陽,基本是現在的西安,雍城漢朝以後開始衰落,現在的屬於寶雞鳳翔縣,完全變成縣級城市了。長安就是現在的西安,不過地位麼和以前沒法比了。

    順便在送兩個城市

    郢都,楚國的一線城市兼任楚國的國都,楚國遷都很頻繁,但是主要還是這個地方待的久一些。

    洛陽,春秋的開始就是平王東遷,東遷指的就是從鎬京遷到洛陽。洛陽既然能作為東周的首都肯定不是小城市,在當時也是大都市的。

    臨汾,晉國遷都比較頻繁,不過還好範圍不是很大,基本都是在現在臨汾的曲沃侯馬附件轉悠,既然是都城城市規模肯定也很大的,只是現在已經淪落了,前段時期還去了晉國博物館,已經是在村莊的農田中了。

  • 2 # 我的老天鵝曲項向天歌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齊國:

    如今的山東淄博,全國重要的化工基地。也是國內重要的工業城市。

    楚國:

    鼎盛時期首都建於荊州。是湖北第二大人才密集地。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的唐晶的扮演者袁泉就是荊州人。

    燕國:

    現今北京、天津、遼寧,都為當時燕國的疆域。

    南韓:

    現河南鄭州一塊。是中國一塊很重要的自由貿易區,也是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成員。

    趙國:

    現今的河北省邯鄲市。素有成語之鄉的稱號。是河北省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地級市。

    魏國:

    現今的河南省開封市。

    中國第一大劇種豫劇的發源地,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

    秦國:

    咸陽、西安一帶。咸陽素有天下第一帝都之稱。而西安的秦始皇陵更是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中,聞名中外。

  • 3 # 熠易生輝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群雄紛爭的年代,百家爭鳴。現在已經無法得知他們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都城大小,我們今天來盤點一下他們曾經的都城如今怎麼樣了。雖然有的國家不止一個都城,我們選最具有代表性的。第一名 燕國都城——薊(今北京)儘管燕國被秦國所滅,但是燕國的都城現在混的最好,前後又有後燕,遼,金,元,明,清在此定都。第二名 齊國都城——臨淄現在的山東大城市,GDP差不多4000多億,雖然沒第一名混的好,但是在七國中和以前一樣,都是富庶之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商業大都會,連衽成帷,舉袂成幕,說的就是它了。第三名 趙國都城——邯鄲邯鄲三千年一直沒有改過名字,也是現在的成語之都,趙文化的中心,一年GDP3000多億第四名 魏國都城——大梁(今開封)魏國都城現在的開封,中國八大古都,宋代的開封府就在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了,一張清明上河圖,凸顯出它昔日的繁華。現在它也不賴,GDP1600多億第五名楚國都城——郢(今荊州)楚國強大的時候,郢城抖一抖,中原也要顫一顫。荊州一直是歷史古城,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也在發生很多歷史故事,它的GDP1400多億第六名 秦國都城——咸陽有很多人認為秦國都城在西安,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秦國都城就在現在的咸陽,昔日統一華夏的強大帝國,都城現在淪為一個地級市,每年GDP800多億左右第七名 南韓都城——新鄭新鄭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春期一開始是鄭國都城,新鄭是當時春秋時期最先發展的城市,戰國鄭國被吞併,新鄭也就變為了南韓都城,新鄭發展不是那麼好一年差不多GDP400多億

  • 4 # 燕趙節度使

    作為一個邯鄲人,來說說。

    都是一把辛酸淚啊。

    先說我的家鄉:邯鄲。

    趙國 邯鄲

    提起邯鄲,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兩千多年沒改名,中國成語典故之鄉。

    其實邯鄲在戰國時期已經是天下大城, 兩漢時期的“五都”之一:洛陽、臨淄、邯鄲、宛、成都之一。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在河北起兵後,攻佔邯鄲,並改為邯鄲縣,邯鄲第一次由王國之都改為縣治,邯鄲開始衰落。

    到了東漢末年,袁紹佔據河北建立鄴城,取代邯鄲,邯鄲徹底衰落。鄴城逐漸興盛。

    現在邯鄲位於河北省南部,地處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四省交界處,為河北省地級市,現轄6區1市11縣,總面積12073.8平方公里,總人口1054.70萬人,是中國少有的人口超過千萬的建制市之一,為國務院批准的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

    不過因為邯鄲以前是以中國也為經濟基礎,產煤和鋼鐵,所以經濟還挺好,但近年來隨著環保力度的加大,煤資源的枯竭,經濟較為低迷。

    齊國:臨淄。

    臨淄,始名營丘,為齊國都城,姜太公建都於此,後改稱臨淄。臨淄是春秋戰國時期為當時你最大的城市之一,是當時冶金、紡織業、製陶業、製鹽業的中心,一度為中國最大的城市。

    臨淄和邯鄲一樣,兩漢時期依然是一座大城市,歷史上極為繁榮。。

    秦滅齊國後,設齊郡,臨淄為郡治。西漢時期,臨淄為齊國國都,東漢時為青州州治。

    兩漢時期,臨淄同樣是重要的手工業中心、商業都會。

    但現在,臨淄僅為淄博市的一個區。臨淄靠近東營勝利油田,附近也多產煤炭和鐵礦石。農業盛產小麥、玉米、棉花等,有“魯中糧倉”之稱。

    楚國

    楚國國都比較多,只說戰國時期的吧。

    陳縣

    戰國時代楚頃襄王時期,楚郢都被秦國攻陷後,楚遷都於陳縣,淮陽成為楚國首都。楚考烈王后期將首都遷至壽陽為止。

    今天的淮陽縣(古稱陳縣)是1913年改淮寧縣設立的。2019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淮陽縣,設立周口市淮陽區。

    淮陽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區縣,雖然有“豫東大糧倉”之稱。但由於農業生產技術並不先進,逢天災就會極端歉收,曾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

    壽縣

    戰國末年,楚國組織最後一次合縱攻秦失敗後,為怕秦國報復而遷都至此,命名為郢,今人或稱壽郢。

    在歷史上,壽縣曾發生過許多大事,尤其是在三國時期。

    壽縣現在是安徽省淮南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安徽省中北部、淮河南岸,為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1986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是省政府確定的全省7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旅遊資源豐富。

    燕國都城是薊。

    薊城在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前為薊國和燕國的都城,後長期為幽州治所所在。

    後薊城改名幽州。

    遼朝時期,幽州為遼的南京,金朝時期為金中都。13世紀,幽州成為大都的郊區,明朝時被劃入明清北京城。

    南韓首都新鄭。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南韓先後在此建都達539年之久,因此現新鄭城區又稱“鄭韓故城”。

    新鄭市是中國河南省鄭州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是全國聞名的棗鄉,被國家財政部確定為大棗生產基地。

    魏國首都開封

    戰國時代魏國於364年遷至“儀邑”,並築“大梁城”。魏在大梁共歷六君一百四十年,後被秦所滅。

    開封在大梁時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

    開封最有名的時候,是北宋的首都,是世界第一大繁華城市。

    但因為後世黃河歷次決口,開封也多次被淹沒又重建。

    1954年10月,河南省省會由開封遷至平漢鐵路(京廣鐵路)與隴海鐵路十字路口上的重鎮鄭州市。

    從此,開封在河南的影響力日益下滑。

    開封市經濟總量較低、發展基數偏小、增長方式粗放,人均收入在全省各市中倒數第一。

    秦國首都咸陽。

    前350年,秦孝公遷都咸陽,在此營築翼闕及宮殿。秦始皇仿建六國宮殿,使咸陽城成為規模恢宏的帝都。但後來都被項羽一把火燒了。

    時至今日,咸陽是一個四線小縣城,經濟一般般。

  • 5 # A股莫如是

    被毀掉了唄,兩千多年,那麼多戰亂,還能留下什麼?除了一塊不太確定的遺址和地名外,當年的磚瓦都沒能留下幾塊,其他的東西不是進博物館就是被收藏了。至於是什麼樣子,那隻能從百度百科裡看看了,那已經是現代城市的古代城市!

  • 6 # 遺產君

    歷史上大周朝之後,便陷入了諸侯國相互稱霸的局面,當時大大小小的諸侯國不計其數,年年的戰亂,局面很是混亂,直到後來的戰國七雄的相繼出現,天下的局面才趨於穩定。提起戰國七雄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因為發生在那個時候的故事太多了,雖然戰爭不斷,但也湧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比如:負荊請罪、圍魏救趙、空城計(楚,鄭之爭) 、唇亡齒寒、亡羊補 、負荊請罪、和氏璧、荊軻刺秦王、晏子使楚等等。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時七國的首都現在是中國的那座城市了,下面就讓我一一道來。

    第一:燕國當時的首都薊城,現在依舊是我們的首都北京,雖然歷經多少歲月,多少往事,沒想到風水輪流轉,當年的燕國首都現在還是首都。北京在後來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足足說明了北京悠久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底蘊。

    第二:秦國當時的首都咸陽,到現在為止依舊叫顯眼,很多人認為咸陽就是西安,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當時項羽打敗秦軍,毀了咸陽,以至於後來咸陽的發展一直不是很好。同時,咸陽是咸陽,西安是西安。兩個城市雖然相鄰,但咸陽也是一個地級市,和西安當真不是一回事。

    第三:楚國當時的首都叫郢都,現在叫荊州,也就是現在的湖北荊州。具體來說,郢都的舊址在荊州江陵縣境內,基本上湖北這一片也都說自己屬於荊楚文。

    第四:趙國的首都是邯鄲,現在依舊延續當時的叫法,曾經也是五大都市之一。即使是在宋朝,大名府仍然是威名赫赫,現在邯鄲是河北省南部的地級市,然而在風土人情上更接近河南。

    第五:齊國的首都是臨淄,地名同時延續了下來。以前的臨淄也是一個人口眾多而繁華的大城市。時過境遷,現在的臨淄已不復往日,僅僅成為了淄博市下屬的一個區而已。

    第六:南韓當時的首都是新鄭,雖然現在成為了鄭州市下屬的一個縣級市,但新鄭確實是河南很厲害的一個縣級市,在經濟上排在前列。

    第七:魏國當時的首都是大梁,目前在河南開封,開封作為中國七朝古都,曾經在元明清三朝都是河南省會。隨著鄭州的崛起,開封的地位有所下降。

  • 7 # 河蝦101

    戰國七雄都城的古城分別是:

    齊:臨淄; 楚:郢 ; 燕:薊; 韓:新鄭; 趙:邯鄲; 魏:大梁; 秦:咸陽。

    那麼現在這七座城市名稱和實力如何呢?我們衡量標準是所在市域範圍來對比。

    1.齊之臨淄,現為山東省淄博市,全國老工業基地,資源型城市,在山東實力中等偏上,2017年全山東省第五。

    2.楚之郢,是七國中最特殊的,因為不知道在哪,楚國曆史跨度比較大,遷都很多次,但每次遷都後。都城都叫郢。比較有代表性的數湖北荊州,安徽壽春。其中荊州解放初期地盤很大,後來先後分出去荊門潛江等縣市,現在綜合實力在湖北排在一主武漢,兩副襄陽宜昌之後。安徽壽春現在為壽縣,應該是地位最低的了。

    3.燕之薊,現北京郊外,到衡量以北京市來對比,北京的地位,不需多數,當屬七國第一。

    4.韓之新鄭,現鄭州,中西部前列,不作介紹了。

    5.趙之邯鄲,現河北邯鄲,千年來不曾改名,鋼鐵之都,2017年GDP河北第四。

    6.魏之大梁,現河南開封,被譽為八朝古都,建國後河南省會遷到鄭州之後,地位和經濟實力一落千丈,北宋時期那個繁榮的汴京只能在回憶中了。

    7.秦之咸陽,現陝西咸陽,與西安提出西鹹一體,以後極有可能和西安合併,那麼實力會超過鄭州,現在在陝西排在西安寶雞之後。

  • 8 # 群哥說歷史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在兩千多年前惡戰國,各自展示著自己的鋒芒,但是最後秦國笑到了最後,統一了中國。那麼現在它們的首都怎麼樣了呢?

    一、燕國

    燕國當年的首都是薊城,也就是現在的首都北京,沒想到啊,這也叫風水輪流轉。

    二、趙國

    趙國首都是邯鄲,是之前的五大都市之一,在宋代也是很有名的,現在邯鄲是河北省南部的地級市。

    三、魏國

    魏國的首都大梁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開封是七朝古都,元明清也是河南省會,只是近代因為鄭州的發展,地位有所下降。

    四、 南韓

    南韓的首都是新鄭,現在成了鄭州市下屬的縣級市,但是新鄭在河南也是發展比較好的縣級市。

    五、齊國

    齊國首都是臨淄,當年是一個人口非常多的城市,現在混的最差,只是淄博市下屬的一個區。

    六、楚國

    楚國首都是郢都,也就是現在的湖北荊州。郢都的舊址在荊州江陵縣境內。

    七、秦國

    當年滅掉六國統一中國的秦國,它的首都是咸陽,也就是現在的咸陽,現在有的人有誤解,以為古代咸陽是西安,這是不對的。

  • 9 # 小龍談歷史

    戰國七雄是戰國實力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的統稱,這七個諸侯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趙國,南韓,魏國,秦國。齊國國都-(臨淄)

    齊國從周武王冊封姜太公建立齊國開始一直到被秦所滅,一直定都於臨淄。臨淄現在位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是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和工業百強區。

    楚國國都-(郢都)

    歷史上楚國也多次遷都,在所有的都城中作為國都時間最長的是郢都,郢都也是當年南方第一大都城。郢都所在的位置在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西北,也就是現在的紀南故城。

    燕國國都-(薊城)

    燕國建立的時間也比較早,商滅亡後,周武王封其弟姬奭於燕地,燕國以薊城為都城。昔日燕國的國都薊城所在地就是現在中國的首都-北京。

    趙國國都-(晉陽,中牟,邯鄲)

    韓、趙、魏三分晉國的時候,趙國最開始定都於晉陽(現山西太原),趙桓子時期遷都於中牟(現河南鶴壁),在趙敬侯時期遷都於邯鄲(現河北邯鄲),在這三個國都之中,毫無疑問邯鄲的名氣是最大的。

    鶴壁這個地方以前是趙國的國都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相比於趙國國都,歷史上鶴壁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鶴壁是中國商朝首都朝歌所在地,也是封神榜故事發生的地方。

    南韓國都-(陽翟,新鄭)

    韓、趙、魏三分晉國的時候,南韓最初定都於陽翟(今河南禹州市),在滅掉鄭國之後,遷都於新鄭(今河南鄭州)。

    河南鄭州是河南省省會,中西部區域中心城市,也是中國重要的鐵路樞紐城市。

    河南禹州市,位於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轄縣級市。河南禹州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的都城所在地,所以也有華夏第一都的稱號。

    魏國國都-(安邑,大梁)

    魏國最早建都於安邑(今山西夏縣),在魏惠王時期遷都於大梁(今河南開封)。

    山西夏縣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相傳夏朝也曾在此建都。

    秦國國都-(咸陽)

    秦國從建國開始,也經歷過多次遷都,因為秦國建立於西部蠻荒之地,秦國主要為了能夠從西戎荒蠻之地到達經濟發達的西周腹地,秦國多次從西部往東部遷都。後期為了達到實現一統天下也多次遷都,最終定都於咸陽,咸陽也是秦國眾多國都中最著名的一個。

    咸陽現在是陝西省的一個地級市,有天下第一帝都的稱號。

  • 10 # 剛日讀史

    七大首都分佈圖

    一、齊都臨淄

    臨淄即今天的山東省淄博市。

    淄博市現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是山東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山東半島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和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次中心城市。

    淄博是全國首批科技興市試點市,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是山東省重要的陶瓷、建材、化工、機電、物流中心。

    根據《2018年淄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突破5000億元大關,達到5068.4億元,人均GDP達到107720元,是山東經濟強市之一。

    二、秦都咸陽

    咸陽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常住人口497.24萬,位居陝西省第三位。

    今天的咸陽是咸陽是中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衛生城市、首屆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地熱城、全國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建立工作先進市及中華養生文化名城。

    2根據咸陽市統計局正式釋出《2018年咸陽經濟執行情況》。

    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376.4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4.9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352.9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38.56億元。

    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271.65億元,佔生產總值的53.5%,較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三、楚都郢

    郢就是今天湖北省荊州市。是國務院公佈的首批24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長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中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輕紡織基地,素有“長江經濟帶鋼腰”之稱。

    目前荊州市下轄荊州、沙市兩區,江陵、公安、監利三縣和松滋、石首、洪湖三市,一個經濟開發區荊州經濟開發區,總人口640萬。

    荊州GDP及發展情況見下表:

    四、魏都大梁

    大梁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市。 開封是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之一,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黃"三點一線"黃金旅遊線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現有常住人口454.67萬人。 開封轄鼓樓區、龍亭區、禹王臺區、順河區、祥符區和尉氏縣、蘭考縣、杞縣、通許縣四縣。 開封經濟發展情況見下表:

    五、趙都邯鄲

    邯鄲是中國持續時間最久的沒有改過名字的城市。

    全市現轄6區、1市、11縣,1個國家級開發區和1個省級開發區,總面積12073.8平方公里,總人口1051.45萬人。 邯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 邯鄲經濟發展情況見下表:

    六、韓都新鄭

    這個新鄭不是今天的河南新鄭市,而是河南的省會鄭州市。

    鄭州是是全國重要的鐵路、航空、高速公路、電力、郵政、電信主要樞紐城市,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

    轄6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1個縣,人口1500萬。 近年隨著中部開發的勢頭,鄭州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在紡織、機械、建材、耐火材料、能源、原輔材料、有色金屬、食品、煤炭、捲菸等產業有明顯的優勢。 鄭州的經濟發展情況見下圖:

    七、燕都薊

    薊就是今天的首都,是一線特大城市和全國政治、文化、經濟中心,這個不需要介紹了。

  • 11 # 歷史哨聲

    從今天穿越回戰國,看看戰國七國都在今天模樣

    1、秦國都咸陽冀闕——咸陽城已經被項羽一把火燒了2000年,但當年秦孝公時所修建的咸陽宮冀闕,就是今天出土的咸陽宮一號宮廷。

    咸陽宮一號宮殿遺址復原模型(楊鴻勳復原)

    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前,秦國宮殿都在渭河北岸。秦始皇一統六國以後,為了安置六國國王和貴族,彰顯帝國永珍,按照天象規劃帝國首都,開始在渭河南岸(今西安市一帶)修建信宮和南宮和作為朝宮的阿房宮。

    航拍咸陽城遺址——就是一個宮殿區

    秦始皇咸陽城的天象規劃圖:

    渭河北咸陽宮作為天帝居住紫宮,渭水就是銀河,渭水上的橋就是牽牛星,渭南新建的信宮作為極廟,對應南鬥。

    即:

    “因北陵營殿,端門四達,以則紫宮,象帝居”“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

    齊國故城3號排水溝

    2、齊國國都臨淄——齊國故城

    齊國故城分為大城、小城兩部分。小城在大城西南方向,小城東北與大城西南方向連線。大小兩城面積合計15平方公里,11個門,城外建護城河。

    齊國故都平面圖 宮殿在右下角

    小城為宮殿區,有街道三條,現存高14面橢圓形的桓公臺遺址。

    大城有居民區和生產區,現發現有7條街道和6處手工坊遺址。

    大城中有兩處春秋時期的古墓葬,其中東北部墓地已經探明有20座大中型墓葬,其中一座已經進行發掘。

    昔日強盛的楚國度竟然成為垃圾堆的陪伴?

    3、楚國都城郢。

    楚國的都城最麻煩——因為楚國不管怎麼遷移,其國度必定起名為郢。

    楚國在戰國時期的都城有四個:紀郢、陳郢、壽郢、彭城。

    楚紀南故城平面圖 宮殿在東南角。

    紀郢,即楚紀南故城。城址呈不規則方形,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3.5公里,總面積16平方公里。現存城牆和護城河遺址,城內有84座夯土臺基,其中61座在東南方向的宮殿區。城內還發現400多口水井和冶鑄、製陶遺蹟,出土幾萬文物。

    靜靜的大梁城

    4、魏國都城大梁。

    魏國大梁城遺址在今天開封市12米深的地下,具體範圍尚未查明,應與現存的開封城牆部分重合,稍偏西北。

    我就想靜靜——魏國大梁。

    5、南韓都城新鄭——鄭韓故城。

    鄭韓故城位於新鄭洧水與黃水河交匯處。故城呈不規則形狀,分為東西二城。

    鄭韓故城平面圖

    東城是郭城,有鑄銅、冶鐵等手工業作坊遺址;西城中部是宮殿區,其中有南北長135米、東西寬80米、高8米的梳妝檯基址。

    6、趙國都城邯鄲——趙邯鄲故城。

    趙邯鄲故城,位於今天邯鄲市主城區內,分為兩個獨立不相連的趙王城和大北城,總佔地面積18平方公里。趙王城在西南,大北城在東北。

    和其他國都不同的是,邯鄲故城旁還有十幾個故城遺址,如永年陽城[、磁縣講武城、峰峰界城、武安的固鎮[和午汲古城以及西店子古城]、涉縣寨上、馬頭臺城等,和邯鄲故城構成戰國時期最特別的城市群。

    趙邯鄲故城平面圖 右下為趙王城 左上為大北城

    趙王城分為東西北三個相互依存的小城,正南北方向,呈品字形。

    大北城在今天邯鄲市區內,京廣鐵路兩側,主要是居民區、手工業區和商品區,現存大量戰國時期的窯爐、鑄銅、冶鐵、石骨製作等手工業作坊遺址及水井、灰坑等生活遺存。

    蘇秦:這就是我效力的燕國國都?

    7、燕國國都薊——薊只是燕國國都生活區,並非燕國宮殿區。燕國宮殿區是燕昭王時修建的位於易縣東南的燕下都遺址。

    燕下都為東西兩個連城,中間以南北走向的河流隔開。東城衛正方形,長款各4公里,主要是高臺基武陽臺和宮殿建築,手工作坊集中在東城西部,民居和墓葬區也在東城內。

    西城梯形,比東城略小,城內遺址較少,應是作為加強防禦而擴建的城牆,城外有冶煉遺址。

    總結

    秦國咸陽城只見宮殿,不見居民區和手工業區和城牆,因此有認為秦國咸陽城有城無牆,是個開放式不設城郭的都城。

    齊國、趙國、南韓、燕國都是將宮殿和居民區分開,城市職能很明顯。尤其是邯鄲城,周邊還有十幾個城邑形成城市群。

    楚國宮殿在都城內,是今天我們所熟悉的中國城池結構。

  • 12 # 沉墨I方之城

    戰國七雄的都城遺址都已經被現代考古發現,這七座都城分別是:秦之咸陽;魏之大梁;趙之邯鄲;韓之新鄭;燕之薊;楚之郢;齊之臨淄。

    趙國時期離現代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很多的城市都早早的淹沒於歷史長河中,一直能夠延續下來的城市並不多,很多那個時期的城市要麼被遺棄,要麼被毀壞,要麼被掩埋在黃土之下。

    經過現代考古人員的考證以及史料記載,我們還是能夠對戰國七雄的都城明確下來,並且有些都城至今都還在沿用那個時期的名稱,比如秦國的都城咸陽。

    我們可以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七座都城的現狀:

    秦之咸陽

    秦國曆經好幾代國君的勵精圖治,逐步把一個偏安一隅的弱小諸侯透過變法改革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最後一統天下,吞併了六國。

    秦國建立的都城有好幾個,從雍到涇陽,從涇陽到櫟陽,又從櫟陽到咸陽,最終定都咸陽,並以此為中心統一了全國。後世一直把咸陽作為秦國的國都。

    現在的咸陽是西安最近的城市,並且已經逐步西安咸陽一體化了,咸陽的雖是一個獨立的市級城市,但感覺上就西安的一個衛星城市,無論是經濟、文化、旅遊等方面都非常的依託於西安。

    其實真正的歷史沉澱咸陽要比西安還要早,從漢代開始,劉邦就把都城可以的向咸陽以西的地方遷移,也就是後來的長安,唐朝時期,長安達到了歷史的頂峰,咸陽反而被人遺忘並默默無聞。

    齊之臨淄

    齊國的首都臨淄在戰國時期也是非常大的都城,而且很堅固,齊國當時不但兵強馬壯,而且非常的富饒,主要源於齊國不但產鐵,而且靠近大海,有大量的海鹽產生,這是當時最為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

    現在的臨淄是山東淄博市的一個區,改名為臨淄區,好歹這個名字算是一直保留至今了,現在的臨淄區依然還保留著少部分戰國時期齊國都城的遺蹟。

    魏之大梁

    魏國曾經是戰國初期的霸主,他地處中原地帶,憑藉李俚、吳起的變法變得很強大,不但勢力擴張很快,而且地盤越來越大,他的都城就是現在的開封市。

    大梁作為都城歷史很悠久,至魏以後,還有大宋王朝也是建都與開封,不過那時的名字叫汴京,由於開封離黃河不遠,而且地處平原,時常受到水災的影響,古時的開封城遺址現在大部分在離地10多米的土層下面。

    韓之新鄭

    新鄭的歷史非常久遠,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那個時候新鄭還叫“有熊”,熊可是黃帝的姓氏。新鄭作為南韓的都城幾乎沒有變遷過,知道被秦所滅。

    新鄭這個地名自使用開始,就一直沒有改變過,一直沿用至今,現在的新鄭是河南鄭州下面的一個縣級市,環境非常優美,經濟實力很強,在河南的縣級市裡面排名靠前。

    趙之邯鄲

    邯鄲這個名字也是一直沿用至今,作為趙國的都城很出名,其實,它還同時是五代十國時期很多小國的都城,如:曹魏、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同時,它還曾經是北宋王朝的陪都。

    現在的邯鄲是河北的一個重要的地級市,不但人口眾多,經濟很發達,很早就被國家定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較大城市等等。

    燕之薊

    燕過的首都很奇怪,薊其實是一種植物,但是燕國的首都薊城現在可是大明鼎鼎,它就在我們現在首都北京附近。

    薊城雖然離北京城很近,但是它的位置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北京城,北京城從元朝開始才向一個大都城的方向發展,特別是明清兩朝定都北京後,北京城就成為了整個中國700年最為重要的城市。

    楚之郢

    楚國是戰國七雄中地盤最大的國家,同時他也是遷都最為頻繁的諸侯國,可能為了方便民眾好記都城名字,每個都城都以郢為名,如果我們把那些郢翻譯成現代城市地名,你會發現楚國的都城遍佈幾個省。

    有湖北的襄陽、荊州;有河南的浙川縣;有河南的淮陽;有安徽的壽縣等等。

    不過,所有的都城對楚華人來說都好記,都叫,好在那時候大家都不去首都買房子,要不連地方都找不到。

    史學界一般把湖北的荊州作為楚國的都城來定義,主要是楚國在荊州市定都最久,規模最大。

    現在的荊州依然是湖北省重要的地級市,經濟很發達,地處長江中游,旅遊資源很豐富。

    歷史變遷滄海桑田,多少繁華都城掩埋黃土,趙國七雄的雄偉宮殿早就化為歷史的塵埃,只有生活在那邊土地上的人們才是真正的主人。

  • 13 # 月明如昔

    我是日月千年依舊。讀史可以知興替,明得失。所以背下來是沒有用的,要去提煉,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戰國七雄的都城分別是:秦之咸陽(周之鎬京、今之西安);楚之郢都(戰國時期楚國遷都多次,先郢都(今湖北荊州),再江陵(今河南淮陽),再陳(今安徽阜陽北),最後壽春(今安徽省壽縣));魏之安邑東和大梁(今山西夏縣和河南開封西北);趙之邯鄲(今河北邯鄲);韓之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北)、宜陽(今河南宜陽)、陽瞿(今河南禹州)、新鄭(今河南鄭州);齊之臨淄(今山東淄博);燕之薊(今北京房山)

    所以我們知道以前的國都是哪,在今天的哪裡,我們對比一下不難發現:燕國都城北京附近今天還是中國首都。時隔千年,在金海陵王時期再次營建,稱上都,燕京。歷經元明清到新中國更勝往昔!

    而秦國和南韓的國都,咸陽和新鄭!一個是今天西安,新一線城市;一個是鄭州,強二線城市。

    但是鄭州在南韓之後基本就沒有什麼存在感到新中國之後才有所發展!

    而西安在之後先作為西漢、隋唐國都。中國古代數千年最鼎盛時期都在此,可想而知之繁華!

    然後就數楚國鼎盛時期的國都荊州(郢都在今天湖北荊州紀南城);魏國大梁(今開封);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了;它們今天雖次西安、鄭州一等,但是依然發展強勁!戰國之後,荊州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最出名的莫過於三國時期的劉備借荊州;開封曾作為北宋國都,史稱汴京;邯鄲到今天還是京津冀城市圈中非常重要的城市!

    而其他城市基本都已經泯然眾人矣,戰國之後越發沒落,最惋惜的莫過於齊國國都臨淄,作為戰國時期最繁華的都城之一,到今天只是一個三線城市!

    俱往矣,這些城市大多還保留了故城遺址,彷彿記述著古今千年的滄桑!

  • 14 # 門外老漢

    齊國——臨淄(今山東省淄博東北)。

    淄博,隸屬山東省下轄的地級市。淄博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經濟區與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交匯處。淄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也是全國的老工業基地,自然資源豐富。

    楚國——郢城(今湖北省荊州)。

    荊州,湖北省的一個地級市。作為古九州之一歷史悠久,楚文化的發祥地,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長江港口城市和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伍子胥、岑參等著名人物都出自荊州。

    燕國——薊城(今北京城西南)。

    恐怕戰國七都中恐怕只有它現在“混的”還算不錯的,地處北京市。北京,想必都不要過多的介紹,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家中心城市,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

    南韓——新鄭(今河南省新鄭市)。

    新鄭,是河南省鄭州市下轄的縣級市。是中華民族之祖黃帝故里,每年都有大量華人華僑前來祭拜尋祖。同時新鄭市也是鄭州航空港重要組成部分。

    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市)。

    邯鄲,是河北省地級市,位於中原經濟腹地,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國家級示範城市。同時8000年前這裡孕育了磁山文化,建城也有3000多年,可謂歷史悠久。

    魏國——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

    開封,位於河南省東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八朝古都之稱,文化遺存豐富。

    秦國——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

    戰國時期,秦國一共換了四個都城,雍→涇陽→櫟陽→咸陽,最後才定都咸陽,多次遷都,終成霸業!咸陽,陝西省地級市,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東臨省會西安,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魅力城市、全國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現在在陝西省排老三次於西安和寶雞。

  • 15 # 尋根拜祖

    戰國七雄秦、楚、韓、魏、趙、燕、齊,都城大多發生過遷徙,有的演變成現代大都市,有的凋零成小村莊,有的連地點都無從考證了。

    秦國六都

    秦國都城雖多,但有一個特點,都是建在渭水兩岸。除了建國初的秦邑,其它都城都設在關中平原。

    01秦邑(天水秦城)

    秦邑的地點存在爭議,大致在甘肅天水市清水縣附近,也有說在天水秦城區,就是秦邑故址。秦襄公建國,都城就設立在這裡。如今的天水市,是甘肅省地級市。

    02平陽(寶雞眉縣)

    眉縣離西安不到百公里,古稱平陽、郿塢、郿縣。春秋時期,勾結犬戎殺了周幽王的申侯,其封國就在眉縣。

    這個地方最出名的典故就是,當年董卓遷都長安後,在這裡興建了龐大的城堡,儲存了大量的糧食和武器,他躲在裡面跟貂蟬做遊戲。

    03雍城(寶雞鳳翔)

    雍城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它是隴右與關中連通的交通樞紐,位於隴道的出口處,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都。唐朝時期,每當皇帝遇險,就往這裡逃跑。

    秦國多次遷都後,雍城作為舊都,贏氏家族先祖的祭廟,依然留在了雍城,所以列代秦王每年都要到雍城祭祀。另外,雍城還是西漢時期祭祀“五帝”及“河神”的固定場所。

    雍城發生的最奪人眼球的事件,當屬秦始皇的母親趙姬,與假宦官嫪毐,在這裡姘居生下兩個兒子,由此爆發了嫪毐之亂。

    04涇陽(陝西涇陽縣)

    涇陽位於涇水北岸,如今屬西安市高陵區。涇水是關中平原的母親河,著名的鄭國渠,就從涇陽下游開挖,向南連線洛水,綿延300裡,成為灌溉關中的血脈。

    05櫟陽(西安閻良區)

    秦獻公二年,秦國將都城從涇陽東遷至櫟陽,即今天臨潼縣境內,西安閻良區。

    櫟陽離黃河風陵渡,及潼關僅80公里,很顯然秦國此次都城動遷,是為了跟魏國爭河東地區,為秦國東拓爭取戰略安全。

    可惜那時候的秦國,實力還不夠強大,在魏武卒的強力打壓下,秦孝公被迫讓出了已經佔有的部分河東地區,退防關中,並將都城遷移到了咸陽。

    06咸陽(西安咸陽區)

    咸陽離長安中心30裡,如今二者已同城,咸陽也成了西安的一個行政區。古都咸陽最大的一次浩劫,就是項羽入關後,縱火一個月,將這片繁華都市燒成一片廢墟。

    南韓兩都01陽翟(河南禹州)

    陽翟即今天的河南禹州市,在秦漢時期屬於潁川郡,據《漢書》記載,夏朝建國後,夏啟就將都城設在了這裡。

    陽翟是夏商周三代時期的核心區,這裡遺留了大量的文化古蹟。上世紀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在禹州100裡外的登封王城崗,發現了夏朝的舊城遺址,佐證了夏都“雙城記”的古籍記載。

    02新鄭(河南新鄭)

    新鄭在西周初年是鄶國的封地,春秋時期被鄭國吞併。公元前375年,南韓攻打鄭國,佔領新鄭後,將都城從陽翟遷徙到新鄭。

    新鄭是少有的,將古名稱一直保留下來的地方,如今它是鄭州市下轄縣級市,距離禹州70裡。

    魏國兩都01安邑(運城夏縣)

    安邑即今天的山西運城市夏縣,位於著名的戰略要地、古代的大糧倉河東地區。

    安邑也是夏朝的舊都,據范文瀾先生考證,夏啟執政後期,將都城從陽翟遷徙到黃河北岸的安邑。

    西周初年,周成王“剪桐封弟”,將唐地冊封給弟弟叔虞,建立唐國,即後來晉國。安邑就在晉國境內,春秋末年三家分晉,安邑成了魏國都城。

    02大梁(河南開封)

    魏惠王三十一年,魏國將都城從安邑,遷往大梁,即今天的開封。

    魏國為何要遷都,至今仍有不同說法,主力觀點認為,一是安邑遭遇黃河改道的水患衝擊,不適合當都城了;二是安邑遭到秦國連年打擊,為了戰略安全必須東移;三是魏國為對付楚國的北擴,以及聯合趙、齊的戰略需要。

    趙國三都01晉陽(山西太原)

    晉陽即今天的太原,在古代這裡既是繁華的都市,又是政治經濟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晉陽向北300公里,就是內蒙古大草原,因此晉陽自古就是遊牧民族,與漢民族融合的前沿陣地,也是胡漢文化雜合的場所。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輪番從這裡踏上中原大地,最終融入於博大精深的漢文化圈。

    當年唐高祖李淵,就是從這裡起兵,建立了大唐王朝。

    02中牟(河南鶴壁)

    這個中牟,不是現在河南開封下屬的中牟縣,而是指“中牟邑”,位於今天鶴壁市鹿樓鄉。

    中牟邑位於黃河北岸,太行山南麓,是扼守古代中國南北通道的要塞。春秋時期,它是晉、衛邊境,戰國時期,它是趙、魏邊境,因此這裡一直是軍事熱點區。如今,那裡已經是荒丘一片,舊城址湮沒在雜草叢中。

    03邯鄲(河北邯鄲)

    邯鄲位於中牟正北190裡,就是今天的邯鄲。邯鄲是秦漢時期五大都會(洛陽、臨淄、成都、宛城、邯鄲)之一,今天的邯鄲,雖然輝煌不在,但依然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旅遊名城。

    另外,趙國還曾經將信都(河北邢臺市信都區),設為陪都。

    燕國一都01薊都(北京)

    燕國是戰國七雄中,唯一沒有遷徙過都城的國家,它的都城就在今天的北京市西南部,秦漢時期改稱“漁陽”。

    不過,“薊”這個名稱並沒有退出歷史舞臺,薊縣成了如今天津市薊州區的名字。

    齊國兩都01臨淄(山東淄博)

    曾經被晏子誇耀為“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摩肩接踵”的大都市臨淄,如今成了山東地級市淄博的一個城區,人口60萬。

    當年的齊都臨淄,集農業、漁業、手工業、商業於一身,可謂經濟產業鏈最完整的豪華都市,從春秋到兩漢,輝煌一千多年。

    02蒲姑(淄博齊都鎮)

    蒲姑離臨淄只有50裡,位於今天的山東博興縣湖濱鎮寨卞村。蒲姑作為都城的時間也很短,時任國君為齊胡公,即那位被周夷王烹殺的齊哀公的弟弟。

    至於齊胡公為何要遷都,史學家也沒有定論,一般認為是為了躲避紀國的鋒芒。

    楚國七都01丹陽(地點不詳)

    楚國遠離中原,春秋之前基本上處於隔絕狀態,因此楚國最早的都城丹陽,究竟在哪裡已經很難考證。一般認為,丹陽大致位於陝西丹鳳縣,與河南南陽淅川縣,丹水與淅水流域。

    02郢都(荊州紀南城)

    楚國最出名的都城就是郢都,不過郢都究竟在哪裡,也沒有定論,因為楚國多次遷都,每到一個新地方,依然以“郢”命名。一把認為,郢都就位於現在荊州市紀南城。

    03鄀都、鄢都(湖北宜城)

    楚國被吳國滅亡後,楚昭王出逃,將都城臨時遷徙到鄀都,即宜城市北部,與後來的鄢都(宜城市東南)咫尺之遙。宜城向北65裡,就是古代最重要的戰略要地襄陽。

    04陳都(周口市淮陽區)

    淮陽是中原心臟地帶,也是古代中國的焦點地區,著名的陳勝吳廣起義,就在這裡爆發。陳都距離南韓都城陽翟、新鄭,都只有200多里。

    公元前278年,秦華人攻破郢都,楚國將都城遷徙到陳。

    05巨陽(安徽阜陽)

    巨陽即今天的安徽阜陽市(也有說是安徽太和縣東北原牆鎮)。《史記·六國年表》記載:楚考烈王十年(前253),徙於巨陽。

    楚考烈王就是那位被春申君黃歇“綠”了的楚國倒數第四位王,他死後僅15年,楚國就滅亡了。從地理位置上看,楚考烈王遷都巨陽,明顯就是為了避秦國鋒芒。

    06壽春(淮南壽縣)

    公元前241年,春申君組織了戰國曆史上,最後一次六國攻秦,結果再次失敗。楚考烈王害怕遭到秦國報復,嚇得再次將都城向東南遷徙到壽春,即安徽省淮南市壽縣。

    壽春這地方出過一位“皇帝”,三國時期的“外來客”袁術,當然,歷史上都把他當笑話看了,沒人承認。

  • 16 # 史曉生

    戰國七雄,即:齊楚秦燕趙魏韓,這七國的首都歷經千年後,現在的樣子各不相同,其中有一個已經淪為一片廢墟。

    周天子分封八百諸侯之後,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淘汰賽,諸侯國之間相互攻伐,最終剩下最強大的七家諸侯國,即為戰國七雄。

    這七個諸侯國分別是齊楚秦燕趙魏韓,其中,除了秦國位置較為偏遠之遠,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所以,這六國又被稱作“山東六國”。

    當然,在戰國七雄稱霸時,尚有數量不多的小國在這七個龐然大物的夾縫中求生存,如鄭國、衛國、巴國、蜀國、中山國等,不過最終還是被戰國七雄逐一吞併。

    時過境遷,曾經顯赫一時的戰國七雄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當中,而這些國家曾經的首都,也在千年的變遷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七國的首都,有一部分因為發展需要,如今已經變成了政治文化中心,而另一部分,鑑於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逐漸淡出了歷史舞臺,不復當年的風光,甚至還有一個國家的首都,如今僅剩一座廢墟,著實令人唏噓不已。

    齊國首都臨淄

    臨淄的歷史文化十分悠久,早在8000多年前,臨淄就有人類再次繁衍生息,著名的“後李文化”,其發源地就是在臨淄。

    從夏代到商代,臨淄先後迎來了爽鳩氏族部落、季萴氏族部落在此居住,並在商代時,由炎帝的裔孫姜伯陵在此建立逢國,姜伯陵是齊地姜姓氏族的首領,自此開始發展壯大。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封姜太公姜尚於齊地,並建立齊國,當時齊國的首都,就在臨淄,不過那個時候,臨淄還叫營丘,直到齊獻公繼位之後,為防備外敵入侵,將營丘的城牆加固拉長,因營丘城的東城牆瀕臨淄水,所以,正式更名為臨淄。

    而到了公元前221年,齊國最終被秦國兼併,秦始皇嬴政使用郡縣制,臨淄成為了臨淄縣,屬齊郡,就如同我們如今的地級市與縣級市一樣,齊地為地級市級別,臨淄則是縣級市級別。

    不過,齊郡和臨淄縣的治所,也就是政府機關,都在臨淄境內,就如同河南省人民政府和鄭州市人民政府都在鄭州市區辦公性質一樣。

    秦滅漢立,臨淄成為了齊國王都,包括在西漢、東漢時期,臨淄都是當時重要的治所所在,如齊郡郡治、臨淄縣治以及青州州治等,這足以可見,臨淄的政治地位非常之高。

    在三國以及魏晉時期,臨淄的地位基本沒什麼改變,只是從東晉末年起,臨淄開始了“顛沛流離“的變遷。

    從公元311年到公元581年,臨淄見證了”十六國“、”南北朝“兩個重要的歷史變革時期,同時其所屬,也發生了頻繁的變化,從十六國時代最開始屬前趙,到南北朝末期歸北周,臨淄的土地上,迎來送往了一茬又一茬人。

    隋朝建立後,臨淄歸屬屬北海郡,這個歸屬,一直沿襲到北宋年間。

    北宋滅亡後,金國設臨淄為山東東路益都府臨淄縣縣治所在地,同時,臨淄的區域,也較前期有所縮小,後期的元朝,同樣如此設定。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改臨淄為山東省布政司青州府臨淄縣,歸青州府直接管理,從此,臨淄正式成為了山東省的一份子。

    包括在民國、抗日戰爭時期,臨淄都是重要所在,尤其在抗日戰爭時期,臨淄作為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在當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解放後,臨淄改縣稱區,屬淄博市管轄,下設7個鎮,414個行政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時至今日,臨淄如今已經是擁有人口614976人,生產總值(GDP)近900億元的重要區域,這個數千年前的齊國國都,如今已然煥發了新的風采。

    楚國首都郢

    楚國最早的國都在丹陽,之後數次遷徙,從丹陽到巨陽,再到壽春,楚國在滅亡前,一共遷徙六次國都,不過有意思的是,無論搬到哪裡,都城的名字都稱之為“郢”。

    公元前223年,秦軍大將王翦率軍攻打楚國國都壽春,俘楚王負芻,隨後,王翦乘勝追擊,在蘄(今安徽宿州東南)南大敗楚軍殘部,並殺死楚國大將項燕,楚國宣告正式滅亡。

    壽春全名壽春鎮,如今歸安徽省壽縣管轄,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壽縣東北部,總面積84.39平方千米,擁有人口115876人,也是壽縣的縣委、縣政府所在地。

    壽春的歷史文化十分悠久,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稱,除了是曾經楚國的國都之外,這裡還有宋代古城牆,華東地區最大的伊斯蘭清真寺,佛教報恩寺等多個歷史名勝建築群。

    除此之外,壽春還有幾個十分出名的特色小吃,也是歷史淵源深厚。

    其中一個名為“大救駕"”,這是一種外層金絲盤繞,內層重油不膩的名貴糕點,而這個糕點與宋太祖趙匡胤有關。

    相傳是當年趙匡胤受周世宗派遣,攻打南唐古壽州(即今壽縣城),大軍到了壽春後,久攻不下,時間長了,軍中便出現缺糧的情況,正待趙匡胤著急的時候,壽春當地的一位老者求見,獻上了這個特色食品,趙匡胤吃了之後,連連感謝道:“這是救駕啊!”

    而在趙匡胤黃袍加身當了皇帝之後,這個特色食品就正式更名為“大救駕”,也從此流傳至今。

    除了這個之外,壽春較為出名的是當地產的銀魚,這是一種潔白如銀,體長1-2寸的小型魚類,唐代詩人杜甫曾以“白小群分明,天然二寸魚”來形容此魚,銀魚肉質鮮美,是做炒菜、燴菜、湯菜的最佳選擇,在清代時,銀魚還是皇家的貢品。

    秦國的首都咸陽

    提到咸陽,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它是中國歷史上首個封建王朝“秦帝國”的都城,也是秦國在統一六國後,最高的行政機關所在。

    咸陽位於八百里秦川腹地,因“嵕山亙北,山水俱陽”,因此命名為咸陽。

    咸陽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夏代,當時有原始氏族邰氏、扈氏、畎夷等部落在此居住,到了殷商時,這裡成為了豳、程、犬方等方國,而到了周朝,這裡是畢國的所在。

    春秋時期,咸陽歸秦國管轄,並在公元前350年,由秦孝公將此地定為秦國都城。

    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後,咸陽成為了京畿要地,直接統轄關中各縣。

    不過,歷史上的咸陽,也就是在秦朝時是高光時刻,在秦朝滅亡後,咸陽被項羽焚燬,後雖經漢高祖劉邦修復,但再也不復往日的風采。

    咸陽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等28位漢唐帝王陵寢就在咸陽境內的五陵塬上,同時,還是農耕文化的孕育地,遠古時期的農業始祖后稷,就是在這裡教導人們農業之術。

    如今的咸陽,已經是陝西省的一個重要的地級市,並且還是全國十佳宜居城市之一,擁有人口435萬餘人,僅次於西安、寶雞。

    厚重的文化讓咸陽歷史感頗強,而今這座古城,也煥發出新的風采,不僅是中國百強城市之一,還是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相信咸陽會越來越好。

    燕國首都薊

    說到薊,可能有些人比較陌生,它是曾經燕國的國都,而今,它有個大名鼎鼎的名字,叫做北京。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因此,在數千年的變革中,北京的名字也是一變再變,最早在周武王滅商後,在此封召公,因靠近燕山得國名燕國,國度也被稱作燕都。

    除了燕都之外,北京還有個更為久遠的名字,叫做幽州,這個名稱,早在《尚書·舜典》就已經出現,並且沿用很久。

    而之所以會有薊這個稱呼,是因為在春秋時期,這裡還有一個小國叫做薊國,不過後來被燕國吞併,在燕國被秦國滅掉後,秦始皇將北京設為為薊縣,歸屬廣陽郡。

    薊縣這個名稱,一直保持到東漢時期,而後,經歷了燕京、大興府以及北平等多個稱號,直到明成祖朱棣的永樂元年,正式更名為北京。

    經歷了民國時期的混戰,以及抗日戰爭階段,在1949年10月,新中國在北京宣告成立,並定北京為國家首都。

    趙國首都邯鄲

    邯鄲與北京一樣,同樣是擁有數千年曆史的文化名城,早在八千多年前,這裡就孕育了著名的磁山文化,而邯鄲這個名字,也是歷經三千多年未曾改變過。

    公元前386年,趙敬侯遷都於邯鄲,之後在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後,趙國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而邯鄲也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秦滅六國後,邯鄲成為邯鄲郡的首府,在西漢建立後,隨著經濟文化的不斷髮展,邯鄲在當時有“富冠海內,天下名都”之稱。

    而今的邯鄲,是河北省重要的地級市之一,也是經國務院批准確定的中國河北省南部地區中心城市,更擁有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多個榮譽稱號,走在邯鄲,可謂是一景一山水,一步一典故。

    魏國首都大梁

    大梁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國都,在戰國七雄的國都中,大梁可以說是如今混得最慘的一個。

    大梁的位置,位於如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方向,在戰國時代,大梁可以說是聲名鵲起,顯赫一時,由於魏國毗鄰黃河,因此,藉助黃河流域,大力發展農業,很快魏國就在諸國中佔據一定地位。

    而大梁,就是魏惠王在公元前364年開始營建的都城,依靠著大梁城,魏國掌控著黃河流域大部分領土的統治。

    但成也大梁,敗也大梁,由於大梁臨近黃河,也讓它有致命的弱點,在公元前225年,秦國大將王賁率兵攻魏,兵臨大梁城下,王賁引黃河之水倒灌大梁城,一時間,整個城內成為一片沼澤,魏王假不得不出城投降,魏國就此滅亡。

    而大梁城被淹之後,城內成為一片廢墟,秦始皇在大梁城不遠處置開封縣,至此,大梁不復存在,而開封逐漸成為了歷史文化名城。

    如今大梁的故地,已經不復存在,舊址也只是一片荒地而已,誰能想到,這裡曾經是顯赫一時的魏國都城所在呢?

    南韓首都新鄭

    新鄭是河南省省轄縣級市,新鄭的歷史十分悠久,除了曾經是南韓的國都之外,這裡還有“黃帝故里”之稱。

    公元前453年,原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將晉國瓜分,這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之後,三家得到了周威烈王的承認,南韓也因此正式建立。

    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掉鄭國,並將國都遷至新鄭,由此,新鄭成為了南韓的國都。

    秦滅六國後,新鄭被設為縣,屬潁川郡,到了漢代,新鄭歸河南郡。

    新鄭的地名,在歷朝歷代基本沒有變過,只不過在歷史演變中,歸屬不同,曾先後歸苑陵縣、廣武郡、滎陽郡。

    1994年5月,新鄭撤縣設市,更名為新鄭市,歸河南省管轄,由鄭州市代管。

    新鄭有黃帝故里、裴李崗遺址、鄭韓古城、後周皇陵等多處文物古蹟,這裡在歷史上,也出過包括黃帝、韓非子、張良、白居易、高拱等名人名士。

    2020年,新鄭入選“2020年度中國全面小康百佳示範縣市”,騰飛的新鄭,正以嶄新的姿態,大步往前。

    小結:

    戰國七雄的首都,經過數千年的歷史變革,如今的樣子各不相同,齊國的首都臨淄目前是GDP近900億元的重要區域;楚國的首都壽春,成為了文化名城;秦國的首都咸陽,是人口僅次於西安、寶雞的中大型地區;而燕國的首都薊,已然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大都市北京;趙國的首都邯鄲,數千年都沒換過名字,現在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魏國的首都大梁,如今已經不復存在,成為一片廢墟;而南韓的首都新鄭,也在新時代裡,成為了全國小康百佳示範縣市,千年的演變,真的是造就了這些古老都市不同的風采和現狀。

  • 17 # Lihongjiu99

    戰國之世,風起雲湧,百家爭鳴,英雄輩出。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南韓躋身強國之列,加之田氏代齊,最終形成了戰國七雄相互競爭的局面,戰國七雄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南韓。

    戰國七雄之中,燕國,魏國,南韓均出自周王室姬姓王族,但三國王族不同氏。燕國王族血脈源於周武王弟召公奭,魏國王族血脈源於周文王子畢公高,南韓王族血脈源於周武王子唐叔虞。秦國王族和趙國王族的祖先可以追述到商紂王時的一對兄弟,秦國和趙國可謂真正的兄弟之邦,其王族同姓同氏,秦趙之爭是真正的手足相殘。秦趙之爭恰如一部偏房庶子臥薪嚐膽,奮發圖強,並最終逆襲正房嫡子的狗血劇。

    楚國是王族是羋姓熊氏,楚國由於長期受中原各諸侯國鄙夷,發展出了獨特的楚文化,其王族對中原諸國總是若即若離。齊國的創立者便是鼎鼎大名的姜子牙,但後被“田氏代齊”,齊國在春秋戰國前期是一個相當強大的存在,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便是齊桓公,可惜其王族在後期不思進取,將一手好牌打得奇臭無比。

    在戰國這段大動盪的時期,諸侯國們相互爭霸,以致七國之間戰爭不斷,而它們的首都,在當年更是各國伐謀伐交、合縱連橫的重要場所,出鏡率是相當地高。那麼,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的戰國七雄首都,在當年是什麼樣子,今天又是什麼樣子呢?一起來看看吧。

    1、燕國。燕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北邊的國家,現在的北京、天津、遼寧等在當時都屬於燕國。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姬奭於燕地,那時的燕地被認為是苦寒之地。燕國的國都叫薊城,所處位置是如今北京西六環外的房山區,而戰國時的北京只是燕國首都的郊區。

    當年位於燕國首都郊區的北京,現在則是我們的首都北京。可以說,雖然歷經那麼多的歲月滄桑,當年的燕國首都,現在還是首都。

    2、趙國。現在的山西當年原是春秋時期的晉國,後被韓趙魏三個國家給瓜分。山西北部地區屬於趙國,趙國全境東北與東胡和燕國接界,東與中山及齊國接界,南與衛、魏、韓三國交錯接界,趙國的國都叫邯鄲。

    彼時的邯鄲,今天依舊延續當時的叫法。歷史上的邯鄲曾經也是五大都市之一,即使是在宋朝,大名府也是威名赫赫。今天的邯鄲是河北省南部的地級市,是重工業比較發達的三線城市。邯鄲身處河北,然而,在風土人情上更接近於河南。

    3、魏國。現在河北和山東、山西、河南交界的地方是魏國,領土約包括現時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河北的部分地區。當時它西鄰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南韓交錯接界、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

    魏國的首都原在安邑,公元前364年,魏惠王遷都到了大梁。大梁就是今天的河南開封,曾在宋朝時期繁華一時,是有名的七朝古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開封曾經在元明清三朝都是河南省會。隨著鄭州的崛起,開封的地位有所下降。

    4、南韓。山西與河南的交界的地方則是南韓,南韓是戰國七雄中最小的國家,南韓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到現在的河南鄭州,由於國土面積小,又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使南韓成為七雄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

    南韓的首都叫新鄭。本來南韓建立之初的定都地是陽翟,後來滅了鄭國之後,就把都城遷到了新鄭。現在的新鄭是鄭州市下屬的一個縣級市,相比較戰國時期的國都地位,存在感似乎弱的不是一星半點,但新鄭是河南很厲害的一個縣級市,在經濟上排在前列。

    5、齊國。山東在戰國時期一部分是魯國,一部分是齊國,而三家分晉之後魯國又被齊國所滅,山東就都是齊國的了,只不過現在的山東的省會濟南在戰國時只是齊國的邊疆,而齊國的國都則在今天山東的淄博市境內。

    歷史上齊國的首都就叫淄博,這個地名一直延續到了今天。臨淄作為齊國的首都,曾經一度是一個人口眾多、繁華和富裕的城市。可時過境遷,現在的臨淄已不復往日,現在的臨淄是山東省淄博市下屬的一個區。

    6、楚國。江蘇、浙江、上海在戰國時期,都屬於越國,不過後來越國被楚國所滅,現在的江浙滬地區也就都變成楚國領地,除去這些之外,像是湖南湖北江西等都是楚國的領土。楚國的國都位於現在的湖北省荊州市內,現在的上海在那時也只不過是楚國的邊境,楚國是戰國七雄中領土最大的國家。

    當年楚國的首都叫郢都。經過歲月的變遷,郢都的變化最大,現今的郢都位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的紀南城,面積不過16平方公里,屬於文化保護單位,已經不能算是一座城市了。

    7、秦國。秦國一直立足於西北,大致穩定在今陝西關中地區,從陝西北部和中部,甘肅東部到四川、重慶等地的人都屬於秦國,秦國的國都叫咸陽。漢朝、唐朝的古都西安,當時只是咸陽的郊區。

    漢朝建立之後,由於咸陽在戰爭中毀壞嚴重,劉邦就棄咸陽不用,把首都建在了離咸陽不遠的長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咸陽此後也就淪為了陪襯。今天的咸陽和西安相鄰,是一座三線城市,是有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 18 # 任叔嶽

    嚴格地說,當年的古城遺址現在基本找不到了吧。但如果說在今天某地附近的話,也可以算作今天的某個大城市吧。

    那麼變化最大,發展最快的那就是燕國的薊了,今天的首都北京附近了啊。然後南韓新鄭現在好像也叫新鄭但歸鄭州管了,秦國咸陽也是現在咸陽但是和省會西安連成一片了發展也不錯。

    趙國邯鄲至今仍然在用這個名字,齊國臨淄名字也還在屬於淄博市臨淄區,魏國大梁是現在的開封。也都是河南河北山東較大的城市。

    只有楚國都城一直不咋樣,比如郢(湖北荊州附近),壽春(安徽壽縣),陳(河南淮陽)都只是些小地方不是大城市。

  • 19 # 遊弋歷史長河

    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大變革時期,周王室建立了的井田制基本瓦解,各諸侯國爭相變法圖強,逐漸形成秦、齊、楚、燕、趙、魏、韓七個大國,這就是戰國七雄。

    秦國強大之時,列國合縱攻秦;齊國失人心時,五國攻齊。戰國時期戰爭頻發,充滿著機遇,也充滿著挑戰。

    那麼戰國七雄的首都又在哪裡呢?到了現代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秦國都城咸陽

    秦國的都城遷了很多次,定都咸陽之前,先後在西犬丘、汧邑、平陽、雍城、涇陽、櫟陽等地,這段時期,秦國只是邊陲小國,秦孝公時期,秦國大良造商鞅主持變法,其後秦國遷都咸陽,此後秦國100多年的歷史上,秦都始終在咸陽。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統一了六國,建立了秦帝國,公元前207年,劉邦攻入咸陽,滅亡秦國。

    此後的咸陽再也沒有成為帝國的國都。

    而如今咸陽是陝西的地級市。

    圖 秦都咸陽齊國都城臨淄

    齊國的首任國君是周王室的大功臣姜尚,國土範圍在如今的山東省境內。到了戰國時期,齊國的姜氏逐漸失去了權力,後被田氏取代,這就是戰國著名的“田氏代齊”事件,也是戰國後期社會變革的真實寫照。

    公元前221年,齊國被秦國滅亡,

    而現在的臨淄,是山東省淄博市市轄區。

    楚國都城郢都

    楚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被中原諸侯國蔑視,但楚國佔據南方,國土面積非常廣泛。

    公元前223年,楚國被秦國所滅,值得一提的是,在秦統一的戰爭裡,楚國是抗爭最激烈的。

    而如今的郢都,是湖北省荊州市的荊州區。

    燕國都城薊城

    燕國是周王室的宗室建立的姬姓諸侯國。當戰國末年,秦國統一天下之勢已定之時,燕太子丹派刺客刺殺秦王政,雖以失敗告終,但這種不屈的精神,是很少見的。

    公元前222年,燕國被秦國所滅。

    而如今的薊城,是北京西南宣武門至和平門一帶。當年的苦寒之地,成為了中國的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圖 薊城的位置趙國都城邯鄲

    說到邯鄲,就會想到邯鄲學步,可見在當時,邯鄲城是最流行、最時髦的城市,連走路的方式都爭相效仿。

    而戰國後期,趙國憑藉著胡服騎射逐漸強大起來,成為秦國統一的最大阻礙,但在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再也無法阻擋秦國統一的腳步。公元前222年,趙國滅亡。

    而如今的邯鄲,是河北省的地級市。依然用著邯鄲的名字。

    魏國都城大梁

    在戰國初期,魏國空著河西之地,國力強盛,但後來被秦國打敗,自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225年,為秦所滅。

    在北宋時期,這裡再次成為國家的首都。

    而如今的魏國都城邯鄲,是河南省開封市。

    南韓都城新鄭

    七國之中,南韓的國土面積最小,實力也最弱。而它的西部就是強大的秦國。所以為了生存,只得依附於秦國。

    公元前230年,南韓為秦所滅,是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

    而如今的新鄭,是河南省轄縣級市。

    圖 新鄭的位置總結

    經過了2000多年的變革,昔日繁華的國都或失去了光彩,或依舊綻放光芒。真可謂滄海桑田。

  • 20 # 靜心匠道

    春秋戰國當時建都,已經開始講究人文和自然結合,有旺氣的說法,所以張國七雄建都會挑選一些地形有利自己繁榮富強的地方,可是距今2000多年後,當時七國的國都命運各自不同,有些成為了延綿了千年還依然是文化之都,而有些卻很慘,一座數千年的古城,因為歷史的變遷,到而來今天已經成為了廢墟。

    關中這地方,可以說是個寶地,因為周朝的建立者之一,周文王經過了觀天察地,發現這裡非常不錯,就在這裡關中建立了一座城市叫豐京,後來周武王完成了對商朝的取代以後,在豐京的附近,建立了一座新的城市,叫做鎬京,兩者結合成為了當時西周時期,周天子發號施令,接見諸侯的核心地區,也是周朝的龍興之地。

    可見關中的地理位置是非常不錯的,因為咸陽和長安都在關中平原的核心地區,而且對中原有函谷關的這道天險之地,而後方是對外就是西域諸國,下接富饒的巴蜀,內部有高聳的華山,還有各種的河流,在遠古時期的人文始祖黃帝和炎帝,都是在這一帶活動,為華夏文化打下了根基。可見其歷史之久遠,同時他的確有過人之處。要不為何那麼多古代王朝都喜歡佔據關中,而號令天下呢?

    而到了西周末年,由於周王愛折騰的,導致了戎族的經常侵擾,沒辦法的情況下,周王選擇了動遷,放棄了這片龍興之地,而將他當禮物送給了秦人的祖先,當時秦部落的先祖,因為護駕有功,被周王答應了,只要他有能力,這關中的土地,都是秦人的。雖然我們感覺周王是拿不出啥東西來報答,隨口畫了一個大餅,可沒想到秦人還真拿他當一回事,就認真的幹了起來,很快就在關中土地站穩了腳跟,並且經過了數代的不斷進取,擴地千里,慢慢的收回了許多戎人佔據的土地,並且開始引入高階管理人才,漸漸的秦國開始富強了起來,成為而來關中的一霸。

    秦國多次被聯軍討伐,最後還是安然無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擁有了關山之險,而後來到了漢朝,一直到了唐朝,咸陽附近的長安成為了著名的十三朝國都,也可以說是中國國都之首,無可以關中的咸陽和長安無論是規模和歷史,都是其他六國的國都有羨慕和有妒忌的,可以說它更像是七雄國都中的學霸。

    而現在咸陽也是陝西的重要的城市,還是中國在西邊的要衝之地,更是一座旅遊和歷史名城,無論是經濟和人口都是一座大城市。

    除了咸陽,七國之中混到比較好的國都,就屬燕國的薊,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市,薊(它本來不屬於燕國,是燕國當時經過了擴張,吞併了薊國,見這裡依山傍水地理位置非常的好,不但適合農耕,也適合放牧,更是一個很好的狩獵和馬場,所在此建立了國都,而薊雖然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沉寂,但是由於當時中原腹地相對較遠,反而在許多中原爭霸中倖免了下來,並且一直成為一些諸侯和割據勢力首選京城,到了遼國開始,這裡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組建受到了重視,而金朝以後更是成為了金國的一個重要陪都,元朝以此為號令天下的大都,到而來明朝在朱棣的推動下,薊 逆襲成為了大哥,一直作為首都存在了幾百年,可以說是近幾百年最風光的一個。

    說完過到最好的兩個,我們來說一下過到一般的幾個

    這幾個地方,都挨的比較近,都在中原腹地一代,但是由於歷史的變遷,本來強盛的國都,因為失去了國都的光環,非常不幸運的被降了一個等級,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一度成為了郡縣,後來在漢朝初期,成為了劉姓宗室的諸侯國都,他們就是齊國的臨淄,趙國的邯鄲,南韓的新鄭,楚國的郢,他們的後來命運大家都相差不大,因為城市的地理環境和條件到制約,無法重現了昔日的榮光,無奈只能退居了二線,甚至一些城市還掉出了三線,但是他們確是在歷史中,還是風光了一陣子,而現在他們也是著名的旅遊和文化景點,所他們算是第二梯隊,過到不好也不壞,

    齊國的臨淄,在齊國滅亡以後,臨淄在漢朝時期短暫的成了齊王的國都,並且在到了東漢時期,他還是一個重要的城鎮,可是經歷了三國和魏晉南時期以後,頻繁的戰亂,同時無險可守,不適合農耕的臨淄,在不斷動盪中失去了自己的優勢,逐漸的在宋朝開始,成為了一個郡縣制的城鎮,完全無法和開封相比,

    而邯鄲的際遇也是一樣,作為當時強大的趙國都城,邯鄲在西漢是一座富饒的城鎮,可是到了漢朝以後,和臨淄因為各種的原因,邯鄲退出了人民的視野,不過有其資源富足和地理位置特殊,所以至今其地位還是不減,而且由於古代圍繞邯鄲的成語很多,所以大家對它的印象很深刻。比起楚國的郢,那知名度是算高了很多。

    楚國的郢,是現在哪裡呢?楚國的地理位置不是在中原地區,而郢就是現在說的壽春,這地方在三國時代還是非常有名氣的,並且在一直以來都是南方的重鎮,在魏晉和南北朝等時期,具有這不可取代的位置,宋朝時期趙匡胤還親自帶兵攻打過此城,不過經歷了元明清以後,他逐漸的退出了歷史舞臺,一來是南北實現了統一,壽春的地理位置失去了戰略意義,而來也是戰爭的形勢發展,壽春的戰略意義沒有了以前的重要。

    在來我們說一下南韓的新鄭,新鄭其實本來和南韓沒啥關係,聽名字也就是知道是古代鄭國的首都,而鄭國可以說是開啟了春秋戰國時代地小霸王鄭莊公的地盤,雖然現在新鄭知名度不算很高,但是千萬不要小瞧他在古代的影響力,作為鄭國都立國之主,非常有眼光的挑選這片土地,就是因為這裡上古時期人文最活躍的地區,這裡有號稱是“黃帝故里”,近代的考古中發現了著名的仰韶文化,而黃帝當時的有熊國也在新鄭,這裡還有龍山文化中期的許多遺址,可以說在古代這地方是一個富饒的地方,而現在的新鄭,歸鄭州管轄。

    最後我們說一個唯一消失的七國都城,

    他就是魏國的大梁,大梁城在春秋戰國時代,可是非常出名的,因為魏國是戰國時代首先變法的國家,同時也是因為變法的成功,魏華人才輩出,並且其學術環境還為各國輸送不少人才,而魏國在重要吳起的時期,可以說壓著秦國打,並且過去了秦國的河西之地,可以說當時的魏國和大梁城是風光無限的,而各地的人才也都想去魏國找工作,以為魏國效力為榮光。

    但是經歷了風光以後,大梁城的軟肋表現了出來,魏國在齊國和六國的亂番打擊下,特別是在龐涓桂陵、馬陵之敗後,失去了強大的戰鬥力,沒有了強大戰鬥力作為後盾的大梁城,其無險可守的缺點暴露了出來,並且當時建立此城市的時候,選擇的是一塊在黃河邊上的溼潤土地,所以秦國最後是放了黃河水來淹大梁城三年,可見其無險可守危害之大。後來大梁城在秦國統一六國後,變成了開封郡,漢朝再次改名。

    不過因為一次黃河的改道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就被淹沒在黃河底下,成為了廢墟,而人們在附近重建了一種城市,就是後來宋朝的開封,因為古代大梁城的緣故,所以開封古代也稱為汴梁,其說法來源,就是在在大梁城,而到了宋朝時期,還是有人喜歡將開封叫大梁,可見大梁在河南一帶的影響力,還是挺大的,而他的繼任者開封,雖然在北宋時期成為了國都,但是依然還是因為無險可守的情況,最後被金朝所滅,而此後大梁和開封一帶,就沒有再有過建都的歷史,不得不令人惋惜。

    綜合看來,戰國七雄的都城,有風光無限並且到近代還是都城的燕京西安和咸陽,有顯赫一時卻就此沒落的幾種城鎮,最可惜的還是大梁城,因為選址問題,最後成為了廢墟,不得不感嘆,這段滄海桑田千年起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保護地茄子早疫病危害大,如何防治才能減少損失?